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先苗 《水产养殖》2009,30(8):30-32
泥鳅属小型经济鱼类,性习钻泥,游动能力弱,直接放入水稻大田中养殖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难题。常规稻田泥鳅养殖标准要求相对较高,对一般未从事过泥鳅养殖的人来说难度大。2008年笔者结合泥鳅池塘养殖、小体积网箱养殖和常规稻田养殖的优点,与水产养殖企业联合开展低洼地改造稻田小体积网箱泥鳅养殖技术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现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供广大泥鳅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海水经济鱼类深水网箱养殖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型深水网箱养殖,形式多种多样,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迅速的离岸型网箱养殖新技术。深水网箱一般由海底固定、网箱框架、高强度网箱、养殖配套设施等组成,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海水鱼类养殖方式。深水网箱养殖具有集约化程度高、养殖密度大、单位水体产量高、产品质量高、经济效益显著、抗风浪能力强,可在半开放海区养殖等  相似文献   

3.
牛蛙(Ranacatesbeiana)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 ,其个体大 ,肉质洁白细嫩 ,丰腴爽口 ,营养丰富 ,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佳肴 ,倍受消费者的青睐。泥鳅(Misgurnusangaiuicaudatus)属鳅科、泥鳅属 ,是一种杂食性鱼类。其肉味鲜美 ,还兼备较高的药用价值。是群众喜食和出口创汇的主要水产品之一。牛蛙网箱养殖很少报道 ,泥鳅无泥养殖也尚在研究之中 ,蛙鳅网箱联养更鲜见。为此 ,作者于1998年8月19日至11月20日进行了蛙鳅联养试验 ,摸索出一种新型的养殖方…  相似文献   

4.
稻田网箱养殖泥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嘉强 《内陆水产》2002,27(1):32-32
为了解决泥鳅稻田养殖回捕难的问题,2000年,我们在永安县长江特种水产研究所的一块稻田中进行了网箱养殖泥鳅试验,在122米2的网箱中投放泥鳅苗81.46千克,经120天的饲养,共捕获泥鳅567.3千克,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介绍如下。1试验稻田条件面积230米2,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田埂高50厘米,宽60厘米,进、出水口设拦鱼栅。2网箱设置网箱分别为4米×5米、3米×4米、3米×3米3种规格,网箱高为1米,网箱与田埂距离50厘米以上,网箱入水40厘米,箱内底层铺20厘米厚的粪肥、田泥等,四周挂一…  相似文献   

5.
泥鳅(Misgurnus angtdllicaudatus)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传统美味佳肴和滋补保健食品,在国内、日本、韩国等国外市场十分畅销,市场需求量大。江苏省适宜泥鳅养殖的水体极为丰富,且市场上泥鳅的价格要比四大家鱼高出几倍,因此积极发展泥鳅养殖有着巨大利润空间和现实需求,同时也是实现农民增收、渔业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网箱养殖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效益的生产方式,适合集约化的大规模养殖。自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始发展网箱养殖,80~90年代期间,海水网箱养殖迅速发展,并成为海水鱼类养殖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片面的强调养殖规模和养殖强度的扩大,在养殖过程中未食的饵料、养殖对象的排泄物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对养殖水体的影响越来越突出,许多水体出现了局部或者全局性的水质恶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由于养殖水体环境的污染,生物膜逐渐被我们所认识,在水产养殖上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它对于降解养殖水体溶解无机氮、截留水体悬浮物、维持养殖水体的正常循环利用起到重要作用。为探索泥鳅养殖的新技术、新模式,提高养殖效益,上海市金山区水产推广站2015年开展了泥鳅水泥池低碳生物膜养殖试验,现就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以供  相似文献   

8.
一、网箱养鱼是一项大有希望的生产事业:网箱养鱼是高度集约化养殖的一种方式。它是在天然水域中设置一定规格的透水网箱,依靠箱内外水体的交换,保持箱内水质清新、溶氧量高、天然饵料供给丰富等优越的自然条件下来培育鱼种和养殖商品鱼的。  相似文献   

9.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其种类较多,仅我国就有100多种和亚种,常见的主要有真泥鳅、大鳞泥鳅、内蒙古泥鳅(埃氏泥鳅)等.锦江河土著泥鳅是铜仁自然水体中小型经济鱼类之一,属真泥鳅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市场需求年年攀升.养殖形势日益看好与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的矛盾,导致探索泥鳅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在各地纷纷兴起.然而,泥鳅繁殖和种苗生产供应始终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为此,从2011年春起我们在铜仁市碧江区漾头镇鹏扬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泥鳅繁育基地对锦江河土著泥鳅开展了人工繁殖技术试验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网箱养鱼是一项新的养殖生产方式,它具有许多独特的优越性。网箱养鱼能充分利用水体,尤其是一些大型水体;活鱼起水方便,是一个活鱼储备库,对调节市场起一定的作用,它单位水体产量较高,目前一般要比池塘养鱼高10—20倍,比水库鱼产量高200倍以上,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养殖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正>泥鳅(Oriental weatherfish)因适应能力强、成活率高、繁殖力强、饵料易得,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养殖前景广阔。但是,泥鳅网箱养殖的成活率一直困扰很多泥鳅养殖户,加上泥鳅是弱势群体,天敌较多,提高成活率是现今泥鳅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养  相似文献   

