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保油杂2号是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第一完成单位用隐性核不育系81AB为母本、恢复系387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甘蓝型双低两系核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经过多点鉴定试验、云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8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长势强、抗倒伏、抗病、丰产,适宜在云南省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正保油杂1号是由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隐性核不育三系双底甘蓝型杂交油菜,属半冬性,中熟品种。经过在云南省不同生态区域进行了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区域适应性的综合鉴定,2016年通过云南省第八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审定编号为滇审油菜2016003号,2017年通过第五批国家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登记号为GPD油菜(2017)530224。2018年成为云南省主推的杂交油菜品种之一,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双油杂1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半冬性隐性核不育甘蓝型油菜两系杂交种。该品种农艺性状优良、抗寒、抗倒伏、较耐菌核病、抗病毒病。在2年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单产2731.2kg/hm2,比对照杂98009增产8.58%。在河南省油菜生产试验中,双油杂1号平均单产2489.1kg/hm2,比对照杂交种杂98009增产3.93%。品质优良,芥酸含量0.1%,硫甙含量18.85μmol/g饼,含油量40.96%,品质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宝杂油5号是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自育不育系154A为母本、恢复系2010C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甘蓝型双低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2018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长势强、抗倒伏、抗冻性强、丰产,适宜在陕西省关中平原及川塬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曾兵  饶勇  陈静  肖华贵  王沁 《种子》2007,26(8):99-101
黔油18号于2003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系我所用蜀杂1号F2代分离的不育株与双低品种R-8杂交选育的双低不育系SAB-3作母本,与杂交选育的双低恢复系双19作父本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根据黔油18号母本基本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6.
杂交油菜黔油17号高产示范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原代号为黔杂ZW99004)系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利用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系98-116A和抗逆性强的双低恢复系ZW004杂交选育而成。在2000—2002年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产量为162kg/667m2,比对照油研7号平均增产9·6  相似文献   

7.
秦杂油1号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利用雄性不育三系法选育的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2004年通过陕西省审定,由陕西三北华农种业有限公司独家开发。  相似文献   

8.
豫宝杂369(GKz54)棉花杂交品种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棉花多抗育种研究室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基因品种杂交选育而成。2002年做杂交生产F1子.2003年进行单比试验,筛选出由G0269(鲁21系1作母本、G0203(豫棉668选系1作父本的杂交组合。2004年进行了产比及多点试验,选育成功豫宝杂369(保杂3691杂交棉。  相似文献   

9.
向日葵汾葵杂3号复播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日葵汾葵杂3号复播高产制种技术张耀文,刘建军(山西省农科院小杂粮研究室太原030031)汾葵杂3号是三系配套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油用型适麦茬复播的品种,组合为74102-4Ax7911。自1987年推广至今,累计种植面积33.3万hm2,并在甘肃、……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育性稳定、易转育且恢复源广,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中被广泛利用。对甘蓝型隐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270AB转育为隐性核不育三系不育系270A°Bb的过程进行介绍,实现了三系配套,解决了两系繁种中需拔除50%可育株的问题,并选育出集优质、丰产、稳产、耐旱、抗病、广适于一体的配套新品种保油杂1号,在油菜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展现了油菜隐性核不育三系杂种优势利用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川农油3号(原代号"CNY0514")是四川农业大学油菜研究中心利用自育稳定的双低优质核不育两用系S6AB与游离小孢子培养选育而来的双低恢复系MC0411杂交组配(S6AB×0411)而成,为双低优质中熟两系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于2008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黔油18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双低、高产、抗(耐)病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8号(原代号“黔杂8009”)系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品种,于2003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1999-2001年两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两年全省16个点次的平均产量为170.56kg/667m^2,较对照油研7号增产10.22%,比对照增产8%以上的点次为62.5%,最高产量213.00kg/667m^2。通过重庆市2002-2004年度区试,平均产量127.50kg/667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8.32%;已经进入重庆市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3.
优质油菜恒禾油 998 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恒禾油998系内江市农业科学院油菜课题组用自育双低隐性核不育内油11-83AB作母本、优质恢复系11-603R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甘蓝型核两系优质双低杂交油菜品种,于2018年通过农业农村部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18)510080。介绍了恒禾油998的选育过程和主要特征特性,阐述了其在区域试验中的栽培表现,并总结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宁杂3号系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6和恢复系3075R杂交于1994年育成,是继宁杂1号之后选育的又一高产优质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1999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3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现已初步掌握宁杂3号的特征特性及其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宝绿1号和宝绿2号是保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宝绿1号是以冀绿2号为母本,绿丰3号为父本杂交后,1998年又以其(冀绿2号×绿丰3号)F3代材料为母本,保M887-1为父本继续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新品系,品系代号保9808-16。宝绿2号是以冀绿2号作父本、C225作母本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新品系,品系代号保9815-36。两个品种均具有株型直立抗倒、早熟、高产、成熟一致、商品性状好等特点。2014年2月通过了陕西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鉴定编号:陕鉴豆字001号和陕鉴豆字002号。  相似文献   

16.
季兴华  刘俊 《种子世界》2014,(11):30-32
<正>为筛选适合苏中地区大面积种植的高产、抗逆双低油菜新品种,2012年秋播我站引进11个品种(系)进行品比种植试验,现将试验小结如下。1参试品种(系)盐油杂3号、沣油737、福油518、滁核杂1号、沣油5103、7-36、黔黄油21号、宁杂19号、宁杂21号、华油杂95号、宁杂1818。  相似文献   

17.
<正>贵杂系列"杂交油菜品种"系由贵州大学油料研究所与贵州省种于总站合作育成的隐性核不育两系及质不育三系优质杂交油菜。"贵杂二号"、"贵杂四号"、"贵杂五号"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贵杂四号""贵杂五号"2005年还通过四川省认定。"贵杂二号"为国家"九五"期间  相似文献   

18.
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99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研599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用甘蓝型杂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9569 A与甘蓝型双低恢复系9059 R杂交配制而成的杂黄籽高油分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2008年12月9日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黔审油2008006号.  相似文献   

19.
<正>据悉,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的"黔油早1号"和"黔油早2号"早熟油菜新品种日前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据了解,"黔油早1号"和"黔油早2号"均为弱冬性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系早熟杂交种,耐寒性、抗倒性较好。2个品种在两年区域试验及生产试  相似文献   

20.
汉油6号是利用甘蓝型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型系1003-2AB与恢复系06-862杂交选育而成的两系核不育油菜杂交种,杂种优势强,植株繁茂,根系发达,早熟,适应性广,高产稳产。适宜在陕西省汉中、安康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