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闽北低山区森林土壤中的微量营养元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闽北低山区森林土壤中的B,Mo,Cu,Zn,Fe,Mn六种微量元素全量和有效量水平,分布,影响因子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闽北森林土壤中的全B、Zn、Mn含量均低于全国土壤平均值,属于较低或很低的水平;影响全量的主要土壤因子是土壤质地和pH值.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除Zn、Fe外,其它四种元素含量均低于临界值含量,属于很低水平;其主要影响因子为土壤质地、全量、pH值和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揭示湖北省宣恩县晓关侗族乡土壤4种主要微量元素铁、锰、锌、铜与土壤有机碳和pH的关系,研究该地区土壤有机碳和pH对土壤这4种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以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晓关侗族乡土壤为研究对象,每平方公里网格状对土壤进行采样,共采样2127份土样,实验分析了每份土壤的4种全量微量元素铁、锰、锌、铜,以及有机碳量和pH,数据分析四种土壤微量元素分别和土壤有机碳、pH的关系。【结果】土壤全量微量元素Fe、Mn、Cu的含量和有机碳显著(P0.01)相关,且线性回归均呈负相关。土壤全量微量元素Fe、Mn、Zn、Cu的含量均和pH显著(P0.01)相关,且线性回归均呈正相关。【结论】恩施宣恩县晓关侗族乡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导致土壤全量铁、锰、铜含量有所降低,但对锌元素无显著影响;土壤酸碱度在分析结果范围内越大,导致土壤全量微量元素铁、锰、锌、铜增加。  相似文献   

3.
麦秸秆全量还田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施肥和无肥条件下麦秸秆全量还田均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并且麦秸秆全量还田还促进了稻米中微量元素(铜、铁、锰、锌)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苏南丘陵主要森林类型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动态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苏南丘陵主要森林类型土壤为对象,分析测定土壤中微量元素Fe,Mn,Cu,Zn,Mo,B的全量和有效量,并对林木叶,枯落物和土壤微量元素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2个白浆土和3个草甸土亚类及3个暗棕亚类土壤剖面,共计26个样品,进行了微量元素Cu、Zn、Fe、Mu的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全量与有效态铜、锰之间呈正相关:锌在草甸土上成正相关,而在其它两个土类成负相关;铁在供试土壤上均呈负相关。全量和有效态四种元素与pH值在不同土类间表现各异。从剖面分布看,随着层次加深,四种元素的含量在不同土类间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陕西省主要农业土壤中微量元素锌、铜全量,有效态含量及分布状况,以及土壤中锌铜含量对作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元素锌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在多数土壤中较低,铜含量比较丰富。作物中,谷子、小麦中锌铜含量普遍高于其它作物,水稻土上生长的各种作物锌铜含量又普遍高于其它土壤上生长的作物。  相似文献   

7.
铁锰结核的元素组成及微形态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钙质变性土中铁锰结核的矿质全量组成、微量元素丰度,微形态特征以及土壤和铁锰结核中各形态铁锰氧化物的组成特点,结果表明,铁锰结核中仍以SiO2含量最高,但Fe2O3含量增加超过了Al2O3、MnO含量大大超过了K2O、Na2O、TiO2和MgO的含量,所测定的9种微量元素中以Ba含量最高,其次是V、Ni、Co3种铁族元素,Cu和Pb含量也较高,但Zn和Cr含量较低,一般黑土层中的结核较小,  相似文献   

