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政钧 《人参研究》2013,25(2):62-64
抚松县“长白山采参习俗”在2008年被列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标签”与“民间风俗”的“旧身份”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对采参习俗的挖掘与保护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联系中伴随的转变过程则标志着长白山采参习俗文化的气质和功能的重要变化。对山神老把头节文化空间的关注与宣传,成为长白山采参习俗保护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采参习俗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随着社会发展,采参群体日渐萎缩,习俗趋向简化,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一脉相传,不断趋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采参习俗的表现形式与核心价值 抚松县是中国人参的主产区,素以人参之乡闻名于世,人参文化源远流长.采参习俗分布于长白山区,集中在抚松县.2008年,抚松县成功将采参习俗申...  相似文献   

3.
长白山采参习俗的主体是采参人,主要行为是放山。在放山过程中,采参人怀揣共同志趣,密切帮伙关系,增进技艺交流,让采参习俗得以代代流传。1采参人主体是当地农民据编篡于民国十九年的《抚松县志》记载:“在二百年前后,采者愈多,出产日少,始栽种园参。”“民国三年,三岗营参园参业共七百四十余家,年可出参二十八万斤,每斤能值炉银五六两,出产额约占全国十分之七,总销营口,分销全球,实为我国特别之出产。”  相似文献   

4.
正抚松长白山野山参开秤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长白山采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开秤活动在抚松地区有上百年的历史夏秋之际,当野山参下山到山货庄交易时,放山人要把采集到的野山参集中起来,推举出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为经济掌秤,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交易,这种活动即为开秤。开秤前,参商、放山人等云集客栈,喝酒娱乐看戏,然后祭拜山神老把头,再开始野山参的交易为恢复、弘扬和传承抚松地域传统民俗文化,保护参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抚松县有关部门从2015年开始,举行较大规模的开秤节活动全体参与人员,全部清末民初的着装进行开秤仪式活动2017年9月20日,中共抚松县委宣传部、抚松文广新局、抚松人参文化研究会、抚松人参博物馆等联合在抚松境内长白山野山参生态园举办首届长白山人参文化节,其中重头戏就是开秤活动开秤活动仪  相似文献   

5.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白山采参习俗不仅凝结着森林生存智慧与传统核心价值,而且从不同层面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文化繁荣。随着时代变迁,这一民俗类非遗因种种原因面临断代危险。因此有必要对它加以保护、开发,精炼内涵,放大外延,使之永葆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人参故事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它生动地反映了长白山区挖参人丰富的道德生活,体现在人参故事里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构成了早期长白山挖参人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本文就长白山挖参人道德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谈点粗浅的看法.1 长白山挖参人道德观的基本内容1.1 勇敢人们崇拜开天辟地的盘古,炼石补天的女娲等勇敢形象,长白山挖参人也同样把勇敢视为最高美德.因为对于早期长白山挖参  相似文献   

7.
正长白山皇封参业有限公司,是集人参、西洋参种植、加工、销售、研发、旅游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集团,公司下设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皇封参隆参业有限公司、抚松参美化妆品有限公司、抚松皇封参商贸有限公司、皇封(北京)参业商贸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公司本部注册资本金7800万元。集团公司总资产3.5亿元。长白山皇封参业有限公司,在长白山核心区靖宇县、抚松县、长白县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人参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被誉为“百草之王”,其不仅拥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形成了传承久远的人参文化。古往今来,因长白山人参拥有的巨大价值,探寻长白山人参的人们一直络绎不绝。东北地区也因长白山人参吸引许多人们前往探寻,引起人口变迁和社会发展。本文通过浅析长白山人参对东北地区人口变迁及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长白山人参,传播和弘扬长白山人参的价值。通过长白山人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东北地区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助力东北振兴。  相似文献   

9.
周娜 《人参研究》2014,(4):62-64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深厚社会历史积淀的社会意识形态,似一杯陈年老酒,滋养着世世代代朴实无华的人们,延续着千百年来传承的文化血脉,其中蕴含了大量具有原始思维特点的观念及信仰形式,也凝聚了丰富的生态主体意识。采参习俗作为传统民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民众长期采参经验、采参智慧和知识的结晶。本文试以集安地区采参习俗为视点,运用生态学理论,从道德层面、信仰层面、哲学层面、地理学层面、社会学层面对其加以观照,以阐释其中所蕴含的生态内质及现代意蕴。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是我国三大“天然药材基地”之一。药用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其中药用植物有900多种,药用动物有近400种。长白山地道药材,如人参、黄芪、五味子、细辛、党参、桔梗、熊胆、鹿茸、哈什蟆油等,驰名中外。我省长白山药用动植物资源的技术开发,取得了成果,开发出了一批新产品,近几年我省医药行业的经济效益增长较快,产值利润一年比一年提高,与我省长白山药用资源的开发研究有直接的关系。但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医药科研必须密切配合,才能使我省长有山药用资源的开发更进一步。根据近年来开发情况,略谈一下对长白山药用资源技术开发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在长白山区,几百年来一直流传着采参祖师老把头孙良闯关东挖参,并被当地各行各业人们尊称为"长白山神"的故事。老把头孙良更是长白山挖参人的保护神。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是老把头的生日,长白山地区的人们都要杀猪宰羊,比过年都隆重。尤其是老把头那首脍炙人口的绝命诗,在当地更是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12.
正吉林省农业委员会于8月12日,在长春农博园举办第三届"长白山人参"美食大赛,旨在进一步加快人参进入食品领域步伐,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人参主产区参业主管部门领导、人参行业专家,"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生产企业代表将出席本次活动。本次美食大赛以传播中华人参文化,享用地道人参美食为主题。让更多人  相似文献   

