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最新玉米杂交种——省审周单9号夏播生育期96天。株型紧凑,株高239cm,穗位110cm,果穗筒型,穗长18~20cm,穗粗4.8cm,穗行数16~18行;高抗瘤黑粉病,高抗矮花叶病,抗茎腐病,抗大小斑病。一般667m~2产650~700kg。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陕 A 群、陕 B 群玉米自交系的抗病性和丰产性,研究大斑病、茎腐病和穗腐病在陕西关中西部的发生规律,探讨抗病性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以 42 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接种和病圃鉴定的方法,分类鉴选抗病、高产的玉米自交系。结果表明:陕 A 群、陕 B 群玉米自交系整体抗性水平较高,对大斑病的平均抗性为中抗,对茎腐病的平均抗性为抗,对穗腐病的平均抗性为中抗。A09、A12、A13、A14、B01、B07、B09、B14 兼抗以上 3 种病害,可作为抗性资源重点利用;A06、A17、A16、A05、A04、A12、A14、B11、B15、B16、B07 单穗粒重较高,可作为高产资源加以利用;A12、A14 和B07 既有较好的抗性,单穗粒重水平也较高,值得重点关注。该结果可为玉米抗病、高产育种及抗病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3.
培育抗性品种是解决玉米穗腐病最有效的途径。以抗性不同的 5 个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双列杂交遗传交配设计,对杂交组合 F1 和亲本在 3 个地点同时接种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采用 Griffing 固定模型和 Hayman 模型进行穗腐病和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以及产量等 6 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旨在研究正交和反交对杂种 F1 穗腐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穗腐病和 6 个农艺性状在组合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穗腐病与 6 个农艺性状之间均未达到显著相关。7 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反交配合力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玉米穗腐病的正交与反交接种后表型差异非常小。穗腐病的遗传符合加性 - 显性模型,且为部分显性。利用亲本组配玉米杂交种时,抗性亲本作为父本或者母本并不影响杂交种的抗性。  相似文献   

4.
垦玉1608是甘肃农垦良种有限责任公司以自交系KY1M9为母本、LGK0985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中晚熟型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发芽势强,株高、棒大、轴细,适应性广,丰产、稳产特征明显,抗旱性强,中抗禾谷镰孢穗腐病和茎基腐病,粮饲兼用,适宜在甘肃省河西、中部及陇东地区推广种植。对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马毅 《中国种业》2016,(6):37-39
用11个自交系按6×5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30个组合,对其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子率和单株产量等9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高的自交系其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不一定高,一般配合力低的自交系其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也可能比较高。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高低不能正确反映实际表现,总配合力效应值比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更能反映组合的实际表现。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玉米自交系单株产量等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及反交效应,为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和杂交种的组配提供依据。以11份玉米自交系为试材,按Griffing Ⅲ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110个组合,观测杂交种的单株产量、株高、穗位高、雄穗分支数、雄穗主轴长、抽丝期和开花期等7个性状的表型数据,并对上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和反交效应进行估算。供试材料除雄穗主轴长的特殊配合力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JZ3和JZ6两个自交系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为极显著正值,两对组合JZ9×JZ2和JZ2×JZ9、JZ6×JZ3和JZ3×JZ6的单株产量具有最大的正向SCA效应值,分别为40.68 g和35.24 g。单株产量的反交效应差异极显著,部分自交系的反交效应方差较大。7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雄穗分支数、株高、开花期、穗位高、抽丝期、单株产量和雄穗主轴长;狭义遗传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雄穗分支数、株高、穗位高、开花期、雄穗主轴长、抽丝期和单株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单株产量性状的显性遗传方差占比最大,狭义遗传力最小,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对该性状的选择适宜在晚代进行;单株产量性状具有显著的反交效应,故部分自交系需严格控制正反交方式。  相似文献   

