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余姚市早稻生产品种布局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稻是浙江省余姚市最主要的春播作物,早稻生产的发展有效保证了当地的粮食安全。分析早稻生产品种布局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早稻生产品种的发展对策,对进一步促进余姚市早稻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51A/9279是安徽省早稻新品种选育协作组用351A与恢复系R9279配组而成的杂交早稻中熟组合。该组合1995~1997年参加安徽省早稻区试和生产试验,表现熟期早,优势强,抗病性好,米质较优。1998年5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相似文献   

3.
虞振先 《中国稻米》2008,14(6):72-73
分析了目前余姚市发展早稻生产的政策实惠、气候适宜、基础较好、病虫害轻、晒谷容易、稻谷好卖、技术成熟、品种突出、品质优良和效益增加等优势,提出了推广嘉育253对余姚市早稻品种布局、扩种早稻、推广机插、提高单产、改进品质和增加效益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杂交早稻配二季晚粳(简称早杂晚粳)是湖北省在水稻生产中开辟的一条新途径。经过连续四年的系统试验和较大范围的扩大示范,它显示了强大的优势和生命力,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发展杂交早稻,是打破我省目前早稻产量徘徊局面的有效途径。早稻在我省是得天独厚的一季作物,既无致害的低、高温影响,又无旱涝威胁,一直被认为是稳产高产作物。但近几年来,早稻生产出现了徘徊被动的状况,远不及二季晚稻生产的发展速度。“六五”期间,由于杂交晚稻的发展和常规晚粳良种的更新,生产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大大缩小了早、晚稻之间的产量差距。1979年,早、…  相似文献   

5.
杂交早稻恢复系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育适合我省双季稻栽培的杂交早稻新组合,填补杂交稻在早稻生产上的空白,从1978年开始,我们开展了以选育早稻恢复系为突破口,配制杂交早稻新组合选育的研究。目前,已选育出IR29选-11、399、125等三个恢复系,并与威20A、珍油97A配组成威优40、汕优125、汕优399,大面积用于生产,在福建、江西和湘南推广,种植面积达6万亩以上。1986年又选育出483、493两个早稻恢复系与威20A配组,经多点鉴定,作早稻栽培表现熟期适中、优势强、抗稻瘟、米质好,在早稻恢复系选育上又前进了一步。早稻恢复系培育成功,为早稻恢复系选育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介了湘西北张家界市1957~1994年早稻生产发展变化情况,分析了近10年来早稻生产徘徊下降的原因,然后从气象条件变化特别是气象灾害对早稻生育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减灾增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发展优质早稻推进产业化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现有耕地面积10.4万hm2,其中水田61万hm2,旱地43万hm2。水稻历来是我市粮食生产的主体,常年种植面积9.3万hm2,总产7亿kg,占粮食总产量的85%左右。其中早稻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占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35%左右。早稻既是稳定我市粮食生产的一季重要的粮食作物,又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根据粮食供求状况和市场形势变化,我市从199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优质稻尤其是优质早稻的推广,近几年来又大力推进优质早稻产业化经营,使优质早稻发展步伐加快。1998年全市优质早稻发展到1.67万hm’,占全市早稻面积的62.5…  相似文献   

8.
闽北优质早稻发展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闽北早稻生产的实际出发 ,阐述早稻生产的现状和发展优质早稻存在的问题 ,提出如何加快优质早稻发展的对策措施 ,以促进优质早稻生产健康稳步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集中育秧具有水稻品种统一、浸种播种同步、秧田用工集中和秧田管理便利等优势,有利于实施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和机械化生产,有利于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和粮食产量.本文从湖南省早稻集中育秧的发展现状、主要形式、具有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发展着力点和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全面推进早稻集中育秧模式和技术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同志们: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早稻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夺取1997年粮食丰收,部里决定召开全国早稻“五化”现场会。昨天一天,大家参观了广东省南海市工厂化育秧现场、增城市专业化水稻薄膜育秧现场、优质大米加工厂和抛秧软盘生产厂,以及各种水稻优质品种、稻米加工制品和收获机械展览。今天上午,大家又分析了当前早稻生产形势,总结交流了早稻栽培轻型化、育秧工厂化、品种优质化、用途多样化和收获机械化的经验,研究了推进“五化”和夺取1997年早稻丰收的措施。这次会议时…  相似文献   

