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枣疯病的发生与传病介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几年来的广泛调查表明,枣疯病的发生和分布与传病叶蝉的发生分布密切相关。在山区和丘陵地带,枣疯病的发生较平原地区严重,枣园管理水平不同,病株率也有显著的差异。主要的传病介体橙带拟菱纹叶蝉以卵在枣树上越冬;凹缘菱纹叶蝉主要以成虫在松、柏树上越冬,越冬成虫仍保持较高的传病能力。芝麻也是凹缘菱纹叶蝉嗜食的一种寄主,枣园间作芝麻明显提高了枣树上的虫口密度,延长了在枣树上活动危害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1 发病规律 1.1 传染途径 1)嫁接传染。病菌可通过各种嫁接传染,只要砧木或接穗一方带病,即可使嫁接树发病。2)媒介昆虫传播。中国拟菱纹叶蝉、凹缘菱纹叶蝉、闪光小叶蝉、橙带拟菱叶蝉等在病树上吸食后再到健树上取食,成为传播病毒的媒介。  相似文献   

3.
枣疯病几个有关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焯 《落叶果树》1995,(4):8-10
枣疯病传病昆虫,当前已经确证只有中国拟菱纹叶蝉(Hishimonoideschinensis)及凹缘菱纹叶蝉(Hishimonussellatus)两种,前者显著特征为雄性外生殖器的第2腹侧突明显平行。枣疯病病原(MLO)与桑萎缩病病原(MLO)经国内外试验验证,可能为同源物或同种。中国拟菱纹叶蝉在国内分布的南界为北纬32°38′,中国主要产枣区都在此纬度以北;凹缘菱纹叶蝉分布的南界为北纬24°44′,因此在无中国拟菱纹叶蝉分布的地区,凹缘菱纹叶蝉可能为主要传病昆虫。山东金丝小枣区发病极少,与传病昆虫种类数量直接有关。  相似文献   

4.
<正> 橙带拟菱纹叶蝉(Hishimonoides aurifascialis Kuoh)属叶蝉科、拟菱纹叶蝉属。是枣疯病自然传播的重要媒介昆虫。 1980年在河北省玉田县枣疯重病区调查,该种叶蝉是发生数量较多的一种叶蝉。当年以成、若虫饲毒接种使其传病于实生枣苗,发病株率达69%。橙带拟菱纹叶蝉分布较广,在河北的阜平、曲阳、玉田、唐县、行唐等枣产区以及山东部分枣区都有蔓延为害的情况。 1980年以来,我们对橙带拟菱纹叶蝉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枣疯病传毒昆虫的研究,在一九七八年的九组不同昆虫接种传毒试验枣苗(连对照合计75株)中,于一九七九年六月发现了接中国拟菱纹叶蝉的传毒处理产生了典型疯苗一株。同时也说明,直接来自疯树上的虫体,不再另加吸毒措施,也可传毒。一九七九年又继续扩大重复了九种不同昆虫的传毒试验(连对照合计枣苗300株),一九八○年六、七月间,在五组中国拟菱纹叶蝉的重复处理中,就有三组共六株枣苗发展为典型疯株。两年来最高疯苗率为33.3%,平均疯苗率21.8%。潜育期约为一年。同时将发病枣苗及传毒后虫体唾腺切片分别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均明显存在多量的典型类菌原体,对照则无。因此,充分证实了中国拟菱纹叶蝉是枣疯病传毒昆虫。  相似文献   

