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豐順县潘田公社地处山区,早园山■地較多有2,941畝,占总耕地24,000多畝的13.9%,全社5,004戶,22,906人,农民有种植木茨的习慣,今年实种木茨面积3,012畝,是我县盛产木茨公社之一,幾年來农业生产連获增产增收,社員生活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的基础上,解决穿衣用布,已成为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2.
廉江县石角公社油房大队今年大种木茨、大种蓖麻、大建房屋,組织专业队伍,集体飼养原蚕。該大队的特点是:人多、田少,木茨滿山遍野。全大队种植木茨1,740畝,蓖麻90畝,(旱田、坡地45畝、垦荒地35亩,零星种植10畝),木茨比去年扩大一倍,蓖麻全是新种的。最近大队进行木茨生产检查評  相似文献   

3.
广宁县厚溪公社,大信大队,田寮生产队有二十二戶,正勞动力和半劳动力40个。今年全队种植木茨40畝(其中集体20畝,私人20畝)。在公社党委和大队党总支部的领导下,在全县大养木茨蚕的形势鼓舞下,今年該队掀起了养蚕高潮,全年养蚕16.1/4合,其中公养11.1/4合,私养5合,  相似文献   

4.
我县地处山区,农民有种植木茨习惯,向有木茨县之称,今年种植木茨42,100多畝,占总耕地面积13%。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口粮水平不断提高,社員收入不断增加的基础上,解决穿衣用布是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今年在上級党政和县委、县人委的正确領导下,大抓木茨蚕生产,切实解决群众穿衣用布,已取得显著成果。18个公社一个鎮,194个大队都已全面飼养,生产队养茧的占80%,飼养农戶  相似文献   

5.
今年木茨蚕生产,在县委的領导下和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大搞群众运动,这一新兴的付业生产,已蓬勃地发展起来。全县木茨种植面积2万畝,蓖麻750亩,已养蚕25,871盒,平均单盒产茧皮3.5斤,总产量90,548.5斤,收入总金額235,426.1元,同时換回布票543,281尺。  相似文献   

6.
我县地处山区、养蚕条件很好,群众向有“粮林间种”习慣每年冬春二季,把砍伐后的山林迹地进行炼山开荒,与新造幼林的同时,种上了三至四年木茨,这样既有大量什粮收成,又利于幼林成长,全县木茨面积每年保持在十五万畝左右,为发展木茨蚕生产提供了极其豐富的飼料来源。  相似文献   

7.
合蒲县六万山公社大塘大队,全队三百二十五戶,一千三百三十六人,今年种木茨七百畝,共养木茨蚕七百二十四合半,90%以上的农戶养了蚕。共收获茧皮二千四百三十三斤五两,換布票一万四千六百尺八寸,卖得現金六千四百四十八元七角七分,平均每人得布票一丈零九寸,收入现金四元八角六分,平均每戶收入布票四十四尺九寸,現金一十四元三角。全大队木茨蚕收入相当于六三年农业副业总  相似文献   

8.
我场于1956年建成,原为家蚕原种场,1962年随着全专区蓖麻蚕(木茨蚕)生产的发展,轉为蓖麻蚕原种生产,兼生产家蚕普通种,本场設场部和分场两部份(本场部养蚕,分场制种),共有土地面积350畝,职工63人(其中行政干部4人,技术干部7人,工人44人)生产用房3,284.22平方米,全年可生产原种2万合以上。  相似文献   

9.
东岸公社群众素有种植木茨习慣,但由于地处半山区区,土地瘠薄,单位面积产茨量低,一股每畝叶800斤,茨块1,200多斤。自从推广利用木茨叶养蚕后,为增产叶片、多养蚕、各队社員想出了不少提高产叶、产茨的主意,如提早种植期、摘芽、打頂、增施料等。其中以旺村坡大队林場採取的办法一摘根木茨,較为經濟有效。該場63年种木茨3畝,經利用叶养蚕后,不收获茨块,只刈莖杆,讓其越冬。今  相似文献   

10.
自从新体制貫彻后,全社划分为34个生产大队,其中有蚕桑生产的占30个大队,桑地面积7,062畝,比去年同期增加514畝,从三月上旬分別投入养蚕生产,比去年季节提早五天。一、更大跃進年,結出更大豐收果全社收获桑地面积7,062畝,平均畝产700斤,比去年同期554.5斤增产28.5%,其中大树尾达畝产2,000斤以上的有24.5畝,2,500斤以上的有2.5畝,低中刈平均畝产达1,500斤以上的有2畝,叶桑平均达畝产1,200斤以上的有2畝。  相似文献   

11.
灵山县丰塘公社高华大队周权生产队社员群众历年有开荒种植木茨习惯。一九六二年群众试养木茨蚕成功后,一九六三年有百分之九十以上农户都养了木茨蚕,而且普遍得到好收成。一九六四年丰塘公社木茨蚕制种站在这里建立原蚕队,实行集体饲养(公有公养)又获得了大面积高产稳产成绩。  相似文献   

