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苦瓜营养成分分析及采收期对苦瓜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筛选适合鲜食或药用加工专用苦瓜品种及明确其采收期,以22个不同苦瓜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苦瓜品种(系)的干物质量、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纤维素含量、多糖含量、黄酮含量和皂苷含量等营养品质及采收期对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苦瓜营养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干物质量、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纤维素含量、多糖含量、黄酮含量和皂苷含量平均分别为5.48%、8.34 mg/(100 g·FW)、10.24 mmol/(100 g·FW)、2.33%、8.8 mg/(g·FW)、105.99 mg/(100 g·FW)和53.46 mg/(100 g·FW)。同时,研究表明:采收期对苦瓜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纤维素含量、多糖含量、黄酮含量和皂苷含量具有显著的影响,苦瓜采收期以授粉后16~17天为宜,此时苦瓜品质佳。  相似文献   

2.
我国主栽棉花品种的棉籽油资源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地区、不同棉花品种棉籽油脂肪酸含量与组成的差异。【方法】以收集于我国棉花主产区的82份棉花品种的棉籽为试验材料,采用索氏法提取种子中粗脂肪,并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最后通过聚类分析等分析脂肪酸组成与棉花品种和产地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棉籽仁脂肪总含量在188.4~302.8 mg·g~(-1),平均为249.52 mg·g~(-1)。棉籽仁中主要脂肪酸为亚油酸(104.88~180.68 mg·g~(-1))、棕榈酸(41.53~69.77 mg·g~(-1))、油酸(28.29~48.86 mg·g~(-1))和硬脂酸(3.56~6.8 mg·g~(-1));各品种脂肪酸含量具有差异。聚类分析表明,棉籽脂肪酸总含量和脂肪酸组成与产地具有相关性。【结论】本研究筛选得到棉籽脂肪酸总含量以及油酸、亚油酸、亚麻酸高的材料,明确了82份种质资源的棉籽油分特征、特性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种子》2020,(6)
龙榛2号杂交榛是经引种选育出的杂交榛新品种,具有树体长势强壮,结实早、抗寒性强,产量高等特性。果实平均单果重2.01 g,出仁率48.50%,粗蛋白18.56%,粗脂肪59.45%,氨基酸总量19.34%,维生素C 29.80 mg·(100 g)~(-1),平均产量达127.13 kg·(667 m~2)~(-1)。可在年有效积温2 400℃以上,冬季最低温度-35℃,无霜期120 d的地区栽植。  相似文献   

4.
高小丽 《中国种业》2020,(12):64-68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20份豌豆品种(系)营养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豌豆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2.71%,粗脂肪平均含量为1.32%,粗纤维平均含量为4.38%,灰分平均含量为2.72%,碳水化合物平均含量为65.61%,16种氨基酸总含量平均值为21.80%,各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2.53%-16.87%。主成分分析表明参试豌豆品种(系)的营养品质指标可以用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0.287%)来表示。主成分综合评价得分大于1包括3个品种(系)。欧氏遗传距离为10.0时,聚类分析将20个豌豆品种(系)划分为3个类群。根据两者分析结果的相似性,最终筛选出中秦1号,2011056、拉萨黑豌豆3个优异资源供生产或加工使用。  相似文献   

5.
以西藏地区豌豆为材料,选取16个豌豆品种(系)进行营养成分分析,旨在揭示不同品种(系)豌豆的营养品质,为豌豆的生产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2.6%,脂肪平均含量为1.09%,淀粉平均含量为54.7%,钙平均含量为54.6 mg/100 g,磷平均含量为354 mg/100 g,铁平均含量为4.01 mg/100 g,氨基酸总量平均含量20 g/100 g。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淮安红椒的营养成分及完善食物营养成分数据库,采用国家标准测定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并与红甜椒和小红辣椒的营养成分进行对比分析,还对不同贮藏条件对淮安红椒品质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淮安红椒的营养成分较为全面,其中粗蛋白、糖类、粗脂肪、粗纤维等成分的含量与其他品种持平,但VC与辣椒红色素的含量较高,分别是201 mg/100 g,0.75 g/100 g;辣椒素的含量较低,仅为0.14 g/100 g.合理的贮藏条件能显著延长其贮藏期,最优贮藏温度9℃,最优贮藏温度范围8~13℃,贮藏时间不超过20 d,为淮安红椒贮藏和进一步深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优质石榴品种品质比较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开发利用优质品种石榴资源,对我国6个主要石榴产区9个特色品种石榴果实的营养品质指标、特征性指标以及带皮压榨石榴汁的感官特性进行了测定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个石榴品种的营养品质指标中,可溶性糖含量为10.79%~13.90%,总酸含量为2.86~11.05 g/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41%~16.45%,VC含量为6.33~13.83 mg/100 g,籽粒硬度为2.86~4.19 kg/cm2;果实特征指标中,浆果百粒重为25.85~70.85 g,可食率为55.12%~75.00%,果皮厚度平均值为1.40~3.33 mm,厚度差绝对值为0.02~0.94 mm;带皮压榨出汁率为35.76%~55.63%;各品种石榴果实之间的营养品质指标和特征指标均具有较大的差异。其中薄皮软籽甜石榴"甜绿籽"的综合指标优于其他品种,是鲜榨石榴汁的最佳品种。  相似文献   

