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玉米生产的第二大国,年产玉米1.06亿t~1.33亿t,主要用于饲料,其消费量占我国玉米总量的59%~79%。2002年,我国玉米工业加工量为1500万t,约占玉米总量的13%,主要用于生产酒精、白酒、淀粉、淀粉糖、味精和柠檬酸等。虽然目前我国玉米深加工的产品种类较多,但对于玉米加工产品的发展深度不够,综合利用不够,市场开拓不够,致使有些产品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企业发展步履艰难。下面重点介绍利用发酵法生产酒精或饲料级赖氨酸的副产品———玉米胚芽,提取营养保健价值高的食用油———玉米油的生产工艺,以提高酒精行业和饲料行业的附加…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0年我国玉米市场需求总量将达到1.7亿t,按目前的生产能力计算,供需相差470万t。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通过施肥及其他措施提高玉米单产已十分有限。因此,通过遗传改良创新。选育超高产、优质专用、抗逆性强的玉米新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是解决这一问题最为现实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东北、华北春玉米品种使用情况及生产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从全国总产量来看,20世纪80年代,玉米常年产量在1.1亿~1.3亿t;20世纪90年代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1998年玉米总产量达到了历史新高1.32亿t.21世纪初玉米总产量有所下降,2003年仅为1.16亿t.近年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产量逐年增加,发展势头良好.2006年,玉米播种面积、总产和公顷产量分别达到2 700万hm2、1.455亿t和5 400kg;2008年,三项指标分别达到2 700万hm2、1.659亿t和5550kg;2009年三项指标分别达到2 933万hm2、1.640亿t和5 250kg.玉米生产快速发展为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玉米总产增加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达45%,居各大粮食作物之首.  相似文献   

4.
我国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我国,玉米是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居秋粮作物之首.在我国现有的耕地中,玉米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1/5,玉米总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25%以上,年总种植面积达到2500万hm2,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玉米主产区以及西南、西北的部分地区,年玉米产量达到1.2亿t,播种面积和玉米产量都处于世界第2位:但我国玉米单产同世界其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中游水平,未来我国播种面积扩大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依靠农业科技努力提高玉米单产将是我国未来玉米生产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玉米增长潜力、方向与保障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1990~2012年我国玉米产量,玉米增产贡献率的75%来自扩大种植面积,25%来自提高单产,说明我国玉米增产潜力非常大。为实现2020年我国玉米产量达2.5亿t,提出"一机两改一保障"的发展战略和6条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08年我国玉米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1.56亿t,较2007年增长417万t,其中东北地区玉米单产将在经历了2007年的严重干旱后恢复性提高。2008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同比减少0.69%,主要原因是大豆种植效益高于玉米,农户将部分玉米耕地转种大豆。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淮北市作物秸秆资源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进一步合理高效利用秸秆资源,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在掌握淮北市秸秆资源数量的基础上,估算出2011年淮北市秸秆养分总量。结果表明:2011年淮北市秸秆数量为170.5万t,其中小麦、玉米和大豆三大作物秸秆居多,占秸秆总量的98%以上。所含的总养分为43045.7 t,其中N、P2O5、K2O分别为15511.2 t、4696.8 t、22837.7 t,总价值约1.88亿元。因此,合理利用秸秆的养分资源对于缓解化肥数量的不足,减少农业投入,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1我国的人口增长与食物保障问题 中国要用大约7%的世界耕地,供养超过20%的世界人口。中国生产的稻米总量占世界的30%,玉米总量占20%,棉花总量占26%,油菜籽总量占33%。尽管如此,我国自产的农产品远远不够自己消费。我国每年要进口3000多万吨大豆(占消费量的60%以上),还要进口数量不等的玉米、棉花和稻米等作物产品。1992年以来,我国谷物增长幅度低于人口增长幅度,我国对国外农产品的依存度在逐年上升。如何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摆在了所有中国人的面前。  相似文献   

9.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就可持农业产生情况。内涵、发展前景,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框架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7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对贵州毕节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了原则性的建议c1可持续农业产生的背景1.1现代化农业的成就与问题1.11成就本世纪初期世界人口16亿,耕地9亿hm2,谷物总量5亿t。1950年人口25亿,粮食总产6.89亿t,粮食增产不多,人均占有粮食减少。1986年世界人口增至49亿,粮食总产量增加到187亿t,增加171倍,同期人口仅增加096倍,人均占有粮食由276kg提高到381kg,人均肉类由15kg提高到31kg。1996年粮食总产量比1950年增加2倍。世界农业近半个…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水稻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有60%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水稻年播种面积3000万hm^2,占世界的20%:产量1.85亿t,占世界的近1/3;单位面积产量6.35t/hm^2.比全球平均产量3.85t/hm^2高65%。水稻在我国谷物产量中始终保持在总量的40%左右,占据了近半壁江山。我国的水稻育种在20世纪经历了矮化育种和杂交水稻三系配套两次革命后,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优良的饲料,重要的工业原料和粮食作物。近年来,玉米生产发展较快,成为世界第三大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全世界生产的玉米籽粒的70%~80%作为饲料,10%~15%作为工业原料,10%~15%为人们食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玉米作为饲料和工业原料的几率会更大,发展玉米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据1996年统计,全世界玉米总产量为5.75亿t,其中总产量最高的国家是美国,约2.36亿t,占全世界玉米总产量的41.04%,其次是中国,约1.17t,占全世界玉米总产量的20.35%,巴西、墨西哥、南非以及欧共体各国等都是盛产玉米的国家。当前玉米的出路主要…  相似文献   

