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莉 《科学种养》2013,(3):25-25
甘肃省泾川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具有发展苹果产业的天然条件,现有苹果栽培面积30.1万亩,苹果成为产区果农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经过林业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断努力,苹果果品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套袋技术作为提高苹果果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推广,已被广大果农所接受。  相似文献   

2.
2012年,山西省临汾市苹果市场出现了近几年来少有的果品滞销现象,虽然这与全国苹果生产大丰收有很大关系,但是不少地方竟然出现了套袋果比不套袋果的价格还低的现象。笔者经过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一些果农忽视果园的立地条件,全部果实采用套袋措施,而其他配套的管理技术又跟不上,致使所生产的果品质量不高,在市场上没有卖  相似文献   

3.
苹果果实套袋、贴字是目前生产优质高档苹果、提高果品档次的重要措施.套袋苹果具有果型端正,果点浅小,果面洁净,色泽艳丽,无农药、害虫残留等特点.套袋果贴字则可美化外观,提高附加值.我们对苹果中的着色系红富士、元帅、新红星等进行套袋,能显著的提高果品品质.而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人们在观念上认为本区光热资源丰富,自然着色好,对套袋技术不够重视,造成果品缺乏竞争力,而外省果品大批登陆我区,这是我区苹果销售不畅的一个原因.随着水果生产的发展,量的问题已不再是首要问题;质的问题,则成为主攻方向.为提高果品质量,在红色苹果上贴上"吉祥"或"祝福"的字样后,投放市场,很受消费者欢迎,可增加经济效益,生产绿色果品,扩大销售市场.笔者经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地区苹果套袋、贴字栽培的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在生产中发现部分苹果园摘袋后出现果实返绿现象,较严重的果园,套袋果质量不如不套袋普通果,既影响了果品质量,又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因此,笔者对嘎拉苹果摘袋后返绿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一、嘎啦苹果摘袋后返绿的原因1.摘袋过早。由于部分果农为了早卖抢占市场,把嘎拉苹果摘袋时间推前,由过去8月中下旬适期摘袋提前到8月上旬,摘袋时间比原来早10~15  相似文献   

5.
果树生产中,为了获得连年丰产,既不超过负载量,又能防止树势早衰,同时增进果品着色率,提高果实品质以及商品率,农二师二二三团对红富士苹果疏花套袋技术进行了10年的试验,并在巴州地区和伊犁地区七十八团的苹果园进行了4年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苹果疏花及套袋技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红富士苹果套袋技术在新疆区外一些省市已大力推广和应用,但在新疆南疆地区,果农观念上认识本区光热资源丰富、自然着色好、对套袋技术未予重视,文章中经过3年对红富士苹果套袋试验。得出苹果套袋技术能有效提高果实外观质量、减轻病虫危害、减少化防次数、化防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值得在南疆地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疏花疏果、套袋摘袋、打药施肥……对于种苹果的果农来说,一年到头都要在果园里忙个不停,苹果种植耗费的大量人工也让不少果农面临成本高、投入大、利润薄的困境。而山东省莱州市瑯琊岭小龙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景波,采用山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化学疏花疏果和免套袋两项新技术后,每亩可以减少投入4000元以上,还能增产近两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套袋苹果的增多,发生在套袋果实上的病虫害也逐年加重,严重影响着果品的质量。我们于2002~2005年,对病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总结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套袋苹果坑贮节灌配肥旱作集成技术是我县干旱果树生产区开发的一项简单实用的新技术,该技术集节灌、追肥、深翻技术于一体,克服了传统方法肥水分离、表土漫灌、土壤板结、蒸发量大、盲目施肥和肥水利用率低的缺点,对提高旱地果园管理水平,提升果品品质,增加果农收益,做大做强特色品牌,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该技术投资少、效益高、操作简单易行,所以在旱地果园肥水管理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具体技术操作规范如下:  相似文献   

