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腺疫(俗称槽结)是马、骡、驴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主要是马腺疫链球菌。该病以发热、上呼吸道粘膜发炎及颌下淋巴结呈急性化脓性炎症为特征,各种年龄马都可发病,以1岁左右的幼驹最易感染,传播快,发病率高。该病多发于秋冬初春,呈地方流行或散发。  相似文献   

2.
马腺疫,中兽医叫槽结,群众叫喷鼻或传槽。是由马腺疫链球菌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的特征是颌下淋巴结肿大,有热痛;上呼吸道及咽喉黏膜呈卡他性化脓性炎症,流浆液性或脓性鼻液;人工诱咳呈阳性;体温升高至39—41℃。  相似文献   

3.
马腺疫是马、驴、骡易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近年来因马属动物饲养量减少,很少发生。2018年12月在辽宁省抚顺市高湾经济开发区友爱饲养的观赏马中发生马腺疫病,发病快,传染速度快,仅仅不到一周的时间饲养的三十多匹马、骡全部发病,传染率100%。因先期治疗不及时,死亡2匹,经过二十多天的诊治,其余的全部治愈。1马腺疫病的发生马腺疫俗称喷喉或槽结、喉骨胀。主要临床特征是下颌淋巴结呈现化脓性炎症,该病的病原体是马腺疫链球菌。该马场饲养的马匹是用于棋盘山旅游区游客骑乘旅游用,不同游客骑乘技术不同,有的游客骑马奔跑,马匹近期饲养管理不良,精料不足,再加上气候寒冷,造成免疫力下降,诱发马腺疫,先是3~5匹,继而不到10d时间,全部发病。  相似文献   

4.
<正>马腺疫是由马腺疫链球菌感染,以鼻咽黏膜发生卡他性化脓性炎症,颌下淋巴结的化脓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由于发病急易传染,病情较重而在临床上治疗比较困难。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马腺疫17例,治愈15  相似文献   

5.
正马腺疫是由马腺疫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的马属动物的传染病。马腺疫也被称为喷喉、喉骨胀、槽结,牧民还称之为"出吼"、"嗓吼"。马、驴、骡都能够发生。病畜的典型症状是体温升高,颌下淋巴结出现肿胀及急性化脓性炎症,上呼吸道咽黏膜发生卡他性化脓性炎症,全身性脓毒败血症。一、病原特点引起马腺疫的病原菌为马腺疫链球菌马亚种(Streptococusegui),  相似文献   

6.
马腺疫在中兽医中称为“槽结”、“喉骨肿”,民间一般称为“马下鼻”,彝族民间称为“嗡痹”,是由马腺疫链球菌引起的马属动物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以受病原侵害部位发生炎症、肿胀、热痛、化脓,进而发展成为全身反应为特征。  相似文献   

7.
马腺疫俗称喷喉,中兽医称槽结、喉骨胀,县内俗称“嗓喉”,“出喉”。是由马腺疫链球菌引起的马、骡、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典型病例的临诊特征为体温升高,上呼吸道咽粘膜呈卡他性化脓性炎症,颌下淋巴结呈急性化脓性炎症。1发病情况1975年前无记载。1976年,盘安、水洛公社从四川  相似文献   

8.
<正>马腺疫(strangles)是由马链球菌(Streptococcus equi,S.equi)马亚种感染马所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1]。该病最早由R.Jordanus于1251年发现并报道,该病以发热、上呼吸道黏膜卡他性化脓性炎症、颌下淋巴结急性化脓性炎症为典型症状[2]。在我国,  相似文献   

9.
正通过马腺疫灭活苗的制作试验,可以有效防治幼驹感染此病,不但大大节省了人力及物力,而且还进一步影响了马驹的正常生长发育,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养马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了经济、生态及社会化效益的有效提高。马腺疫俗称喷喉,中兽医叫槽结、喉骨胀,是由马腺疫链球菌引起的马、骡、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典型病例的临床症状为体温升高,上呼吸道及咽粘膜呈卡他性化脓性炎症,颌下淋巴呈急性化脓性炎症。为了防治本病的发生及预防,本所经数次试验,制作了马腺疫疫  相似文献   

10.
马腺疫,中兽医称槽结,是马、骡、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马腺疫链球菌,病原体通常随着病马或带菌马鼻液及破溃的脓汁排出,污染周围环境,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临床以颌下淋巴结呈急性化脓性炎症为特征。本病一旦流行,幼驹最易感染发病,而且影响幼驹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马腺疫陈旭东(甘肃省武山县农牧局741300)马腺疫中兽医称槽结,是马、骡、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鼻、咽粘膜发生卡他性炎症,颌下淋巴结急性肿胀化脓。半岁至两岁的幼驹多发,影响生长发育,应引起高度重视。笔者28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法...  相似文献   