6.
1)枣疯病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在无枣疯病的枣园中采接穗或采用组织培养法脱毒,培育无毒苗木。③及时清除病树病枝病蘖,消灭病源,防止蔓延。④加强检疫,控制病苗外运。⑤提高枣园管理水平,减少菱纹叶蝉等传病害虫。⑥用祛疯1号药剂树干输液,提高治疗和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光绿菱纹姬叶蝉Eutettix apricus Melichur属同翅目Homoptera,叶蝉总科Cicadelloidea,殃叶蝉科Euscelidae,姬叶蝉属Eutettix[1-2]。据资料报道,光绿菱纹姬叶蝉的寄主植物未有详尽、明确的记载。目前国内外对光绿菱纹姬叶蝉的研究较少。田间观察发现该虫有一定的数量,对果园的为害,特别是对柑桔苗及幼龄树的为害较大。关于该虫的地理分布也不十分明确,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尚不深入。鉴于此,有必要对该虫作深入研究。我们于2005—2006年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的柑桔苗圃和果场对该虫的发生世代、发育历期及寄主植物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枣疯病,又称"枣树扫帚病",在天津蓟县枣区连年流行。引起枣疯病的主要原因是类菌质体的侵入。可通过嫁接传播,自然条件下株间根部的接触也可传播,有些叶蝉也是类菌质体的传播者。枣疯病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目前,在枣树的所有病害中最为严重,树体被感染后很难根治。地上部分主要表现为花梗延长、花变叶和主芽的不正常萌发,构成枝叶丛生等现象;  相似文献   

9.
叶斑病是香蕉生产中具有毁灭性的病害之一,主要有褐缘灰斑病、灰纹病和煤纹病3种,其中褐缘灰斑病危害普遍。褐缘灰斑病主要危害功能叶片,最先危害老叶,再逐渐蔓延至上部叶片,使叶片光合作用面积减少并导致早衰干枯,严重影响果实发育,病株可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枣树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河南省枣树面积已达 2 6.7万 hm2 ,但因管理粗放 ,病虫种类繁多 ,在防治中往往抓不住关键 ,造成防治效果不理想。从 1 998年开始 ,我们在新郑市对枣树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1 枣树主要病虫害种类1 .1 主要病害1 .1 .1 危害枣果的病害危害枣果的病害主要有枣缩果病、枣炭疽病和枣裂果病 ,其中的头号病害当属枣缩果病 ,该病主要导致大量落果甚至绝收 ,据报道 ,最早发生于 2 0世纪 70年代后期 ,以后危害日趋严重。枣缩果病是由轮纹大茎点菌 Macrophomakawatsukai Hara、聚生小丛壳菌 Dothiorellagregaria Sacc、橄榄色…  相似文献   

11.
苯菌灵对香蕉灰纹病菌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叶斑病是香蕉的重要病害 ,一般分为灰纹病、褐缘灰斑病和煤纹病等 3种 ,是南方蕉区常见又危害比较严重的病害 ,目前尚无抗病品种 ,主要是以药剂防治为主。笔者在筛选防治该病的药剂时发现苯菌灵对香蕉灰纹病菌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在生产上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药剂5 0 %苯菌灵 (benlate)可湿性粉剂 ,弘峰 (北海 )合浦农药有限公司提供。1.2 供试菌株蕉叶灰纹病菌 [Cordana musae (Zimm .)Hohn.]由广西大学农学院植病教研室分离并提供。1.3 培养基及测定方法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先进行初步…  相似文献   

12.
刘余林 《蔬菜》1994,(1):37-38
2.疫病 共同特征:(1)病由下向上发展迅速,病部凹陷,产生规则或不规则轮纹,病部有白包或黑色霉状物。(2)病枝条易折断下垂,叶凋菱,青枯。(3)病果易变软、腐烂。(4)高湿、高温、连阴或暴雨转晴天气发病迅速,病情加重。 辣椒疫病:以在分枝、开花期发病重。基节分枝部位染病,初为水浸状斑,环绕表皮扩展,呈黑色条斑,并缢缩。病部以上枝叶凋萎,折断下垂青枯,湿度大时,病部可见白色棉絮状物。  相似文献   

13.
盲蝽象是冬枣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除危害枣树外,还危害梨、苹果、甜菜、烟草、棉花等农作物。目前,危害枣树的盲蝽象种类主要是绿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盲蝽象的寄生植物比较复杂,在危害过程中,可传播多种病害,如斑点病、细菌性疮痂病等。近些年来,由于盲蝽  相似文献   

14.
金秋9月,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三岔村果农王宏坤、王玉淑两口子心情格外舒畅,自家承包1.33公顷荒山嫁接的菱枣喜获丰收且购销两旺。截至目前,家里4000多株枣树已产菱枣1500多千克,仅头一茬枣收入就达3万多元。据王宏坤说,预计全年可产菱枣3000多千克,全年仅菱枣收入就能达到6万多元。王宏坤家种的菱枣卖得如此火爆,一方面是他们管理得好,菱枣个大、味美,另一方面是他们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家果园的网页,利用网络做宣传,提高知名度。  相似文献   

