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市平谷区农田土壤养分评价与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平谷区农田耕层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全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51g/kg、0.89g/kg、32.80mg/kg和136.79mg/kg,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处于高水平。在集中分布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次数分布曲线近似于呈偏正态分布,全氮近似于呈正态分布,速效磷和速效钾近似于呈偏态分布。各养分的变异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磷。与1980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平谷区养分含量结果相比,全区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21.8%,全氮含量增加了17.1%,速效磷含量增加了246.0%,速效钾含量下降了8.1%。  相似文献   

2.
桂林市不同类型稻田土壤养分现状及培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8年对桂林市不同类型稻田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化验分析结果,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进行比较,有机质、全氮含量趋于提高,而有效磷、速效钾含量、pH值趋于下降;不同类型稻田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变幅较大;针对目前不同类型稻田土壤养分状况,提出相应的改良培肥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四大指标之一,包括有机质、全量和有效态的氮、磷、钾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土壤养分对农作物的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安阳市2005-2011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所采集的耕层土壤样品测定结果与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分别较1982年上升了31%、54%、123%,速效钾含量下降了20%,耕层土壤养分含量虽有上升,但还处于较低水平,必须提高  相似文献   

4.
根据渠县2005年来土壤耕层养分测试与第2次土壤普查数据比较,摸清耕层养分现状及其演变。结果表明,近30年间耕层养分总体上升,其中耕层有机质、全氮、速效磷上升幅度较大,缓效钾、速效钾下降加剧,有效锌稍富余,有效镁、硼、钼缺乏;有机质及全氮高中分布比例超过85%,速效磷高中分布升高32.2%、速效钾下降41.8%,二者一半仍属缺乏。据此,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桓仁县耕层土壤养分进行分析,并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化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全县土壤pH值变化不大,有机质、全氮平均含量有所下降,有效磷含量大幅度提高,速效钾含量也有所提高,但仍处于稍缺水平。  相似文献   

6.
对2006年平泉县农田耕层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全县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8.362g/kg,1.0726g/kg,20.765 mg/kg和136.68mg/kg,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各养分的变异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有机质、全氮、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全氮的空间相关性中等,有效磷、速效钾的空间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7.
对新化县2007~2016年稻田耕层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养分含量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与1987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化县稻田耕层土壤酸化趋势明显,pH值平均值为5.6;处于强酸性状态的稻田面积大幅增加,占比较第二次土壤普查提高了36.0个百分点。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平均值为37.2 g/kg;耕层土壤中有效磷大幅提升,平均值为13.72 mg/kg;耕层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74.3 mg/kg。从总体上看,新化县稻田当前土壤肥力状况与全国水稻土变化趋势一致,土壤酸化加剧,有机质与速效钾含量稳定增长,有效磷由大面积缺乏向过量累积方向发展,且养分间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桐乡市2008年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所采集的土样测定结果与1982年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耕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比1982年分别下降了28.5%和21.0%,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上升了217.6%和26.2%,耕层土壤养分含量极不平衡;必须重视有机肥的投入,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与地统计的庄浪县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了解甘肃省庄浪县土壤表层pH值、全氮、速效钾、有效磷和有机质5种养分要素的空间变异规律,利用GIS与地统计的方法,对庄浪县的832个土壤样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克里格插值分析。结果表明,庄浪县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5种养分的均值分别为8.58、14.13 g/kg、0.81 g/kg、24.20 mg/kg和180.55 mg/kg;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40%、17.60%、20.60%、49.34%和27.40%,其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为中等变异性,而土壤pH值为弱变异性。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可知,庄浪县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处于相对缺乏的水平,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处于丰富水平,土壤pH值属于碱性。各土壤养分含量均存在较低水平的区域,在土壤管理与施肥过程中应注意合理调控。  相似文献   

