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双亲结合法将含有Tn5转座子的质粒pRLl063a导入洋葱伯克霍尔德菌T1828和ZWL15中,在含有卡那霉素和链霉素的抗性平板上筛选抗性接合子。通过随机插入诱变后,共获得300个突变株。PCR检测随机挑选的6株突变株,结果显示为阳性;且6株突变株发酵后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不能合成冠毒素。研究结果表明,6株突变株均已被Tn5插入染色体基因组且丧失冠毒素合成的能力。本研究为今后转座子插入位点侧翼序列的克隆与测序,并进行功能回复试验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玉米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与杂种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10个玉米自交系以及由它们组成的45个杂交种为材料,进行酶谱分析与单株粒重的测定。结果发现,玉米杂种 F_1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Px_4和酯酶同工酶 E_3的酶谱完全决定于其双亲。双亲酶谱相同,F_1与双亲一样;双亲酶谱不同,F_1出现双亲的互补酶谱。这两种酶的酶谱有差别的双亲杂交,能够产生高产的组合;这两种酶的酶谱没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3.
用种子数量不同、千粒重不同的亲本进行杂交组配,通过对双亲及F1代种子数量的调查,发现F1代种子数量的多少与双亲种子数量关系不大,而与双亲种子千粒重差别的大小关系密切,双亲种子千粒重差别越大,F1代种子数量越少。从而指出选育少籽F1代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玉米改良单交种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改进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改良掖单19(8001×52106)、原掖单19(478×52106)及亲本8001、478、52106种子清蛋白(Albumin)进行了研究.改良掖单19共分离出18条清蛋白谱带,除了7条是双亲都有的公共带外,其余11条是分别来自于双亲的互补带,其中4条来自8001,7条来自52106,没有新生带的产生,在A区和B区表现双亲共显性,在C区表现偏父类型;原掖单19共分离出16条清蛋白谱带,比改良掖单19少两条,在谱带分布上也存在明显差别.改良掖单19与原掖单19的清蛋白谱带彼此不能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5.
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和过氧化物酶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3个甘蓝型油菜杂交组合和亲本的农艺性状表现及其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浅析,研究结果表明:杂种的产量性状,如单株粒重、单株有效角果数、有效分枝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等,比其双亲有明显的优势;杂种花期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双亲,与株高、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千粒重等性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杂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表现为双亲的互补型。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冬小麦杂种后代灌浆速度遗传规律,我们从三个角度,十五种双亲灌速组合类型,分析了灌浆速度的遗传特点和遗传参数、不同双亲灌速组合类型对后代灌速的影响及其亲子关系密切程度;同时还对灌速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灌速为数量性状、不完全显性,呈现细胞核遗传和明显的“倾快”现象.后代灌速受双亲灌速共同作用,其中快亲起主导作用,慢亲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双亲差异愈小,亲子关系愈密切;其中双亲灌速平均值与后代的关系皆比母与子、父与子密切:而父与子较母与子关系密切.灌速遗传力较高,在早代进行个体定向选择,可望获得较好的选择效果.欲提高灌速,要注重千粒重、功能叶面积、株粒重的选择,同时兼顾灌浆时间、株穗数、株粒数的选择,使其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综合分析,以双亲灌速快,且灌速差异中等偏小,快速亲本作父本的组配形式为最好.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区典型园林植物群落冠层结构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曾晓阳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8):309-316
为定量评价成都市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冠层结构,采用WinScanopy冠层分析仪和分析软件WinScanopy For Hemispherical Image Analysis对成都市区30个典型园林植物群落的冠层结构进行了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各样地植物群落冠层结构有显著差异。表征植物群落冠层结构的指数LAI、总空隙度、总开度、郁闭度变化范围分别在0.07~2.61、13.61%~95.81%、14.32%~88.3%、11.71%~85.68%;平均叶倾角从锐角(14.76°)到近直角(82.44°)分布。以上冠层结构指标数据的取得有助于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定量化评价和奠定城市园林植物群落冠层结构量化研究的基础,同时为园林植物群落的配置与造景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对棉花冠层光合、光谱和荧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棉花冠层荧光表现。【方法】以转基因抗虫棉农大601为试材,在田间移动旱棚内,设置4种水分处理(正常、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在群体水平研究了冠层光合速率(CAP)、冠层光谱指数和冠层日光诱导荧光(F761)等指标与植株叶片含水量(LWC)和叶面积指数(LAI)间的关系。【结果】两年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LWC、LAI、CAP、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光化学反射指数(PRI)和F761均呈下降趋势,水分指数(WI)呈上升趋势。经统计分析,重度胁迫下的所有指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NDVI、PRI和WI与LWC、LAI极显著相关,NDVI、PRI和WI与LAI的相关系数(|r|0.6)均低于它们与LWC的关系(|r|0.8),F761与LWC、LAI的相关系数高于其它光谱指数。【结论】冠层光合速率、冠层光谱指数和冠层日光诱导荧光均能反映干旱条件下植株含水量和叶面积指数,冠层日光诱导荧光可能比冠层光谱指数更为敏感地反映棉花水分状况。  相似文献   

9.
