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海南兰科植物研究杂记(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兰科植物1个中国新记录:越南火炬兰[Grosourdya vietnamica (Aver.) Kumar & S.W.Gale],并修订了唇瓣背胼胝体形态的相关描述;同时报道了5个海南兰科植物新记录,分别为弄岗虾脊兰(Calanthe longgangensis Y.S.Huang & Y.Liu)、少叶硬叶兰(Cymbidium paucifolium Z.J.Liu & S.C.Chen)、麻栗坡绒兰[Dendrolirium malipoense (Z.J.Liu & S.C.Chen) H.Jiang]、垦丁虎舌兰(Epipogium kentingense T.P.Lin & ShuH.Wu)和勐海天麻(Gastrodia menghaiensis Z.H.Tsi & S.C.Chen),其中垦丁虎舌兰原记录为台湾省特有。上述类群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海南兰科植物的分类、分布的数据,也为今后的分类学修订提供新资料。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兰科植物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浙江省兰科植物4个新记录种,分别是藓叶卷瓣兰(Bulbophyllum retusiusculum Rchb. f.)、秉滔羊耳蒜(Cestichis pingtaoi G. D. Tang, X. Y. Zhuang & Z. J. Liu)、政和石斛(Dendrobium zhenghuoense S.P. Chen, L. Ma & M. H. Li)和无叶美冠兰[Eulophia zollingeri (Rchb. f.) J. J. Sm.],凭证标本保存于温州大学植物标本室(WZU)。新记录种的发现丰富了浙江植物区系的种质资源,为其地理分布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叶康 《热带作物学报》2019,40(11):2261-2263
本文报道了海南兰科植物3新记录种,分别是全唇叉柱兰[Cheirostylis takeoi (Hayata) Schltr]、兰屿芋兰(Nervilia lanyuensis S. S. Ying)和台湾隐柱兰(Cryptostylis taiwaniana Masam)。凭证标本存于上海辰山植物园标本馆(CSH)。  相似文献   

4.
贝母兰属植物隶属兰科,多数种类具较高的观赏价值,但西藏自治区的贝母兰属植物资源考察不充分。本文报道了兰科贝母兰属植物1个中国未详知种:细茎贝母兰(Coelogyne mishmensis Gogoi);4个西藏新记录种:褐唇贝母兰(Coelogyne fuscescens Lindl.)、密茎贝母兰[Coelogyne nitida (Wall. ex D. Don) Lindl.]、疣鞘贝母兰(Coelogyne schultesii Jain et Das)、禾叶贝母兰(Coelogyne viscosa Rchb. F.)。其中,细茎贝母兰与流苏贝母兰(C. fimbriata Lindl.)极为相似,但细茎贝母兰花大,唇瓣边缘为厚绒毛状,与流苏状唇瓣相区别;褐唇贝母兰的近似种为云南贝母兰(C. assamica Linden & Rchb. f.)和斑唇贝母兰(C. fuscescens Lindl. var. brunnea Lindl.),但三者的界限划分不明确,通过搜索模式标本,从植株和花的形态、颜色看,本文报道的种更接近褐唇贝母兰原变种;密茎贝母兰近似眼斑贝母兰(C. corymbosa Lindl.),本研究提供鉴别特征将2种区分开;疣鞘贝母兰未在花期时,外观极易与黄绿贝母兰(C. prolifera Lindl.)混淆,但细微特征如鞘上具疣状突起,花唇瓣上具两条褶片等特征极易区别,本文提供了重要形态特征描述及详细特征图片等信息。该新记录的发现扩充了我国西藏自治区贝母兰属植物的记录,为今后兰科植物调查和保护研究提供新资料。  相似文献   

5.