10.
为摸清龙泉驿区耕层土壤的养分现状,调查分析4 360个土壤样品,并与1984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比较。结果表明,有机质为17.9 g/kg,较缺乏;全氮为1.4 g/kg,属中等偏高水平;碱解氮为95 mg/kg,多集中在3级、4级水平,属较缺乏水平;有效磷为17 mg/kg,多集中在2级、3级水平,属中等水平;速效钾含量为110 mg/kg,多集中在3级水平,属中等偏缺乏水平。水田中有机质、速效钾缺乏,全氮丰富,碱解氮、有效磷中等,绝大部分土壤为酸性;旱地中有机质、速效钾缺乏,全氮含量丰富,碱解氮、有效磷中等,大部分土壤为酸性;园地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缺乏,全氮、速效钾中等,大部分土壤为强酸性和碱性。土壤养分总体水平有所提高,有机质比较稳定,碱解氮和全氮有所增加,有效磷、速效钾大幅度上升,土壤酸化和碱化现象严重,目前耕层土壤中变异性最大的土壤养分是有机质,所有养分均表现为中等程度变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商水县6 920个土壤样品分析表明:全县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含量平均分别为16.05 g/kg、1.11 g/kg、15.17 mg/kg、124.24 mg/kg、1.05 mg/kg、0.86 mg/kg,与1984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全县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有效铜、有效锌含量呈上升趋势,分别增加36%、46%、230%、128%、105%,土壤速效钾降低28%,年平均下降2.03 mg/kg。不同质地土壤养分分布规律为:轻黏土重壤土轻壤土中壤土紧砂土。从养分分级来看,全省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低的样本占测试样本的比例分别为27.8%、18.6%、34.5%、9.3%。超过70%的耕地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均处于中等以上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2001年开始采集沈阳市几种主要类型土壤耕层土样,以土壤有效养分及有机质丰缺指标为依据分析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利用方式、不同地区的土壤养分现状,结果说明监测土壤有机质、氮素、钾素含量缺乏,磷素含量中等;与二次土壤普查对比土壤养分20年的变化趋势是有机质、全氮含量呈平稳状态,速效磷含量增加,速效钾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贵州省稻田土壤养分及pH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贵州水稻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科学施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2005-2015年贵州省9个地(州、市)水稻种植区采集的177 944个代表性耕层土壤养分测定数据为基础,运用Arc GIS地统计方法和Kriging理论模型对贵州水稻土壤养分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时间序列上,贵州省稻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及p H与第二次(1991年)土壤普查数据相比均呈下降趋势,有效磷呈上升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贵州省稻田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p H的差异较大,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差异较小;东南大部分地区的稻田土壤偏酸性,全氮、有机质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较低;黔东北的思南、石阡一带稻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偏低。在不同稻田土壤类型中,潴育型稻田土壤的各种养分含量均较高,潜育型稻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含量较高,但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低。【结论】贵州省稻田土壤的养分含量及p H与1991年普查数据相比呈下降趋势,不同区域稻田土壤的养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类型稻田土壤中以潴育型稻田土壤的各种养分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4.
2006~2011年结合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获嘉县农田耕地土壤养分进行了普查。结果表明:依据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的划分等级标准,获嘉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平均含量均属于3级及以上水平;除速效钾略有降低外,其他养分含量均较第2次土壤普查值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级为3级及以上的耕地分别占90.56%、96.87%、83.78%和79.21%。并提出在稳氮、控磷、控钾的基础上,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继续实行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以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15.
以河北省太行山丘陵区农田土壤测土配方施肥中的养分测定数据为素材,依据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对该区耕地等级进行了划分,结果显示,该区农田土壤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属中等偏上水平,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属中等水平。并将养分测定结果与河北省第2次土壤普查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除土壤速效钾降低了16.43%外,其他3种养分含量均有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41.83%、42.17%和197.16%。  相似文献   

16.
包头市部分地区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包头市土右旗、达茂旗、固阳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调查研究,探讨养分现状及其变化规律。总体表现为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普遍上升,速效钾含量下降。通过与二次土壤普查养分调查数据对比,了解土壤养分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摸清正定县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对该县具有代表性的2 000个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正定县耕地土壤养分含量分别为有机质16.0 g/kg、全氮0.92 g/kg、有效磷20.56 mg/kg、速效钾107 mg/kg,分别较1982年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值提高了29.0%、19.6%、94.0%和13.3%。正定县大部分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均属中等及以上水平,有48.5%的耕地速效钾含量属不缺水平。但不同作物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状况差异较大,其中,蔬菜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属中等及以上水平;大田作物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属中等水平,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属中等偏下水平;沙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属极缺水平。正定县耕地土壤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铜含量丰富,有4.9%的耕地缺乏有效锌,有31.8%的耕地缺乏有效硼。针对正定县土壤肥力状况,提出了该县耕地土壤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摸清农林复合模式下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情况.[方法]以泽普县为例,采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林复合模式下耕层土壤(0~20 cm)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5种养分要素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分析;并与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对比分析研究土壤养分变化.[结果]研究区耕层土壤各养分含量呈正态分布,变异性表现为: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全氮>有机质;全氮、有机质变异函数曲线符合指数模型,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变异函数曲线符合线性无基台模型.从地理位置上看,5种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分布呈现西高东低、南北低、中间高的趋势.与1982年相比,除速效钾外,其他4种养分土壤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速效磷的增加幅度最大.[结论]研究区内土壤养分含量属于中等偏低水平,应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在重视施用氮磷化肥的基础上,也必须重视钾肥施用,培肥土壤,从而保障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主要农田土壤肥力变化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8~2004年连续对河北省几种主要耕种农田的土壤肥力进行了定位监测。结果表明:农田土壤耕层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含量比1989年第2次土壤普查值增加,而速效钾则下降;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变化均呈积累状态;施肥结构不合理,土壤耕层中氮盈余、磷富积、钾盈缺各半。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张掖市土壤养分状况为有机质含量偏低,高钾、低氮、极缺磷。近年来,通过建立张掖市耕地土壤数据库和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耕地资源数据信息化管理。化肥减量替代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张掖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别达到了18 g/kg、1.05 g/kg、21.1 mg/kg、197 mg/kg,较第二次土壤普查分别提高了10.4%、16.7%、170.5%、17.1%,土壤耕层养分明显增加,肥力整体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