利用鱼眼影像技术反演不同株型水稻的冠层结构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凝  吕川根  姚克敏  张晓翠 《作物学报》2014,40(8):1443-1451
快速、可靠、精确地评估植被冠层结构参数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的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探明鱼眼影像在水稻冠层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选择3种不同冠层结构的水稻品种作为研究对象, 利用带有鱼眼镜头的数码相机在冠层的8个不同高度分别拍摄冠层影像, 通过对影像的预处理提取冠层间隙度参数, 根据冠层内辐射环境与冠层结构之间的定量化关系, 利用Beer-Lambert定律反演水稻冠层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和平均叶倾角(mean leaf angle, MLA)。研究结果表明, 鱼眼影像反演的LAI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为1.2~1.5, 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 RE)为18.6%~22.5%, 仅比人工测定结果低估7.6%~13.1%, 优于Sunscan的测定结果。其次, 反演的MLA与人工测定结果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关系数为0.9205**, RMSE为11.7°, RE为16.1%。研究结果表明, 鱼眼影像反演水稻冠层结构是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纪新  李龙风 《种子》1991,(2):16-19
不同的玉米自交系增叶速度不相等,在花期相遇的情况下,制种双亲在生长期间,已出叶龄之差并不固定,叶龄指数也并不对应相等,只有同日展开叶龄的对应关系比较固定,不因年份、播期地的影响而改变。因此,在新组合育成或引进后,先对双亲进行叶龄观察,摸清花期相遇时双亲展开叶龄的对应关系,建立叶龄对应模式,制种时就可按此模式进行花期预测。此法简便、及时、准确。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氮素水平下双季稻株型与冠层内光截获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阐明双季稻株型与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的时空分布特征。选用4个不同株型早、晚稻品种,设置4个不同施氮水平,系统观测其植株形态和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IPAR)的时空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施氮水平对早、晚稻株高、穗长、叶长和叶基角均有显著影响,均表现为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大;早、晚稻孕穗期的分层叶面积指数(LAI)和向上累积LAI大于抽穗后12 d,分层LAI呈冠层中部大于上部和下部的分布特征,最大分层LAI出现在0.58相对高度处;冠层上中部分层LAI和向上累积LAI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大;向上累积LAI随相对高度呈S型曲线分布,可用Logistic方程定量描述(R~2 0.99);早、晚稻孕穗期的冠层IPAR大于抽穗后12 d,且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大,其日变化表现为正午较小,早晚较大;株型紧凑的早、晚稻品种,冠层IPAR低;冠层IPAR与向下累积LAI之间的关系可用方程IPAR=a (1-e~(-b×LAI))定量描述(R~2 0.88);冠层内IPAR的三维空间分布表现为冠层上中部水平面上IPAR较低,光斑变化大,冠层下部水平面上IPAR较高,光斑变化较平缓,同一冠层高度水平面上的IPAR呈不均匀分布。研究结果可为双季稻高产栽培及理想株型的优化设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作物亲本遗传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中虎 《作物杂志》1991,7(3):29-31
双亲遗传差异是亲本选配的重要原则。过去多把地理差异当作遗传差异,但不少研究认为二者并无必然联系。因此,如何度量双亲遗传差异已成为亲本选配的重要问题。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实现机械采收是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生产的必然发展趋势,但当前人工采收棉田的行距与摘锭式采棉机的行距不匹配,需要在采棉机的可调行距范围(76~102 cm)内明确棉花适宜种植行距及其配套措施。研究于2016—2018年在河北省河间市秸秆还田条件下开展,包括行距与氮(N)肥、行距与甲哌鎓(mepiquat chloride, DPC)化控2个独立试验,探讨了各因素对冠层结构和冠层微环境的影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行距(76、92、102 cm)为主区,施N量(0、105、210kghm~(-2))或DPC用量(0、140、281、394ghm~(-2))为裂区,等密度(90,000株hm~(-2))种植。在天气条件相对正常的2016和2017年,宽行距(92cm和102cm)与窄行距(76cm)相比叶面积指数(leafareaindex,LAI)有所增加、透光率(diffuse non-interceptance, DIFN)有所降低;而在高温干旱的2018年,宽行距的LAI明显降低、DIFN明显增加。施N对冠层结构的影响有限;DPC化控对冠层结构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降低LAI、增加DIFN。与窄行距相比,宽行距可在各年份不同程度增加冠层温度、降低相对湿度;施氮对冠层微环境影响不大; DPC化控的冠层温度略高、相对湿度略低。行距与氮肥、行距与DPC对LAI等冠层结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互作效应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提莫菲维小麦与葡萄牙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的SRAP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RAP技术分析提莫菲维小麦与葡萄牙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的真实性及其特点。