2017年在对重庆万州、酉阳、彭水、武隆、江津、綦江、万盛、南川实地考察中发现三个茶树新种,定名为"古剑山茶"(Camellia gujianshanica Q.J.Liu et Li)、"金佛山茶"(Camellia jinfoshanica Q.J.Liu et Li)及"柏枝山茶"(Camellia baizhishanica Q.J.Liu et Li),本文探讨其植物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兰属植物观赏价值极高,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西藏兰属植物资源丰富,摸清西藏兰属植物本底资源,可对今后培育观赏园艺品种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报道了兰科兰属植物4个西藏新记录:莎叶兰(Cymbidium cyperifolium Wall. ex Lindl.)、福兰(C.devonianum Paxton)、春兰[C. goeringii (Rchb. f.) Rchb. f.]和大雪兰(C. mastersii Griff. ex Lindl.),其中莎叶兰和蕙兰(C. faberi)近似,但莎叶兰花瓣和萼片无条纹,叶片边缘全缘;福兰为兰属家族中较特殊的一种,植株仅具2~4枚叶片,花数量大可以区别于该属其他种类;春兰植株近似于蕙兰,但春兰花葶极短,假鳞茎明显存在等特征与蕙兰甚易区分;大雪兰不开展的花及唇盘2条亮黄色纵脊均近似于莎草兰(C. elegans),但大雪兰假鳞茎延长成茎状,叶窄,唇盘2条纵脊在中部汇合。本研究对新记录进行简要描述,并提供详细特征图片等。这些兰属新记录的发现扩充了西藏自治区兰属植物的记录,为今后对西藏兰属植物的栽培驯化以及培育园艺品种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独蒜兰属植物在光合生理方面的差异,本研究以云南独蒜兰(Pleione yunnanensis)、美丽独蒜兰(P. pleionoides)和流苏独蒜兰(Pleione barbarae)为材料,测定其叶片的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和叶绿素含量(SPAD),探究其光合特性。结果表明:3种独蒜兰属植物均具有较强的耐阴性,且植株叶片SPAD值的高低与其光合速率有相关性。3种独蒜兰属植物之间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暗呼吸速率(Rd)、初始量子效率(a)、光呼吸速率(Rp)和CO2饱和点(CSP)均无显著差异。云南独蒜兰光合作用对较低浓度的CO2利用率高,更能适应低CO2浓度的环境;美丽独蒜兰表现出对光的适应范围较广,但在光合速率增加时所需的CO2浓度较高;而流苏独蒜兰对强光较敏感,易出现光抑制现象。此外,CO2的供应可能是影响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生产栽培中注意遮荫,适当增加CO2浓度对3种独蒜兰属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调查,新增5种江西省植物分布新记录种,即骨牌蕨[Lemmaphyllum rostratum (Bedd.) Tagawa]、剑叶书带蕨[Haplopteris amboinensis (Fée) X. C. Zhang]、北京铁角蕨(Asplenium pekinense Hance)、异裂双盖蕨(Diplazium laxifrons Rosenstock)、华南鳞毛蕨(Dryopteris tenuicula C. G. Matthew et Christ);1个江西植物新记录属,即叉柱兰属(Cheirostylis Blume);并讨论6种新记录的地理区系。  相似文献   

9.
石豆兰属是兰科植物中第一大属,也是兰科中分化较快的类群。本研究报道了在中国西藏发现的石豆兰属植物5个省级新记录种,分别为戟唇石豆兰(Bulbophyllum depressum King&Pantling)、圆叶石豆兰(B.drymoglossum Maxim.)、凌氏石豆兰(B. lingii M. Z. Huang, G. S. Yang&J. M. Yin)、勐仑石豆兰(B. menglunense Z. H. Tsi&Y. Z. Ma)、少花石豆兰(B. secundum Hook. f)。其中戟唇石豆兰与勐仑石豆兰近似,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花葶极短,唇瓣戟形;圆叶石豆兰为该属比较奇特的种,植株小,不具假鳞茎;凌氏石豆兰与五脉石豆兰近似,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假鳞茎球形,唇瓣圆柱状;勐仑石豆兰近似于戟唇石豆兰,但前者花葶长于假鳞茎,唇瓣狭状披针形;少花石豆兰植株与小花石豆兰近似,区别在于前者的中萼片边缘具睫毛,侧萼片边缘全缘,唇瓣披针形。此次发现极大地丰富了西藏石豆兰属植物本底资料,有利于更好地开展西藏兰科植物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10.