7.
多抗优质玉米自交系‘早48’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玉米育种和生产上种质遗传基础狭窄,缺乏抗病优质自交系的问题,以国内自交系‘掖478’与含有热带血缘的外引杂交种后代选系‘P249’杂交、回交及多代自交,培育出具有温-热带种质的多抗优质自交系‘早48’。该自交系抗茎腐病、矮花叶病、小斑病、大斑病、穗腐病等多种病害;籽粒粗蛋白、粗淀粉含量高,品质优良;株型紧凑,秆矮抗倒,配合力高,适应性广。利用‘早48’自交系组配育成的‘强盛31’、‘晋单44’、‘忻玉110’、‘咏丰1号’、‘晋阳2号’、‘晋单70’等6个杂交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这些新品种已在中国东华北早熟区、黄淮海夏播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和恒701是甘肃和恒农业技术有限公司以自交系H1210为母本、H3H11141为父本组配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高产、稳产、耐密、广适,抗腐霉茎腐病,2021年4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玉20210095,适宜在甘肃省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对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及种子生产技术要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河南主要优良玉米自交系利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选择9个河南省当前玉米育种的主要优良自交系按Griffing方法4设计组配36个杂交组合,对单株产量等15个性状的配合力及不同性状配合力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除了出籽率外,各自交系其余14个性状的配合力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自交系单株产量GCA与籽粒长、穗位高GCA之间显著相关;昌7-2、洛06、济533、郑22利用潜力较高,豫8701、中72、868利用潜力中等,洛1544、郑58利用潜力较低;自交系总配合力效应(TCAˊ=gi+ssi.)能够直观地反映自交系利用价值的大小,是较好的的配合力综合评价指标。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作者对这些自交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些自交系的改良和利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邹军  章洁琼  朱怡  樊小刚 《种子》2016,(11):116-117
奥玉026是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自育自交系OSL 188为母本,自育自交系OSL 323为父本选育成的玉米单交种,在贵州省2年区域试验中该品种比对照增产13.4%,1年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11.5%.该品种抗小斑病、茎腐病,中抗大斑病、穗腐病.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鹤壁市农业科学院,鹤壁458030) 摘要:选用综合性状较好的12个母本和6个父本自交系,按照NCII遗传交配设计,组配了72个杂交组合,对单株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杂种优势等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组合的6个相关性状在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上差异极显著。B2等母本自交系和A1等父本自交系的雄穗主轴长、雄穗分枝数的GCA相对效应值为较高负值或正值,且杂交组合的SCA相对效应值为较高正值以上自交系进行组配,更利于减少雄穗养分竞争,保证完全授粉。A5等自交系可以显著降低杂交组合的株高,B3等自交系可以显著降低杂交种的穗位高,B1等自交系可以增加杂交组合的茎粗,利用以上自交系进行组配更利于选育出株高适中、茎秆粗壮、低穗位、抗倒伏能力较强的杂交组合。单株产量比对照增产较高的两个组合B6×A5、B6×A6综合性状均较好,无明显的缺点,且符合当前中高秆品种的选育目标,可以作为优势杂交组合进一步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12.
玉米品种安玉2166的选育与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品种安玉2166是以自育自交系AY63作母本、AY2318作父本育成的大穗型玉米单交种。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适应性广,抗倒伏,抗丝黑穗病,高抗茎腐病、穗粒腐病和大小斑病。安玉2166适宜在陕西南部汉中、安康等我国西南春玉米山区及同类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用陕A群自交系KA105、91227与甘肃省自育NSS群的14个自交系进行配合力测定,结果表明,KA105与各自交系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GCA)总体比较高,91227与各自交系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SCA)总体比较高,单株产量总配合力(TCA)效应值较高的组合依次为KA105×1802、KA105×F5001、KA105×F0601和91227×1802。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SCA)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秃尖长呈负相关,与其他性状均呈正相关,其中与穗位高、出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自交系选系中株高、穗长、出籽率、轴粗、雄穗分枝、穗行数、百粒重和穗粗可以早代进行选择,单株产量、穗位高和行粒数可在高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种质资源抗腐霉茎腐病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腐霉茎腐病(Pythium stalk rot)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2013—2016年, 对1213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抗肿囊腐霉(Pythium inflatum)茎腐病的鉴定与评价。在1213份玉米种质中, 鉴定出高抗肿囊腐霉茎腐病的材料207份, 占鉴定总数的17.1%, 主要来自中国的内蒙古、河北、山西及美国等地。抗性材料159份, 占鉴定材料数的13.1%, 主要由源自中国的内蒙古、云南、山西和美国等地的种质构成。由此可见, 玉米种质中存在较为丰富的抗腐霉茎腐病资源, 且抗性水平与地理来源有关。自交系和农家种中对肿囊腐霉茎腐病表现高抗的种质分别占鉴定种质总数的18.7%和10.6%, 表明自交系中高抗肿囊腐霉茎腐病资源较农家种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5.
按照増广NCII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以4个目前市场上主推品种的父本系作测交系,对6份自选系的主要数量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共配制24个杂交组合。分析了6份玉米自交系在产量、果穗、植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与产量间的关系及各个组合产量的平均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L2170、L2188能降低穗位高,提高茎秆穿刺强度和茎秆直径,可用作矮秆抗倒育种材料;自交系L2177和L2188表现增产,增加穗行数和行粒数,而L2170、L2178、L2210表现相反。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L2177、L2178、L2188增大穗长、提高穗行数和行粒数,而L2210表现相反;自交系L2188、L2202表现增产,且L2202表现减少秃尖,提高容重。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总配合力与小区产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极显著水平;产量平均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L2177的杂种优势最强,平均杂种优势值为7.93;其次为自交系L2188,平均杂种优势值为6,筛选出L2188×甸49(29.33)、L2202×吉D43076(21.89)、L2202×甸49(19.08)、L2177×甸49(13.11)等...  相似文献   

