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以橡胶树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其前身是1954年在广东省广州市成立的华南特种林业研究所,1958年迁移到海南儋州,1978年改名为橡胶栽培研究所,2002年改为现名,简称橡胶所。  相似文献   

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以橡胶树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其前身是1954年在广东省广州市成立的华南特种林业研究所,1958年迁移到海南儋州,称为橡胶系,1978年改名为橡胶栽培研究所,2002年改为现名,简称橡胶所。  相似文献   

3.
2004年2月20日,广州市农工商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广州巾华美良种奶牛场正式挂牌,为其提供技术支持的广州市奶牛生物技术工程中心也同时揭幕。农业部副部长齐景发等领导出席了揭幕仪式。 华美良种奶牛场是广州地区第一家国家级的良种奶牛饲养和示范基地,其前身是广州市农工商集团属下的风行牛奶公司的第一奶牛场,占地936亩,始建于1983年,引进美国荷茨坦良种奶牛。目前奶牛存栏量2300多头,2003年牛奶总产量6300吨,牛奶  相似文献   

4.
韩晓东 《新农业》2008,(1):16-16
2002年7月8日,由养牛大户武德润牵头成立了沈阳市新城子区奶牛协会,2007年转为沈阳市沈北新区奶牛合作社,武德润担任理事长.现有以奶牛饲养户为主体的社员180名,下设奶站16处,村外奶牛饲养小区7个.  相似文献   

5.
2009年2月20日,由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承担完成的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白僵菌对桔小实蝇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的研究”顺利通过了广州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  相似文献   

6.
高青县丙申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9月,入社成员154户,注册资金893万元。合作社现有奶牛存栏量4730头,日产鲜奶25吨,2012年销售收入5400万元,利润275万元,成功带动了当地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黑白花奶牛在我国饲养年限较长,已成为优良奶牛品种之一。目前该品种遍及全国各地,数量虽多但质量差异较大。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奶牛数量的扩大和提高牛群质量的迫切要求,自一九七二年成立“北方部分地区奶牛场黑白花奶牛育种协作组”,于一九七三年又扩大组成了“北方地区黑白花奶牛育种协作组”以北方十二省、市、自治区的黑白花奶牛为基础开展了联合育种。近年来北方地区奶牛事业和奶牛育种工作都取得了  相似文献   

8.
葫芦岛市连山奶牛合作社成立于2003年,是以从事奶牛生产、加工、经营和服务农户为主体,按照自愿、民主、平等互利的原则发起成立的,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服务、民主管理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合作社下设5个分社,有社员408名,带动了1500多户农民发展奶牛饲养业,增  相似文献   

9.
《河北农业》2021,(5):18-22
正石家庄天泉良种奶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泉)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金1500万元,是一家专门从事良种奶牛培育、奶牛精准饲养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广的农业科技型股份制企业,公司主要业务包括良种奶牛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胚胎生物技术和特色鲜奶生产三个方面。公司是国家级奶牛核心育种场、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初,由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畜牧兽医研究所)率先提出,并制定了以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技术、粗饲料加工调制技术为核心的20项奶牛提质增效技术措施,经农垦总局充分认可并组织下发了《2015年黑龙江垦区规模奶牛场高产攻关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奶牛存栏300头以上的49个规模奶牛场,至"十三五"末,努力实现成母奶牛平均单产达到9t水平,生鲜乳质量指标不低于国家标准的目标"。活  相似文献   

11.
研究所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于2003年5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8月)与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2月)整合组建而成,是以土壤肥料、农业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为主导的国家级公益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信息》2011,(11):2+49
研究所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于2003年5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8月)与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2月)整合组建而成,是以土壤肥料、农业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为主导的国家级公益性  相似文献   

13.
从双辽市茂林镇向东走大约5公里,在二龙山村路边,一个红砖绿瓦的奶牛养殖场地格外醒目,这就是成立于2009年5月的龙山奶牛生产合作社。4栋规划得井井  相似文献   

14.
自1951年美国诞生第一头胚胎移植牛以来,胚胎移植技术在奶牛方面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并被直接应用于奶牛的育种和商业运作。1976年奶牛的非手术法移植获得成功,简化了操作程序,减少了因手术对供、受体牛的伤害,使奶牛的胚胎移植迅速得到推广和商业化应用。许多国家相继成立了奶牛胚胎移植公司,进行胚胎的进出口业务和技术服务。胚胎移植妊娠率的高低是决定移植成本的主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5.
<正>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前身为成立于1986年8月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所,该所于1997年7月更名为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2001年2月,与农业测试中心合并,成立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与科技信息中心。2009年12月,更名为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并加挂"科技信息中心"。2013年11月,加挂的"科技信息中心"更名为"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2014年7月,湖北省编办批复成立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并加挂"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规划设计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湛江南翔胚胎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所“应用胚胎生物工程技术扩繁优良奶牛”工程,又传来喜讯:该研究所2005年4月以当地著名的雷州母黄牛为受体。运用胚胎生物工程性别控制体内体外冷冻胚胎技术,首批10头母黄牛移植北美洲高产“荷斯坦”奶牛胚胎,于近日成功产下第一头奶牛犊,重30多千克,健康活泼。据称,这是广东省率先成功借当地母黄牛之腹产下“洋奶牛犊”,技术在国内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7.
研究所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于2003年5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8月)与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2月)整合组建而成,是以土壤肥料、农业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为主导的国家级公益性综合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信息》2013,(12):2+49
研究所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于2003年5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8月)与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2月)整合组建而成,是以土壤肥料、农业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为主导的国家公益性综合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9.
信息荟萃     
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研究所成立 2003年3月29~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在北京召开了农业气象研究所成立50周年学术交流研讨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的前身华北农科所农业气象组创建于1953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科技》2006,(5):61-6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为国家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前身为1954年成立的华南特种林业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室,1978年成立为植物保护研究所,2002年调整为现在的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该所立足中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面向国际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技术前沿,主要开展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