以朱槿品种‘紫牡丹’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苗期重度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其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并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干旱胁迫及复水下朱槿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与正常处理(CK)相比,重度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T2)的总根长、根表面积及根尖数等根系生长指标呈现显著减少的结果,但与重度干旱胁迫(T1)处理相比,均显著增加。通过对朱槿根际土壤样品中细菌群落结构的研究发现,属分类水平上,厌氧绳菌属(Anaerolineaceae),酸杆菌属(Acidobacteria)、酸微菌属(Acidimicrobiales)、幽门螺杆菌属(Sphaerobacter)、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等是不同处理土壤样品中的优势菌群。T1处理下的嗜青霉属(Algiphilus)、奥利螺旋菌属(Aureispira)、绿线菌属(Chloronema)、扁棒壳属(Acrospermum)为不同处理下的特殊细菌。真菌方面,属的分类水平上发现,粪壳菌属(Sordariale)、散囊菌属(Eurotiales)、拟青霉属(Pseudallescheria)、格孢腔菌属(Pleosporales)、枝孢霉属(Cladosporium)等是不同处理土壤样品中的优势菌群;T1和T2处理下的样品中,侧角藻属(Goniomonas)、齿盘菌属(Lamprospora)和索罗迪夫斯菌属(Sorodiplophrys)为不同处理下的特殊真菌属。其中,有促生作用的细菌如酸微菌属( Acidimicrobium)、厌氧绳菌属(Anaerolineaceae)嗜青霉属(Algiphilus)以及具有一定生防作用真菌如拟青霉属(Pseudallescheria)、枝孢霉属(Cladosporium)等均可以合理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为植物的抗干旱胁迫以及提高朱槿在干旱胁迫下的水分利用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嘉糯2优2号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用嘉农wx2A作母本、嘉糯恢2号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糯稻新品种,2018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优质、丰产稳产等特点。就嘉糯2优2号品种的选育流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高产技术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品种的抗倒性,以甘蓝型有限花序品系4769为供体亲本,分别与早熟甘蓝型油菜保持系144B和优良恢复系111R、122R、361R、536R杂交,并利用与有限花序基因Bnsdt1Bnsdt2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甘蓝型油菜有限花序性状的辅助选择育种。结果表明,共筛选到4个与Bnsdt1Bnsdt2紧密连锁的共显性分子标记(S02、Indel02、BnW09和BnW18),可用于回交转育过程中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最终培育出具有有限花序性状、抗倒性明显增强的保持系Y144B、不育系Y144A、优良恢复系Y111R、Y122R、Y361R、Y536R;经杂交组配和区域试验选育出一个甘蓝型油菜有限花序新品种青杂有限1号,株高适中,分枝低,抗倒伏性提高。  相似文献   

13.
张帅  户杉杉  潘荣艺  高水练 《茶叶》2019,45(1):17-23
目前我国土壤酸化逐渐加剧,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重视。茶园土壤酸化会影响茶园土壤进而导致盐基阳离子大量淋失,土壤持水率、孔隙度下降,破坏茶园土壤生态,不仅降低土壤肥力,还会使有毒重金属活化,最终会影响茶树产量与品质。本文就近20年来关于茶园酸化现状及成因、酸化危害分析以及目前土壤酸化改良措施三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改善目前茶园土壤酸化现状及其相关酸化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鼓浪屿于2017年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保护鼓浪屿岛上117栋重点历史建筑及其植物资源,本文通过实地走访、标本收集与鉴定,针对建筑周边(围墙、墙体和院子)的植物资源及岛上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建筑周边植物有97科292种,资源总数比较丰富,但以常见的绿化苗木居多。其中,出现频次高的科依次是桑科、凤尾蕨科、菊科、酢浆草科、大戟科、紫葳科、荨麻科、茄科、禾本科、无患子科。出现频次最高的种是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 L.f.),分布在90栋建筑,占建筑总数的76.92%。出现在50%以上建筑内的植物还有蜈蚣凤尾蕨(Pteris vittata L.)、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猫爪藤[Macfadyena unguis-cati (L.) A. Gentry]、冷水花(Pilea notata C. H. Wright)等。