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野生人参的发现距今以有4000多年的历史,近五十多年以来由于森林面积的大幅度缩小和过分的采挖,野生人参仅局限在北纬40°~48°,东经117.6°~134°的长白山脉,主产头道松花江、二道松花江畔的抚松、靖宇、敦化等,鸭绿江畔的集安、长白、临江等地。由于野生人参渐渐减少,1992年被列为国家珍稀濒危植物。野生人参分布的大地形为各种类型的山地,平原无野生种。在针阔混交林年降水量为500~1000mm,平均湿度在70%,森林腐植土含水量为40%~50%左右,比较适合野生人参生长的如辽宁省桓仁县、吉林省集安市的山区。野生人参生长缓慢,1~5年为幼苗,三小叶,…  相似文献   

2.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为人参属(Panax)五加科(AraLiaceae)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它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植物[1]。人参属植物经历了一亿多年漫长的生物学演变过程,在第三纪地层中发现了人参化石。由此可以推断,五加科及人参属植物的祖先在白至纪就已存在于地球上了。古代人参的生产地区有二:一是太行山山脉包括今天的长治县和邯郸等地区;一是长白山山脉,包括吉林、辽宁、黑龙江和朝鲜等地[2]。后来由于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变化,在我国仅长白山山脉和大兴安岭地区分布有少量的野生人参。  相似文献   

3.
人参和西洋参种子休眠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和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inne)同为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屑(Panax)多年生草本植物。Panax是由希腊文Panaxos衍生而来,其意为“万灵之药”,两者同为世界闻名的珍贵补药。我国栽培人参的历史最悠久,已有1660年了,但有计划地引种西洋参则是从1975年才开始的。  相似文献   

4.
普通大麦(H.vugare)的祖先野生二棱大麦(Hordem spontaneum)起源于中东弧形地区(Harlan和Zohary 1986),在地中海流域及亚洲包括中国广泛分布(Harlam1979;Qiguan 1981),弗雷等人(1984)认为来自野生大麦的基因可以提高栽培种的生产能力。野生二棱大麦广泛地分布在塞浦路斯中东部,那里年降雨量300mm,而且在年降雨400~500mm的西南部也有发现。它茂盛地生长在平原耕地的边缘和海拔1000m的山脚地。哈  相似文献   

5.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根腐病是农田栽培人参较严重的病害,经分离鉴定致病菌至少有以下几种(1)Rhizoctonia solani Knohu.(2)Fusariumsolani.(3)Cephalosporium Spp.(4)ThielariopsisSPP.(5)Ra mulariaSpp.。据调查,一、二年生参苗的发病率约20~30%,六年生死亡率达50%以上,造成人参严重减产。为了寻找土壤消毒的最佳农药,我们于1983~1985年进行了室内农药筛选与田间防治效果的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又名花旗参,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与吉林人参同属于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生长在大西洋西部沿岸茂密的原始森林里。直到1714年加拿大神父与印第安人找到了西洋参这种植物,经法国植物学家鉴定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按其重量用黄金计价,于是掀起北美人采挖野生西洋参的热潮。到1890年野生西洋参供应迅速减少,达到濒临绝种的境地。到20世纪初,美国和加拿大开始模拟野生西洋参生长环境,致力于人工栽培西洋参。  相似文献   

7.
西洋参(Panax Quinguefolium L.)原产于北美洲,与中国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同属于五加科人参属,是一种名贵药材。我国自70年代引种西洋参获得成功后,开始大面积栽培,到目前栽培面积已达到400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黑龙江省等地。吉林省集安市是我国西洋参的主产区之一,在引种栽培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西洋参栽培管理经验,现将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西洋参的栽培周期 西洋参栽培一般为4年1周期,特殊情况也有3年或5年为1周期的。可1次性直播不移栽,也可在2年或1年生时翻栽。参根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很讲究形状,习惯疙瘩体、短体和圆锥体,因此在生产中应适应市场的需求。2 选地、整地和做参床(畦)2.1 选地  相似文献   

8.
正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是一种传统名贵中药,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始载于我国第一部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靖宇县是吉林长白山人参的重点产区之一,年留存面积300万㎡左右,目前所普遍采用的"伐林迹地栽参模式"既破坏了森林生态平衡又造成了水土流失,后果严重。为恢复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实现绿色  相似文献   

9.
人参和西洋参种子化学催芽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和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inne)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发芽困难。本文就两参种子化学催芽技术的研究进展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10.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是一种名贵药材,在我国入药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完全依靠进口。经临床验证,它与中国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药性与功能不同,不能相互替代。我国自1975年大面积引种驯化西洋参成功后,现已发展到  相似文献   

