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奶牛性控冻精对荷斯坦母牛进行配种,另选对照组母牛采用常规冻精配种,比较两组母牛的情期受胎率和产母犊比例。结果表明,采用性控冻精配种的试验组奶牛产母犊率为92.3%,采用常规冻精配种对照组奶牛产母犊率为50.8%,二者之间差异显著。两组情期受胎率分别为53.9%和59.6%,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姜国铭 《畜牧兽医杂志》2010,29(1):77-77,79
1意义1.1充分发挥优秀种公牛的改良作用。一头优秀公牛一生中可生产20万头份0.25mL的细管冻精并承担10万头适龄母牛的配种,其改良率提高了10倍以上。1.2显著提高母牛受胎率肉牛细管冻精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冷冻精液,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母牛的受胎率可提高8%以上.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6,(8):52-54
为了研究使用性控冷冻精液(以下简称性控冻精)进行人工授精对青年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10名输精员和6头公牛性控冻精对1851头青年奶牛随机进行人工授精,第1次人工授精时全部使用性控冻精,返情的母牛分别使用常规精液和性控冻精人工授精,统计分析妊娠率、产犊数、母犊数等繁殖指标。结果表明:性控冻精人工授精后代母犊率显著高于常规精液人工授精后代母犊率(P0.05);不同公牛性控冻精和不同输精人员的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存在差异(P0.05);性控冻精人工授精对青年奶牛流产率、产犊率和犊牛初生重等没有显著影响(P0.05)。青年奶牛第1次人工授精配种适合选择性控冻精,能显著提高后代母犊率。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择河北某奶牛场荷斯坦奶牛成母牛389头和月龄、体重适中的青年牛345头,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有青年牛173头、成母牛208头,对照组有青年牛172头、成母牛181头;分别采用性控冻精和常规冻精配种,配种后60d内检查其受胎率,产后统计其母犊率;同时收集奶牛场1~12月使用性控冻精配种的所有青年牛每月的受胎率,产母犊率,流产率等数据。结果表明,青年牛和成母牛的性控冻精受胎率分别较常规冻精低11.34%(P <0.05)、10.03%(P <0.05),同时青年牛的性控冻精受胎率较成母牛性控冻精受胎率高10.10%(P <0.05),青年牛和成母牛的性控母犊率分别较常规冻精高43.65%(P <0.01)、39.91%(P <0.01);通过对整个牛场青年牛4605头全年性控冻精受胎率观察,季节性对奶牛受胎率有一定影响,夏季7、8、9月份受胎率较低一些,但全年差异不显著,季节性对流产率影响不大,差异不显著。性控冻精用于奶牛繁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青年牛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受胎率和产母犊率。  相似文献   

5.
目前,牛的冷冻精液技术(特别是细管冻精)已在国内外奶牛生产中广泛的应用,敦化市从1990年以后也普遍推广细管冻精。正确使用好细管冻精,则提高母牛受胎率的关键问题,就如何正确使用细管冻精,笔者有以下体会:1 与颗粒冻精比,细管冻精好一般1头种公牛利用细管冻精配种1年能配3000~4000头母牛,多达10000头以上,比鲜精人工授精,特别是比完全自然交配(散交乱配)的公牛能提高十倍到百倍以上。同时细管冻精不受地区、季节、公牛年龄的限制,运输方便,而且细管冻精有效保存时间长,有的保存时间超过25年,一般可保存10年以上。我市利用细管冻精技…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目前辽宁省本地牛杂交改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订科学的繁肓规划、引进父本新品种、推广刺用小型肉牛改良本地牛、实行种公牛后裔测定、利用最优秀种,公牛冻精等措施,提高本地牛杂交改良效果;通过使用细管冻精、提高配种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缩短母牛产犊闻隔、治疗母牛疾患等技术措施,提高母牛受胎率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确定了6户牧民作为项目户,试验牛数500头.试验牛在发情季节待自然发情后用红安格斯肉牛细管冻精进行人工授精,经过两个情期的人工授精后,统计来年的产犊情况、流产情况、难产死亡情况,并计算受胎率.结果分析发现,牦牛采用安格斯肉牛冻精进行人工授精,其受胎率与母牛的营养状况有关,母牦牛膘情好,受胎率就高.因此,从人员、牛群、市场以及政策方面进行改进可有效提高牦(犏)牛人工授精受胎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总结重庆市2006~2009年期间,在三个奶牛场使用1 300剂性控精液配种效果观察,分析并总结了奶牛性控精液在生产中的配种效果及经济效益,为奶牛性控精液能否在生产中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从重庆市几年的应用情况看,用奶牛性控冻精给母牛配种,一次情期受胎率平均为54.23%,比普通精液一次情期受胎率低3.2个百分点;性控冻精配种产母犊率为92.5%,显著高于普通精液配种的49.5%。性控冻精配种母牛受胎率虽低于普通冻精配种,但产母犊率显著高于普通冻精,产犊收益既高于普通精液,又能达到快速扩群和选育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性控冻精精子含量少,对配种技术要求高,可在有配种技术高的人工授精人员的大中型奶牛场推广应用,不宜在小规模场和散养户中使用。  相似文献   

