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赤霉素对多效唑在小麦中若干生长和生理效应的修饰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小麦分蘖期多效唑单独或与赤霉素混合使用时赤霉素对多效唑若干生长和生理效应的修饰作用。结果表明,赤霉素减小多效唑的促进分蘖和降低株高的作用,增加不同分蘖的干物质积累,改善植株氮代谢,有利于生主事期氮素向分蘖转运,促进分蘖生长,显著减小主茎穗和分蘖穗的差异。与对照相比,多效唑单独处理,单株穗数多,但每穗粒数少;而混合处理各个产量因子均有一定增长。  相似文献   

2.
多效唑(Multi-effect triazole,MET)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多种作物具有控制纵向生产、促进横向生长的作用。在杂交中稻幼苗期,每亩用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0g兑水100kg喷施,能显著地矮化苗高,增加单株分蘖数,并提早分蘖成穗,叶宽、茎宽也相应增加,从而增强秧苗素质,以作为增穗增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株型高大的滇蓖2号蓖麻为试验材料,分别使用3种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多效唑(100,300,500 mg/L)、缩节胺(100,300,500 mg/L)和矮壮素(500,1 000,2 000 mg/L))对其长出7~8片真叶时进行4次喷施处理,调查和研究蓖麻株高、主穗位高、主茎节长、主茎粗和分枝数等农艺性状、生育期和主穗雌雄比例的变化。结果表明,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多效唑对蓖麻生长的抑制最强,缩节胺次之,矮壮素最差。其中,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组中,高浓度处理组(500 mg/L)具有长期抑制作用,除蓖麻主穗位高和主茎节长具有明显缩短外,对其主茎粗和分枝数也都具有显著影响;在缩节胺处理试验中,抑制作用也随着浓度的增加效果越发明显;而矮壮素的抑制作用仅表现为主穗位高和主茎节长缩短。此外,缩节胺和矮壮素的抑制作用在蓖麻生长后期被解除。研究还表明,经多效唑处理后的蓖麻开花期推迟,主穗花序雌雄比例较未处理的研究组明显降低。研究首次发现,多效唑抑制蓖麻生长的同时具有促进雄花的作用,其可为蓖麻矮化育种和性别分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多效唑(MET)处理水稻植株后,使株高降低,分蘖增多,穗粒数下降,与此相应,植株体内的赤霉素(GA_3),生长素(IAA)、玉米素(Z)显著下降,脱落酸(ABA)显著增加。用生长调节剂 GA_3和氮肥可逆转多效唑的抑制作用而便株高增加,给受抑制植株施用GA_3和 IAA,可使植株内 GA_3和 IAA 含量相应上升。因此 MET 可通过调节植株体内 GA_3、IAA、Z、ABA 的含量调控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5.
多效唑浸种对多年生黑麦草坪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多效唑溶液浸种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出苗率、株高、叶长、叶宽、分蘖数和生长格局等坪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能有效地抑制多年生黑麦草的株高和发芽率,促进分蘖,改变生长格局。  相似文献   

6.
多效唑对小麦不同品种主要性状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不同生态类型的20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多效唑浸种和喷施研究。结果表明,用多效唑浸种能促进小麦苗期生长,加快苗期生长,加快叶片和分蘖的发生。品种间效应基本一 ,对晚茬小麦有普遍应用价值。反青至拔节期喷施延缓效应强烈,大多数品种株高降低,茎壁变厚,抗倒伏能力增强,抽穗期和成熟期延迟。同时穗部性状发生较大变化,大多品种穗粒数增加,千粒和降低,品种间效应差异析显著。对旺长麦田喷施多效唑能防止倒伏,对一般不发  相似文献   

7.
多效唑浸泡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对其坪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多效唑溶液不同浓度和种子不同浸泡时间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nne L.)株高、叶长、叶宽、分蘖数、出苗率和生长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能有效地抑制多年生黑麦草的株高、发芽率,促进分蘖,改变生长格局。  相似文献   