12.
木茨的合理採叶与否,直接影响木茨产量。木茨蚕生产必須按照“产茨为主,採叶养蚕为付,茨叶兼用”的原則,为解决木茨的产茨与採叶的矛盾,寻求一种影响木茨产量最少,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木茨叶多养蚕的合理採叶方法,达到茨蚕两豐收。为此,我們在扶合公社扶合大队田疗二队与老农陳成德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宜都縣長江鄉五星农業合作社,位于長江北岸的平原上,气候溫暖,蜜源丰富。全社農田5,006畝,在播种的作物中有很大部份是蜜源植物,例如在1957年農作物播种面積中,有油菜522畝,苕子(水稻前期作物,做綠肥用)789畝,大豆403畝,棉花1847.6畝,蕎麥405畝,还有少許芝麻和  相似文献   

14.
1959年广东蚕桑生产在全着实现人民公社化,过好了粮食关和1958年获得了显著增产的基础上,将有更大的跃进,我省决定了粮食与多种经营并举的方针,1959年全省桑地面积将扩大到达40万畝,收获面积平均30万畝,每畝桑产茧200斤,全年总产茧60万担。30万畝收获面积的15%,卽45000畝每畝产桑叶10000斤以上,其中5%的面积,卽15000畝每畝产茧1000斤,10%的面积卽30000畝每畝产茧500斤。要保证这些指标,在技术上要抓好下面几个关键:  相似文献   

15.
龙山公社新龙村排58年桑地面积498畝,(内新植桑20畝,旧头桑478畝),自2月26日起截至10月5日止,已摘去7造桑,统计大面识平均畝产10,437斤,其中最高产量的有社干部丰产卫星地1.24畝,由头造至七造已摘桑24,322斤,年产十造的基础上,该排大面积平均畝产预计可达12,152斤,其中高产卫星的则有26,709斤,此去年大面积同时产量预计增产235%(57年产量3,623斤)。  相似文献   

16.
九江公社是一个經济作物地区,以养蚕养魚为主,全社有耕地面积七万六千五百畝,其中:桑地占一万三千畝,魚塘四万四千五百畝,其他甘蔗、飼料地、藕塘雜地等一万九千畝。历史上九江不但出产魚花著名全国,在蚕絲生产也很有名,但在日寇入侵期間,九江的桑塘基地和养蚕設备巳被严重摧毁,解放九年来,在党的領导下,和全民的努力,才逐步恢复和发展起來。桑地面积五七年9,175畝,平均畝产桑2,700斤,总产茧1,485,000斤;五八年11,175畝,平均畝产桑5,500斤,增103%,总产茧4455990斤,比五七年增两倍多。  相似文献   

17.
我县今年发展木茨蚕生产是一項新兴的事业,由于县委的正确領导和各部門的积极配合,进行层层发动,广泛宣傳,由重点試养到多点飼养,全面推广。貫彻以集体飼养为主,社員私养为輔的飼养形式。木茨蚕生产迅速发展起来了。一年來全县共飼养木茨蚕26,303盒(其中包括原种592盒,及外县購进5,019盒)  相似文献   

18.
1959年广东蚕桑生产要在1958年大跃进的基础上,来一个更大更好更全面的高产,总产茧量要此上年增长一倍半,要开展大面积高产运动,全省要求桑地面积扩大到40万畝,收获面积30万畝,平均每畝产桑3000斤,产茧150斤,总产茧60万担。同时我省还要创造畝产桑叶万斤以上的大面积丰产片,还要创造10%以上的桑地面积(3万畝以上)每畝产茧达到500斤,5%以上的桑地面积(1.5万畝以上)每畝产茧达到1,000斤,这更是史无前例大胆的创举,这又是一个艰巨的而又光荣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木茨蚕原吃蓖麻叶,故原名叫蓖麻蚕。六十年代我国用木茨叶饲养成功,因而称木茨蚕。近年来又用鹤木叶饲养成功,因此又有人称之为鹤木蚕。蓖麻蚕原产印度,目前年产蓖麻蚕茧四、五千担,东南亚和南亚次大陆地区、以及日本、朝鲜、波兰等国也有饲养,但数量不多。  相似文献   

20.
东风人民公社在我县北部,属山区丘陵地带,曾有蚕桑生产历史,解放后仍有零星桑地,但管理粗放,大部份分佈河流两岸之河滩冲积地带,土层深厚肥沃,今年随着蚕桑大跃进的形势和总路线的鼓舞下,桑地而积迅速扩展,现在已有桑地334.7畝,除去水浸区外,实323畝,同时培育了“卫星”田1.23畝,获得特大丰收,到九月止共探桑叶21380.35斤,伸畝产17,000斤,其中有一小区0.36畝仅6月分一次便采叶3700斤。该社获得高产是由于改革了落后的耕作方法,推广了新技术和进行思想革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