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一、病性及特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呼吸道疾病。临床特征表现是肺炎或胸膜肺炎的症状和病变。主要为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急性型死亡率极高,慢性型或亚临床型增重减缓、药物治疗费用增加。  相似文献   

2.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猪胸膜肺炎.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猪呼吸系统严重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在临床上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多与地方性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等混合感染.进而可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3.
一、病性及特征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呼吸道疾病.临床特征表现是肺炎或胸膜肺炎的症状和病变.主要为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急性型死亡率极高,慢性型或亚临床型增重减缓、药物治疗费用增加.  相似文献   

4.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猪呼吸系统接触性传染病,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一、病原本病病原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本菌抵抗力不强,易被常用消毒药杀灭。二、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5.
<正>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又称为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急性型呈现高死亡率。一、病原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的小球杆状菌或纤细的小杆菌,有的呈丝状,并可表现为多形态性和两极着色性。有荚膜,无芽孢,无运动性,有的菌株具有周身性纤细的菌毛。本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对常用消毒剂和温度敏感。  相似文献   

6.
正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所以该病又称为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是猪细菌性呼吸道的主要疫病之一。临床多见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多病死)及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可耐过)。目前抗生素对该病没有显著的效果。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是一种世界性疾病,也是危害现代集  相似文献   

7.
正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的一种严重的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炎为特征。最近几年,很多养殖户往往把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当成猪瘟、猪肺疫、霉形体病等病来治疗,其结果造成的损失巨大。因此,笔者谈谈如何防治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并希望养猪户从中得到一点启迪,以后若有此病的发生,也能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把损失减少到最低。  相似文献   

8.
正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急性病例病死率高,慢性病例常能耐过,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本病的发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1病原病原体为胸膜肺炎放线菌(原名胸膜肺炎嗜血杆菌,亦称副溶血嗜血杆菌),为小到中等大小的球杆状到杆状,具有显著的多形性。菌体有荚膜,不运动,革兰氏阴性。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的  相似文献   

9.
<正>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近年来在规模化猪场流行较广泛的呼吸道传染病,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炎为特征。急性病例死亡率可达80%以上,慢性经过生长发育受阻、易继发其他病原感染而死亡,易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现将笔者多年来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进行综述,望能给养猪同行提供参考。病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为胸膜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养猪越来越多,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呈暴发趋势,本病多发生于30~75日龄育肥猪,发病后死亡率较高,不死的猪成为僵猪,生长缓慢,饲料消耗大,日增重减少,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一、病原及流行病学1.病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猪的呼吸道病,急性病例以纤维素性出血性胸膜肺炎为特征,慢性病例以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2.流行病学及病因  相似文献   