8.
唐秀桦  韦民政  闫海锋  李韦柳  熊军 《种子》2019,(6):127-130,160
桂经薯8号是以广薯87为母本,采用放任授粉方法,经逆境选择法多年筛选鉴定而成的紫心甘薯新品种。在2014—2015年广西甘薯区域试验中,桂经薯8号的平均鲜薯和薯干产量分别为1 808.8 kg·(667 m^2)^-1和600.5 kg·(667 m^2)^-1,分别比对照桂薯二号增产15.1%和57.9%。薯块平均干率33.2%,花青素含量76.4 mg·(100 g)^-1,维生素C含量32.4 mg·(100 g)^-1,钙含量129 mg·(100 g)^-1。该品种熟食味优,商品性好,耐贮藏,适合鲜食及食品加工用。2016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安徽21个萝卜品种的矿物质、可溶性总糖、蛋白质、维生素C和粗纤维5个营养指标含量,并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种质的综合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恨地钻和二躁萝卜综合营养品质突出;滁县大红萝卜、牛腿红、歙县白萝卜、太平白萝卜、五河红萝卜和寿县大青萝卜综合营养品质居上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态环境马铃薯维生素C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凤军  张永成  田丰 《种子》2006,25(12):24-27
对马铃薯参试品种在西北地区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维生素C含量变化进行方差分析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试点间、品种间以及试点和品种的互作间都存在着极显著差异,6个品种平均维生素C含量为15.04mg/100g,陇薯3号最高,为18.68mg/100g,90-2-10最低。为12.23mg/100g;7个地点平均维生素C含量为15.04mg/100g,青海西宁最高,为16.75mg/100g,青海海南最低,为12.93mg/100g。中薯36这个品种的回归系数〈1,是稳定性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宜播州区栽培的辣椒品种,对8个朝天椒品种的生育性状、经济性状、投入成本、经济效益、抗性等进行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遵辣9号表现最好,产量最高,鲜重1 411kg·(667m~2)~(-1),纯收入2 115元·(667m~2)~(-1);其次是艳椒808,产量1 259kg·(667 m~2)~(-1),纯收入1 429元·(667m~2)~(-1);第三是保银828,产量1 340kg·(667m~2)~(-1),纯收入1 369元·(667m~2)~(-1),抗性最好;第四是朝天椒8号,产量1 282kg·(667m~2)~(-1),纯收入1 241元·(667m~2)~(-1)。这4个品种适宜在播州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茄子果实的维生素P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在中国广泛种植,是一种重要蔬菜,其富含维生素P,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筛选富含维生素P的茄子材料,对于茄子的品质育种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40个茄子材料的果实维生素P含量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材料之间,茄子维生素P含量差异较大,果肉中最高可达(0.82±0.03)mg·g~(-1)·FW~(-1),果皮中最高可达(1.66±0.09)mg·g~(-1)·FW~(-1);茄子果皮中维生素P含量高于果肉;果皮颜色较深的材料要高于颜色浅的;所得研究结果对于未来选育高含维生素P的茄子品种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不同山楂品种的营养品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评价不同品种山楂果实的营养品质,筛选出营养丰富、满足不同需求的品种,为山楂品质育种提供参考,测定了11个山楂品种的营养成分,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山楂品种的总酸度、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差异明显,其变幅依次为1.625%~3.061%,5.165~8.714mg/g,6.610%~28.110%,55.87~139.70mg/g。综合营养品质最好的品种是燕瓤红,营养品质最差的是敞口。  相似文献   

