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应用组织学和电镜技术研究猪呼吸道发育过程中淋巴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扁桃体和咽部是呼吸道进入机体的第一个淋巴组织集中的部位,弥散淋巴组织在出生时就存在,淋巴小结不明显;20日龄时扁桃体中淋巴组织增生,淋巴小结清晰可见;120日龄淋巴小结数量增加,紧靠鳞状上皮密集排列,淋巴小结发育很好,并出现生发中心。扁桃体复层鳞状上皮中含有大量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气管叉是呼吸道进入机体的第二个淋巴组织集中的部位,出生时气管叉外膜中淋巴组织直接与气管支气管淋巴结相连,淋巴组织明显可见。20日龄时气管叉外膜中淋巴组织已分开,形成气管叉外膜密集的淋巴组织和气管支气管淋巴结两个部分。120日龄时气管叉处淋巴组织特别发达,黏膜上皮中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也显著增加。肺内气管和细支气管固有膜中均有较多的淋巴细胞,其中浆细胞数量增加,上皮中仍存在少量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本试验结果提示猪呼吸道是黏膜免疫较理想的诱导位点和效应位点,新生仔猪通过鼻腔免疫可提高呼吸道局部黏膜免疫力。  相似文献   

2.
浅析黏膜免疫在禽疾病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黏膜免疫系统是有肠相关淋巴组织、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及其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组成的免疫系统。包括肠道黏膜集合淋巴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下层的淋巴小结和弥散型淋巴组织.含有丰富的B细胞、T细胞和巨噬细胞。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不同于其他免疫系统,它是受黏膜表面的抗原物质刺激而形成的免疫系统。即是机体整个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独特功能的独立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3.
兔淋巴球囊和盲肠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及机能探讨(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组织学与组织化学法证明:兔淋巴球囊由圆球囊与盾形淋巴团组成。其结构如肠壁,但粘膜下层充满淋巴集结。Alician蓝PAS法显示,粘膜上皮柱状细胞含中性糖类,杯状细胞分泌酸性糖类,淋巴集结分泌中性糖类物质。淋巴球囊主要行使体液免疫与消化吸收功能。兔盲肠有发达的螺旋形皱襞,行发酵、消化、吸收的功能,且与软粪形成及食粪癖(coprophagy)相关。  相似文献   

4.
<正>1淋巴构成和功能淋巴组织是猪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淋巴结、胸腺、淋巴管和脾脏组成。淋巴结为大小不一的椭圆形或蚕豆形淋巴组织体,新鲜时呈灰红色,主要由淋巴组织和淋巴窦组成,其外层覆盖着致密的结缔组织,结缔组织与淋巴管相连。包膜延伸至淋巴结内,形成许多间隙或小梁,构成淋巴结的网络支架。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作犬业》2009,(8):F0003-F0003
犬瘟热感染机体后,病毒首先在上呼吸道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中复制,然后扩散到系统各淋巴结及多种淋巴器官包括脾、胸腺、骨髓和胃肠淋巴组织等,造成淋巴组织退行性病变从而引起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出生后不同时期的兔淋巴球囊及盲肠的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发现兔淋巴球囊及盲肠在出生后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发育完善。特别是淋巴球囊,在断奶进食后,受食物及外界抗原的刺激,生长发育显著。再次证实兔淋巴球囊是外周免疫器官,主要行使体液免疫及消化吸收功能。其中,圆小囊部是由回肠演化发育而来,盾形淋巴团是由盲肠演化发育而来。  相似文献   

7.
魏建平 《中国家禽》2004,26(14):39-40
黏膜特异性免疫系统(mucosal immune system,MIS)是由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包括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和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BALT)组成的免疫系统。包括肠道黏膜集合淋巴结、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下层的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含有丰富的B细胞、T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相似文献   

8.
淋巴肉瘤是从淋巴组织演变而来的恶性肿瘤,肿瘤细胞经淋巴途径扩散,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或致密肿块,并逐渐增生肿大,向周围组织侵入或转移。本病多发生于牛的淋巴系统,而心脏发生本病的较为少见。现将1例生长在心脏上的淋巴肉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双峰驼血淋巴结的形态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用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首次确定我国双峰驼具有血淋巴结这一形态结构。其外观呈卵圆形、紫红色,直径6-11mm,常见于皮下结缔组织中。在组织学上,外有一层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的薄而疏松的被膜,其中有较多的血管和淋巴管;被膜伸入内部形成细小且分布散乱的小梁,但未将实质分隔成明显的小叶。实质由大量的血窦、较少的淋巴小结和淋巴窦构成,未见索状淋巴组织。血窦可分为边缘窦和中间窦,充满血液,前者位于被膜下方,较宽大,呈索状排列;后者狭窄,吻合成网;窦壁由内皮和基膜组成。淋巴窦较少,窦壁完整,明显扩张。淋巴小结多呈卵圆形,散在分布于血窦之间,由淋巴、网状组织构成,有的有明显的的生发中心。和他种动物相比,双峰驼血淋巴结在组织学上有以下特点:(1)除具有血管和血窦外,还有淋巴管和淋巴窦;(2)实质无皮质和髓质之分;(3)淋巴组织主要为淋巴小结,未见索状的淋巴组织。  相似文献   

10.
山羊心脏淋巴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40例山羊心外膜下多点注入30%普鲁士蓝氯仿溶液,解剖观察心脏淋巴管及其淋巴流向;选择注射较好的心脏标本制成透明铺片,镜下观察测定淋巴管管径,并摄影记录。结果表明,山羊心脏的毛细淋巴管起自一盲端,并吻合成淋巴管丛,淋巴管有瓣膜,粗细不均。三级淋巴管汇入锥旁室间沟或冠状沟附近的四级淋巴管。四级淋巴管汇合成淋巴干,山羊心脏的淋巴干分2种类型,即双干型与单干型。淋巴干一般注入气管支气管左淋巴结,有时右淋巴干直接注入胸导管。心房壁薄,淋巴管比心室少而细  相似文献   

