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广西8个市的桉树人工林为研究材料,通过论述广西桉树人工林的发展状况、桉树人工林经济产业结构、桉树人工林各地区可持续发展相关指标,分析了广西桉树人工林经济结构组成,结合广西桉树人工林基本情况对广西桉树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和措施,以期为广西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广西桉树人工林经济发展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广西境内桉树人工林的发展状态,将桉树与其他当地种植树种进行了经济比较,总结了桉树经济效益,并对广西区内各个地区桉树人工林经济效益展开了评估,评定了广西桉树人工林优势生产区域,为桉树人工林的发展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国外桉树人工林资源和木材加工利用现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桉树人工林的资源现状、桉树人工林的木材性质、加工利用技术以及桉树木材产品的市场发展4个方面,概述了国外桉树人工林的发展及其木材利用状况.着重介绍了影响桉树人工林低龄材利用的木材性质以及锯解和干燥技术.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桉树木材加工利用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以提高我国桉树木材的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国桉树人工森发展现状和实木加工利用前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概述了桉树人工林发展与加工利用的现状。全面分析了桉树人工林作为实木用材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的潜力,指出桉树人工林实木利用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建议将桉树人工林培育与木材性质及加工利用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实现按树人工林作为实木用材树种的定向培育、合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桉树人工林生态存在的问题,对桉树人工林生态进行了调查,就桉树人工用材林发展与经营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 要 :文章从发展桉树人工林的必要性,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提出了我国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桉树人工林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桉树是世界公认的速生造林树种,因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而得到大力发展,已成为我国林业史上引种最为成功的树种之一,在短周期原料林建设、林—板及林—浆—纸一体化等产业发展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随着桉树人工林的不断发展,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学术界许多争论,对发展桉树的看法褒贬不一,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已成为争论的焦点。本文在综合评价国内外对桉树人工林研究及效益的基础上,认为在成都地区科学经营桉树人工林,不会引起生态问题,并提出了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北部湾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条件,是我国桉树造林较早、种植面积大、桉树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形成了从育苗、造林到加工利用的完整产业链;我国以桉树为原材料的大型林浆纸项目基本上都集中于此,为我国桉树产业及林产业重要的发展区域。文中综述了该地区桉树发展历程与现状,指出了桉树人工林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建议和策略,以期为进一步提高该地区桉树人工林产量与质量、优化生态环境和发展我国桉树产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桉树人工林材性和加工利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桉树人工林发展概况,全面分析了桉树人工林木材性质与加工利用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应该真正将按树人工林育种、栽培措施、木材性质与加工利用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实现桉树人工林的定向培育、合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
<正>2009年,广西桉树人工林面积达到159.02万公顷,约占全国桉树人工林总面积的40%,桉树人工林面积、生长量、蓄积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本刊记者就当前社会上对桉树的争论、全区桉树的种植现状和未来发展思路采访了自治区林业厅总工程师蒋桂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福建省桉树调查的资料,对影响桉树生长的主导因子进行等级划分,建立数量化地位指数模型,编制数量化立地质量评定表。该表不仅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强,而且精度高,为福建省桉树选择理想造林地提供了依据,对促进桉树的栽培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桉树人工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按树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按树人工林不但提供各类木材和非木材产品,而且对农田风沙防护、园林绿化以及水土保持等也有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对按树人工林的生态问题存在很多争论,本文就此作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桉树人工林在广东省森林分类经营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5年来广东省森林分类经营和加速推进速生丰产林建设的实际,阐明桉树是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主要树种和商品用材林的重要树种,分析了广东桉树人工林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桉树人工林地力衰退及其成因评述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从桉树人工林的水分、养分状况以及人工林对水肥的综合影响上评述了桉树人工林的地力衰退表现;进而,以生物多样性作为关键因素,分析了桉树人工林地上部分及土壤部分生物多样性的特点,以及导致人工林生物多样性较低的原因,从而提出制止桉树人工林地力衰退的3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采用山毛豆(Tephrosia candida)、184柱花草(Styiosanthes guianensis)和桂牧1号杂交象草( Pennisetun americanum × Pennlsetum purpureum )×Pennisetum purpureum cv.Mott在桉树林下间种,间种方式有2种:桉树...  相似文献   

16.
调查分析5种不同前茬立地类型的桉树人工林生长及其土壤肥力情况,结果表明:相思前茬立地类型的4.5a生桉树人工林具有最高的保存率、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每公顷材积,分别为92.4%、13.5cm、18.4m、153.6 m3,相思前茬立地可能是较理想的桉树人工林造林立地类型.进行桉树人工林多代经营时,相思、桉树前茬都是可以选择的立地类型,但一定要加强造林后的抚育管理,才能获得较高的材积.  相似文献   

17.
使用国内木器涂饰常见的3种清漆:硝基清漆、醇酸树脂清漆、聚氨酯清漆,系统测试3种桉树木材涂饰前后色度学参数的变化,以期揭示涂饰过程中3种桉树木材材色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涂饰工艺的确定及控制涂饰后的材色提供参考.试验表明:涂饰前后木材色度学特征的变化是渐变过程,与涂饰次数有关;使用不同清漆,不同树种色度学参数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分析我国热带北缘地区炼山营造的桉树(Eucalyptus)人工林前后林下植被物种组成与生长的差异,初步探讨桉树与林下植被的关系,为我国热带地区的桉树种植提供参考。造林前的植被包括3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和1个果树林,炼山后全部种植桉树。结果表明:炼山造林2 a后,林下植被得到恢复,其种类组成没有发生改变,而频度的变化则与植物类型有关,频度减小的以灌木为主,频度增大的以草本为主。果树林改造为桉树林后,林下植被出现了一些新的物种,且物种平均高度大幅增加;马尾松林改造为桉树林后,多数物种的平均高度和盖度接近原有群落的水平,而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从林下植被层消失,割鸡芒(Hypolytrum latifolium)盖度大幅提高,表明种植桉树对林下植被的影响因物种而异。经过炼山造林,在广东省茂名地区种植桉树对少数物种影响较大,短期内没有降低林下植被的多样性,长期是否存在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在福建北部高纬度区引种邓恩桉对土壤综合肥力的影响,以闽北建阳市引种的邓恩桉为研究对象,比较了由土壤养分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所得的土壤综合肥力值,结果表明:邓恩桉人工林土壤综合肥力指标值为0.669,土壤肥力等级为第Ⅱ级,土壤肥力状况良好;杉木人工林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综合肥力值分别为0.511和0.406,土壤肥力等级均处于第Ⅲ级,土壤肥力状况一般。此外,邓恩桉人工林相对于造林前其土壤综合肥力值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