16.
6个新育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轮回选择法新育的6个玉米自交系为实验材料,不完全双列杂交作为方法对新育玉米自交系的产量性状遗传力及配合力进行了研究,为在今后的玉米育种工作中起到科学参考作用。研究表明株高、穗位高、穗粗、秃顶和千粒重遗传力较高,受环境变异影响小;而穗长、籽粒长、穗行数、单株有效穗遗传力较低,受环境变异影响大。本研究成功的对新选系A1、A2、A3、A4、M1与M2的主要产量性状配合力与相应对照做比较,发现A1、A3、A4、M1新选系的配合力较高,在今后的玉米育种中应加大其应用。  相似文献   

17.
春玉米主要穗部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育具有高配合力的优良自交系是育种工作的基础,为更好的了解北方早熟春玉米区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的配合力表现和性状遗传规律,为杂交种组配和种质改良提供亲本和育种策略,选用在生产及种质改良中常用的12个玉米自交系,按双列杂交模式设计组配杂交组合, 以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对主要穗部性状进行鉴定,按照改良griffingⅣ 双列杂交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试验表明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在亲本间存在显著差异。穗粗、容重、籽粒行数等性状遗传力较高,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而产量、穗重主要受非加性基因控制,易受环境因素影响。K12、丹340和黑选169对提高产量的效应明显,P138在提高后代容重方面优势显著,含有地方种质的早熟材料龙抗118、大粒黄可以显著提高后代穗部长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玉米产量的提高,穗腐病和茎腐病在我国发生日益严重,而这与镰孢菌引起的穗腐病和茎腐病的病原学关系密切,通常认为禾谷镰孢菌和串珠镰孢菌是两种病害的共同病原菌,穗腐病的发生又与茎腐病发生有一定关系,两种病害防治难度均较大,所以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周春 《种子科技》1992,(6):35-35
玉米自交系“478”是以“8112”ד5003”为基础材料,经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的。该系具备“8112”的株型紧凑、根系发达、适宜密植、抗倒伏、吸收能力强和“5003”的大穗、高配合力等特点,不但自身生产量(自交系繁殖或制种产量)高,而且用其组配的掖单12号、掖单13号杂交种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但近几年来,不管是制种田还是自交系繁殖田里,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穗腐病,严重影响制种和自交系繁殖  相似文献   

20.
陕西关中夏播玉米单产低而不稳,抗病性抗逆性降低,选育玉米新品种,应以多抗、广适、稳产、高产为育种目标。咸阳市农科所通过种质改良和系统选择,选育成功玉米杂交种隆玉五号。该品种夏播生育期95—98d。高抗大小斑病、穗粒腐病,抗茎腐病、弯孢叶斑病、黑粉病。籽粒含粗蛋白10.0%,淀粉71.0%,粗脂肪4.1%,赖氨酸0.258%,产量高、品质优良、抗病性好、抗倒伏、中早熟、适应性广,成熟时保绿性好。属于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