11.
人参保鲜新方法的研究结束后,对新方法保鲜人参和鲜人参做了抗疲劳、抗缺氧、抗惊厥、抗应激等药理实验比较研究,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1 供试材料与制备1.1 供试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1.1.1对照人参:5年生鲜人参,1996年10月购于吉林省集安市。1.1.2 新方法保鲜人参:5年生鲜人参,1994年10月购于吉林省集安县,按新方法保鲜2年后(和对照人参产地相同)。1.2 动物:昆明种小白鼠,♂、♀兼用,体重符合药理实验要求,均由沈阳药科大学动物饲养室提供,后均在实验室饲养5~7天,保持实验温度20~25℃,相对温度30~40%。1.3 供试材料的制备 将对照鲜人参和保鲜人参分别切成约两毫米参片,用蒸馏水室温浸24小时,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人参(Panax ginsengC.A.Mey)须浓缩液对部分细菌与真菌的抑菌实验,探讨了人参产品效用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3.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是名贵中药,伪品较多。有关人参的伪品鉴别的报道亦不少,使人们对人参伪品的识别较为重视,因而目前市场上的人参伪品已不常见。近些年,随着人参在医药、日化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人参的价格亦随之提高,有些人将用乙醇浸泡提取过的人参经烘干后再次混入好人参中出售。目前这种提取过的劣质人参在人参产区的原料参市场中普遍存在。这种劣质人参虽然也是五加科Panax ginseng C·A·Meger的干燥根,但其大部分有效成份已被提取  相似文献   

14.
正袁俊贤在《人参本草考证和中药检验研究》中~([1]),以"东北五加科人参的开发始于辽金时代"为主题目,将"女真(满)族人是人参开发者"为副题,侈谈东北人参开发始于辽金;女真(满)族对人参进行了原始开发。就全文内容而言,此文是袁氏"我从20世纪60年代起,十分关注地查阅、摘录、收集了古今中外有关人参本草考证的文献资料,退休后始于2000年,通过精心研究,严谨考证,撰写了人参本草考证的系列专  相似文献   

15.
人参芦头系指人参主根和茎之间的根状茎,亦即着生于人参根顶端的根茎。其长度在1~4厘米,直径为0.3~1.5厘米间(栽培人参较野生人参者短而粗)。芦头约占人参根重量的5~10%。每年参茎枯落之后,  相似文献   

16.
我国热区分布着大量野生剑麻,收集其种质资源和分析其纤维品质,有利于剑麻的种质资源保护和人工育种。试验通过调查和收集广东省兴宁盆地的历史产业和种质资源,分析和比较了野生剑麻和栽培种东一号形态、含麻量和纤维品质。调查结果显示,兴宁盆地历史上曾经有完整的剑麻产业链,目前仍至少有5个镇有大量野生剑麻分布,其主要生境为干旱贫瘠坡地。形态和产量结果显示,东一号和野生剑麻的叶长相近,野生剑麻的叶宽和叶基部厚度高于东一号剑麻,野生种的单叶重约1345 g,大约是栽培种的3倍。野生种叶片不同部分的含麻量(1.51%~2.19%)比东一号(2.60%~2.82%)低0.41%~1.31%,野生剑麻纤维长度为44~60 cm,约为栽培种的一半,其纤维直径(0.15~0.19 mm)比东一号(0.12~0.14 mm)高0.04 mm。总的来看,兴宁盆地分布的野生剑麻资源较多,耐干旱和耐贫瘠性好,叶宽、叶基部厚度、叶片重量和纤维直径指标优于主栽品种东一号,是一种具有潜在开发和利用价值的野生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7.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药用历史已有5000余年。现代药理实验和临床应用证实,人参具有抗辐射作用。一、人参抗辐射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西洋参产业从无到有,由小而大,发展迄今,已走过20年的光辉历程。 大家知道,西洋参(Panax quiquefolium L.)原产美国和加拿大,与我国主产的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同科(Araliaceae)同属(Panax)不同种,均誉为名贵补药,闻名于世,但两者在药效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测定石柱参中9种主要人参皂苷,探究石柱参外观性状与人参皂苷含量的关系。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hiral(150 mm×4.6 mm,5μm)柱,以乙腈-磷酸水溶液(0.1%)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石柱参中主要人参皂苷的含量。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相同生长年限的线芦及小竹节芦石柱参重量较小,草芦及圆膀圆芦石柱参重量较大;相同生长年限的线芦及小竹节芦石柱参中主要人参皂苷含量之和高于草芦及圆膀圆芦类型的石柱参;同株石柱参不同部位主要皂苷含量之和:须根芦头小艼大艼主根;相同品类的石柱参,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主要人参皂苷含量之和在最初10年有所增加,12~15年后趋于稳定。结论不同品类石柱参中,线芦和小竹节芦类型的石柱参质量优于圆膀圆芦和草芦;人参皂苷在12~15年左右趋于稳定。人参品质与石柱参的外观性状及生长年限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作为药用植物,在中国应用历史最悠久,栽培时间最早,但发展成栽培业还是在我国清代的中后期。总结我国清代人参栽培业的历史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就中国清代人参栽培业的历史沿革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今后人参栽培业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