12.
泥鳅的捕捞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Can-tor)属鲤形目,鳅科。由于泥鳅身体圆滑,有喜钻入泥土中的习性,给捕捞带来较大困难,造成养殖泥鳅的回捕率不高,直接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介绍几种捕捞方法,供参考。1笼捕泥鳅笼捕泥鳅是根据泥鳅的生活习性,将笼设置在养殖泥鳅的池塘、稻田、浅水沟等水体中,在笼内放上泥鳅喜食的饵料,诱惑泥鳅进到箱内而被捕获。笼捕泥鳅的工具有须定和黄鳝笼,方法简单,效果好。须笼是一种专门用来捕捞泥鳅的工具。它与黄鳝笼很相似,用竹霞编成,长3Ocn。左右,直径约lOom。一…  相似文献   

13.
泥鳅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小型经济鱼类,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泥鳅的学名为Misgurnus anguillicatus。泥鳅分布较为广泛,经济价值较高,是我国人民喜食水产品,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量不断上升,各地纷纷开展了泥鳅养殖。在泥鳅养殖过程中捕捞与运输是末尾环节,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当年产量、经济效益等。有关泥鳅的养殖、繁殖方面的报道很多,但是关于人工养殖泥鳅的捕捞和运输方面的报道却很少见,因此开展泥鳅的捕捞以及运输这一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泥鳅养殖具有周期短、见效快等特点,越来越引起养殖户的关注。如果在有限的水体产出最大的效益,这是养殖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文安县大龙华村泥鳅养殖户,现有5亩水面放养1万尾泥鳅。由于养殖密度高,饲料投喂多,产生较多代谢物,  相似文献   

15.
网箱养殖中,影响水体水质的因素主要是未食的饵料、养殖对象的排泄物以及化学药品等。未食的饵料散落在水体中,增加了营养盐和有机物,造成水体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养殖对象的排泄物排入水体造成网箱内氮、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池塘网箱养殖水体网箱区,非网箱及网箱内外溶解氧的变化特点。在第d上午10:00到午夜02:00,非网箱区溶解氧一般高于网箱区溶解氧2-3mg/L,网箱养殖区内,网箱内溶氧量常高于网箱外;各网箱内溶解氧因养殖品种不同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环鄱阳湖区典型养殖水体夏季富营养化状况,于2014年7月和8月对环鄱阳湖区48个标准化精养池塘水体的物理化学指标及浮游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随机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气温较高的夏季,总氮污染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养殖水体最为严重,总磷污染最严重的水体主要养殖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高锰酸盐指数与Chl-a含量均以泥鳅养殖水体最高;所调查的精养池塘水体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0纲16目40科61属95种,各养殖水体中均以蓝藻门(Cyanophyta)为最优势种群,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为次优势种群;不同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密度与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5.53~63.98)×10~6 cells/L和9.24~55.04 mg/L,其中中华鳖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密度最大,而泥鳅养殖的浮游植物生物量最高;不同养殖类型水体浮游植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1.12~2.78,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普遍偏低,且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单一优势种,其中中华鳖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最为简单、不均匀;评价结果表明环鄱阳湖典型养殖水体已经达到严重富营养化程度,且处于重度污染水平;除此之外,随着水体中各类污染物质浓度升高,浮游植物群落丰富度随之下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将趋于简单和不均匀,从而出现单优物种。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泥鳅养殖的成熟模式有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稻田养殖等,小体积网箱养殖没有成功的经验。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对泥鳅小体积网箱养殖技术探索,旨在探索适合各种水体,特别是小面积水体如池塘、稻田等的养殖技术,对泥鳅养殖业的发展提出生产指导依据。一、材料泥鳅鳅苗均长1.5±0.23厘米、均重0.018±0.006克。不同规格(1.0米×1.0米×1米、1.4米×1.4米×1米、1.7米×1.7米×1米)网箱,竹竿,鲤鱼配合饲料粉料和电子天平及普通生石灰。  相似文献   

19.
<正>大鳞副泥鳅为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副泥鳅属,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水体中。它在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的泥鳅中属个体大和生长快的种类,是我国目前泥鳅养殖中最重要的一个品种。大鳞副泥鳅是出口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的主要水产品,市场潜力很大,是淡水养殖中不可多得的名优经济鱼类。但大鳞副泥鳅的养殖技术还有待于规范与提高,为此2014年6-10月我们在安徽合龙水产养殖科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商品泥鳅成功养殖基本是靠投放野生泥鳅小苗,这种养殖方式受收集天然苗种的制约,影响规模化养殖。如何培育泥鳅鱼苗,提高孵化培育泥鳅苗成活率,对于规模化养殖供苗尤为重要。笔者经过了解并观察近些年来培育泥鳅鱼苗发现,大部分地方培育泥鳅鱼苗的成活率在20%以下,主要原因是其发育过程与"四大家鱼"鱼苗的发育过程有区别,大家往往忽视了这些差别而不能满足泥鳅生长对水体水质、饲料的要求所致。现将本人养殖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