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玉米品种春播与夏播叶片出生与穗分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弄清不同玉米品种不同播种季节叶片出生与穗分化的关系,选择当前贵州主推的7个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各品种春播、夏播的可见叶﹑展开叶﹑见展叶差等与穗分化的关系。结果表明,7个品种同一播期雄穗、雌穗各分化期的可见叶、展开叶、见展叶差相差不大;同一品种雄穗各分化期春播的可见叶﹑展开叶数都少于夏播的。在雄穗生长锥未伸长期和生长锥伸长期各品种春播的见展叶差小于或等于夏播的,到小穗分化期之后春播的就大于或等于夏播的。在雌穗各分化期,春播的可见叶数与夏播的大致相等。在雌穗小花分化期以前,春播和夏播的展开叶数基本是相同的,在小花分化期和性器官成熟期,春播比夏播的多1~3叶。见展叶差在雌穗小穗分化期之前各品种春播的大于或等于夏播的,在小花分化期之后春播的小于或等于夏播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西藏生产上种植的11个春青稞品种(系)春播的试验资料,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相关显著,其相关系数为:千粒重(r2y=0.7900)>穗粒数(rly=0.6476)>有效穗数(r3y=-0.2119);直接通径系数为:千粒重(P2y=0.6587)>穗粒数(Ply=0.4539)>有效穗数(Ply=0.1847)。根据分析及结合西藏拉萨地区青稞生态条件的特点,提出了拉萨地区春播青稞高产育种应增加千粒重、稳定穗粒数、降低有效穗数(即分蘖数);春播青稞高产栽培应适当降低分蘖数。  相似文献   

3.
研究两个玉米品种春播、复播条件下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与春播相比,玉米夏播苗期阶段缩幅较大,达13天,穗期阶段基本不变,花粒期阶段有所延长5天,株高增加31~55 cm,穗位增加20~25.8 cm;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季节栽培时,产量表现不同,栽培优势也不同。新玉7号夏播、鲁丰1号春播产量较高,分别达1 538.8 kg/667m~2和1 340.9 kg/667m~2,生产中应根据时令选用品种。  相似文献   

4.
特早熟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伟  李卫东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1):13-16,25
通过对9个特早熟玉米杂交组合的产量及11个产量因素进行的灰色关联分析,对供试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以期找出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和表现较好的品种。结果表明,穗粒质量、穗质量、株高、穗粗4个农艺性状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综合考察发现,品系新4-3×农1是产量和综合农艺性状最佳的组合,适于夏播。  相似文献   

5.
棉花抗、感枯萎病品种根际真菌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棉花抗、感枯萎病品种在春播和夏播的2-3叶期、6-7叶期和现蕾期进行了根际真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品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根际真菌区系,抗病品种根际真菌种数多于感病品种,其根际主要优势种是:青霉(Penicillum pps.)曲霉(Asqergillus spp.)等,而感病品种则主要是黑根霉(Rhizoqns nigricans)、双胞镰刀菌(Fusarium dimerum)和粘帚霉(Clocladium spp.)等。抗、感品种这种差异在现蕾期比2-3叶期和6-7叶期、在夏播比春播有所减小。播期和生育期对根际真菌区系组成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2021年东北春谷区的21个谷子新品种(系)和对照品种九谷11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豫杂谷2号、BJ2020、豫谷37、龙谷46和豫谷43加权关联度值较大,综合性状优良。聚类分析显示,在欧式距离为10时,22个谷子品种(系)可分为3大类,第Ⅰ类包含豫杂谷2号、豫谷43和龙谷46,该类群株高适中,谷穗较粗,穗粒重和单穗重大,千粒重较低,出谷率和产量高,综合性状最优;第Ⅱ类包含冀科谷958、豫谷37等7个品种,该类群植株偏矮,单穗重和穗粒重中等,千粒重高,产量居中;第Ⅲ类包含对照九谷11等12个品种,该类群谷穗大小中等,单穗重和穗粒重低,千粒重高,产量低,综合性状较差。综合灰色关联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出3个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谷子新品种(系),分别为豫杂谷2号、豫谷43和龙谷46。  相似文献   

