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低产低效茶园的成因,提出了建立高效良种茶园,增强茶叶发展后劲;实施重修剪为主,部分区别对待和改进茶园施肥、耕作技术以及注重病虫害防治等五条综合培育措施,为改造低产低效茶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数据挖掘的生态公益林效益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公益林效益评价是生态公益林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生态公益林效益评价的主要内容与价值量评估公式、参数设置及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生态公益林效益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结构与体系结构;设计了以模型库与知识库为中心,辅以数据库、方法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生态公益林效益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利用软件工程方法、J2EE框架技术、MVC设计模式和数据库访问技术实现系统开发。系统利用数据挖掘中聚类分析技术,能进行生态公益林资源分类和关联规则技术挖掘出公益林不同效益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系统具有较强的分析、预测与决策、可视化输出功能,辅助生态公益林管理与决策者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樱桃作为一种酸甜可口的水果,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其中大果樱桃作为其中的一个品种,由于其口味酸甜、果实较大,从而在市场中更加受欢迎,因此,加强对大果樱桃的栽培技术研究意义重大。从大果樱桃低效林形成的原因以及大果樱桃改造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针对大果樱桃低效林的形成原因,对其栽培技术进行了改进,从而提高了大果樱桃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到户后关于集体公益林管护问题评述的基础上,构建了甘肃省生态公益林管护双方的博弈模型,研究了博弈达到稳态的条件以及影响生态公益林管护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户对生态公益林的期望收益低,林业补贴标准不高等因素是农户管护经营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农户对生态公益林的管护积极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公益林供给与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钦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130-133
在中国,公益林需求呈增加趋势,但是由于公益林具有公共物品属性,需求者付费极少,公益林供给者投入成本无法回收,导致公益林供给不足。此文首先对公益林供给和需求进行理论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然后,提出政府要建立公益林需求者付费机制,明确界定公益林的需求主体;激励公益林供给,对公益林供给要分类施策、分类补偿。  相似文献   

6.
针对核桃低产低效园改造,提出了合理间伐、嫁接改良、加强土肥水管理、合理修剪、加强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控、科学调整园区规划等综合配套技术,以实现低产低效园提质增效目的。  相似文献   

7.
核桃低效园改造主要目的有2个:一是更换优良品种,二是培养合适的丰产树型。目前使用最多的改造技术是采用插皮舌接、高接换优,之后再培养树型。但此方法存在成本高、费时费力、见效慢的缺点。在实际生产中,需应用更成熟的方块芽接技术,充分利用核桃萌蘖力强的特点,把整形与换优过程进行融合处理,可以大幅降低成本,缩短树型培养时间,实现提前丰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分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合理地分配补偿资金,有利于保护公益林。笔者首先阐述了补偿资金分配原则;其次,运用公平理论、产权理论、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理论分析和论证了目前中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分配不公平,公益林所有者的产权收益不能实现,政府必须干预解决;第三,提出补偿资金分配应该考虑公益林的成本、质量、需求程度、重要性程度、面积和经济损失等因素,并且进行了分析;最后,论述了补偿资金分配标准的确定方法,提出国有的公益林应该以公益林成本核算为基础确定补偿资金的分配标准,非国有的公益林应该以经济损失核算为基础确定补偿资金的分配标准。总之,政府必须建立公平、合理的补偿资金分配机制,以便激励公益林建设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刘斌 《种子科技》2020,(7):126-126,128
现阶段,陕西省榆林市的生态公益林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存在对公益林发展内涵理解不深的问题,在分析榆林市公益林管理内涵、经营活动、组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杨连和 《种子科技》2020,(4):107-107,109
生态公益林是我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自然环境、防风固沙及缓解水土流失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提高生态公益林保护和管理的工作质量,对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简单分析了目前生态公益林保护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李丽 《种子科技》2020,(4):119-119,122
公益林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生态公益林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为此还应采取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措施,促进我国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探讨了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保护与管理,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时期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同时带来了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而通过建设生态公益林可以改善生态环境。目前,生态公益林建设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在生态公益林的规划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生态公益林的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武爱梅 《种子科技》2020,(5):118-118,121
生态公益林是我国林业和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发挥着改善自然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作用,还可以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休闲场所。而林业工作站作为林业管理的最基层机构,不仅是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的参与者之一,也在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对林业工作站在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4.