9.
由于奶牛饲养户居住分散,距配种站远,因而奶牛配种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原颗粒冻配的基础上,增设输精点三处,进行了塑料细管和颗粒冻精配种对比试验。试验用陕西省家畜改良站种公牛细管冻精和甘肃省冻精站生产的公牛颗粒冻精,用卡苏输精枪和牛用 A 型输精器输精。将合水县发情母牛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不受年龄、胎次、产犊间隔的影响。试验组采取细管冻精到户配种,对照组采取颗粒冻精上站配种,输精量以每支细管与每粒冻精1000—2000万有效精子数。采用子宫颈内口直肠把握法输精,根据直肠检查卵巢变化,在排卵期输精1—2次。做好配种记录,试验结束  相似文献   

10.
正牛的繁殖是用优质公牛细管冻精通过人工授精,使母牛受胎,产犊而完成。繁殖是增加牛的数量、提高质量的必要手段。在营养与饲养管理条件满足其需要的情况下,母牛一年可繁殖一胎,一头母牛终生可产犊5~9头。现有的肉用杂种牛体成熟期通过改良  相似文献   

11.
选择8头18月龄以上弗×西种公牛,用优化冻精生产工艺生产冷冻精液,与优化前3年86头次本站饲养的肉用种公牛冻精生产情况进行比较,并分别用其冷冻精液对母牛进行人工授精,观察其繁殖情况。结果显示:优化冻精生产工艺后弗×西种公牛平均初采月龄比优化试验前肉用种公牛提前,但2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鲜精活力、冻精活力及复苏率3项指标弗×西种公牛比优化试验前肉用种公牛有所提高,但2者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鲜精密度优化试验前肉用种公牛比弗×西种公牛有所提高,2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次均采精量:优化冻精生产工艺后弗×西种公牛为4.85 mL,试验前为4.46 mL,弗×西种公牛提高8.74%,2者间差异显著(P0.05);头年均冻精生产量:优化冻精生产工艺后弗×西种公牛为15 736剂,试验前为14 272剂,弗×西种公牛年均冻精生产量提高10.26%,2者间差异显著(P0.05);优化冻精生产工艺使弗×西种公牛采精量和冻精生产量显著提高,冻精活力比试验前提高3.5%,其平均活力超过国家合格标准26.6%。2组种公牛冻精进行人工授精输配试验,受胎率均较高,分别为81.82%和77.68%,但2组差异不显著(P0.05);产犊率分别为71.72%和70.11%,2组差异不显著(P0.05)。2组种公牛冻精在纳雍县进行人工授精输配试验,受胎率较高,分别为82.81%和76.92%,2组差异不显著(P0.05);产犊率分别为73.59%和71%,2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53头青年母牦牛和42头当年产母牦牛进行同期发情及定时授精处理,其中青年母牦牛人工授精31头,当年产母牦牛人工授精28头,人工授精精液采用大通牦牛冻精和西门塔尔牛冻精,输精一次后母牦牛与公牦牛合群放牧。结果青年母牦牛产犊率为84.91%,产大通牦牛后代10头,西门塔尔杂种犏牛1头,采用大通牦牛精液和西门塔尔精液人工授精情受胎率分别为58.82%(10/17)和7.14%(1/14);当年产母牦牛产犊率为52.38%(28/42),产大通牦牛后代11头,西门塔尔杂种犏牛2头,人工授精情受胎率分别为45.83%(11/24)和50%(2/4);2组平均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为42.37%,其中用大通牦牛冻精的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为51.22%,西门塔尔牛冻精的情期受胎率为16.67%。  相似文献   

