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试验测定了5个粘帚霉(Gliocladiumspp.)菌株的发酵液对镰刀菌(Fusariumsp.)、链格孢菌(Alternariasp.)、玉米圆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小麦根腐叶枯病菌(Bipolarissorokiniana)4种病原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供试的5个粘帚霉菌株的发酵液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生孢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菌株的抑制作用有所不同,HL-1-1菌株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SS-1-1和SH-1-1。供试菌株对4种病原真菌分生孢子萌发率12h的抑制率均达到45%以上,最高可达88.39%。  相似文献   

2.
诱捕分离土壤中的生防放线菌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以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和黄枝孢(Fulviafulva)2种病原真菌作为靶标菌,利用皿内诱捕法从土壤中分离获得22株放线菌,经对7种靶标真菌进行皿内拮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其中8株放线菌对部分病原真菌有很强抑制作用,占到分离菌株总数的47.1%,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放线菌有7株。有45%的菌株可以抑制苹果炭疽菌、茄子黄萎菌和大豆腐霉菌。菌株SC1,SC11和A1的发酵液对4种靶标菌的抑制作用最强,75%菌株的发酵液对灰葡萄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菌株SC1,SF1和A3的发酵液对苹果灰葡萄孢的控制作用超过80%。  相似文献   

3.
为控制猕猴桃真菌病害,本研究使用平板对峙法,从34株青蒿内生真菌中筛选出对5种常见猕猴桃病原真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Collectotrichum sp.、Monilinia laxa、phoma sp.、Alternaria alternata)具有广谱高效拮抗作用的菌株,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拮抗菌株发酵液及其发酵液粗提物对猕猴桃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平板对峙试验中,21号青蒿内生真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的抑制率高达81.16%,对其他几种猕猴桃病原真菌的抑制率也均在50%以上;21号菌株发酵液在浓度为20%时,对Botryoshaeria dothidea,Collectotrichum sp.,Alternaria alternate三种病害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80.26%、79.12%、45.84%;在1 mg/mL浓度下,21号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粗提物对Monilinia laxa、phoma sp.的抑菌活性分别达到了100%、60.45%。研究表明21号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粗提物能有效抑制猕猴桃病害菌株,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连翘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DA培养基从连翘茎、叶中分离到19株内生真菌,对其分别进行液体培养,将发酵产物中的发酵液用高压蒸汽湿热灭菌,菌丝体晾干研磨后用丙酮提取。用发酵处理液和丙酮粗提物采用生长速率法对一些植物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抑菌率在50%以上的活性菌株,发酵液组中有1株(5.26%),菌丝体组中有13株(81.25%),表明其抑菌活性成分主要为胞内代谢产物(存在于菌丝体粗提物中)。筛选出2株抗菌谱较广的内生真菌(J4和J8),其中J8对9种病原真菌抑菌活性较强,J4对6种病原真菌抑菌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针对广西境内常见多发的12种植物真菌病害,对柑橘、香蕉、甘蔗、辣椒、药用植物等作物根际土壤进行拮抗菌筛选试验。结果从不同作物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得到386株菌株,其中有拮抗作用的34株,平皿拮抗效果较好的16株;再经复筛,得到一株对柑橘炭疽菌有较好抑制效果的拮抗菌Bs55;对峙培养试验表明,Bs55菌株对12种常见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抑菌率最高达87.7%。拮抗菌Bs55具有拮抗作用强、能大量繁殖、抑菌谱广等特点,是具有较好利用前景的生物防治材料。  相似文献   

6.
辣椒疫病病原真菌拮抗菌的筛选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防治辣椒疫病,采用皿内竞争、拮抗菌发酵液以及紫外线照射菌株代谢产物等方法,对筛选出的4株拮抗菌与16种辣椒疫病病原真菌进行拮抗作用试验以及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16种靶标病原真菌在与4株供试拮抗菌平皿对峙培养后,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LCF-35、LCF-BY1和LCF-BY2同时受到4株拮抗菌较强的抑制作用,平均抑制率分别为52.2%、46.1%和27.3%;供试拮抗菌对靶标病原真菌具有选择抑制作用和不同的抑制能力,其中,BCHK抑制LCF-35生长效果较好,BCHK和KMCG-4抑制LCF-BY1生长效果明显;4株拮抗菌的代谢产物活性成分在紫外照射下不稳定,失去抑制作用,因此,这4株拮抗菌适用于活菌生防制剂生产。  相似文献   

