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根据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进一步改革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一、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取消外汇分成境内所有企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的各类外汇收入必须及时调回境内。属于下列范围内的外汇收入(外商投资企业除外),...  相似文献   

2.
柠檬酸能减缓热应对肉仔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些资料报道,在鸡的日粮中添加柠檬酸能大大缓解热应激对鸡危害。笔者为验证柠檬酸对减缓热应激的效果,在1999年炎夏,对专业户饲养的肉仔鸡进行了柠檬酸抗热应激效果的对比试验,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时间从1999年7月13日至16日为4d预试期,从7月17日至8月13日为28d试验期。1.2试鸡与分组选用专业户饲养的同批、体重基本一致的24日龄商品代AA健康肉仔鸡40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0只。试验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柠檬酸0.05%、0.1%、0.15%,不添加的为对照组。分…  相似文献   

3.
1998年6月2~3日中日农业科技交流工作组,在北京召开了第17次会议。会上,中日双方的代表回顾、总结了1997年中日两国间开展的农业科学技术共同研究项目、团组交流情况以及种子、种苗、种畜、书籍信息交换的执行情况,并制定了1998年度新的计划。1.介...  相似文献   

4.
信息窗     
信息窗路明副部长出席农业院校科技开发及校办产业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1997年11月27日,农业院校科技开发及校办产业工作会议在华南农业大学召开,路明副部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讲话的基本点是:1.农业院校科技开发与校办产业工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经1987~1991年5年协作研究,提出闽紫1~4号每公顷产种子750kg以上配套技术,(1)适期适量播种,闽紫1号9月5日至11月5日,闽紫3号9月15日至10月25日,闽紫2号,闽紫4号9月15日至11月5日播种,在与前作不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可适当早播,每公顷用种15~22.5kg,(2)用稀土,钼酸铵0.05%浓度浸种24h,伸长至初花期喷200~450μg/g多效唑,并在初花期用0.2%~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用陈皮、酸枣仁、食醋、大蒜为主要原料配合成添加剂替代蛋鸡日粮中的杆菌肽锌,探讨其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酸辣散的制备 将购进的大蒜晒干粉碎,过筛后与市售食醋混合加粗皮(吸附剂)晾干,再与陈皮粉等混合、拌匀装袋备用。1.2试验动物及分组 选用295日龄健康罗曼蛋鸡858只,按产蛋率、蛋壳品质相对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286只。1.3试验时间及地点 本试验于1999年7~8月在滨州农校实习鸡场进行,试验期4周。1.4试验日粮 试验日粮配方见表1。1组为对照日粮,2组为对照日…  相似文献   

7.
关于对若干农业生产资料征免增值税问题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经国务院批准,现就若干农业生产资料征免增值税的问题通知如下;一、下列货物自1996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继续免征增值税:1.饲料。2.农膜...  相似文献   

8.
夏季高温,鸡日摄食量减少,致使产蛋鸡不能满足机体正常能量需要,导致产蛋率下降,影响养鸡经济效益。在蛋鸡日粮中添加动物脂肪能提高日粮能量水平,使产蛋鸡在不增加摄食量的情况下,满足能量需要。为了证实这一方法的可行性,于2000年6月至7月,在章丘市相公庄镇,对专业户饲养的产蛋鸡进行了日粮中添喂动物脂肪的效果对比试验,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脂肪由章丘市生猪屠宰肉类加工厂提供。1.2试验动物及分组1.4饲养管理两组试鸡在同一开放式鸡舍、三层阶梯式笼养,两组均由同一名饲养员饲喂。干粉料,日喂3…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981~1990年辽宁省大豆蚜虫10个系统观测点(观测圃)相关普查,得出辽宁省大豆蚜虫总发生程度10年的严重顺序与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试验田逐年峰日蚜量的严重顺序相关极显著(r_1=0.9152),同时与其6月1、6、11日3次调查的有翅蚜量之和的严重顺序相关显著(r_2=0.7939),依此制作辽宁省大豆蚜虫发生程度内插预测表。用6月1、6、11日3次调查有翅蚜量之和内插到相近年份间进行预测。预报准确,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2002年2月25日至3月1日,“东盟—日本稻田多功能性项目第二届工作组会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除日本和东盟10个成员国(包括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外,会议首次邀请中国和韩国派代表参加,会议正式参会代表约45人。1.会议的背景和目的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末正式提出农业(稻田)多功能性(multifunctionality)的概念,之后在国际上相继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推广其农业多功能性理念,日本与东盟10国“可持续农业与稻田多功能性”合作项目研究,便是最近值得…  相似文献   

11.
通过1985 ̄1993年对龙海市稻飞虱调查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晚季主害代(第六代)低龄若虫高峰期在9月底10月初,其发生量(y)分别与8月30日至9月5日的五代若虫稳定期的虫量(x1)9月上旬的诱虫量(x2),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建立预测模式为:y1=3918.2978+8.4254x1(r1=0.8328)y2=3058.4073+14.8494x2(r2=0.9090)。采用直线回归直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4岁,因反复咳嗽,气促4+月,再发1+周于1997年12月15日入院。1997年8月无明显诱因咳嗽、气促,CT示纵隔肿物影及左胸积液,抽血性胸水0.4L后症状体征消失,胸部核磁共振示未见异常。1+周前受凉后上症再发,伴发热(37.6℃)1d...  相似文献   