7.
(一)长城799生产商:中种集团承德长城种子有限公司品牌:长城牌审定编号:冀审玉2005019品种特点:夏播生育期92天,春播生育期区127天左右,红轴,黄粒,半马齿型,商品性好,出籽率84%,果穗筒形穗长18~22cm,穗粗5cm抗大小斑病、丝黑穗病(近两年试验结果),夏播区亩产500~600kg,春播区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山西地区春播谷子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该试验以来自不同地区的18个春播谷子品种(系)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与春播谷子产量相关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次关系的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春播谷子产量与各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大小依次是穗长(0.46919)、穗柄长(0.38668)、茎秆重(0.36084)、千粒重(0.359)、株高(0.34367)、单穗重(0.30003)、穗粒重(0.27898)。  相似文献   

9.
东单13玉米是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30d,株高280cm左右,穗位高140cm左右,适宜春播或夏播,表现高产、稳产,抗逆性强,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北京农业》2009,(9):44-44
<正>农锋13号(区试代号:怀研13号)审定编号京审玉2009001选育单位北京万农先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品种来源HB1-1×HW1母本HB1-1为黄改系。父本HW1为Mo17改良系。特征特性北京地区春播生育期平均115.8天,株型半紧凑,花丝黄色,花药浅黄色,雄穗分枝13~16个,株高275厘米,穗位114厘米,空秆率4.7%。果穗长筒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水稻种质创新,选用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材料63份,应用聚类分析对黑龙江省水稻不同类型品种分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将每穗粒重2.3g,且单株有效分蘖数13个的品种(系)划为多蘖轻穗型品种,所占比例为15.87%;每穗粒重在2.3~2.8g,且单株有效分蘖数在10~13个的品种(系)划为中间型,所占比例为60.32%;每穗粒重2.8g,且单株有效分蘖数10个的品种(系)划为少蘖重穗型,所占比例为23.81%。多蘖轻穗型品种具有单株有效分蘖多(13个)、穗粒数少(90粒·穗-1)、每穗粒重低(2.3g·穗-1)、着粒密度低(5.5粒·cm-1)、一次枝梗个数(9个·穗-1)和粒数少(50粒·穗-1),二次枝梗个数(14个·穗-1)和粒数也少(40粒·穗-1)等穗部特点;少蘖重穗型品种具有单株有效分蘖少(10个)、穗粒数多(110粒·穗-1)、每穗粒重高(2.8g·穗-1)、着粒密度高(6.4粒·cm-1)、一次枝梗个数(10个·穗-1)和粒数多(58粒·穗-1),二次枝梗个数(17个·穗-1)和粒数也多(52粒·穗-1)等穗部特点;中间型品种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2.
<正>农锋13号(区试代号:怀研13号)审定编号京审玉2009001选育单位北京万农先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品种来源HB1-1×HW1母本HB1-1为黄改系。父本HW1为Mo17改良系。特征特性北京地区春播生育期平均115.8天,株型半紧凑,花丝黄色,花药浅黄色,雄穗分枝13~16个,株高275厘米,穗位114厘米,空秆率4.7%。果穗长筒  相似文献   