12.
浅议玉米食品工业深加工的开发重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我国玉米食品工业深加工现状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总产量1.2亿t,在粮食作物中排在第3位。在玉米食品工业领域的深加工,主要有直接利用玉米原料发酵制酒精等发酵产品,还有用玉米先制成淀粉作为原料,再进一步加工成味精、淀粉糖等深加工产品。我国目前玉米食品工业深加工的现状如下。(1)玉米原料制酒精和白酒酒精在食品、化工和医药方面有广泛的用途,近十多年来发展很快,1995年全国酒精产量为170万t,1996年为240万t,2000年降至206万t。近年酒精装备开工率不足50%,在此期间由于国家将玉…  相似文献   

13.
红薯加工产品种类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薯又名地瓜、山芋,属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广泛种植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目前,我国的红薯年产量为1.5亿t左右,占全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在我国粮食作物中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居第四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畜禽粪尿资源及其替代化肥潜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王志国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26):121-128
基于我国养殖业发展现状,以种植业化肥用量为参照,统计分析了包括固体和液体粪便在内的畜禽粪尿资源总量及其替代化肥潜力。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畜禽粪尿排放总量为23.99亿t,养分总量2573.10万t,其中氮(N)、磷(P2O5)、钾(K2O)养分总量分别为1278.50万t、366.16万t、928.44万t,可替代同年种植业化肥施用总量(6022.70万t)的42.73%;我国不同地区畜禽粪尿替代化肥潜力差异较大,其中华东、东北和西南地区等地畜禽粪尿养分总量最高,达1369.52万t,占全国畜禽粪尿养分总量的67.15%,可替代全国当年化肥用总量22.74%。经过堆肥和沼液发酵处理的畜禽粪尿,养分综合损失比例为19.43%,养分理论剩余总量为2055.11万t。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畜禽粪尿资源化利用及化肥减施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玉米育种成绩斐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十年来,我国玉米生产是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生产条件逐步改善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1952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只有18849万亩,平均亩产89.5公斤,总产168.5亿公斤。到1988年,玉米面积扩大到29545万亩,增长了56.7%,平均亩产264公斤,增加了1.9倍,总产达到780亿公斤,增长了3.6倍。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世界第二位。 回顾历史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玉米生产的迅速  相似文献   

16.
《种子世界》2006,(12):18-1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培育主要农作物新品种5000多个,2005年粮食总产量增至4.8亿t,基本满足了13亿人口的消费需求。我国突破了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矮败小麦、杂交油菜等一系列重大核心技术,取得了盐渍土改良、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使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粮食总产量从1亿t增加到4.8亿t。此外,我国还建立了瘦肉猪、蛋鸡、奶牛、肉羊、水产品等良种繁育体系,研究出优质高效配合饲料和集约化养殖技术以及猪瘟、牛瘟、禽流感、新城疫等重大疫病高效疫苗,使我国肉类、蛋类、水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17.
据统计数据表明,2019年,我国的玉米总产量达到26 077万t,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23.5%,位居世界第二。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少,庞大的人口基数导致玉米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这种形势下,如何通过新型的农艺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已成为各级农业部门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围绕促进玉米产量提升的主要农艺技术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从1亿t连登1.5亿t、2.0亿t、2.5亿t、3.0亿t、3.5亿t、4.0亿t、4.5亿t、5.0亿t等七个台阶,并具备了5亿t以上的生产能力.从农产品欠缺到供求平衡和地域性的相对过剩,我们这个近13亿人口的大国,现在粮食、肉类、蛋类、水产品、水果、蔬菜的人均占有量都超过世界人均占有量.  相似文献   

19.
数字     
《种子科技》2015,(1):6
<正>中国小麦产量预计达1.253亿t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15年度中国小麦产量预计为1.253亿t,高于2013年的1.219亿t。小麦进口量预计200万t,低于早先预测的270万t;小麦供应总量预计为1.86亿t,早先的预测为1.867亿t,上年为1.824亿t;小麦用量预计为1.229亿t,  相似文献   

20.
<正>阶段性供大于求加剧,临储政策调整引市场观望当前国内玉米价格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国内玉米供应压力大。近年来,我国玉米连年丰收,已超过水稻和小麦,成为国内种植规模最大的粮食作物。2012—2014年我国连续3年启动临储玉米收购,累计收购量超过1.8亿t,同期竞价销售成交量3 000多万t,国内玉米库存不断增加,供应压力加大,阶段性供大于求格局进一步加剧,对玉米价格走势形成了压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