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5,(11):112-114
为研究恩诺沙星口服凝胶剂对腹泻犊牦牛临床疗效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随机选取40头自然放养的2~3月龄犊牦牛,其中30头腹泻犊牦牛分为恩诺沙星口服凝胶治疗组、青霉素治疗组、腹泻对照组,每组10头;10头健康犊牦牛为健康对照组;治疗组连续给药3天。恩诺沙星凝胶组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组采血分离血清并检测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恩诺沙星凝胶剂和青霉素对犊牦牛腹泻的治愈率分别为90%和70%;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0%,均极显著高于腹泻对照组好转率(P0.01);治疗前总蛋白(TP)、尿酸(UA)、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指标与健康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总蛋白(TP)、尿酸(UA)、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指标与健康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总蛋白(TP)、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试验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口服凝胶剂对治疗犊牦牛腹泻效果显著,且对腹泻犊牦牛的肝、肾功能等多项血清生化指标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5,(10):1674-1677
随机选取6~35日龄自然状态下腹泻犊牦牛和正常犊牦牛各12头,对12例腹泻牛进行3d治疗并观察疗效;采集腹泻犊牛治疗前、后及8头正常犊牛血清,同时对剩余4头正常犊每天饲喂该药剂并采集血清分析。结果显示口服凝胶剂对犊牦牛临床腹泻的治愈率为75%(9/12),总有效率达到91.67%(11/12)。血清生化结果显示,各组间Mg2+和CRE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清CRP在腹泻犊牛中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腹泻治疗前组血清中Ca2+、Cl-、Na+、血清P、TP、ALB、ALP、ALT和AST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组血清中Ca2+、ALB、ALT、AST较治疗前组显著升高(P0.05),且血清Ca2+、ALB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犊牛饲喂药剂前后血清中AST、ALP、ALT活性物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口服凝胶剂对治疗犊牦牛腹泻有效,对正常犊牦牛无不良影响;正常犊牦牛与腹泻犊牛血清生化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口服凝胶剂治疗犊牦牛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和血清生化指标变化.方法:选择15-30日的腹泻犊耗牛30头,正常的犊耗牛30头,对患有腹泻的犊耗牛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一个星期,对治疗的30头犊耗牛的血清收集,然后收集15头正常的犊耗牛的血清,将剩余的15头正常的犊耗牛每天喂治疗腹泻的药物,3天后收集其血清,将观察的血清水平和临床效果制成表格,便于统计和观察.结果:口服凝胶剂对犊耗牛腹泻治疗的效果比较显著,腹泻犊耗牛的血清明显高于正常的犊耗牛(P<0.05),60头犊耗牛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腹泻犊耗牛口服凝胶剂的观察,可以看出口服凝胶剂对腹泻犊耗牛的治疗效果显著,而且不会对正常的犊耗牛产生不良的影响,腹泻犊耗牛与正常犊耗牛的血清生化存在一定的差别,口服凝胶剂治疗犊耗牛的腹泻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改进犊牦牛腹泻治疗的给药途径,以淀粉为主要基质制备口服凝胶剂。采用单因素方法考察各辅料的处方配比,以凝胶剂的稠度和涂展性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基质配方,确定淀粉、琼脂和明胶、吐温-80和水的最佳配比。生产的凝胶性质稳定、无分层,常温下外观和涂展性无明显变化,在此基础上生产的口服庆大霉素和恩诺沙星凝胶制剂经动物试验安全有效,为该剂型药物在牦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52户4488头牦牛犊调查结果发现,牦牛犊腹泻发病率为平均为7.48%;死亡率平均为32.45%。病因主要为消化不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建议加强妊娠后期母牦牛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幼畜进行护理、定期驱虫及加强冬春季预防工作,同时加强对牦牛犊腹泻病病因的辨别水平,采用正确方法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称多县某牦牛养殖户的1~2月龄犊牦牛发生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发病率达到34. 5%。为弄清病因,采集10份犊牦牛腹泻样本,采用PCR方法对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o V)、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VDV)、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沙门氏菌(Salmonella)、安氏隐孢子虫(C. andersoni)等6种常见腹泻病原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10份犊牦牛腹泻样本中,检出7份BRV阳性样本,其他病原均未检出。结合临床症状,可确诊此次犊牦牛腹泻是由BRV感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究驱虫对牦牛体重变化的影响以及本实验室专利产品吡喹酮透皮剂和依普菌素透皮剂的驱虫效果。[方法]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分别于春秋两季对牧区牦牛进行驱虫,2019年10月和2020年5月分别驱虫1次。[结果]2次驱虫后,驱虫组比未驱虫组多增重13.17%和14.63%。[结论]驱虫可提高牦牛抵抗力,有利于牦牛保膘育肥。本实验室产品与市售其他驱虫药相比,驱虫效果相当但使用更方便、更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为探讨不同方案诱导牦牛发情效果。[方法]选择放牧的母牦牛60头为试验牛。分2组,每组30头进行试验。其中试验1组带犊母牦牛12头,不带犊母牦牛18头,采用方案Ⅰ;试验2组带犊母牦牛14头,不带犊母牦牛16头,用方案Ⅱ处理。第一针注射黄体酮注射液,以治疗为目的,间隔10天肌注PG,第二天注射血促性素;结果第1组用方案Ⅰ处理后带犊、不带犊母牦牛发情率分别为42%(5/12)、56%(10/18),受胎率分别为60%、80%;第2组用方案Ⅱ处理后带犊、不带犊母牦牛发情率分别为86%(12/14)、100%(16/16),受胎率分别为65%、81%。[结果]表明,通过对牦牛进行冷季补饲,诱导发情及同期发情处理,使93%的母牦牛发情。[结论]方案Ⅱ是较为理想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冷季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麦洼牦牛132头,按年龄和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补饲组,每组66头牦牛,补饲组归牧后补饲精料(1 kg/d·头),对照组只放牧。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补饲组牦牛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 0.05),掉膘降低41.42%,补饲组成年牦牛、犊牦牛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成年牦牛掉膘降低55.14%,犊牦牛掉膘降低57.31%;(2)补饲组牦牛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分别提高7.56%、9.86%、8.45%,补饲组成年牦牛、犊牦牛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犊牦牛提高10.52%,成年牦牛提高10.69%;(3)补饲组与对照组放牧牦牛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总蛋白、尿素、葡萄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肌酸激酶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补饲组成年牦牛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提高24.41%。由此可见,冷季补饲精料有助于提高放牧牦牛生长性能和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有利于牦牛冷季保镖,且对犊牦牛的效果优于青年牦牛。  相似文献   