13.
唐维红 《中国奶牛》2012,(21):53-54
选100头中国荷斯坦成年母牛,分为2组,每组各50头。试验组为用高产种公牛冻精授配母牛所产的母犊,对照组为用普通公牛冻精授配母牛所产的母犊。从两组母犊牛中分别随机抽取10头,在第一个产奶周期结束后,进行单产水平对比。结果表明,试验组个体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高出8.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2009年8月在青海省贵南县塔秀乡用Ovsynch/TAI模式处理母牦牛18头,按隔年产母牛和当年产母牛分为两组,用西门塔尔细管冻精进行人工授精,翌年5月6日开始生产,共生产犏牛3头,情期受胎率为16.67%,总受胎率为66.67%。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了解弗莱维赫后代公牛在贵州喀斯特地区的繁殖性能,经过2年时间,对8头18月龄以上弗莱维赫×西门塔尔(弗×西)种公牛和6头18月龄以上法系西门塔尔与法系西门塔尔输配所生种公牛(西×西)冷冻精液(冻精)生产情况进行比较,并分别用其冻精对母牛进行人工授精,观察其繁殖情况。结果表明:弗×西组平均初采月龄比西×西组早,且差异不显著(P0.05);弗×西组次平均采精量、鲜精活力、冻精活力和复苏率比西×西组高,且差异均不显著(P0.05);西×西组鲜精密度比弗×西组高,且差异不显著(P0.05)。2组种公牛均表现出较强的冻精生产能力,冻精产量较高,质量好,精子耐性较强,复苏率高,冻精各项指标符合国家牛冷冻精液GB 4143—2008标准。弗×西组种公牛冻精质量比西×西组好,冻精活力超过国家合格标准9.3%。弗×西组和西×西组种公牛冻精在遵义县进行人工授精输配试验,受胎率分别为80.00%、78.02%,且差异不显著(P0.05);产犊率分别为75.00%、71.83%,差异不显著(P0.05)。弗×西组和西×西组种公牛冻精在纳雍县进行人工授精输配试验,受胎率较高,分别为83.93%、81.82%,且差异不显著(P0.05);产犊率分别为74.47%、74.44%,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对116 头繁殖力正常的黄母牛进行了细管冻精和颗粒冻精配种。细管冻精配种第一情期受胎率6027 % ,总受胎率8219 % ,比颗粒冻精分别提高1841 和101 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阿克苏地区辖八县一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畜牧业占较大比重的地区,区内饲料资源丰富,为发展养牛业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养牛业已初具规模。2004年塑料细管冻精配种母牛达12.5万头,平均受胎率为76%,最高达92%,塑料细管冻精配种技术推广工作创历史最好的水平。项目县(库车、温宿、阿克苏市)共完成塑料细管冻精配种母牛5.4万头,平均受胎率为79%。通过推广牛塑料细管冻精配种技术的实践和深入调查研究,摸索出一套提高冻精配种受胎率的综合技术,使受胎率逐年提高,已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细管冻精配种是家畜繁育改良(人工授精)上的一项先进技术。我县推广应用细管冻精配种已经三年了(1981—1983)。现将应用情况介绍如下。一、应用细管冻精配种的效果塑料细管冻精配种受胎率不低于颗粒冻精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19.
目前,奶牛业中最主要的改良品种方法是人工授精.通过人工授精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种公牛在牛群遗传改良中的作用,推进品种改良,提高和改善畜产品产量和品质.因此,如何搞好奶牛的人工授精尤为重要. 人工授精可以提高种公牛的利用率,即采用人工授精方法,采精1次就可以配几十头母牛,甚至更多.提高后代遗传水平,使种公牛对奶牛群遗传改良的贡献,可以达到总遗传进展的75%~95%,使用这些公牛的冻精进行授精,会大大提高后代的生产性能.提高受胎率,即采用人工授精方法时,每次输精都使用经过筛选、检查的冻精,选择最适当的发情时机输精,大大提高了受胎率.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即采用人工授精,公牛和母牛生殖器官不直接接触,防止了由交配引起的疾病传播.可以应用性别控制,即使用性别控制精液,可以使产母犊的比例达到90%以上,大大提高了奶牛饲养户的经济效益.若不使用人工授精,得到母犊的几率是50%左右.  相似文献   

20.
提高受胎率是搞好牛冻改工作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繁殖具有怀孕期长,单胎产犊等特点。要在较短时期内迅速扩大群体数量,只有提高母牛受胎率、降低空怀率和采取人工授精是扩大牛群数量,降低养牛成本的重要措施。采用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既能提高受胎率,又能节省饲养种公牛的费用,扩大配种范围,增加配种数量,克服公母牛因体格大小悬殊而带来的自然交配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