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敦煌壁画中农作图实地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敦煌壁画中大量的农作图是研究古代农业生产十分珍贵的形象资料,曾引起学术界的注目。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调查和介绍,许多人只能凭零星发表的几幅图片加以讨论,难以深入研究。笔者近来对敦煌壁画中的各种农作图作了详细调查,特撰文介绍,供学术界参考。据初步调查统计,莫高窟和榆林窟壁画中有七十多幅农作图(见附表),它们根据不同时代分别穿插在不同的佛教壁画中。  相似文献   

2.
敦煌壁画中表现历代人民生产生活的画面中,有一些加工粮食的场面。本文试就其中所见的石磨、足踏碓等粮食加工工具及其有关的问题作一简单介绍,以求教知者。从考古发现①和史料记载可知,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就普遍使用了石磨盘。战国时期出  相似文献   

3.
敦煌壁画艺术在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其多元的艺术风貌和特殊的美学价值。本文以时尚产品创新设计理念为主导,以敦煌壁画艺术与现代时尚设计的融合路径为研究基础,重点对时尚设计中敦煌壁画艺术活化应用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阐释时尚设计中敦煌壁画艺术的应用现状、应用前景和应用方法,总结新时代背景下敦煌壁画在现代时尚设计中的未来趋势和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 我区耕地面积820万亩,水田占480万亩,是全省生产水稻为土的粮食产区.据调查,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包括选种、催芽、播种、育秧、拔秧、插秧、耕田、整田、施肥、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灌溉、运输、收割、脱粒、扬场、干燥和入仓等十八项作业.目前,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敦煌壁画农作图的实地调查,在莫高窟454窟发现了一幅三脚耧播种图。笔者根据史料及考古发掘材料,对这幅壁画及其有关的问题试作探讨。(一)莫高窟454窟甬道南壁依次排列着七位男供养人像,据姜亮夫,贺世哲、孙修身等先生对供养人题名的考证,这七位男供养人分别是五代、北宋时期瓜、沙州曹氏政权中的显赫人物:曹议金、曹元德、曹元深、曹元忠、曹延恭、曹延禄等人。其中第五身供养人题名:“窟主敕归义军节度瓜沙等州观察处置管内营田押蕃落等□□中书令,谯郡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  相似文献   

6.
正在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为了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地发明、创造了形式多样的农耕工具,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和地域特色,这些农具也是中华农耕文明产生、发展、进步的重要物证。在庄稼收获的季节,为了使种植作物的果实变成可以方便食用的粮食,远古人们最开始用手搓磨谷穗,后用木棍敲打脱粒。据记载,春秋时代劳动人民已根据农作物品种特性和脱粒、去壳、清选等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带式脱粒器脱粒原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指出了它的结构参数、运动参数对脱粒性能、功率消耗的影响规律及其参数的合理选择范围。同时用1000幅/秒的高速摄影对带式脱粒器的脱粒过程进行了观察分析,探讨了带式脱粒器的脱粒特点。指出了尽管它的脱粒速度低、齿迹距小,但其脱粒性能优于传统康拜因和夹持半喂入式,其功率消耗明显低于后者的本质原因。为进一步研制和改进割前脱粒联收机的带式脱粒器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所做带式脱粒器的脱粒原理分析已在台架实验和高速摄影中得到了基本验证。  相似文献   

8.
试述河北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中的茶道图及茶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述河北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中的茶道图及茶具河北省宣化区文物保管所刘海文地处河北省北部的宣化郊外下八里村,1971年以来在此相继出土了数座辽代时期的墓葬,墓室内的彩色壁画和出土器物十分丰富,其中有多幅壁画是反映不同场面的茶道图,出土器物中茶具也占一定...  相似文献   

9.
图说     
《农家科技》2014,(9):52-53
9月23日,演员在西安索菲特人民大剧院表演舞剧《丝路花雨》。当日,甘肃省歌舞剧院的经典舞剧《丝路花雨》亮相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舞剧《丝路花雨》通过敦煌画工神笔张和女儿英娘与波斯商人患难与共、生死相交的故事,以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将瑰丽多彩的敦煌壁画搬上舞台,歌颂了劳动人民创造敦煌文化的光辉艺术形象和中外人民友谊源远流长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10.
河北宣化辽墓壁画茶道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北宣化辽墓壁画茶道图的研究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郑绍宗最近在河北宣化下八里村北发掘了一处辽代壁画墓群,其中第6、7、10号墓壁画中都有关于茶道壁画的出现,内容虽然都是以碾茶、烹茶等茶道程序为中心,但各幅图的表现皆不相同。这里试以《光明日报》7月6日头版公...  相似文献   

11.
赵盾 《新农村》2012,(3):47
敦煌是甘肃省酒泉市辖的一个县级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位于我国古代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罗布泊荒  相似文献   

12.
小议连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是由采集经济发展而来的①,因而收获农具是最早出现的农具。若采集谷类作物,则随后而产生的应是脱粒、加工工具。但一些文献中往往对脱粒工具谈得不多,有的甚至一字不提。尽管古代的作物因野生性较强,子粒成熟后容易自动脱落,但毕竟还是有要人工脱粒的。所以,脱粒农具在农具中也应是占有一定地位的。本文拟就连枷这种至今  相似文献   