15.
红枣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果品,红枣收入也是枣区农民不可缺少的经济来源。近年来,枣树由于管理粗放,产量质量逐年下降,特别是红枣裂果病,缩果病,浆果病,枣疯病的发生,有病不治,有病难治,有虫不防,阻碍着果农管理枣树的积极性,多地出现了刨树现象;由于树体营养不足,花期大量落花,幼果期大量落果,树上剩余枣果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达不到果实应有的大小,到降雨季节果实迅速膨大,含糖量增高,果皮变红变薄,裂果病、缩果病、浆果病由轻到重发生,甚至不可食用,损失达80%以上,农民束手无策。因此:特提出以下管理技术(针对制干品种来讲)。  相似文献   

16.
<正>危害葡萄的叶蝉有葡萄二黄斑叶蝉、葡萄斑叶蝉、棉叶蝉、小绿叶蝉、假眼小绿叶蝉、小字纹小绿叶蝉、蔷薇小叶蝉、桑斑叶蝉、血点斑叶蝉、桃一点斑叶蝉、黑胸斑叶蝉、白边大叶蝉、黑尾大叶蝉等十多种,均属同翅目叶蝉科。陕西关中地区以葡萄二黄斑叶蝉、葡萄斑叶蝉发生最为普遍,数量较大,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17.
酸枣是枣树的原生种,它和枣树有很好的亲和力,又有耐瘠薄、生命力强的生物学特性,因之是枣树的砧木资源和育种材料。然而,一般的酸枣林系,对枣疯病没有免疫力,染病后潜伏期又长达2~9个月,潜伏期中,难于区分健株和病株。因此,为了安全利用酸枣资源,必须研明疯酸枣种子是否带毒传病。为此,从1980年到1983年采集病果取核播种,观察病树种子出苗、生长和开花状况,并对幼苗作了电镜检查,以鉴定其是否带毒传病。 试验种子采自安徽省淮南市上窑林场的全村发病的酸枣树和栽培品种扁核酸枣树。1980年8—9月份在全村出现丛枝症状的重病树上播种的幼苗,…  相似文献   

18.
枣疯病,又称枣树扫帚病、聋病、公枣病等。在我国枣产区甚为流行。枣树发病后,地上部分主要表现为花梗延长,花变叶和主芽的不正常萌发,构成枝叶丛生等现象;地下部分则表现为根蘖丛生。树体一旦发病,第2年很少结果,即使结果也失去食用价值;3~4年后整株死亡。枣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类菌原体的侵入。类菌原体可以通过嫁接(皮接、芽接、枝接、切接和根接)进行传播。自然条件下,株间根部的自然嫁接也可传播,有些叶蝉也是类菌原体的传播者。枣疯病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目前,在枣的所有病害中最为严重,树体被感染后很难根治。因…  相似文献   

19.
枣是营养较为丰富的一种干果,含多种维生素,尤其富含维生素C,被称为维生素C胶丸,经济价值较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枣的需求越来越大,近几年平阴县群众的栽植积极性较高,面积迅速增加,枣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果树之一.但枣疯病危害严重,平阴县多山区丘陵,野生酸枣上的枣疯病很易被叶蝉类传播到健康枣树上,引起枣疯病发生.严重地块病株率达30%,死亡率80%,即使不死亡,一旦染上枣疯病,枣的经济价值完全丧失,枣疯病成为制约枣树发展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20.
正1清园在枣树落叶以后,结合冬剪彻底剪除树上的干枯枝、病虫枝,刮除树干和主枝上的老粗翘皮,及时清除树盘周围的枯枝、落叶以及杂草,清除后可埋于地下或者就地烧毁。刮皮时,要注意见红(木栓层)、不露白(韧皮部),刮皮后用石灰、食盐和水按1∶0.5∶100比例配制的石灰水涂抹,以杀菌和防寒。2防治干腐病枣树干腐病往往折断主枝,发现后立即对树洞人工刮去已腐朽的木材,用1%甲醛消毒,然后用石块、水泥浆封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