7.
从草莓健康植株中分离得到9株内生细菌,与灰葡萄孢菌和腐皮镰刀菌进行对峙试验,选出对这2种病原真菌有明显拮抗作用的2种菌株BS-CM511-2和BA-CM11-1。通过形态及16S rRNA序列鉴定可知,菌株BS-CM511-2为枯草芽孢杆(Bacillus subtilis),菌株BA-CM11-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BA-CM11-1和BS-CM511-2这2株内生拮抗菌能够显著抑制灰葡萄孢菌和腐皮镰刀菌的生长,抑菌半径分别为36.0、27.0、30.3、24.3 mm。这2株拮抗内生菌无菌发酵液稀释10倍下对灰葡萄孢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1.75%和88.80%,稀释5倍下对腐皮镰刀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达到60.80%和69.20%,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稀释10倍对灰葡萄孢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稀释5倍对腐皮镰刀菌抑制效果较好,这2株内生菌可作为生防资源应用于草莓病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肿节风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拮抗真菌,为肿节风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和平板对峙法从肿节风主产区广西靖西市和都安县健康肿节风根系土壤中筛选出对肿节风炭疽病菌及14种其他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真菌,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拮抗真菌无菌发酵液中的蛋白酶、纤维素酶和几丁质酶含量,综合平板对峙培养、抑菌谱及产酶能力选取综合表现最优的拮抗菌株;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对拮抗菌株进行鉴定.[结果]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菌株JT-8、JT-3和DT-5对肿节风炭疽病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其中拮抗作用最强的菌株是JT-8,对炭疽病菌的抑制率达91.57%.抗菌谱测定结果表明,菌株JT-8、JT-3和DT-5对供试14种病原真菌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中拮抗作用最强的为菌株JT-8,平均抑制率达89.88%,该菌株可产生几丁质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可抑制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病原菌菌丝表现为扭曲、断裂、分支缠绕和颜色加深等.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测序鉴定,确定菌株JT-8为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结论]淡紫紫孢菌对肿节风炭疽病病原菌具有强拮抗作用,能产生多种抗菌活性物质,且广谱抑菌,具有较好的生防开发潜能.  相似文献   

9.
为发掘对禾谷镰刀菌具有较好拮抗能力的细菌,从小麦植株残体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细菌菌株ZQT-9,根据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ZQT-9为多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菌率为(57.6±0.8)%.菌株ZQT-9无菌发酵液对禾谷镰刀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当无菌发酵液浓度为50%时可以完全抑制禾谷镰刀菌孢子的萌发.PCR检测结果表明,菌株ZQT-9可能具有编码多黏菌素B、多黏菌素C、水解蛋白酶、β-葡聚糖及杀镰孢菌素等5种抗菌物质的相关基因.此外,菌株ZQT-9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凸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甜樱间座壳菌(Diaporthe eres)等4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多黏类芽孢杆菌ZQT-9具有潜在的生物防治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向日葵列当粗提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向日葵列当粗提物作为供试药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玉米小斑病菌、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及小麦根腐病菌等8种植物病原真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列当粗提物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小麦赤霉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高(抑菌率达到87.80%)、对玉米小斑病菌菌丝生长量的抑制率最高(为94.87%)、对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最强(达98.94%)。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生长速率法和滤纸片法研究了美味猕猴桃根乙醇提取物的4种不同溶剂提取液对7种植物病原菌和3种细菌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4种提取液对7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3种供试细菌基本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毕江涛  潘星  黄盼盼  马飞  关晓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51-15654,15658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马蔺内生真菌资源的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方法]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选择小麦全蚀病菌、枸杞黑果病菌、番茄灰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和黄瓜立枯病菌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4种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从马蔺不同组织器官中分离出32株内生真菌,以根部的最多,茎叶次之;经形态学初步分类鉴定其属于3个目,3个科,4个属。其中,有22株内生真菌对2种或2种以上的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菌株总数的68.8%;有12株内生真菌对2种或2种以上的供试细菌指示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37.5%;有7株内生真菌对3种以上的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占菌株总数的21.9%;有2株内生真菌对2种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6.3%。马蔺内生真菌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和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范围较宽;2株高活性菌株来源于马蔺叶部,对5种供试真菌指示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2株高活性菌株来源于马蔺根部,对2种供试细菌指示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1株高活性菌株对4种供试真菌指示菌和1种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这5株高活性内生真菌菌株属于束丝菌属、镰孢霉属、梭孢霉属和组丝核菌属。[结论]药用植物马蔺具有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并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26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植物源杀菌剂提供依据,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26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100mg/mL时,有12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梨黑星病菌和玉米大斑病菌中至少1种病原菌的抑制率达80%以上,其中播娘蒿、黄花草木樨、甘西鼠尾草、香薷、艾草、铁杆蒿和黄花蒿7种植物提取物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90%以上。经过抑菌活性复筛,黄花草木樨、艾草、铁杆蒿和黄花蒿4种植物中含有农用抗菌成分且抑菌效果较好,可应用于无公害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龙柏茎叶粗提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龙柏茎叶为材料.用乙醇进行提取,粗提物对1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粗提物浓度在67mg/ml的情况下.对15种供试植物病原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对其中9种供试病原菌的抑制率达到了80%以上,并对抑制效果较好的8种植物病原菌进行了进一步的测定.测定出了抑制作用的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15.
苦豆子内生真菌的分离和拮抗生防菌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分离方法对健康苦豆子植株体内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和筛选,结果表明:苦豆子的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有所不同,同一植株根部比茎部种类多。经初步鉴定均为半知菌。拮抗结果表明:分离获得了内生菌菌株对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无孢菌KG20对小麦赤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82.5%,并产生明显抑菌带。无孢菌KG20菌株培养滤液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其培养滤液对6种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尤其对小麦赤霉病菌抑制作用强,抑制率达79.23%。  相似文献   