10.
应/用/活/菌/制/剂/防/治/牦/牛/犊/腹/泻吴国学①金巴②卢淮江③格桂花①王文飙①陈如田②仲哲③牦牛犊腹泻是甘南牦牛养殖地区新生犊多发病,历史上就有发生,年份不同发病率有高低之分,总的来说分布广、发病率高、危害大。在以往的治疗中,常采用抗生素类...  相似文献   

11.
牦牛犊腹泻是危害牦牛的犊疾病之一,明确牦牛犊腹泻病因及用药现状,对犊牛腹泻的防治及牦牛生态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重要的意义。作者对犊牛腹泻发病原因、药物防治现状及其存住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牦牛犊腹泻,是指正在吃奶的小牛肠蠕动亢进,肠内吸收不全或吸收困难,致使肠内容物与大量水分被排出体外,粪便呈稀汤或水样,脱水、酸中毒等一种病症。他是造成犊牛生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2010年5-8月曾一度流行牦牛犊腹泻病,以出生一个月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给养牛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病初立即采取兽医卫生防疫措施,并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取得Se和VE对犊牦牛白肌病的预防效果的基础参数,对妊娠末期牦牛进行补充Se和VE,对所产犊牦牛的部分血清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出生当日实验组犊牦牛的血清中GO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4周龄时虽呈低值,但两区间无显著差异。犊牦牛血清GPT活性在出生当日和4周龄时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犊牦牛的血清CPK活性在出生当日、生后4周龄时均呈低值,但两区间无显著差异。在对照组中,出生当日与4周龄时各有1头呈显著的高值,出生当日对照组中1头犊牦牛的血清CPK活性呈939 U/L的显著高值。结果显示,通过肌注对妊娠末期牦牛补充Se与VE可以提高犊牦牛在出生及哺乳期间两成分血清浓度,抑制血清酶活性的增加,对防止犊牦牛白肌病的发生有效。  相似文献   

