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发展,结合实践,从做大、做强、做优乡村产业入手,提出河南省乡村产业兴旺发展的思考,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郭友鑫 《种子世界》2022,(5):0081-0083
现代化的农业发展离不开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同时也是彝良县龙安镇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趋势。尤其近年以来在乡村振兴背景之下彝良县龙安镇着力于推进农业改革、实现农民增收,不断强化对新型农业经营内容的开发以及完善。而辣椒是彝良县龙安镇一种十分优秀的农业资源,也是该地区农民增产增收、提升生活指数的一类重要经济作物。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着较好的市场基础,对于辣椒产业进行开发也条件也十分充足。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之下对于彝良县龙安镇辣椒产业发展的规划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层面意义,能够帮助彝良县龙安镇农民转变发展方法,刺激农业经济发展活力,切实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朕略的发展和实现。本文就乡村振兴背景之下的彝良县龙安镇辣椒产业发展对策展开分析和讨论,以期推动彝良县龙安镇农业实现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秦鹏 《种子世界》2021,(11):0177-0179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党中央、国务院促进产业兴旺作出的重要决策,从 2017 年开始连续 5 年在中央一号文件里强调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要坚持全链条构建、全县域打造、全方位提升,最终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吉扬 《种子世界》2021,(11):0183-0185
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本文首先从产业、生态、集体经济和人才等发面分析山阳区农业农村取得的成果,然后从产业、政策和土地发展分析山阳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新理念引领经济发展、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和全局谋划统一部署等方面,提出推动山阳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呼唤乡村产业振兴,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之路的实践呼唤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抹茶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富民产业、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集群的突出代表,其覆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笔者通过“线上调研+线下调研”等多种方式对铜仁市抹茶产业进行调研,采用“SWOT-PEST”组合模型归纳抹茶产业发展的总体现状,梳理面临的劣势与挑战,进而提出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为民族山区立足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抹茶产业提供对策建议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雪  苏迎春 《茶业通报》2019,41(2):61-63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实现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茶产业历来是黄山市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黄山市茶产业促农增收方面的做法与成效,分析发展痛点并给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更多贡献。  相似文献   

7.
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为标志,"三农"工作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总任务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面对新阶段、新征程,2021年,山西省委农办、山西省农业农村厅从体制机制重塑、产业升级换挡、人才体系重构、农民利益至上、方案落地见效等5个方面架梁立柱、谋篇布局,系统构建了全方位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抓统筹建立农办牵头党管"三农"新机制党管"三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大事,如何将一些管用、实用经验做法层层贯彻到基层一线,全面提升各级党组织对农村工作领导的能力和水平,既是工作目标又是工作手段。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以种为先,提升对种子产业的重视度和关注度,有利于种业蓬勃发展.了解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分析其发展机遇,促进产业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有利于我国玉米种子产业化发展.文章提出了切实发展种子工程,促进玉米种子产业化发展;创新种业管理体系,消除不同区域的市场壁垒;持续加强品牌构建,走规范化经营道路3个方面的建议,以此优化种子产业,助力农村经济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蓄力.  相似文献   

9.
李福明  李健 《种子科技》2021,(1):135-136
近年来,从江县柑橘产业迅速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带动了关联产业协调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起到推动作用,但同时该产业发展存在管理不完善、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基于从江县柑橘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从江县柑橘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奠定基础、保障人民生活的基础产业,是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和带动农民脱贫的关键环节。农业上市公司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应在乡村产业由增产导向型向提质导向型的转型升级中发挥“头雁效应”。本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方法对包含农林牧渔业在内的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绩效评价,对于农业上市公司运营管理和公司治理水平提升,并更好地被国家和其他机构投资者所了解和掌握,最大限度发挥对其他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引领带动作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上市公司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农民及相关主体共同参与,从技术、人才、资源、政策等方面综合发力,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11.