16.
邹勇  牛永春  邓晖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585-9588
[目的]了解瓜类植物内生真菌对瓜类植物常见土传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方法]对分自不同瓜类植物及不同部位的461株内生真菌分别与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3种土传病菌进行对峙培养试验,观察菌落形态和生长情况,记载抑菌带的有无和宽度,计算供试病原真菌菌落生长抑制率,分析内生真菌对3种土传病菌的拮抗作用.[结果]内生真菌对供试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表现为3种类型:抗生作用、基质竞争作用和寄生作用.在461株内生真菌中,共有13株对黄瓜枯萎病菌产生拮抗作用,25株对立枯病菌产生拮抗作用,64株对菌核病菌产生拮抗作用,分别占供试内生真菌菌株的2.8%、5.4%和13.9%.其中,菌株F30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带最宽,达19.0 mm.菌株JCL24对立枯病菌的抑菌带最宽,达11.3 mm.菌株F94对菌核病菌的抑菌带最宽,达14.3 mm.对黄瓜枯萎病菌菌落生长抑制率大于70%的共3株,分别属于Nigrospora、Penicillium和Rhizoctonia属.对立枯病菌菌落生长抑制率大于70%的共11株,分别属于Alternaria、Apiospora、Bipolaris、Colletotrichum、Exserohilum和Fusarium 6个属.对菌核病菌菌落生长抑制率大于70%的共17株,均为Fusarium属.[结论]部分瓜类植物内生真菌对土传病菌具有拮抗作用,主要通过抗生作用,少部分通过基质竞争和寄生作用抑制病菌生长.一些菌株对供试病菌抑制作用很强,可能具有用于瓜类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从海南海口地区自然发病火龙果 ( Hylocereus undatus )果实上分离得到采后病原菌,同时采用抑菌圈法筛选对该病原菌具有抑菌活性的植物提取物,结合实验室已有拮抗菌进行正交实验验证两种抑菌方式的组合效果。根据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将2株病原菌HL-R1、HL-I1分别鉴定为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从香蕉皮、石榴皮、柑橘皮、火龙果皮、黄皮皮、生姜和大蒜植物提取物中筛选得到了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黄皮皮和生姜两种植物混合提取物。结果表明,2种植物提取物对2株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可达到62.50 g·L?1,抑菌圈直径≥22.35 mm。正交实验结果显示,复合抑菌方式处理对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的菌丝生长抑制率最高可达到59.19%,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菌丝生长抑制率最高可达到53.11%。  相似文献   

18.
火棘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抑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蔷薇科植物火棘的茎、叶、果中分离出内生真菌15株,其中茎中分离到4株(J1~J4),叶中分离到8株(Y1~Y8),果实中分离到3株(G1~G3);分别测定15株内生真菌的液体培养物(发酵液和菌丝体混合物)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有13株内生真菌(86.67%)对某些植物病原真菌表现出50%以上的抑菌活性,其中J4菌株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都在50%以上,最高可达97.14%,其抗菌谱较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几种丛枝菌根真菌对金叶连翘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金叶连翘组培苗移栽后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并研究不同菌种间、同一菌种不同菌株间的接种效果,在温室条件下,对金叶连翘组培苗接种了丛枝菌根真菌GlomusetunicatumBecker&Gerdemann的3个菌株、GlomusdiaphanumMorton&Walker的2个菌株、Glomusmosseae(Nicol.&Gerd.)Gerd.&Trappe的2个菌株进行试验.结果显示,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明显促进金叶连翘组培苗移栽后的生长,但对其移栽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不同菌种间、同一菌种不同菌株间的接种效果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接种G.etunicatumTW、G.etunicatumUSA、G.diaphanumSC、G.mosseaeJX这4种菌剂的植株的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干重等生长指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该试验中表现良好的菌剂均能够尽快完成侵染过程,且能在较长时间内与根系保持动态平衡,并发现适宜的生态条件对菌株发挥效应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橘皮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在浓度为0.01 g/ml时橘皮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的提取物对7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菌率均在90%以上;乙醇、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乙酸乙酯、石油醚提取物对番茄绵腐病菌,石油醚提取物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抑菌率均在70%以上。[结论]橘皮中含有抑菌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