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为研究赤霉素与高温催芽处理对甘薯块根萌芽性的影响,采用酿热物温床育苗,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高温催芽处理、赤霉素结合高温催芽处理对甘薯块根萌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赤霉素处理浓度的增加,2个品种的采苗数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低浓度赤霉素对薯块采苗数的影响逐步显现,高温催芽处理条件下,品种间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2个品种采苗数显著增加,赤霉素组合高温催芽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但高温催芽更有利于增加块根的发芽量。  相似文献   

2.
花毛茛在定植前必须通过块根吸水—低温催芽处理过程,块根是否发芽直接影响出苗率。在8—16℃下处理块根的基质含水量以10%左右为好,处理时间14天左右。栽培中提高夜温,增加日照时间可影响切花质量和瓶插寿命。  相似文献   

3.
研究漂浮育苗催芽措施,结果表明:高温和低温抑制烟草种子出苗,为保证发芽率,应将温度保持在25~29℃。利用烤房增温催芽,为烟草种子萌发提供适宜温度(27℃),可以明显提高烟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缩短育苗时间,烟苗生长情况与漂浮池基本相似,利用烤房催芽是一种有效的催芽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当前生产上常用的两种不同稻种催芽方式对稻种发芽率的影响,通过对两种催芽方式的浸种、催芽时间、温度、发芽率等进行观察记录,探究了其对稻种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袋装稻种堆放加盖湿麻袋方式催芽的发芽率比采用袋装稻种散放加盖塑料布方式催芽的发芽率高3.9%。  相似文献   

5.
1试验内容生姜是重要的特种蔬菜,种植效益高,生姜沼液催芽能提高生姜的产量和品质。但在生产上,因农民选用的催芽浓度、温度、时间不同,催芽效果参差不  相似文献   

6.
不同浸种时间和催芽温度对甜玉米种子发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甜玉米品种‘绿色超人’不同浸种时间和催芽温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浸种时间和催芽温度对甜玉米种子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以室温水浸种8h和在28℃的恒温催芽条件下发芽率最高,分别达90.6%和92.3%。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浸种催芽技术耗时长,不能即催即播的情况,适应水稻栽培需要研发快速催芽技术。将温度、水分、空气三者合理把控,使用自制催芽机新型水稻催芽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快速催芽技术:用55℃的温水浸泡干稻种30 min,然后用催芽机在22~25℃条件下催芽,24 h出芽52%,34 h出芽100%,达到播种要求。使用催芽机进行快速催芽不但发芽速度快,发芽率高,而且发芽整齐度高,出苗齐,可保证水稻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科学的催芽不仅节省种子用量、提高保苗率,还能减少播种到出苗时间,进而减少加温育苗成本和病害的发生,一举三得。笔者在多年生产实践中,摸索出几种科学实用的催芽方法,介绍如下: 催芽前,先将种子用温水浸泡12-24小时。1 体温催芽法 一般蔬菜种子催芽适温都在25-30℃间,我们人体贴身衬衣温度恰好是25-30℃。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合杭州地区早春小林黄姜催芽温度,设计4个温度处理分别对其催芽时间、各轮纹比率、最粗芽直径、成活率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4℃和27℃综合评定最高,可作生姜电热丝催芽合适温度区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就温度对水稻浸种、破胸、催芽过程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水稻浸种、催芽的最佳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快黑龙江垦区水稻浸种催芽的智能化、规范化管理,提高水稻浸种催芽的出芽率,以三菱FX2N系列PLC为控制器,针对水稻浸种催芽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要求,提出模糊控制的设计方法。实现在浸种催芽过程中对水稻芽种进行升温、降温、控温、保温等智能化控制,满足浸种催芽工艺的要求。控制器对浸种催芽温度采用模糊控制时,增强系统的控制精度,缩短温度调节时间,降低系统能耗,为后续育秧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2.
7种野生花卉种子萌发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种野生花卉种子为试材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热水浸种后种子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蓝花棘豆、歪头菜需进行酸蚀处理才能发芽,且不同酸蚀处理时间,种子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温度催芽处理,种子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针对野生花卉种子的不同特性,需采取不同的温度浸种处理、酸蚀处理、催芽处理,才能提高野生花卉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3.
以甘薯品种'徐紫8号'普薯32'和'烟薯25'为试验材料,通过冰冻切片制片技术和显微镜观察,研究绿原酸在甘薯块根不同部位的分布;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不同贮藏温度(10℃和20℃)以及不同贮藏时间甘薯块根中绿原酸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3个甘薯品种块根中均含有绿原酸,甘薯块根不同部位绿原酸含量不同,外部含量较高.不同品...  相似文献   