11.
流产布氏杆菌病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景龙  王兴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250-7252,7260
牛布鲁氏菌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世界流行的动物传染病。在发展中国家流行范围广,经济损失严重。该病的病原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球杆菌,能够引起怀孕母牛胎盘坏死及间质性乳腺炎,新生小牛多患有纤维素性肺炎。就流产布鲁氏菌的致病性、对吞噬细胞和非吞噬细胞的侵袭力、在胞内的生存机制及阻碍吞噬细小体-溶酶体的粘附进行综述,尤其对获得性免疫反应如何抵抗布鲁氏菌感染作了重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用丝状霉形体接种2头健康牛,15日后均出现补反阳性反应,第16、17日则分别剖杀,主要病交呈现为非典型性纤维素性肺炎和淋巴组织增生,在肺泡上皮细胞表面和细胞间隙以及肺组织培养物中均发现有病原体。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2头猪弓形虫病自然病例的病理变化进行系统地观察.结果显示病死猪均表现猪弓形虫病特征性病变,如皮肤发绀并有出血斑点,典型的间质性肺炎,伴有肝硬化的坏死性肝炎,出血性-坏死性淋巴结炎、间质性肾炎、坏死性脾炎、出血性溃疡性胃炎和出血性肠炎等.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四川省某养殖场湖羊患病情况,以1只发病湖羊为例,研究观察病羊临床症状、解剖变化,采用H.E.染色方法分析病羊实质器官病理组织学变化,并从病羊中分离出菌株Z-1,采用生理生化、16S rDNA基因测序对其鉴定,采用腹腔注射对菌株Z-1进行动物回感试验,纸片扩散法对菌株Z-1进行药敏分析。结果表明:患病羊病症有高热、剧烈咳嗽并伴有喘气,口鼻周围可见黄色浓稠分泌物;解剖变化为多个实质器官明显肿大、充血,肺脏充血、颜色暗红,切开有血样泡沫状液体流出;病理组织切片可见肺、肝、脾等组织细胞肿胀、充血、出血,肺泡腔和细支气管中有大量粉红色纤维素性渗出物,炎性细胞浸润;菌株Z-1为革兰氏阳性菌,乳糖、七叶苷和山梨醇等生化反应呈阳性反应,木糖醇、甘露糖和蜜二糖等生化反应呈阴性反应;16S rDNA基因目的片段长度为1 428bp,与菌株NR_026471的相似性达到98%,综合鉴定为链球菌;动物回感试验表明该菌株对小鼠具有很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表明该菌株对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等敏感,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和拉氧头孢等耐药。综上,该病湖羊患链球菌感染的纤维素性肺炎。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某猪场猪的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检查及PCR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所爆发的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并表现为典型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主要为肺间质性肺炎、非化脓性脑炎、急性淋巴结炎、脾自髓淋巴细胞减少,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散在性变性坏死及管腔内有滴状物、血管周围和间质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心、胃和肠等部位可见到血管周围和间质组织炎性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动物尘肺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光镜与电子探针微分析技术,对817头动物的肺和支气管淋巴结进行了研究,并在家兔成功地复制出尘肺病理模型。首次发现在甘肃省河西地区的多种动物中存在无机尘肺,这些尘肺均属铝硅酸盐尘肺。肺组织的主要病变包括慢性间质性肺炎和大量内含无机尘的巨噬细胞病灶与结节。作者认定,这些肺病变的发生同这一地区环境空气中粉尘含量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鸭疫里氏杆菌病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鸭的接触性传染病,最先发现时称鸭疫巴氏杆菌,后来证实是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困倦、厌食、眼和鼻孔有分泌物、下痢、共济失调和抽搐。慢性病例为斜颈.病理特点为纤维素性心包、气囊炎、肝周炎以及脑膜炎等。文中通过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以及防治等方面对该病进行简要的综述,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自然感染病例的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变异毒株的致病特点,为其发病机制研究提供重要资料。对临床感染病例的肺脏、脾、肾、淋巴结等组织进行了显微和超微病理结构变化的观察。PRRSV变异毒株的病理损伤以间质性肺炎和全身性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伴有肝、脾、肾、心脏、胃和肠等器官的变性坏死;肺泡巨噬细胞、淋巴结及脾脏中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均被不同程度的感染,并含有大量病毒包涵体。研究表明,PRRSV变异毒株的组织嗜性与中国典型毒株ch\|1a相比已有较大的改变,其感染会引起全身性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9.
The temperature at which the interstitial water was squeezed from a marine sediment had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measured interstitial silica concentrations which showed an average increase of 51 percent after the sediment was exposed to a temperature 20 degrees C higher than the in situ temperature. Similar effects were not found for interstitial phosphate or alkalinity, but the pH was slightly higher in the water squeezed at the higher temperature. These tempreature-induced changes were completed in a few hours. The use of filter paper can significantly lower the pH of expressed pore waters. Until some important questions about temperature effects are answered, all future data on the pH and silica concentration of pore waters of marine sediments should be obtained from samples extracted at in situ temperatures.  相似文献   

20.
仔猪人工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龙涛  葛晨霞  黄海龙  胡桂学  高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645-15646,15678
[目的]研究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在仔猪体内的发病规律,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JL分离株口服接种1周龄仔猪,10TCID50/只。应用RT-PCR方法检测发病和死亡仔猪的粪便处理液;采取病猪心脏、肝脏、胃、肺脏、肠管,制成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接种动物48h后出现典型的传染性胃肠炎临床症状,表现为短时间呕吐,伴有黄色水样腹泻和脱水。剖检发现肠管扩张,充满液体,小肠壁变薄。PCR结果为TGEV阳性。十二指肠近端黏膜绒毛轻微萎缩变短,远端绒毛明显缩短;上皮细胞脱落,呈浆液性或卡他性炎症。空肠、回肠绒毛显著萎缩,肠黏膜皱褶减少,大肠出血,并见卡他性炎症。胃壁变薄,淤血,出血。肺脏表现为间质性肺炎病理变化。[结论]攻毒仔猪表现出典型的TGE病理组织学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