13.
正人参,古往今来被人们奉为"神草"。它具有安神益智、美容美颜、延年益寿的功效,长白山人参更是名扬四方,成为当地百姓赖以生存的瑰宝。东北老百姓家里常年备着白酒泡制的长白山人参,用于养生和御寒。丁政然研究发现,经过发酵的人参更适合人体吸收,当地粘黄米和泉阳泉水,结合长白山人参酿制而成的"参香型""参花香"酒飘遍了吉林大地,也香飘了部分中国的城乡市场。从啤酒、白酒,到人参酒的转型,中国人参发酵酿酒的唯一传承代表者——"参花香"酒。  相似文献   

14.
正为庆祝第30届中国抚松长白山人参节,弘扬博大抚松人参文化,挖掘抚松人参精品,提升"长白山人参"知名度、美誉度,促进抚松县人参产业健康发展,2016年9月6日,由抚松县委宣传部主办,抚松县人参产业发展中心承办的抚松县"第11届参王大赛",在国家级长白山(万良)人参市场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1980年以来,长白山五加科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了具有多种重要生理活性的非皂甙类成分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16.
放山     
放山,也叫放棒槌,是东北人的行话,即上山采人参。因研究需要,我们需采集几份野山参原位根域土壤样品,因此才有了这次难忘的放山之行。  相似文献   

17.
《人参研究》2006,18(3):45-45
为了交流推广长白山人参、西洋参安全优质高产植保技术,促进吉林省“长白山”人参、西洋参产业的长足发展。2006年7月31日“吉林省长白山人参、西洋参安全优质高产植保技术交流会”在参乡抚松召开。参会人员遍及吉林、辽宁、黑龙江、山东等地人参(西洋参)种植大户及参场技术人员140多人,科研院所、农药生产厂家、经销商的技术人员30多人。本次交流会由吉林参王植保有限责任公司、先正达(中国)投资公司、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主办,会议主题为:与世界同步、安全优质。旨在:启动与世界植保技术同步的标准化病虫害解决方案,强化长白山人参产品的地域种植特色,赢取产量、品质、效益的共同提高,重振吉林长白山人参产业。  相似文献   

18.
野山参是国家一级保护的濒临灭绝的物种,但当今采挖野山参的行为无人制止并可获厚利。目前国内主产地长白长区的野山参资源已极其稀少。真正去放山的人(实际的采参人)也越来越少,纯正的国产野山参商品已十分罕见。但由于野山参价格越来越高,人工培育的山参(包括移山参和各种趴货)日益增多。国内对移山参、充山参和各种类似的山参,并没有统一或明确的定义,市场上普遍喜欢使用移山参的名义销售各种非正品山参,甚至一些长脖型的园参品种(如圆膀圆芦、竹节芦、草芦、线芦等)也常常充当移山参。目前,山参类药材的市场十分混乱。近年在上海俏销的“活性移山参”,由于价格在野山参与普通园参之间,又是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前景看好。但是,有此并不是真正的移山参。究竟什么是移山参?它和各种趴货之间的界限如何确定,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1梦马得参长白山下松花江上游有个新华村,村里有个老徐家,老少三辈都是放山人。第一辈名叫徐奎,年仅15岁就闯关东,来到长白山下,一开始给参户们扛活,当"半拉子",后来放山挖到了大人参,卖了不少钱,就用这些钱娶了媳妇,他也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放山把头。第二辈人称徐老四,原名徐德发,知道他原名的还不如知道他外号的人多,他也成了放山把头。今天  相似文献   

20.
郑慕蓉  霍达  周丽珊 《茶叶》2016,(1):56-59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也是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是闻名中外的旅游城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生命力,提升旅游的文化性乃大势所趋,发展茶文化旅游是武夷山重要的特色旅游资源。"喊山"与"开山"是在武夷山民间举行的传统祭茶活动,传承几百年,是当地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张显,是具有武夷山特色的茶俗,同时也是武夷山茶文化的重要组成,茶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本文将就武夷山祭茶文化的历史、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保护与开发武夷山祭茶文化的必要性与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