13.
复合酶饲喂种鸡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是一种蛋白质,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催化和调节代谢的作用。当它们自身被分解成氨基酸后,又可被动物所吸收。 安 酶是由蛋白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糖化酶、脂肪酶等10余种酶组成。 为了探讨安 酶在种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我们进行了以下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时间及 地点 2000年9月5日至10月25日,在河南安阳市富民种禽有限公司进行50天产蛋鸡试验。1.2 试验鸡及分组 选33周龄海兰褐父母代种蛋鸡9055只,分两栋舍饲养。试验组4535只,对照组4520只。1.3 饲养管理 采用…  相似文献   

14.
雷林1号桉扦插成苗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雷林1号桉扦插成苗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月份的扦插成苗率是不同的,5 ̄8月较低,1 ̄4月和9 ̄12月均较高,尤以2月、3月和11月更高,分别为88.8%,90.1%和97.1%,成苗率与月均气温,月相对湿度,日最大降雨量、全月降雨天数之间存在显的相关关系;这4个因子对成苗率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最大降雨量〉全月降雨天数〉月相对湿度〉月均气温。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落叶松绶尺蠖(ZetheniarufescentariaMotschulsky)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此虫在黑龙江省1年一代,以蛹在枯枝落叶层下越冬,多危害郁闭度较大的落叶松人工林,尤以中龄林受害最重,成虫子5月下旬为羽化始盛期,6月3日左右为羽化盛期,7月13日左右羽化结束。雌雄比为1:1.1。成虫羽化后即交尾,交尾时间一般在23时以后,卵多产在落叶松枝条上,少数产在针叶及树皮缝里。雌蛾平均产卵量为58.6粒。雄虫寿命平均3.9d,雌虫平均寿命5.6d。幼虫共6龄,子8月上旬开始化蛹,8月下旬化蛹结束。  相似文献   

16.
赣抚平原油菜菌核病发病程度预测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1980~1997 年的气象和病情资料,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和Allen 的预报误差平方和统计方法,建立了以下油菜菌核病发病程度的预测模型:^y=4.3436+0.0201x1 -0.00786x2 -0.0174x3其中x1 表示2 月11 日至3 月10 日总日照时数,x2 表示2 月1 日至3 月10 日总降雨量,x3 表示2 月1 日至3 月10 日总日照时数。该模型经拟合和预报检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了12个陆地棉亲本及其17个F1组合两年不同铃期及不同铃位成铃数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除7月26日和8月31日两期外,其余各铃期成铃数平均优势均极显著,其中立秋前成铃优势不断增强,立秋后成铃优势逐渐下降,尤以8月13日至8月19日下降明显,从19.6%减至9.5%.各铃位成铃数中,只有上部铃位1和中部铃位1的成铃平均优势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2月12日.对中国本土农资连锁企业而言,是一个分水岭。按照加入WTO的承诺,这一天起中国的药品、农药和农膜市场开始对从事批发的外商投资企业开放。同一天,对从事零售的外商投资企业开放药品、农药、农膜和成品油市场。  相似文献   

19.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1.1.1试验安排在宁国市郊,水稻品种为汕优64,5月26日移栽,每公顷37.5万穴,前茬为油菜,没有使用过高残留除草剂。全部试验小区的耕作栽培条件均一,与当地科学的农业实际(GAP)一致。试验田顽固性杂草与常见杂草混生,主...  相似文献   

20.
葡萄透翅蛾幼虫孵化后绝大部份蛀入嫩茎,仅有少数蛀食叶柄。被蛀嫩茎外部次日即现淡紫红斑,故可凭此症状确定始孵期及虫量以指导防治。按幼虫头宽及体长分龄,今年始孵期为5月25日左右;5月26~30日主要为1龄;6月1~7日主要为2龄;6月9日,2龄仍占60%,但20%已进入3龄。初龄不能蛀穿茎节,遇节钻出虫道转移它处蛀食;2龄后期,才能蛀穿茎节;3龄以后,才能蛀入2年生茎。2龄初期,转移率16.7%,2龄后期转移率升至33.3%。药剂防治试验,以敌杀死和甲胺磷两种药剂在5月29日至6月9日之间(1~2龄期间)进行。在5月29日、5月31日、6月2日、6月5日和6月9日等5个喷药日期中比较它们的药效。结果,敌杀死(1∶3000)的药效最高,在5月29日和31日(1龄期)防效分别达到93.3%和93.7%。甲胺磷(1∶1500)的药效不够好。药打初孵期,可兼杀已孵幼虫和未孵之卵,此时正值葡萄已经花谢,群众易于接受。如药打卵期,因卵小、隐蔽、难检查,防治时间和对象田不易确定,又值盛花期,故不易推广。综合上述结果,防治运期宜在花谢后嫩梢出现紫红斑时,立即用敌杀死类拟菊酯防治。喷药1次即可。如乘蛀梢之机,及时摘除果穗前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