11.
灾害性天气多,品种增产优势不强,布局不合理,农业投资减少,稻田抗灾能力减弱,新技术推广速度慢,是造成早稻单产徘徊的主要原因,要迅速扭速早稻单产徘徊局面,需要进一步发挥早稻品种增产潜力,增加农业投入,提高抗灾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培肥地力,加快新技术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2.
广西杂交早稻的现状和育种策略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从产量,米质和抗性等方面分析了广西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杂交早稻组合的现状,认为优质化和多元化是杂交早稻的发展方向,以现有高产水平为基础,改良品质和抗性,选育适应市场的优质高产组合是广西“十五”杂交早稻育种攻关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罗峰  温术根 《作物研究》1997,11(2):31-32
在比较常规早稻与杂交早稻在生育期、产量及对气候适应性等的差别后,认为常规早稻在湖南省粮食生产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为推动浙中地区早稻和辣椒产业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益,集成了“早稻-加工型辣椒”水旱轮作栽培模式。该模式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提高了稻田周年效益,总产值可达7 945.2元/667 m2,促进了早稻和辣椒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通过水旱轮作,有效减轻了病虫害发生,有利于二季作物高产高效,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介绍了早稻和加工型辣椒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湖南早稻生产滑坡的原因,并从品种(组合)和栽培技术方面分析了湖南早稻的增产潜力及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积极采用育种新技术 加速优质稻选育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我国农业科研的重大任务之一,是如何加速优质早稻新品种的选育和应用。为尽快赶上农业生产形势的发展,我们本着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积极创新的总体思想,继续将优质早稻新品种的选育、试验、应用推向前进,尽快选育出适合于福建省各地应用的优质早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我国各省、区之首,湖南水稻产量的稳定性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稻生产者的收益稳定性及生产积极性都很重要。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选择了42个湖南省水稻生产优势县(市/区),利用非参数信息扩散模型对优势县早稻、中稻及一季晚稻、晚稻的减产率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在早稻生产中,13个考察县(市/区)水稻产量减产超过1%以上的概率小于50%;在中稻及一季晚稻生产中,16个考察县(市/区)水稻产量减产超过1%以上的概率小于50%;在晚稻生产中,7个考察县(市/区)水稻产量减产超过1%以上的概率小于50%。另一方面,以在田农作物产量损失达10%以上为农作物受灾标准,在早稻生产中,19个考察县(市/区)水稻生产受灾的概率几乎为零,可以忽略;在中稻及一季晚稻生产中,17个考察县(市/区)水稻生产受灾的概率可以忽略;在晚稻生产中,27个考察县(市/区)水稻生产受灾的概率可以忽略。以上结果充分说明湖南省水稻生产优势县的水稻生产所面临的生产风险处于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18.
杂交早稻—再生稻栽培特性与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双季稻区,利用迟熟杂交水稻组合作早稻栽培,后作培植再生稻,创立了杂交早稻-再生稻新的耕作制。既可充分利用温光资源,趋利避害,又具有省工、省种、省肥、节水、增产增收的优势,两季亩产可达吨粮,增收60元左右。本文研究了杂交早稻-再生稻的生育特性,并提出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湖南早稻生产状况分析及育种技术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庆国  伏军 《作物研究》1995,9(1):25-27
通过对湖南1980~1993年水稻倦早稻的总产,单产及播种面积的变化状况,早稻当家品种(组合)、主体品种(组合)与审定品种的变化与应用状况等的分析,找出了湖南早稻生产滑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今后早稻育种的目标应是以高产为主,加强早熟与中熟偏早类型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南方双季早稻生产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早稻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华南双季早稻早在公元前3世纪就有文字记载,长江流域种植早稻最早有文字记载是唐朝,自清初康熙起直到清末及民国初期,连作稻在长江流域各省普遍增加。双季稻包括双季间作和双季连作,间作的起源早于连作稻,双季连作稻的大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是提高我国水稻总产量的重大措施之一。(一)南方双季早稻生产的回顾我国双季早稻的发展经历了单季改双季,农家品种改地方良种,高秆改矮秆、高产优质多抗的品种及三系杂交早稻的推广应用等几个阶段。良种和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是早稻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1.双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