周边植物最丰富的是黄荣远堂(39科59种),其次为褚家园(35科48种)。岛上主要入侵植物有25科42种,其中,菊科种类最多,占16.67%,原产美洲的种数量达29种,属于有意引入的外来入侵植物31种,占73.81%。外来入侵植物优势种有猫爪藤[Macfadyena unguis-cati (L.) A. Gentry]、红瓜[Coccinia grandis (L.) Voigt]、鸡矢藤(Paederia foetida L.)、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Sieb. et Zucc.) Planch]、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 Hand.-Mazz.)等5种。小叶榕及几种外来入侵植物优势种对建筑的墙体、围墙甚至全岛具有入侵蔓延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布福娜种子出苗率和苗木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浸种溶液、浸种时间和处理方式进行三因素析因设计,应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组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处理方式对地径影响不显著,浸种时间对出苗率影响仅呈现显著水平,药剂种类与浓度、浸种时间和贮藏方式三主因素对各指标均呈现差异极显著水平。[结论]隶属函数法得出用1%CaCl2+100 mg/L GA3溶液处理,处理时间为12 h,且采用低温沙藏的方式储藏,可显著提高布福娜种子的出苗率以及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闽西宁化2个铁皮石斛品系的离体培养条件。[方法]以闽西宁化红杆和青杆2个铁皮石斛试管苗为材料,设计了8组培养基对2个铁皮石斛品系离体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MS+6-BA 0.5 mg/L+NAA 0.5 mg/L培养基有利于红杆铁皮石斛和青杆铁皮石斛丛生芽增殖;MS+KT 0.5 mg/L+NAA 0.5 mg/L培养基有利于红杆铁皮石斛、青杆铁皮石斛壮苗生长,壮苗培养基适当添加香蕉泥有利于植株增高。[结论]2个铁皮石斛品系间的丛生芽增殖和根系生长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红杆铁皮石斛的丛生芽增殖能力弱于青杆铁皮石斛;红杆铁皮石斛的根系长度和分蘖数都低于青杆铁皮石斛,一级根系数高于青杆铁皮石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非洲菊肉桂醇脱氢酶基因(Cinnamyl alcohol dehydrogenase,CAD)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方法]从非洲菊转录组数据中筛选获得具有完整CDS的CAD基因,运用CodonW、EMBOSS、SPSS和Origin软件分析其密码子使用情况。[结论]筛选获得5条具有完整CDS的非洲菊CAD基因,其密码子偏好性较弱,编码氨基酸时倾向于使用较多的A或T。GC1s、GC2s、GC3s、GC和ENC之间无显著性的相关性。该基因编码氨基酸时除受突变压力的影响外,外界因素与自然压力影响较大。酵母菌真核表达系统适合作为异源表达系统,拟南芥则是较为理想的受体。[结论]该研究可为非洲菊CAD遗传转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苋菜AtPAL基因密码子的偏好性进行分析。[方法]利用codonW、MEGA、Origin、Excel、SPSS等软件及CUSP在线程序,分析了苋菜AtPAL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并与菠菜、甜菜、一品红等14个不同物种PAL基因密码子偏好性以及大肠杆菌、酵母菌等5种模式生物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基于不同物种PAL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及基因编码区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苋菜AtPAL基因表达水平和密码子偏好性均较弱,更偏好使用A/T碱基以及以A/T结尾的密码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单双子叶植物分别聚成一类,且亲缘关系近的物种往往聚成同一小类,但基于PAL基因编码区的聚类结果更接近传统意义上的物种分类;中性分析、ENc与GC3s关联性分析、奇偶偏好(PR2)分析的结果均显示,突变压力是影响PAL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受自然选择压力等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与模式生物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对比的结果显示,拟南芥比较适合作为苋菜AtPAL基因的遗传转化受体,酵母真核表达系统比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更适合作为苋菜PAL基因的异源表达载体。[结论]为苋菜AtPAL基因进行异源表达时,选择合适受体及表达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苋菜AtPAL基因密码子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