11.
用免疫金银法(IGSS)对兔出血症病毒(RHDV)在淋巴-网状器官及其靶细胞中的动态分布进行了观察,发现兔出血症(RHD)病兔各淋巴-网状器官均有不同量的胶体金颗粒沉着。肝、脾、骨髓阳性反应较强,淋巴-网状组织阳性反应较弱。在淋巴-网状组织中,髓质阳性反应比皮质强,皮质以淋巴滤泡周围为主;淋巴滤泡内仅有个别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同时发现病毒主要定位在胞浆中,后期进入细胞间。  相似文献   

12.
淋巴肉瘤是从淋巴组织演变而来的恶性肿瘤,恶性细胞经淋巴途径进行播放,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或致密肿块,并逐渐增生、肿大,向周围组织侵入或转移。本病多发生于牛、猪等动物的淋巴系统,而心脏发生本病较为少见。现将1例生长在牛心脏上的淋巴肉瘤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猪心脏的淋巴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心外膜下注入30%普鲁士蓝氯仿溶液,解剖观察45头猪心脏的淋巴系。观察其淋巴管及淋巴注入的淋巴结。选择注射较好的心脏制成透明铺片,在镜下观察毛细淋巴管的配布情况;测定淋巴管管径,并摄影记录。结果表明:毛细淋巴管起自一盲端,并形成网,网孔不规则。三级淋巴管一般均同血管伴行,汇入四级淋巴管,四级淋巴管汇合成淋巴干。猪心脏的淋巴干分双干型,单干型和总干型三种类型。淋巴干注入局部淋巴结,有的直接注入胸导  相似文献   

14.
鸡肠道免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肠道相关淋巴组织是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防止肠道病原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其中的肠道上皮,上皮间淋巴细胞,粘膜固有层淋巴组织在肠道免疫功能的调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鸡肠道免疫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氟中毒引起的桑蚕幼虫血淋巴PH和钙离子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氟中毒引起的桑蚕幼虫血淋巴pH和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浙江农业大学臧荣春,吕顺霖昆虫的血淋巴是昆虫生理活动所需的一切物质以及代谢产物的汇聚场所。正常情况昆虫血淋巴的组成成分,代表着经消化道吸入物质与被组织吸收及排泄物质间的一个动态平衡。血淋巴的组成成分及p...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一只16岁的患有消化型淋巴肉瘤的猫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液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并对患猫进行剖腹探查手术,同时对猫淋巴肉瘤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以加深对猫淋巴肉瘤的症状、诊断、治疗和转归的了解,为以后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黏膜免疫系统(Mucosal immune sysyerm,MIS)是指广泛分布于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等组织黏膜下及一些分泌腺的淋巴组织.它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主要场所。动物机体内存在着强大的黏膜免疫系统.其所含淋巴组织占机体总淋巴组织的50%以上,淋巴细胞占机体总淋巴细胞的80%以上。黏膜系统中分布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它们弥散分布在黏膜上皮内及黏膜下或单个或多个淋巴滤泡聚集成淋巴小结.大量的黏膜免疫细胞参与摄取、呈递抗原,诱导发生免疫反应.产生免疫效应因子(主要为SlgA)发挥免疫作用,抵抗病原微生物对动物机体的侵袭,是机体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的重要屏障。  相似文献   

18.
鸡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中的病毒引起的成年鸡的一种慢性淋巴样肿瘤性传染病。有多种病型,如淋巴白血病、成红细胞白血病、成髓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瘤、肾母细胞瘤、骨石化病、血管瘤等,其中以淋巴白血病(LL)较常见。LL多发于性成熟期的鸡,特征是在肝、  相似文献   

19.
山羊胃壁的淋巴管及其淋巴流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杂种山羊34只,从其胃壁浆膜下多点注入30%普鲁士蓝氯仿溶液,观察了胃的淋巴流向及其所注入的淋巴结;其中10例经各胃粘膜层,肌层和浆膜层分别注射,研究其淋巴管构筑,显微摄影记录。结果表明,山羊瘤胃、网胃,瓣胃及皱胃的淋巴管均有明显的分区,各区的淋巴分别注入相关的淋巴结。瓣胃叶片粘膜层的毛细淋巴管形成网状及平行分枝两种;皱胃粘膜上皮的毛细淋巴密集如林,直径10~40μg,在固有膜内形成毛细淋巴管网。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运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 E 株,通过泄殖腔和鼻腔接种 1,8,15,30 日龄雏鸡,通过尿囊腔接种8, 13,18 日龄鸡胚,全面而系统地观察了接毒后不同时间法氏囊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探讨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对胚胎发育时期和雏鸡发育时期法氏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I B D V 感染后12~48 h,雏鸡法氏囊粘膜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淋巴滤泡髓质部及皮质部淋巴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坏死、排空,形成腺管样结构或囊状空泡: 接毒后72~144 h,法氏囊淋巴滤泡淋巴细胞坏死排空,淋巴滤泡萎缩,网状结缔组织大量增生,而胚胎发育时期,法氏囊粘膜上皮肿胀变性,法氏囊淋巴滤泡形成延迟或不完整,淋巴滤泡内淋巴细胞缺乏或空虚,说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 E 株对法氏囊造成严重的组织学危害,从而导致法氏囊生长发育阻滞,组织学形态和结构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