13.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东南二十公里戈壁滩鸣沙山和三危山之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敦粕石窟中最大的一座。始建于前秦苻坚建元二年 (公元 366年 ),历经北魏、隋、唐、五代、宋、西夏、元代不断加修,形成宏伟的规模。至唐代武则天时,山有窟室千余龛。现存洞窟近五百个,计有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二千四百余尊。这些艺术珍品,反映了我国从六世纪到十四世纪的社会生活和历代造型艺术的发展情况,堪称世纪最大的艺术画廊,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光辉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14.
一、脱粒机的工作原理脱粒机一般由喂入、脱粒置、分离、清选、输送装置和机架等组成。脱粒时,谷物由人工铺放到喂入台上,经喂入台送入脱粒装置,由滚筒脱粒。脱粒后的长茎秆从出草口被抛出。谷粒及杂余混合物从凹板的空隙落下,轻杂余被风扇产生的风力吹出机外,粮食落入出粮口后流出。设计有2级滚筒的机型,谷物经第1级滚筒脱粒后进入第2级滚筒,进行第2次脱粒,提高了脱粒净度,与普通机相比具有较高的脱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五九七农场,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粮食处理工厂,现已投产。这项工程由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设计,采用引进设备和国产设备,具有流程紧凑、技术先进、工效高、处理后的粮食品质好等优点。经处理3000多吨粮食的生产实践证明,比用传统方法——水泥晒场、扬场、摊晒——处理粮食,省工、省时、省钱、可靠。这座工厂适用于5—6万亩耕地(相当于乡场级中心晒场)的粮食机械化收获处理作业。它的投产为农场生产,特别是雨季收获提供了新的服务手段,为粮食处理工厂化提供了好模式。(见封三)。  相似文献   

16.
正1脱粒机的工作原理脱粒机一般由喂入装置、脱粒装置、分离装置、清选装置、输送装置和机架等组成。脱粒时,谷物由人工铺放到喂入台上,经喂入台送入脱粒装置,由滚筒脱粒。脱粒后的长茎秆从出草口被抛出。谷粒及杂余混合物从凹板的空隙落下,轻杂余被风扇产生的风力吹出机外,粮食落入出粮口后流出。设计有2级滚筒的机型,谷物经第1级滚筒脱粒后进入第2级滚筒,进行第2次脱粒,提高了脱粒净度,与普通机相比具有较高的  相似文献   

17.
莫高窟壁画有着较为浓厚的文化内涵,其自身的图案以及色彩都塑造了一个独特的艺术元素体系,莫高窟壁画的艺术相当于具备了丰富资源的艺术宝库,对于艺术作品的设计塑造了最具美感的视觉表现形式。如果可以将莫高窟的壁画所体现的艺术元素,更好的融合旅游商品设计中,恰到好处的合理运用此类艺术元素,来弘扬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文化体系,推进所在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最大程度的提升当地的旅游产业经济价值。基于此本文通过探究如何将莫高窟壁画艺术元素,更好的体现于旅游商品设计中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8.
<正>1脱粒机的工作原理脱粒机一般由喂入装置、脱粒装置、分离装置、清选装置、输送装置和机架等组成。脱粒时,谷物由人工铺放到喂入台上,经喂入台送入脱粒装置,由滚筒脱粒。脱粒后的长茎秆从出草口被抛出。谷粒及杂余混合物从凹板的空隙落下,轻杂余被风扇产生的风力吹出机外,粮食落入出粮口后流出。设计有2级滚筒的机型,谷物经第1级滚筒脱粒后进入第2级滚筒,进行第2次脱粒,提高了脱粒净度,与普通机相比具有较高的  相似文献   

19.
李平  李德智 《河北农业》2007,(10):35-35
目前,农村粮食脱粒大多已用上脱粒机,这虽然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和加快了脱粒进度,但人身伤亡等事故时有发生。要确保脱粒机的使用安全,必须注意以下十忌。  相似文献   

20.
农史通信     
主编同志: 感谢惠赐《农业考古》1985年第一期。我很喜欢这个刊物,认为这是刊物中的奇葩。你们多年辛勤劳动,结下此硕果,如今又得江西社科院的扶持,令人赞佩,使人感奋。相信刊物会越办越好、越活。我因今年编《李约瑟文集》,接触过李约瑟的一些作品,想借此向贵刊提个建议。李约瑟曾从一幅中国古代绘画中看到纺车的结构,从敦煌壁画中看到风箱、蒸馏器、火枪,得出了相应的科技史结论。他在研究中国科技史时,很重视从中国古代绘画中吸取营养,发掘史料,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其实这类作品我们有的是。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卷一中列举26项中国发明西传后对欧洲有不小影响,其中与农业有关的龙骨车、石碾、水排、风扇车、扬谷机、提花机、缫丝机、磨车、手推车等,都可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找到。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