8.
分析表明,宁夏地区土壤微量元素Zn、Mn、Cu、Fe全量平均值分别为63.1mg/kg,506.6mg/kg,2.76mg/kg和24.0mg/kg,有效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5mg/kg、6.53mg/kg、1.38mg/kg和18.6mg/kg,含量盈缺临界值分别为0.5mg/kg、7.0mg/kg、0.5mg/kg和5.0mg/kg。而不同类型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有效含量水平变异较大,有效态微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检测Mu、Cu、Zn和Fe微量元素在六枝茶园土壤和茶叶中的全量及土壤中有效态的含量,分析茶叶对这四种元素的富集能力,并研究茶叶土壤PH、TOM和微量元素有效态对其在茶叶中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六枝茶园土壤中Zn、Cu全量超过贵州省土壤背景值,存在富集现象,部分区域锰元素流失严重;土壤中有效态Fe含量丰富,Zn、Mn含量适中,但土壤中普遍缺乏有效铜。茶叶对Cu、Zn、Mn和Fe的富集能力差异明显,其高低顺序为Mn>Zn>Cu>Fe。相关性研究表明,土壤TOM增加,可促进茶叶对Zn的吸收积累,但土壤PH和TOM降低使土壤酸化,致土壤锰淋溶流失而缺乏。且茶园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和有效量空间分布差异性大,含量分布不均衡,应根据各茶园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管理,配比施肥。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不同生态环境下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含量的剖面特征,为鸟王茶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基础依据,采用室内分析测试技术和室外实地考察,对鸟王茶产地土壤和剖面土壤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中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平均含量差别很大,野生茶园的全Fe和全Zn含量最高,分别是39 646和6131 mg/kg,天然林地的全Mn、全Cu和全Mo的含量最高,分别是163.92、13.22和1.23 mg/kg;野生茶园的有效Fe、有效Mn、有效Zn和有效B含量最高,分别是148.47、31.12、5.46和0.32 mg/kg,天然林地的有效Cu含量最高,为1.32 mg/kg;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剖面特征为Fe、Cu、Mo随着土层增加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有效含量分布状况为Fe、Mn、Cu、Zn、Mo、B从0~20和20~40 cm呈现天然林地野生茶园人工茶园。结论:野生茶园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优于人工茶园。  相似文献   

11.
湖南烟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湖南烟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采集了3 295个土样并利用多元统计与地统计学方法对其有效态微量元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烟区土壤有效钼含量较低,有效锌含量适宜,有效铜、有效锰、有效铁含量丰富.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铁含量表现为湘南、湘中较高,湘西较低;有效钼、有效锰则是由东往西增加.施肥时应适当增施钼肥,并注意钼肥形态,湘西地区还应适当增施锌肥.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云南省沾益县不同前作植烟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情况,在沾益县采集土样960个,对土壤微量元素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沾益县植烟土壤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锰和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很丰富,有效锌含量处在较高水平,有效硼和有效钼含量较低;针对含量较少的3种微量元素,当前作为小麦时,土壤有效锌和有效硼含量均最高,有效钼含量最低,前作为其他(大豆、绿肥、萝卜、豌豆和玉米)时,3种微量元素含量均较低。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川北植烟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状况及分布特征,对广元市228份植烟土壤有效铁、锰、铜、锌、钼及硼含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在不同植烟区域、土壤类型及海拔段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川北植烟区土壤有效铁总体上处于丰富或极丰富水平,平均含量为65.42 mg·kg-1;有效锰、铜及钼总体上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平均含量分别为31.79、1.65和0.15 mg·kg-1;有效锌和有效硼总体处于缺乏或极缺乏水平,平均含量分别为0.90和0.19 mg·kg-1。土壤有效铁、锰、铜、钼平均含量在旺苍县较高,而有效锌和硼在剑阁县较高。有效铁平均含量在黄壤较高,有效锰、锌、钼在黄棕壤较高,而有效铜和硼在潮土较高。有效钼和硼平均含量在各海拔段无明显差异,有效锰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有效铜和锌在高海拔处(1 100 m)较高,而有效铁在低海拔处(500~700 m)较高。  相似文献   

