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高粱株形与穗结构的初步研究李涛牛颖英(铁岭市农科所)(铁岭市农业技术培训学校)粮食作物高产问题是农业科技工作长期追求的目标,也是下个世纪人们密切关注的重大课题。高粱高产问题也是如此。优良品种是作物获得高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培育高产优良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2.
水稻三系优质不育系的选育及其配组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林市农科所利用系统选育技术,经过十年的时间,选育出两个早籼优质不育系玉A和良A,并与优质恢复系配组,选育出玉优266等优质、高产、多抗的杂交水稻新组合,为解决早稻杂交水稻米质较差的问题,以及为水稻品种的优化和增效提供良种支持。  相似文献   

3.
2002年,依靠“水稻超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研究项目”撑高一跳的宜宾市农科所,如今在中国种业界已是声名雀起。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发挥地州农科所的人才及农作物种质资源优势,在省农业厅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由厅科教处组织,楚雄州农科所牵头,大理、曲靖、德宏、文山、红河州(市)农科所协作,自2000年始开展<云南省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协作>项目攻关.  相似文献   

5.
高粱新杂交种熊杂4号选育报告胡广群温景文王文华孙克威薛全义杨旭东(熊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铁岭市农科所高粱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省近年播种面积在400万亩左右,根据高粱生产上存在的不抗倒伏、抗病性差、丝黑穗病严重等问题,选育高产、优质、多抗的...  相似文献   

6.
由天水市农科所主持与辽宁省铁岭市农科所协作选育的高梁新杂交种天杂9144,经人工接种玉米矮花叶 病毒鉴定,发病率为0,是国内第1个高抗玉米矮叶病的高梁杂。交种。该杂交种生育期133d,中晚熟,中筹秆,茎粗,抗,在穗,红粒;在1993-1995年听各项产量试验中,均表现抗病、高产、稳;适宜在≥10℃的年活动积温2950℃以上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铁岭市位于辽宁省最北部,与吉林省搭界,按有效积温计算,在辽宁省属于中早熟生态区。选育出高产、优质、多抗的中早熟品种,辅之以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是改变铁岭市乃至辽宁省部分地区水稻生产落后状况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1 水稻 ①川丰 2号,国审稻 20000001,选育单位:四川省种子站、四川省川丰种业育种中心、四川省江油市种子公司, 1999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② D优 68,国审稻 20000002,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省内江杂交水稻中心, 1997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0年陕西省、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③Ⅱ优 162,国审稻 20000003,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1997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99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④优优 8821,国审稻 20000004,选育单位:广东省肇庆市农科所。⑤粤香占,国审稻 20000005,选育单位: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 1998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⑥嘉早 935,国审稻 20000006,选育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农科所, 1999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⑦中组 1号,国审稻 20000007,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 1998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99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⑧武运粳 7号,国审稻 20000008,选育单位:江苏省武进市农科所, 1998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99年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⑨ 9优 418,国审稻 20000009,选育单位: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⑩津星 1号,国审稻 20000010,选育单位: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1996年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1} 富源四号,国审稻 20000011,选育单位: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 {12} 九稻 22号,国审稻 20000012,选育单位:吉林省吉林市农科院。 {13} 九稻 23号,国审稻 20000013,选育单位:吉林省吉林市农科院。 2 小麦 ①川麦 107(原代号 89- 107),国审麦 20000001,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②皖西 8906,国审麦 20000002,选育单位:安徽省六安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③安农 92484,国审麦 20000003,选育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④淮麦 17号,国审麦 20000004,选育单位: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⑤徐州 25号,国审麦 20000005,选育单位:江苏省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 1997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⑥豫麦 49号,国审麦 20000006,选育单位:河南省温县祥云镇农技站, 1996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⑦豫麦 51,国审麦 20000007,选育单位:河南省周口地区农科所, 1997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⑧豫麦 62,国审麦 20000008,选育单位:河南省周口地区农科所, 1999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⑨邯 5316,国审麦 20000009,选育单位: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1999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⑩晋麦 63号,国审麦 20000010,选育单位:山西农科院谷子研究所, 1999年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1} 龙辐麦 8号,国审麦 20000011,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 1998年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铁粳7号(原代号铁9466)是铁岭市农科院最新选育,并经国家审定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水稻中熟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两优1259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于2003年以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水稻两系不育系SE21为母本,自育恢复系明恢1259为父本进行配组选育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父本明恢1259的选育过程为:1994年晚季利用大穗型的籼粳交恢复系K59与自选的抗性强的籼粳交恢复系K1729进行杂交;  相似文献   

11.
铁粳6号(铁8880)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选育成的中早熟、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新品种。于2003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铁粳6号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于1988年以引入的78-T37品系为母本,以自选后代品系8739为父本,有性杂交的第80号组合,组合代号8  相似文献   

12.
水稻新品种     
边为农 《新农业》2011,(10):24-27
下列水稻新品种是辽宁省农作物品科审定委员会2011年1月审定通过的。 1.铁粳10号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与辽宁万孚种业有限公司1999年以超产1号为母本、辽粳13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汀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科所选育的水稻新品种“盐粳10号”、“盐粳11号”日前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从而使该所育成的水稻品种数增至17个。  相似文献   

14.
冈优1577系由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水稻研究室经多年精心选育成功的中熟中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已于1999年5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部分玉米自交系资源的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分玉米自交系资源的抗病性鉴定王建国,赵廷昌,张丽颖,王富德,徐乐澜,王秀萍(辽宁省农科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锦州市农科所)何晶,宫国安,刘凤文,刘忠山(丹东市农科所)(大连市农科所)(沈阳市农科院)(铁岭市农科所)生产实践证明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病害的...  相似文献   

16.
由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水稻专家、德宏州农科所副所长、水稻研究室主任董保柱,通过近20年艰苦的科研积累和跟踪研究,在“遮放米和香软米”的新品种选育示范中发现了一份水稻新材料——在一个小穗上同时能结出2~3粒谷子。这一发现,在全国软米系中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7.
玉米部分骨干自交系产量稳定性分析王建国,徐乐澜,何晶(辽宁省农科院育种所)(丹东市农科所)宫国安,刘忠山,刘凤文,王秀萍(大连市农科所)(铁岭市农科所)(沈阳市农科院)(锦州市农科所)玉米自交系产量的稳定性,是决定玉米杂交组合丰产性和稳产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在近日召开的云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介暨招商大会上,《楚粳系列水稻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作为全省最具推广转化潜力的10项重点农业科技成果之一成功推介。楚粳系列水稻是由楚雄州农科所水稻育种专家李开斌研究员为代表的团队多年培育的水稻新品种,现已确定为云南省最大的主栽系列品种,良种覆盖率占云南省适宜稻区的80%以上。下步,楚雄州农科所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水稻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工作:一是按高产、优  相似文献   

19.
该课题是中央农牧渔业部“六五”期间下达的重点科研项目。由我校土壤肥力研究室承担并主持,参加协作的有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辽宁省水保所、营口市农科所、锦州市农科所、铁岭市农科所等单位。五年来,在全室同志和协作单位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如下成果。 1.提出了辽宁省主要农田高肥力土壤中有机质的适宜含量。  相似文献   

20.
丹粳4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陈忠义,孙兴国,宫兰芝,曾兆辉,于传和(丹东市农科所水稻试验站)(东港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丹东稻区是我省主要优质米及商品粮基地之一。同时也是病虫害严重的地区。多年来水稻单产一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水稻品种京越1号在本地主栽已有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