8.
水稻生长调节剂呋苯硫脲和水稻无盘抛秧剂旱育保姆处理稻种都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秧苗素质,促进分蘖、增加穗数、粒数,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生长调节剂10%呋苯硫脲乳油500倍浸种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分蘖成穗高,增产显著;0.78%多.多效拌种剂旱育保姆350:1000拌种在水稻生长前期效果显著,秧苗矮壮、分蘖发生快,实粒数多,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9.
多效唑是一种高活性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和广谱杀菌剂。水稻苗期喷施多效唑可以有效解决水稻苗期易倒伏、苗不壮、分蘖不足等问题,不仅可以培育出矮化健壮的秧苗,而且水稻秧苗插植后返青快、分蘖早、有效穗数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提高。实践表明,水稻苗期喷施多效唑是一个简便、易行、有效的增产途径。其具体方法是:在水稻-心-叶期,每亩用200微克/毫升的15%多效唑,均匀喷洒水稻秧苗,可收到如下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多效唑对铁皮石斛试管苗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多效唑对铁皮石斛试管苗壮苗培养的影响。[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中加入多效唑处理后对铁皮石斛试管苗生长有极显著影响,多效唑处理后试管苗矮化、节间变短、叶变小,苗高是对照的32.1%,茎粗是对照的161.0%,与对照相比都达到极显著差异;叶片数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叶长与叶宽显著减小;根长减小,根数显著增加,根粗增加不明显。[结论]多效唑可明显促进试管苗生长,有利于试管苗生根,提高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了GA_3和PP_(333)对盆栽花椰菜的花序生长、荚生长及种子形成的效果。结果表明,GA_3促进花序生长,刺激荚的生长,还能提高种子的千粒重。低浓度GA_3提高了种子萌发率。GA_3处理提高了幼苗的根长。施用PP_(333)后,花序长度随着浓度增高而迅速缩短,低浓度PP_(333)可促进荚长增加,但千粒重下降,PP_(333)和GA_3处理均可促进同化物运向荚。GA_3根外喷施可以提高植株内源GAs及IAA和ZRs含量,但ABA含量下降。PP_(333),使内源GAs及IAA和ZRs含量降低,但ABA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多效唑对粤选系列匍匐翦股颖草坪苹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方法,以浓度75、150、225、300mg/L多效唑对匍匐翦股颖粤选系列1、3、5号草坪草进行叶面喷施。[结果]不同浓度的多效唑使得匍匐翦股颖粤选系列1、3、5号草坪草生长高度降低,叶长变短,分蘖数增加,根冠比增大;处理后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均有所提高。因此,可降低生产管理成本,提高草坪的景观效果。[结论]用75mg/L多效唑处理匍匐翦股颖粤选1、3、5号草坪草,可有效矮化草坪草。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分蘖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分蘖发生与衰亡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探讨内源激素对玉米分蘖的调控作用。【方法】选用不同分蘖能力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调查研究分蘖发生规律的基础上,于分蘖高发期与消亡期测定基部茎节和功能叶中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分蘖能力受基部茎节中激素含量及其之间比值的控制,分蘖高发阶段,基部茎节和功能叶中玉米素核苷(ZR)值较高或呈升高趋势,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值较低或呈降低趋势;激素之间平衡状态对分蘖的影响表现为,在分蘖高发阶段,IAA/ZR、ABA/ZR值较低,分蘖停止发生时其值较高。不同玉米类型之间,分蘖高发阶段,分蘖能力最强的墨西哥玉米(MXG)的ZR值较高,IAA、ABA、GA值较低,IAA/ZR、ABA/ZR较低。【结论】ZR促进分蘖发生,IAA、ABA和GA抑制分蘖发生,促进分蘖衰亡。分蘖的发生,还由激素间的平衡状态决定,更重要的是以互作的方式影响分蘖发生,即低IAA/ZR、ABA/ZR值促进分蘖发生;高IAA/ZR、高ABA/ZR值则抑制分蘖的发生,促进分蘖的衰亡。  相似文献   