14.
一、培育壮苗 1、破壳催芽。种子在浸种6~8天后,用牙齿轻轻嗑开种皮而不要损伤种仁,然后进行催芽。催芽温度以33~35℃最适宜。经破壳后,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经36—48天催芽,出芽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甜玉米品种浙凤甜2号为材料,通过不同浸种温度、不同浸种时间和不同催芽方法条件下的催芽试验,及不同育苗与大田直播比较试验,研究了与催芽相关的浸种温度、浸种时间和催芽方法对发芽率影响,及不同育苗方法对甜玉米农艺性状、果穗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浸种温度30~40℃,浸种时间1.0~2.0 h,采用恒温培养箱控温30~40℃的催芽处理方法,或采用湿稻草铺盖,下铺热源(30~40℃)和室内空调控温30℃的处理方法可提高甜玉米种子的发芽率。采用催芽纸钵育苗的方法可提早浙凤甜2号的鲜摘始收期,提高产量和果穗商品性。  相似文献   

16.
早春大棚西瓜育苗期一般为2月上旬,气温地温偏低,给早春大棚西瓜催芽带来较大的困难。由于西瓜种子种皮较厚,萌芽温度28℃~32℃,催芽时间较长,许多瓜农对此十分棘手,因一无专业催芽设备,二无实用快速的简易催芽技术,在催芽过程中无形加大用种量,并出现沤种,倒芽等现象。笔者经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浸种和催芽处理对天女木兰种子的催芽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天女木兰种子进行不同浸种和催芽处理试验,探讨快速解除种子休眠的机理和促进种子萌发的技术。【方法】将天女木兰种子分别用100,200,300 mg/L GA3和清水浸种48 h,然后在室内进行低温层积((4±1)℃、150 d)和人工控制变温层积((4±1)℃5、0 d→(17±1)℃2、5 d→(4±1)℃、50 d→(17±1)℃2、5 d)催芽处理,并在层积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天女木兰种子的胚长占种子长的比例、呼吸速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蛋白酶活性。【结果】用GA3浸种后进行变温层积催芽的天女木兰种子,胚发育优于相应的低温层积催芽,并随着GA3质量浓度的提高催芽效果越好,且温度条件起主导作用;2种层积催芽方法下,天女木兰种子的呼吸速率均提高,且经GA3浸种的种子呼吸速率与清水浸种的种子相差不大;天女木兰种子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2种层积催芽方法下均比层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不同GA3质量浓度浸种处理间差异不大;用2种层积催芽方法催芽的天女木兰种子蛋白酶活性升高,并且随着GA3质量浓度的提高而增强,层积后期蛋白酶活性低于层积初期,变温层积处理的蛋白酶活性高于低温层积处理。【结论】经300 mg/L GA3浸种并进行变温层积的天女木兰种子催芽效果最佳,温度条件在天女木兰种子的层积催芽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水稻浸种催芽是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浸种催芽过程具有大滞后的特点,并且各影响参数之间具有较强的耦合性,传统PID控制难以满足对水稻浸种催芽过程温度的控制要求。以水稻浸种、催芽两阶段的温度变化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水稻浸种、催芽温度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专家PID的水稻浸种催芽温度控制器,仿真和试验对比了传统PID和专家PID的温度控制效果,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表明专家PID系统的响应速度更快、控制精度更高,仿真和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专家PID方法提高了水稻浸种催芽控制系统的暂态性能和稳态性能,提高了浸种质量,减小了水、电资源消耗。  相似文献   

19.
矮生紫薇催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蕊  胡国平  李玉娟  韩文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366-11367
[目的]探讨紫薇种子的催芽技术,为充分利用其种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恒温箱内催芽、日光温室拱棚内沙藏催芽、光照培养箱内催芽3种试验方法探讨了紫薇种子的催芽技术。[结果]紫薇种子发芽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发芽率随温度上升而提高,25℃恒温催芽的效果最佳。[结论]为紫薇种子催芽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8种不同干燥处理方法和2种储存方式对三叶青块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处理的三叶青块根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传统的干燥方式晒干和阴干次之,烘干最低;在3种不同冷冻干燥方法中,以-50 ℃真空冷冻干燥(后续系统设置加温至55 ℃)方法较佳,其总黄酮含量为8.13%;干燥方法相同、温度不超过80 ℃时,干燥处理时间越短,三叶青块根总黄酮含量越高;与未储存过的冷冻干燥三叶青块根总黄酮含量相比,在-20 ℃储存1 a后其总黄酮含量变化不显著,而常温储存1 a后其含量显著降低(2.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