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七、甘蔗收获技术体系及装备的研究与开发 本课题由华南农业大学承担,包括研制两种型号的悬挂式整秆甘蔗收割机和一种型号的甘蔗剥叶机,基本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甘蔗收获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甘蔗整秆剥叶关键技术与剥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目前我国甘蔗机械化收获技术水平较低导致蔗糖生产成本较高;而剥叶关键技术研究是甘蔗机械化收获技术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针对上述问题,分析了国内外关于甘蔗整秆剥叶关键技术与剥叶机理的研究现状,指出叶鞘剥离机理是甘蔗整秆剥叶关键技术研究的重点内容。同时,提出了3个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①叶鞘的基本破坏强度和破坏形式以及叶鞘剥离机理;②剥叶元件对叶鞘的破坏作用机理及其运动状态方程与动力学模型;③基于叶鞘剥离机理理论的甘蔗整秆剥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山地甘蔗收获机械的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目前甘蔗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甘蔗收获机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发展山地甘蔗收获机械的技术策略.为此,对适宜于甘蔗种植面积连片特点的联合式整秆收割机与适宜于山地丘陵小块种植特点的小型分段式整秆收割机应并行进行研究,以提高甘蔗收获机械化整体水平和收获效率,降低收获成本.  相似文献   

4.
整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整机物流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整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物流通道的总体设计方法,给出了物流通道的主要设计参数,结合机械系统虚拟样机,分析软件Admas对整秆式联合收割机甘蔗输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腹挂中置式的物流通道结构能使甘蔗顺利进入通道,且可以充分利用收割机底盘的空间,对甘蔗收割机的小型化有较好的作用;综合考虑剥叶机构、后续甘蔗切段机构以及集蔗器的尺寸对输蔗过程进行分析,证明输蔗通道的倾角在15°左右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5.
对于推倒喂入式甘蔗联合收割机来讲,喂入的甘蔗在这种收割机的中间输送通道内,是否能均匀铺开,对后续的剥叶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华南农业大学新研制的4GZL-132 整秆式甘蔗收割机对甘蔗物流均匀铺开进行实验研究.通过试验获得影响甘蔗中间输送均匀铺开的因素的主次关系,依次为输送辊筒转速A、喂入量B、上下辊筒间隙C,并找出各因素影响甘蔗铺开效果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小型整杆式甘蔗收割机剥叶系统功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剥叶系统是整杆式甘蔗收割机的核心部分。为研究剥叶系统功耗的影响因素,通过在自制的小型整杆式甘蔗收割机上进行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甘蔗喂入量、甘蔗弯曲程度、甘蔗直径等3个因素对剥叶系统功耗的影响,并进行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喂入量及甘蔗直径对剥叶系统的功耗有显著影响,应综合蔗地实际种植密度、蔗杆直径等因素来匹配剥叶系统的功率。此试验为小型整杆式甘蔗收割机剥叶系统的机械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于推倒喂入式甘蔗联合收割机来讲,喂入的甘蔗在这种收割机的中间输送通道内,是否能均匀铺开,对后续的剥叶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华南农业大学新研制的4GZL-132整秆式甘蔗收割机对甘蔗物流均匀铺开进行实验研究。通过试验获得影响甘蔗中间输送均匀铺开的因素的主次关系,依次为:输送辊筒转速A、喂入量B、上下辊筒间隙C,并找出各因素影响甘蔗铺开效果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由4GZ-9型甘蔗割铺机、6BZ-5型甘蔗剥叶机以及7TS-15型甘蔗装载机组成的最小甘蔗收获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应用效益分析。通过分析说明采用分段式甘蔗收获技术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在目前国情下宜以分段收获作为切入点,促进我国甘蔗收获逐步实现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9.
结合整秆式甘蔗收获机械剥叶机构的开发研究,基于甘蔗自身材料特性及在喂入输送过程中的仿真分析,提出甘蔗剥叶机构的输送装置应采用浮动式。通过运动仿真分析和结构的有限元分析,证实了甘蔗在输送过程中可顺利通过;在多根甘蔗喂入时,浮动辊能自动调节工作间距,防止甘蔗物流的堵塞卡死。  相似文献   