结果表明,22对SRAP引物中,20对引物在双亲间扩增出多态性条带,其多态性比率为73.81%。me4-em1、me3-em5、me4-em3和me3-em3四对引物在提莫菲维小麦与葡萄牙野燕麦杂交F3株系中扩增出双亲特异带,表明该F3株系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该F3株系是提莫菲维小麦和葡萄牙野燕麦成功属间杂交的真实杂种后代。在F3株系的扩增结果中部分双亲带型消失,并且提莫菲维小麦消失的带数远少于野燕麦的;同时有非父母标记新带型出现。杂种后代DNA序列的这种变化可能有利于新形成异源多倍体小麦的快速进化、遗传协调和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旨在阐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以甬优籼粳杂交稻(A)为研究对象,以三系杂交粳稻(B)、超级常规粳稻(C)和超级杂交籼稻(D)为对照,在机插高产栽培条件下,对不同类型水稻的叶片受光姿态和群体冠层光分布、光合特性系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上3张叶片的长度、宽度表现为ABDC,叶基角表现为DABC,披垂度表现为DBCA。冠层上部叶面积密度表现为DABC,冠层下部叶面积密度表现为CBAD,最大叶面积密度表现为ADBC,最大叶面积密度出现的相对高度表现为DABC。冠层上部相对光照表现为ABCD,冠层下部相对光照表现为BACD,冠层平均相对光照表现为BACD,冠层消光系数表现为CDBA。(2)抽穗期群体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率均呈DABC趋势,有效叶面积率呈ABCD趋势;颖花/叶和实粒/叶均表现为ABCD。经济产量、生物产量均表现为ABCD,经济系数呈DCBA趋势;蜡熟期和成熟期剑叶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PSII的光化学效率及净光合速率呈ABCD趋势;抽穗至成熟期剑叶的MDA含量呈DCBA趋势,SOD、POD、CAT活性呈ABCD趋势。与其他3种类型水稻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具有显著优势,这是甬优系列杂交稻产量潜力正常发挥的生态生理基础,也是进一步提高亚种间杂交稻群体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2002年我所在山西中部地区承担繁殖玉米单交种川单13号74hm2制种,根据双亲生育差异,父本采用地膜单行覆盖与母本不覆盖同期播种来调整双亲花期,解决了双亲需错期播种而带来的有关问题与不便,最终收到良好效果,平均667m2产306kg,最高达430kg,为今后解决类似玉米制种问题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蔬菜杂交优势的利用是二十世纪育种学最突出的成就之一。蔬菜杂交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杂交种综合了双亲的优点,比双亲有更多的优良性状; 2、杂交种生活力强,生长健壮,因而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和更强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8.
不同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冬小麦冠层温度对产量作用的实质,探索影响二者关系的相关因素,以10个冬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在喷灌和地面灌溉两种灌溉条件下,对子粒灌浆各阶段的冠层温度进行了方差分析,并对冠层温度与小麦产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灌溉条件下,基因型和子粒灌浆时期对冠层温度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不同子粒灌浆时期的冬小麦冠层温度和产量之间均显示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其相关系数都是中后期>中期>前期。在喷灌条件下,只有灌浆中后期冠层温度和产量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灌浆前期和中期的相关系数均不显著;而在地面灌溉条件下,灌浆前、中、中后期的冠层温度和产量之间均达到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冬小麦冠层温度不仅受基因型影响,还受灌浆时期和环境条件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利用cDNA—AFLP技术研究玉米基因的差异表达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利用cDNA-AFLP技术,对玉米强优势组合和弱优势组合及其双亲自交系在苗期和雄穗生长锥伸长期的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强优势组合和弱优势组合的基因表达有明显差异,基因表达有多种类型,表现出质和量的差异,不仅有增强,也有双亲沉默,弱优势组合双亲沉默的数量在苗期和雄穗生长锥伸长期均高于强优势组合,杂  相似文献   

20.
陆地棉野生种系对枯萎病的抗性及其遗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的7个野生种系(race punctatum, marie-galante, richmondi, Iatifolium, morrilli, palmeri, mmexieanum)为材料,1986年在慈溪棉花研究所的病圃进行抗枯萎病性的鉴定;结果表明:7个野生种系的抗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unctatum表现高抗,palmeri的抗性次之,marie-galante和mexicanumm的抗性与泗阳棉835相近,其余均严重感病。5个野生种系与栽培品种杂交的F_1的发病率普遍高于双亲平均数,其发病指数介于双亲之间。由于palmeri和mexicanum比较抗病。其杂种F_1抗性也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