台湾海岸乡土树种引进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福建省沿海防护林树种单一和生态系统脆弱的现状,引进台湾岛本土海岸防护林树种林投、台湾海桐、台湾栾树、海檬果、水黄皮、福木等,应用于沙荒风口造林、木麻黄基干林带改造和海岸后侧木麻黄低效林更新试验。研究发现,风口地段通过挖大穴、下客土、深栽和浇足定根水的营林措施,辅以简易风障的工程措施,林投造林保存率达到85%以上,且风害轻微;郁闭度小于0.5的木麻黄基干林带下直接种植台湾海桐、海檬果、水黄皮和台湾栾树,以及较密林带经过渐伐后套种台湾海桐、水黄皮和台湾栾树,3年均可郁闭成林,所形成的异龄复层林其防护功能与原林带相比提高25%以上;海岸后侧木麻黄低效林更新采用木麻黄优良无性系分别与台湾海桐、水黄皮、海檬果带状混交,或与台湾栾树行带混交可以提高林带生产力和防护功能。上述表明,在引进的台湾海岸树种中,林投是沙荒风口理想的造林树种,台湾海桐、水黄皮、海檬果、台湾栾树等是海岸木麻黄基干林带和后侧木麻黄低效林更新改造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海南省低质低效林高效栽培技术,为海南省低质低效林改造奠定基础,采用样方调查及取样分析方法,研究了海南省国营通什林场(109o31′E,18o46′N)低质低效加勒比松次生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及其土壤理化性质,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灌木层植物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高于草本层,但均匀度指数却低于草本层;林下植被生物量总体表现为灌木层大于草本层;土壤全N的含量在1.15~1.78 g/kg之间,0~20 cm土层的全N含量与20~40 cm土层及40~60 cm土层间差异性显著。40~60 cm土层的有效P含量与其余2层呈显著差异。0~20 cm土层速效K含量与其余2层差异性显著。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海南省低质低效林土壤养分较为贫瘠。林下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全N、全P、全K、速效K含量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但与容重、pH值相关性并不显著。生物量与土壤的理化性状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16.
环境问题一直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降低工业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近年来,国家及各级政府已经采取了多种举措来改善环境,建设生态公益林就是其中的一项基础工程。但是,当前生态公益林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改善环境、抵御自然灾害、带动林业发展的作用,从生态公益林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出发,提出通过加强管理、创新机制,促进我国生态公益林建设发展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孙存启 《种子科技》2020,(7):118-118,120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促使人们不得不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建设生态公益林是保护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此,就生态公益林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彦成 《种子科技》2020,(4):62-62,65
生态环境建设对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公益林对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提高公益林的生态保护功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从而为我国生态系统的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胡一朗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0):307-311
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分为低效利用和高效利用,运用演化博弈论探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演化。研究表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的收益和投入成本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演化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的收益大于低效利用的收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高效利用将充满整个农村社会;反之相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低效利用将充斥整个农村社会。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氮素利用效率基因型水稻氮素积累与转移的特性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选用氮素利用高效型和低效型具有代表性的12个粳稻基因型, 研究水稻氮素积累、转移特性的差异及其与氮素利用效率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有效分蘖临界叶龄(N-n)、抽穗和成熟期, 氮高效类型水稻的氮素积累量极显著高于氮低效类型, 而拔节期差异不明显。水稻氮素的阶段性积累量, 除(N-n)至拔节阶段, 氮高效类型水稻极显著低于氮低效类型外, 其余各阶段氮高效类型水稻的氮积累量均极显著高于氮低效类型。水稻氮素的阶段性积累率, 移栽至(N-n)和(N-n)至拔节阶段氮低效类型水稻显著大于氮高效类型, 而在拔节至抽穗和抽穗至成熟阶段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抽穗前的氮素转移量和转移率, 氮高效类型水稻显著或极显著大于氮低效类型, 而抽穗前氮对籽粒的贡献率, 氮高效类型极显著低于氮低效类型。氮高效类型水稻具有在(N-n)前氮素适度积累, (N-n)后至抽穗阶段, 氮素的有效积累高而无效积累弱的特点。因此至抽穗期, 氮高效类型水稻的氮素积累量大于氮低效类型, 具有较高的氮素转移量和转移率。但由于氮高效类型水稻在抽穗以后仍具有较强的氮素积累能力, 因此其抽穗前氮对籽粒的贡献率相对低于氮低效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