10.
《农机具之友》2005,(1):42-42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研制生产的4GZ-1000型整秆式甘蔗割铺机,一次作业完成甘蔗人土切割、横向直立输送、割台右侧甘蔗横向条铺作业。该机采用与拖拉机前悬挂式连接,侧向铺放甘蔗,结构紧凑、性能稳定、质量可靠、价格合理、工作效率高。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甘蔗联合收获机械有整秆式和切段式两种作业模式。目前,存量占比情况大概是切段式≥99%,整秆式≤1%。切段式作业的流程是切割、收集、转运,整秆式流程是收割、堆放、转运。需要说明的是,割铺机不属于整秆式收割机,其功能仅仅是完成切割环节,不具备  相似文献   

12.
甘蔗收割机前进速度与切割器转速的匹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蔗收割机的前进速度与根部切割器转速的匹配是确保收割机工作效率和切割质量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确定甘蔗收割机各执行机构工作参数及其动力传动系统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以华南农业大学自主研制的4ZZX-48型整秆式甘蔗收割机为研究对象,根据甘蔗的切割机理、圆盘切割器不漏割的条件和避免多刀切割的条件,分析收割机在收获过程中前进速度与切割器转速的相互匹配关系,并对甘蔗收割机的具体结构参数进行了计算和大田观察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保证根茬切割面质量(切割器转速大于500r/min)的条件下,收割机前进速度较快时,切割器的转速也应相应地较快,才能避免或减少多刀切割和漏割现象。  相似文献   

13.
甘蔗分段收获集中剥叶处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述了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收获现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在甘蔗分段式收获分散剥叶处理的基础上,探索实行集中剥叶的收获模式构想,并对实行分段式收获集中剥叶处理的优势、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技术难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非直线排列排刷式剥叶元件的工作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整秆式甘蔗收获机排刷式剥叶元件不同装夹方式的工作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剥叶元件不同的装夹方式将显著影响剥叶效果和剥叶元件的使用寿命。从理论上对不同装夹方式的剥叶元件进行受力分析,同时用ANSYS分别分析了螺旋式、层叠式装夹剥叶元件的受力及变形,并结合试验得出螺旋层叠式装夹的剥叶元件能有效提高剥叶质量、降低剥叶机构空载功率及剥叶元件所受最大应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集堆是整秆式甘蔗收割机的重要作业工序之一,集堆性能影响到收割机作业质量。本文在分析现有的几种甘蔗收割机集堆机构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间歇回转式集堆机构,并试制了样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构能够有效实现甘蔗集堆功能,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集堆是整秆式甘蔗收割机的重要作业工序之一,集堆性能影响到收割机作业质量。本文在分析现有的几种甘蔗收割机集堆机构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连续回转式集堆机构,并试制了样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构能够有效实现甘蔗集堆功能,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甘蔗收获机械排刷式剥叶元件虚拟试验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采用数值模拟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整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剥叶元件寿命的结构参数及装夹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利用ANSYS软件对几个主要因素进行虚拟正交试验分析,寻找在保证足够大打击力前提下剥叶元件所受应力最小时影响因素的最佳组合,为剥叶机构的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甘蔗机动剥叶机是在原有的手推式甘蔗剥叶机的基础上,通过模块化与集成的创新设计,即是将手推式甘蔗剥叶机的剥叶模块移植、转换为可与小型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农机具。该机具能充分利用闲置的拖拉机,同时提高剥叶机的工作效率,实现拖拉机的一机多用,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和农户的购机成本。对于甘蔗收获过程和小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侧悬挂推倒式整秆甘蔗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严重倒伏甘蔗的收获,设计了一种侧悬挂推倒式整秆甘蔗收获机。该机可连续完成分蔗、推倒、切割、输送和集堆铺放等工序的作业。前进速度0.5m/s时,其生产率为0.2hm2/h。田间试验表明:甘蔗宿根破头率为11.3%,甘蔗出现表皮破损和折断,折断率为33.33%。  相似文献   

20.
甘蔗集堆是整秆式甘蔗收割的重要环节,其集堆的效率及集堆效果影响整秆式甘蔗收割机的工作速度。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重力自卸的甘蔗集堆机构,运用三维软件Creo对集蔗装置重力自卸机构进行三维建模,并运用Adams对自卸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验证机构设计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