10.
阿克苏地区生产的红富士苹果是当地林果产业的主要支柱产品之一,是该地区果农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几年,由于阿克苏地区气候的变化,部分红富士苹果存在上色不佳的状况。本文通过调查阿克苏地区红富士苹果生产现状和外观品质存在的问题,分析阿克苏地区红富士苹果外观品质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探讨提高阿克苏地区红富士苹果外观品质的关键措施,同时给出合理化建议,为进一步提高阿克苏红富士果品竞争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近日来,笔者发现有部分果农使用亲水避光的劣质纸袋,更有甚者使用报纸糊的纸袋给苹果、梨、葡萄等套袋。笔者认为,在生产上用劣质果袋套果有很多害处,很多果农图便宜和省事,虽然初期节省了成本,但最终受损失的还是自己。劣质果袋套果害处有5  相似文献   

12.
在葡萄栽培生产中,对果穗进行套袋、实施物理隔离,可有效地降低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残留和污染,改善和提高果品的外观品质,这项措施已成为一些主要葡萄品种(如红地球等)必不可少的栽培技术环节.但是葡萄果实套袋,由于起步晚、时间短,其应用过程中表现为"应用在先,研究滞后".因而,在果实袋销售市场中适宜各生产区的系列果袋少,低劣质袋充斥市场、配套技术缺乏,不合理使用套袋给果农带来损失的事件屡屡发生.为此,总结葡萄套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其解决途径,是当前葡萄生产中为贮藏保鲜做前期准备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林园业是农四师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要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根本途径是生产无公害、绿色优质果品。通过苹果套袋技术可在农四师现有的生产基础上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苹果种植用工成本的不断上升及规模化种植合作社和大户的不断涌现,果农对全程技术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致使果农对整体解决方案的渴望愈加迫切。虽然也有渠道销售商为果农提供全年或部分套餐,同时辅以简单的技术指导,并也得到了一些果农的初步认可,但是,一些套餐中,产品品质有高有低、生产厂家良莠不齐,并不能真正满足果农对品牌农药和技术服务的迫切需求,甚至还有可能带来种植风险。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市场上果品的质量,从外表来看多数是提高了,果实的皮色更嫩了,有的白里透红很美观,但是要品尝其内在品质,实际上很多确实是下降了。从北京果品市场来看,桃、梨、苹果是主要果品,下降得更为明显(其他果品未作调查)。造成果品质量下降的原因很多,其中与近年来生产上进行果实套袋有密切的关系。笔者认为,对果实套袋的优缺点,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凌燕  李丰志 《种子世界》2021,(8):0156-0158
苹果套袋技术是一种可以提升苹果质量和品质水平的重要手段,对于水果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近年来病虫害防治难度有所增加,苹果品质和产量均出现了下降问题,特别是在摘袋后如果没有对苹果进行有效管理会受到严重影响,需要选择合适的防治技术,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同时避免出现药物残留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苹果套袋技术的作用,提出了苹果摘袋后的管理技术要点及苹果摘袋后的常见四个病害问题,以期可以为苹果栽培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参考,促进当地苹果种植行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苹果发展的高峰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目前70%的果园已进入衰老期,面临更新改造。随着人均果品消费量的增加,苹果价格不断攀升,建立新苹果园和扩建老苹果园已成为许多果农发家致富的新选择。现将近年来苹果矮化密植立架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供广大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苹果是山西省武乡县主要果品之一,由于盛产期市场疲软和价格低廉等原因,近年来,苹果采收后多以储藏为主。据我中心技术人员实地调查,苹果储藏期会发生多种病害,严重影响了苹果的品质和果农的收入。  相似文献   

19.
张俊祥 《科学种养》2008,(12):29-29
近年来,苹果苦痘病已成为苹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果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我们调查了苹果苦痘病大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供果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酶活性测定和Western印迹技术,研究了套袋‘红富士’苹果果实山梨醇脱氢酶(SDH)的活性及其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套袋‘红富士’苹果果实的山梨醇含量及SDH活性的变化动态与对照果实基本一致。与对照相比,套袋苹果果实的SDH活性较低,山梨醇含量较高,由此表明套袋影响苹果果实山梨醇代谢。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苹果果实SDH的亚基构成为40 kDa,随着苹果果实的发育,SDH的免疫信号强度逐渐增强。在同一取样时期,套袋苹果果实SDH的免疫信号强度与对照果实相比差异不显著,由此推断,SDH的活性变化可能存在翻译后水平上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