12.
马腺疫俗称喷喉,是由C群链球菌中的马链球菌亚种引起马属动物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呼吸道黏膜发炎、颌下淋巴结肿胀化脓为主要特征,尤以1~2岁马、骡、驴幼驹多发。典型病例的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上呼吸道及咽黏膜呈现卡他性化脓性炎症,颌下淋巴结呈急性化脓性炎症,本病遍及世界各地区,对幼驹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自然感染一般经间接接触,通过饲料、饮水及飞沫而传染。春秋两季发病较多。临床上可以分为一过性腺疫、典型腺疫及恶性腺疫3种类型。依据发病年龄、季节及淋巴结化脓等特征,可以对本病做出诊断。在本病初可采取措施促使炎症消除或吸收,病程延长或病情较重可采取全身给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马腺疫中兽医称之为槽结,是马类家畜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鼻、咽、喉粘膜发生卡他性炎症,颌下淋巴结急性肿胀、化脓。近年来,笔者以中西结合法治疗108例,治愈105例,治愈率97.3%。1流行特点本病是由马腺疫链球菌随病马或带菌马的鼻液和排出的脓...  相似文献   

14.
腺疫是马、骡、驴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原来源于马腺疫链球菌,主要发生于幼驹,以颌下淋巴结发炎化脓为特征。笔者结合多年基层工作中遇到的病例和中、西医治疗经验,对马腺疫的治疗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本动物健康要求可适用于所有从国外进入韩国的马科动物 ,同时须附上出口国政府兽医机构签发的健康证书 ,证明 :1在最近2年期间 ,出口马科动物的地区 (国家 )没有发生过非洲马瘟、委内瑞拉马传染性脑脊髓炎、马媾疫、马鼻疽、马水疱性口炎 ,同时所有出口到韩国的马科动物也没有接种过预防以上疾病的疫苗。2在最近6个月中 ,出口马科动物的原产地没有发生过马传染性贫血、马传染性子宫炎、马焦虫病、马病毒性动脉炎、马腺疫、狂犬病、马痘病、疥癣、马流产沙门氏杆菌、伊氏锥虫病、动物流行性的淋巴管炎和炭疽病。3出口检疫3.1在出口之…  相似文献   

16.
<正>马腺疫中医又称为"糟结"或"喉骨胀",是三喉症之一,是一种心肺积聚热毒,郁结于咽喉而发生肿胀的一种疾病。典型的症状就是发热、上呼吸道粘膜发炎或颌下淋巴结呈急性化脓性炎症。此病的分布范围广,很多地方都有发生。1流行特点马腺疫是由马腺疫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马最易感,驴、骡次之,尤其是4月龄至4岁的马多发,1岁左右的马发病率最高,老马或者哺乳的幼驹(1~2月龄)易感性较  相似文献   

17.
马媾疫是马媾疫锥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生殖器官内,引起马属动物生理功能紊乱,生产性能下降,繁殖功能失常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原虫病。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新疆养马集中县域马腺疫链球菌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特点,在新疆特克斯县、昭苏县、富蕴县和吉木乃县采集2 549份马血清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马血清中的马腺疫链球菌抗体。结果表明,被检样品的马腺疫链球菌抗体平均阳性率为23.93%,昭苏县及特克斯县的血样中马腺疫链球菌抗体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0.30%和26.64%,吉木乃县抗体阳性率为4.34%。结果表明,新疆不同地区马腺疫链球菌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抗体阳性率随马匹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0~1岁马抗体阳性率最低(P0.01),马腺疫链球菌抗体阳性率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马腺疫灭活苗制作与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腺疫病是马属动物的一种最急性传染病,尤其幼驹最易感染本病。为防治本病发生,我所经多次试验,试生产出马腺疫灭活苗。经测试,无论从安全还是效力上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 菌种的采集与鉴定1.1 菌种采集1997年9月22日于我局二场马二队发病幼驹无菌采集化脓下颌淋巴结脓汁,用采集脓汁注射小鼠两只,同时接种于血清肉汤与鲜血琼脂平板,脓汁抹片镜检。1.2 菌种鉴定1.2.1 抹片镜检为革兰氏阳性链球菌。注射小鼠分别于18h、23h死亡;无菌环境下用死亡小鼠心血、脏器切面渗出物接种血清肉汤、鲜血琼…  相似文献   

20.
马腺疫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腺疫是由马腺疫链球菌引起的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的马的传染病。笔者从事兽医门诊 16年来 ,首次在都匀甘塘地区发现发生马腺疫 ,现将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症状表现及发病经过 :2 0 0 1年 3~ 5月 ,都匀甘塘战斗村片区村寨马匹相继发病 ,呈传染性经过。多数病马症状较轻 ,表现咳嗽 ,流脓性鼻液 ,颌下淋巴结轻微肿胀 ,吃食正常 ;部分病马症状明显 ;咳嗽 ,流多量灰白色脓性鼻液。颌下淋巴结、颈前淋巴结显著肿大 ,3~ 5天后化脓破溃流出脓汁。体温升高 39 5~ 4 0 5℃。吃食缓慢 ,显著减少 ;个别病马症状严重 :经上述症状 2~ 5天后吃食废绝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