数字乡村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北京的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北京市数字乡村建设实践,发现存在问题,找出推进路径,为数字乡村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利用文献分析、典型案例和专家咨询法,探讨数字乡村发展理论与实践。数字化是现代农业4.0阶段的关键特征,数字经济是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北京是数字乡村发展的先行者,为北京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数字化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生产数字化、经营网络化和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乡村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数字乡村发展面临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数据资源体系建设不完善、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不够、数字乡村人才缺乏等问题。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产品经营和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亟需与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合。应不断夯实数字乡村建设基础,加大数字乡村科技研发,深化数字乡村技术产品推广应用,完善数字化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数字乡村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2.
西南地区乡村衰落具体表现及诱发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丽桂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10):158-164
为研究乡村衰落问题,以重庆3个村庄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西南山区乡村衰落进行研究。调研发现,受地理地貌、生产条件、居住方式等条件制约,西南地区乡村衰落的现象与问题更加突出,表现出人口大量外流、耕地撂荒增加、农房闲置率提高、务农人员老龄化、农民务农意不高、农业经营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下降、义务教育外移、村自治组织弱化等多重现象,并诱发了严重的乡村养老问题、农业产业发展问题、乡村治理问题和乡土文明断裂问题。研究提出,推进乡村振兴,应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因地施策;应重视乡土文化和乡村养老问题;应激活农村资源,丰富农业形态,兴旺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3.
笔者回顾了工商资本下乡对农业发展和对农村社会发展的意义,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当地农民对于参与基层事务、农业发展服务、当地组织或个人、外在发展资源等方面的真实需求。研究表明,当地农民对于这些方面的需求有着较强的动力,因此吸引资本下乡是该地区发展的出路之一。文章尝试从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开发特色产业及保护农村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资本下乡与乡村内生式发展的衔接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刘焕鑫在第24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式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农产品加工业是乡村产业的核心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探索培育农业经理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四川省形成了全日制、学徒制为典型代表的农业经理人培育模式,在学历教育方面成效显著。农业龙头企业依托自身优势,探索农业经理人培育新模式,在产业扶持、创新创业服务和投融资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以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农业经理人培育模式为例,从人员遴选、课程设置、实习训练、实战演练和上岗就业等方面介绍了农业龙头企业特色做法,以及在开展农业经理人培训过程中的思考和建议,以期探索农业经理人培育模式的多元化,丰富农业农村人才培育途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就开始作用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200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施行,我国农民合作社迎来了新转折,得到快速发展,实践作用及价值不断显现。在 8 年脱贫攻坚战中,贵州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经济发展上战果丰硕。在此间,贵州农民合作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经济合作社、“村社合一”合作社三种模式组建和运营,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为贵州农业经济注入活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笔者结合近三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实践,总结当前贵州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 4 个方面的对策建议:1.提升农民对合作社的认识,突出合作社功能定位;2.加大扶持力度,营造发展软环境;3.完善内部运行管理机制;4.挖掘服务项目,激活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数量较大,农村范围也较广,农业发展过程离不开种子产业的发展。针对目前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促进我国种子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完善意见,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这在资源依托型特色村表现更为突出。以祁杨村为例,在乡村产业振兴视角下研究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基于该村的现状,分析了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在深入发掘该村乡村旅游资源、市场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祁杨村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可通过整合提升旅游产品、丰富完善乡村旅游吸引物、优化空间布局、完善旅游设施与服务等措施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9.
崔志伟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35):160-164
截至2020年底,全国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当前乡村经济,尤其是山区乡村经济的发展,还存在农民发展观念落后、生产方式单一、缺乏发展思路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山区乡村经济的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政府和社会聚焦现状,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共同携手建设和发展好乡村经济。本研究以河北省F县为例,结合河北其他脱贫山区的农村情况,分析现阶段乡村经济,尤其是山区的乡村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乡村振兴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方向,也是“十四五”期间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我国全面决胜小康、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时期,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持续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于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体系,加快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