14.
牦牛高效繁殖技术生产安犏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年产犊牦牛采用“补饲+隔离断乳+生殖技术诱导”的高效繁殖技术,隔年产犊牦牛采用“补饲+生殖技术诱导”的高效繁殖技术,并采用安格斯肉牛细管冻精实施犏牛生产杂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牦牛高效繁育技术,与对照组相比,高效繁育组当年产犊母牦牛的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及犊牛成活率分别为67.50%、61.67%、56.67%和95.59%,分别提高38.33、35.83、35.83和11.59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采用牦牛高效繁育技术,与对照组相比,高效繁育组隔年产犊母牦牛的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及犊牛成活率分别为88.00%、83.00%、78.00%和96.16%,分别提高23.95%、25.76%、34.49%和7.25%,差异显著(P<0.05)。采用牦牛高效繁殖技术,显著提高当年产犊牦牛和隔年产犊牦牛的发情受胎效果,杂交后代犏犊牛的成活率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吡喹酮片剂和阿苯达唑干混悬剂这两种药物治疗高原型牦牛多头蚴病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2014年感染了高原型牦牛多头蚴病的牦牛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25例。A组牦牛给予吡喹酮片剂进行治疗,B组牦牛给予阿苯达唑干混悬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牦牛治疗效果。结果:A组牦牛治愈的有23头,治愈率为92.0%,B组牦牛治愈的有20头,治愈率为80.0%,A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的治愈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喹酮片剂治疗高原型牦牛多头蚴病具有更好的效果,治愈率高,并且不会造成牦牛的死亡。  相似文献   

16.
采用0.233mol/L硫酸铜溶液对85头母牦牛进行早期妊娠诊断,以母牦牛产犊与否验证检测结果。结果:乳检阳性与产犊的符合率为85.45%,乳检阴性与未产犊的符合率为80.00%,总符合率为83.52%。  相似文献   

17.
旨在研发半舍饲条件下淘汰母牦牛育肥及犊牦牛培育技术。选取带犊母牦牛和公犊牛各66头,分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犊牛培育期间(2017年12月4日—2018年3月5日),对试验组母牦牛进行补饲,试验组犊牦牛断乳前(3月5日断乳)随母牦牛哺乳,并进行补饲;对照组母牦牛不进行补饲,按常规放牧方式饲养,对照组犊牦牛进行断乳并补饲。育肥期间(2018年3月5日至出栏)对试验组母牦牛进行补饲,于6月错峰出栏;对照组母牦牛不进行补饲,于集中出栏时间出售(9月或10月)。在犊牦牛培育期间,观察试验组母牦牛的体重变化情况;每月4日测定2组犊牦牛的体重和体尺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试验组母牦牛错峰出栏收益。结果表明,在犊牦牛培育阶段,由于试验组犊牦牛随母牦牛哺乳,试验组母牦牛体重平均下降1.17 kg/头;2018年1月4日,试验组犊牦牛的体重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体斜长和胸围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2018年2月4日和3月4日,试验组犊牦牛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母牦牛错峰出栏的效益为1 063.05元。研究结果为提高半舍饲条件下淘汰母牦牛养殖效益以及提升犊牛培育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若尔盖县某养殖户的犊牦牛出现以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传播迅速,发病率为100%,为弄清病因,我们采集了6份腹泻样本,分别用Trizol法和酚氯仿法提取腹泻粪便的总RNA和DNA,再用牦牛轮状病毒(RV)、牛冠状病毒(Bco 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沙门氏菌(Salmonella)、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特异的PCR方法进行病原检测,结果得出这5种病原的检出数分别为6、0、6、0、5,可见该地区犊牦牛腹泻主要由RV、BVDV和ETEC混合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中兽医分型治疗牦牛泄病的效果,选取30头患泄病病牦牛样本,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每组各15头,对照组病牦牛按照常规抗生素治疗,试验组牦牛按照中兽医分型治疗,对比两组牦牛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的指标差异。结果表明,试验组牦牛经过治疗后其总有效率达93.3%的,对照组牦牛总有效率为80.0%,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中兽医分型方法治疗牦牛泄病,能够有效提升其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贵南县某牧场发生犊牦牛腹泻疾病,为快速确诊发病犊牦牛腹泻的致病原因,及时防控和治疗,采集犊牦牛腹泻样品15份,利用形态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与分析。结果显示:引发该牧场犊牦牛腹泻的病原是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和邱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zurnii,E.zurnii)、牛艾美耳球虫(Eimeria bovi,E.bovi)、椭圆艾美耳球虫(Eimeria ellipsoidalis,E.ellipsoidalis)的混合感染,测序结果显示,瑞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ryanae,C.ryanae)的18S rRNA基因与参考序列中国株CP031554/3/2/1同源性在99%以上,各个种球虫与引用参考序列的同源性均在98%以上。同时,遗传进化树显示:本次检测的C.ryanae与中国株C.ryanae 18S rRNA基因同源性关系近,聚成一大支;三种球虫分别与其相同种聚集在一支上。结果表明,该牧场犊牛腹泻是由隐孢子虫和球虫的混合感染造成的,该研究为犊牛腹泻的病原学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参考数据,为寄生虫性病原的对症治疗、对因治疗和辅助支持治疗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