14.
杨东顺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1):264-267
旨在建立一种简便快速低成本的辣椒素测定方法。辣椒样品中辣椒素经69.15%乙醇,振摇10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100μL,置于2.0mL样品瓶中,加0.9mL去离子水,旋涡混匀后用于酶标仪分析。结果表明:标准曲线满足线性方程Y=-42.9X+30.3,相关系数R2=0.9999;在100mg/100g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测为92.6%,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5%;方法检出限为0.25mg/100g。300余份新鲜辣椒样品中辣椒素含量测定结果在1.50~323.8mg/100g之间。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辣椒中的辣椒素含量,有操作简单、测定速度快等优点,尤其适合批量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了解张掖市内不同作物中的营养物质,打造高营养特色农作物种植示范、注册张掖市有机特色农副产品商标。本研究对张掖市富硒带29个作物品种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粗纤维及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筛选出品质优良的作物。结果表明:各作物中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较低。‘胡麻2’中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5.30 g/100 g、40.10 g/100 g,种皮小米中四种总维生素含量最高,为721.08 g/100 g。黄参中三种总矿物质含量最高,为3.7×10~3g/100 g。几种脂肪酸总含量最高的作物为甜糯玉米,含量为98.00 g/100 g。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总含量最高的作物分别为几种胡麻与黑小麦,总含量分别为5.34 g/100 g、10.22 g/100 g。29种作物中营养成分存在较大差别,黄参、‘胡麻1’、‘胡麻2’、‘胡麻3’、‘琉璃苣1’等这5个作物的品质得分最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较优良的食用作物。  相似文献   

16.
15种蔬菜营养成分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通过对河北省15种蔬菜品种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为人们日常的膳食结构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室内测定的方法测了土豆、胡萝卜、豆角、番茄等15种蔬菜的矿质元素、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测定。【结果】在这15种蔬菜中茴香蛋白质含量最高(7.77g/100g·FW),苦瓜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106.52 mg/100g·FW),钙含量最高为油菜(6.72g/100g·DW),胡萝卜镁含量最高(56.09mg/100g·DW),黄瓜铜含量最高(1.84mg/100g·DW),锌含量最高是莴苣(8.86mg/100g·DW)。【结论】所测定15种蔬菜的蛋白质、镁、铁、锌不能满足人体的日常需求,但油菜(6.72g/100g DW)、黄瓜(2.03 g/100g DW)、芹菜(2.95 g/100 DW)含钙量较高,可以满足人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不同作物中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和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该研究利用HPLC法测定了玉米、大豆和油菜不同品种籽粒中维生素E的含量,并对3种作物及每种作物不同品种之间的维生素E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作物的VE总量为油菜>大豆>玉米;活性最高的α-生育酚含量为油菜>玉米>大豆。每种作物不同品种间VE总量与α-生育酚含量比较发现,玉米不同品种间的变化最大,其VE总量与α-生育酚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在12.05~128.63 mg/100 g之间和0.93~52.01 mg/100 g之间。这些数据为将来的基因工程育种、食用油选购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种子》2021,(7)
以西南地区30种大豆为研究对象,通过必需氨基酸指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等化学指标对大豆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系统分析,并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对30种大豆的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豆总氨基酸含量在135.00~165.50 mg·g~(-1)之间,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比值在36.64%~39.01%之间,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小于100,大部分品种必需氨基酸指数大于100,且品种间差异较大,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66.54%。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很好地反映了大豆蛋白质的综合品质。聚类分析将30种大豆分为3类,其中QD 5和QD 11为氨基酸评价最高的一类,这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正>野生苦菜茶是以纯野生苦菜为原料精制而成的天然绿色保健饮品,主要原料又称苦苣菜,系菊科苦苣属植物。在我国,苦菜作为野菜的食用历史十分悠久,距今已有3 0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苦菜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作为一种营养丰富且药用价值较高的野菜,其开发利用潜力巨大。1.苦菜的基本属性(1)苦菜的营养成分苦菜营养丰富,每100g鲜菜中含粗蛋白3.4 g、粗脂肪1.4 g、粗纤维1.6 g、胡萝卜素3.22 mg、维生素B 0.53 mg、维生素C 88 mg,以及丰富的无机盐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  相似文献   

20.
1甘薯专用型品种简介1.1食用型品种要求品种营养品质高,薯块光滑整齐、美观,商品性好,耐储藏,薯皮色黄或红,薯肉色为黄、红或紫色。鲜薯含胡萝卜素5mg/100g以上,维生素C10mg/100g以上,可溶性糖8%以上,淀粉15%或干物率25%以上,粗纤维少,膳食纤维多。食味佳,满足城镇居民追求营养、风味、保健的要求。这类品种当前有苏薯8号、徐43-14、漯17-7、烟薯27号等。1.2食品加工型品种利用鲜薯或淀粉、全粉(脱色薯面)可加工果脯、罐头、油炸速冻薯片、薯枣、红心薯干、粉皮、粉丝、凉粉、香甜薯泥和各种糕点,其产品多达400多种。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