14.
邵阳县土地整理后烟田土壤的有效微量养分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邵阳县金称市镇和塘田市镇2个土地整理项目区不同母质发育的植烟土壤样品,分析了项目区土壤有效微量养分含量、不同母质发育土壤的有效微量养分含量和土地整理对土壤有效微量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项目区土壤有效铁、锰含量丰富,有效锌、硼含量缺乏;塘田市镇项目区有效铁、铜、锌、钼含量较金称市镇项目区丰富;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土壤有效锌、硼、钼含量最高,有效铜含量最低,河流沉积物发育的土壤有效铁、锰含量最高,有效硼、钼含量最低,石灰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有效铁、锰、锌含量最低,有效铜含量最高;土地整理使耕作层土壤有效铁、铜、硼的变异性增大,有效铁、铜、锌含量下降,有效锰、硼、钼含量提高。因此,项目区应规范土地整理施工,加强锌、硼肥的投入。  相似文献   

15.
对铜仁4个主要植烟县90个植烟土壤样本中有效态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并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铜仁地区植烟土壤有效锌含量适宜,平均为1.94mg/kg,但缺乏及潜在缺乏土壤占20.00%;有效铜、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极丰富,平均分别为30.88、37.77和1.20 mg/kg;水溶性氯含量适宜,平均为12.79mg/kg;有效硼含量较低,平均为0.41mg/kg,有71.11%的土壤样本含量在烤烟生长的临界值以下,属缺乏状态,急需补充肥。有效铁和硼的含量与有效锌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效铁与有效铜、锰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这几种微量元素含量及分布在不同植烟县间都存在差异。在生产过程中,针对不同烟区的土壤微量元素状况,应在烤烟专用复合肥施用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增施相应微肥。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典型盐渍化土壤分布地区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并且给盐渍土微量元素养分诊断与施肥的准确性采样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土默川平原中部盐渍土有效态微量元素Fe、Mn、Cu、Zn、B和Mo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Fe、Mn、Cu、Zn、B和Mo含量分别为5.18 mg/kg、3.54 mg/kg、0.91 mg/kg、0.33 mg/kg、2.54 mg/kg和0.11 mg/kg,有效态Zn和Mo较缺乏,6种微量元素均属中等变异强度。研究区有效态微量元素Fe、Mn、Cu、Zn和Mo具有中等或偏弱的空间相关性,B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6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变程大小顺序为Zn> Mn > Cu=Fe>B>Mo。6种微量元素表现出条带状和斑块状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淮安市清浦区土壤微量元素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清浦区稻麦轮作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铁、锰、铜、锌、硼平均值都高于土壤养分含量临界值,但分布不均匀。有效态铁、有效态铜较丰富,基本不缺乏;有效态锰、有效态锌、有效态硼分别有21.25%、37.50%、15.00%的样品低于土壤养分含量临界值。文章在研究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与土壤有机质和土壤pH值的相关性,为科学施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江苏省如皋市土壤中主要微量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分析表明,如皋市土壤中的铁元素总含量较为丰富,铜元素略低,锌、锰元素严重缺乏。土壤中有效铜、有效铁、有效硼含量比较丰富,但分布极不均匀。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与成土母质关系密切。部分土壤锰、锌缺乏原因是土壤中总量不足,而且两元素活化率较低。土壤理化性状及不同农业利用方式对有效态含量的影响明显大于来源于母质的影响。近20年来随着土壤有机质的逐步提高和微量元素肥料投入量的增长,锰、锌、铜有效态含量大幅度上升,含量小于临界值的面积大幅度减少。土壤pH值、有机质对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效铁、有效锌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有机质与土壤锌、铜、锰、铁、硼的有效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天津市农业耕地土壤养分演变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土壤养分调查数据表明,天津地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总体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土壤微量元素呈下降的趋势。2003年与1981年比较,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26.39%,7.95%,404.26%,28.44%,而土壤有效铜、有效锰、有效锌分别降低了55.87%,21.25%,65.83%。土壤有效铜、有效锰已经低于或接近土壤临界值;土壤有效铁、锌、硼、钼等微量元素还较丰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