13.
1.泰玉十一号。2006年4月通过山东、河南两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鲁农审2006004号和豫审玉2006003号)。该品种中熟,生育期夏播98天,春播115天左右(东北春播玉米区126天),株高280厘米左右,穗位高11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叶片上冲。果穗筒形,穗长可达35厘米,穗粗6厘米左右,穗轴红色,籽粒黄白相间,马齿形,品质较好,千粒重375克,出籽率88%。抗逆性强。适宜种植密度一般大田每667平方米(1亩)3000 ̄3500株。2.泰玉七号。2006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06005号)。该品种中熟大穗,生育期夏播96…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我们从全国各地引进鲜食糯玉米品种(系)42个,选择其中24个先后参加春播与夏播或春播与秋播的各组品比试验,其中"沪玉糯"系列品种颇为突出,综合性状良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天津市周年平均温度及降水时间分布,确定了一年两茬种植模式下两茬适宜的播种及收获时期为:春播青贮玉米3月22日至4月6日覆膜播种,春播收获及夏播时间为7月4日至7月14日,夏播青贮玉米收获期为10月6日左右;选用先单23等8个青贮玉米品种,比较各品种从播种到乳熟后期的生育天数、植株性状与产量性状,筛选出适宜天津市一年两茬种植模式下的春夏播青贮玉米品种及品种组合。结果表明:先单23、豫青贮23、中单青贮29、北农青贮3740等品种综合性状优良,生育期适中,适宜天津市一年两茬青贮种植。春播品种先单23+夏播品种中单青贮29组合周年产量最高,可达8 326.8 kg·(667 m~2)~(-1),较对照春播品种极峰30+夏播品种京科301组合周年产量增加2 089.8 kg·(667 m~2)~(-1),增产33.7%。  相似文献   

16.
夏播小麦幼穗分化的各个时期与生育时期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其全过程经历的时期为18—19天,比春播小麦缩短8天左右。其幼穗分化是在高温条件下(日平均气温26℃)完成的,是分化过程缩短的主要原因,但其分化期间所需的总积温(450℃)与春播小麦大体接近。其分化期间日平均可见光照时数(14小时)与春播小麦接近,完全可以满足小麦对光照的要求。夏播小麦二棱初期以前各分化期间隔时期与春播小麦相接近,二棱初期以后间隔时期比春播小麦缩短1—3天。其幼穗分化时期虽然比春播小麦缩短了近(1/3),但对穗部发育性状影响不大,而且结实小花数却增加了(每穗平均0.8个),结实率提高到70%左右,其原因可能与夏播生态条件下幼穗分化强度较大有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2个水稻品种(系)的生育期成穗率、品种生物学性状、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1叶品种(系)龙粳39、龙粳31、龙粳46,垦稻31,垦稻32,龙229。12叶品种(系)龙垦201,三江6号,龙糯3。13叶品种(系)中黑米,香米,垦稻10成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玉米叶夹角、叶向值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玉米叶夹角、叶向值的遗传规律,以7873/PH6WC的六世代P1、P2、F1、B1、B2、F2为材料,在春播和夏播环境下,田间分穗上、穗下调查叶夹角和叶向值,对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春播和夏播环境下,穗上叶夹角和穗上叶向值最适模型均为E-1模型,存在2对主基因。穗下叶向值在春播和夏播环境中都符合D-2模型,存在1对主基因。穗下叶夹角在春播环境中符合D-2模型,但在夏播环境中没有检测到主基因,属于多基因遗传模型(即C-0模型)。夏播环境中,穗上叶夹角、叶向值、穗下叶夹角均检测到较高的主基因贡献率。夏播环境中,穗上叶夹角F2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为85.60%,穗上叶向值主基因遗传率在B2和F2世代分别为88.92%、88.69%,穗下叶向值在B2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为82.43%。但春播环境中,只有穗上叶向值在F2世代有较高的主基因遗传率(90.27%)。玉米叶夹角和叶向值存在较大的主基因遗传率,可以采用单交重组或简单回交转育的方法进行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19.
温州市鲜食甜玉米主要栽培品种为"超甜3号",近几年生产中表现丰产性不强,穗外观欠佳,植株整齐度较差.筛选和推广应用新的优良品种,已成为发展温州市鲜食甜玉米的关键.近两年,我们引进国内外鲜食超甜玉米品种(系)24份,选其中15份先后参加两年中春播和夏播或春播和秋播的各组品种比较试验,并将优良品种"穗甜1号"与"超甜3号"(对照)进行小面积生产对比试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来自各省的10个大豆品种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济942152丰产性极显著优于其它品种,生育期比较长,适合在山西省北部地区春播;濮豆6018、沧7804的丰产性极显著优于对照,而且在生长势、丰产性、农艺性状等方面表现比较好,生育期适中,适合在山西临汾运城地区夏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