14.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在基肥中施用不同比例的缓释肥对单季晚稻分蘖动态、水稻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拟为单季晚稻一次性施肥技术提供理论指导。试验共设5个处理:N0,不施氮;CF,常规施肥;20%SRN,基肥中20%的氮用缓释氮肥提供;40%SRN,基肥中40%的氮用缓释氮肥提供;60%SRN,基肥中60%的氮用缓释氮肥提供。除N0外,各处理的施氮量相等。结果表明:各施氮处理的水稻分蘖数随移栽时间的变化均符合一元二次方程(P<0.05)。与CF相比,施用缓释肥并未显著(P>0.05)增加水稻的理论最大分蘖数和成穗率,对水稻产量亦无显著影响。在分蘖盛期、孕穗期,各施氮处理根部和地上部的氮素累积量无显著差异,但与CF处理相比,20%SRN和40%SRN处理显著(P<0.05)降低了水稻成熟期地上部的氮素吸收量和氮素表观利用率。综上,与CF处理相比,在基肥中施用不同比例的缓释氮肥并不会增加水稻的无效分蘖。60%SRN处理的水稻产量、成穗率、氮素吸收利用与CF处理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PP_(333)和CCC对黑麦草矮化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PP333(多效唑)、CCC(矮壮素)对黑麦草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结果表明,这两种药剂均减缓了黑麦草地上部分的生长,抑制叶片增长,减少草坪修剪频率,促进分蘖形成,并使叶片增厚加宽,叶绿素含量提高,因此降低了生产管理成本,提高了草坪的观赏效果。其中,以300mg/kg的多效唑的处理效果最好,且药效可以持续50~60d左右。  相似文献   

16.
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衰老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种植密度 ,且叶面喷施GA3、PP333、6-BA ,通过测定叶绿素含量 ,研究不同处理因素在小麦旗叶衰老过程中的作用 ,结果表明 :低密度 (基本苗 1 0 5万 /hm2 )处理有利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发挥 ,其中PP333能显著延缓旗叶叶绿素含量的下降 ,减慢旗叶衰老的进程 ,延长叶片的功能期 ,有利于籽粒灌浆 ,增加粒重 ,优化产量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7.
1992~1995年研究了PP_(333)对花生生长的调控作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生生长的盛花期、盛花末期叶面喷施PP_(333)均使花生植株变矮,而结荚期处理对主茎生长影响较小;在40~200mg/kg范围内,浓度越大,对主茎伸长的调控效果越显著。喷施PP_(333)后花生叶色深绿,叶片变小变厚,单株茎叶干重降低,而主茎节数、侧枝数、主茎叶片数没有变化。盛花期喷施PP_(333)使单株开花数增多,但单株荚果数、单株荚果干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单株总干物质重量显著低于对照,公斤荚果数明显增多,表现为减产;盛花末期使用PP_(333),单株开花数变化不大,单株荚果数、单株荚果干重、单株总干物质重量明显高于对照,公斤荚果数也增多,产量增加;结荚期处理使单株开花数、单株荚果数、单株荚果干重、公斤荚果数、单株总干重及产量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盛花末期120~160mg/kgPP_(333)处理能使花生增产5%~10%。  相似文献   

18.
空气温度对水稻生长影响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1996~2006年水稻生长发育资料和同期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借助一元非线性回归统计方法,建立了水稻播种至三叶期、移栽至分蘖期、分蘖至抽穗期的生长速度、有效分蘖及孕穗至抽穗所需日数与日平均气温关系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模型对水稻有关发育期生长所需的空气温度作了定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多效唑促进水稻秧苗分蘖的作用机理。试验分四个处理:(1)多效唑浸种,自然光照:(2)多效唑浸种,遮光处理;(3)清水浸种,自然光照;(4)清水浸种,遮光处理。试验结果如下: (1)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多效唑浸种秧苗,三叶一心期有20%植株出现分蘖,清水浸种尚无分蘖。 (2)在遮光条件下(2500lx),处理与对照秧苗三叶一心期均无分蘖出现。 (3)自然光照条件下的处理秧苗体内的内源激素与对照相比,CTK含量高、CTK/IAA的比例大;遮光条件下,处理与对照秧苗体内的CTK和CTK/IAA的比例均大大下降。 (4)四种处理秧苗叶片、叶鞘各种醣、氮化物含量无很大差别。 (5)本试验结果表明,CTK的一定含量和一定的CTK/IAA的比例,是水稻幼苗产生分蘖的内因,外因多效唑和强光照通过这个内因起作用,促进水稻分蘖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多效唑(PP_(333))浸种对甜菜地上部生长具有前控、后促作用。前期,仰制生长,降低株高和茎叶鲜重,缩短叶长,增加叶厚。后期,促进生长,至收获时,处理与对照间已无明显差异。PP_(333)浸种对地下部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增加块根产量1.8%~8.9%,提高含糖0.02°~0.24°。此外,其尚能显著地增加甜菜叶片的气孔阻力,降低蒸腾速率,从而提高了叶片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