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猪的先天性痉挛症,是仔猪产出后立即出现头、前躯、后躯或全身连续震颤哆嗦的一种病,因呈摇摆样运动,故称午蹈病。因而致使哺乳困难、发育障碍,有的因营养失调而死亡。有时候发生死产或产  相似文献   

2.
<正>1猪瘟(CSF)①孕猪感染呈带毒者,临诊呈隐性感染,可引起孕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或产弱仔及新生的仔猪震颤和持续性病毒血症等综合征。②初产和经产母猪均有发生,胎次多者,发生略高。③幸存者产后1024 h发病,表现精神沉郁、震颤、间歇性腹泻;有的发生呕吐和运动失调,皮肤出现出血斑块,皮下水肿等症状。病仔猪常在224 h发病,表现精神沉郁、震颤、间歇性腹泻;有的发生呕吐和运动失调,皮肤出现出血斑块,皮下水肿等症状。病仔猪常在23 d内死亡,致死率很高。④哺乳期内生长良好,断奶后仔猪连续出现病  相似文献   

3.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猪的免疫缺陷性疾病,在大猪上不表现临床症状,但可引起大猪对其它疾病的免疫力下降,导致疫苗免疫失败,最终表现为圆环与其它病并发。另一方面,本病可导致仔猪的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及肾病综合征、猪增生性坏死性肺炎、先天性震颤、肉芽肿性肠炎等,可直接导致仔猪的死亡。目前,在集约化养猪场一旦发生本病,不管是否接种疫苗,抗体阳性检出率可达80%~100%[1],是困扰养猪业的三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4.
仔猪先天性震颤也叫传染性先天性震颤,俗称仔猪跳跳病或仔猪抖抖病,是由圆环病毒Ⅰ型所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阵挛性疾病。本病的特征为:初生仔猪局部或全身肌肉震颤。1流行病学特点1982年外国学者将猪肾细胞株的污染物确定为猪圆环病毒。本病在世界各国和地区普遍存在,该病只限于新生仔猪,感染的怀孕母猪不显症状。不同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猪对本病均有易感性。病毒感染母猪后,经胎盘感染仔猪,所以,该病为垂直传播。公猪经过交配而感染母猪。成年猪在自然状态下为隐性感染或无症状感染,所以,可能为水平传播。未见仔猪相互传播。感染母猪生过1窝…  相似文献   

5.
猪先天性痉挛症(Congenital Tremor in Pigs)是一种生后立即表现有头部、前躯、后躯或全身的持续性擅抖性疾病,舞蹈病便由于这种特殊的摇摆运动而得称。持续性擅抖,往往引起哺乳困难,发育受阻,终因营养失调而死亡。有时也出现死产和生后立即死亡的病例。在日本,过去也有过本病散发全国各地的报道;从报道中看不出那一个品种的猪具有易  相似文献   

6.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Porcinecir-covirus,PVC)引起猪的一种多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新生仔猪先天震颤和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为主要症状。猪断奶后衰竭综合征(PMWS)的病原体已被世界各国学者公认为猪圆环病毒(PCV-2),所以PMWS应属于猪圆环病毒病。另外,猪皮炎与肾炎综合征(PDNS)、增生性坏死性肺炎(PNP)等其他许多猪病也于PCV-2感染有极其重要的关系。本病最早发现于加拿大(1991),以后此病很快蔓延至美国、西班牙、英国、丹麦、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家。近年来中国以及台湾地区也有此病发生和流行,1999年,我…  相似文献   

7.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PCV)引起新的疾病.该病毒是迄今发现的最小的动物病毒.现已知PCV有2个血清型,即PCV1和PCV2,PCV1为非致病性的病毒,PCV2为致病性的病毒,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其临床特征是新生仔猪出现先天性仔猪震颤,断奶后仔猪和青年猪出现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本病对新生仔猪的危害性不大,一般表现愈后良好,但对断奶仔猪的危害性较大,一般表现愈后不良.断奶仔猪大群的发病率一般在5%~8%,症状严重的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8.
正引起仔猪震颤的致病因素较多,给临床诊断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主要描述了猪瘟感染引起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诊断特征,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仔猪先天性震颤(Piglet congenital tremor),也称仔猪先天性震颤综合征,国内一般称为"仔猪抖抖病",表现为新出生仔猪的全身肌肉痉挛性抖动,如跳舞一般,也有猪只不能站立,后肢呈八字腿状,像蛙坐一般。引起仔猪先天性震颤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猪圆环病毒可以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断奶和育肥猪的呼吸疾病、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以及猪的先天性震颤,已给养猪业造成严重威胁和损失。本文从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变、诊断及综合防治五个方面对本病进行阐述,为本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株2型猪圆环病毒的分离及其序列、致病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 ic wasting syndrome,PMWS)是由2型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type 2,PCV-2)引起的一种传染病。2006年,黑龙江省某猪场饲养的128头仔猪中,有80%的仔猪患有先天性震颤、吃奶困难,采集死亡与患病仔猪的病料经PCR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11.
猪圆环病毒病是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的一种新的猪传染病,主要侵害6~12周龄仔猪,引起淋巴系统疾病、渐进性消瘦、呼吸道症状及黄疸,引起免疫机能下降,降低饲料转化率,使生产性能降低,给养猪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猪圆环病毒病由圆环病毒Ⅱ型(PCV2)引起,可引发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新生仔猪先天性脑震颤(CT)、增生性坏死性肺炎(PNP)以及怀孕母猪的繁殖障碍等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消瘦和体表淋巴结肿大、腹泻、黄疸、贫血、死亡等。1流行病学调查某猪场存栏600多头猪,…  相似文献   

12.
(一)哺乳期仔猪死亡的原因分析1.冻死。初生仔猪对寒冷的环境非常敏感,调节体温的生理机能不完善,容易冻死。2.压死、踩死。母猪母性较差或产后患病,环境不安静,导致母猪脾气暴躁,加上弱小仔猪不能及时躲开而被母猪压死或踩死。3.病死。疾病是引起哺乳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病有肺炎、下痢、低血糖病、溶血病、先天性震颤综合征、仔猪流行性感冒、贫血、心脏病、寄生虫病、白肌病  相似文献   

13.
猪沙门氏菌病又名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某猪场共饲养168头猪,有32头发病,先后死亡9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体温明显升高(40~41.5℃),精神沉郁,生长停滞,贫血,腹泻不止,排出黄绿色恶臭水样物,后躯粘有灰褐色粪便。初步诊断为猪沙门氏菌病。对分离细菌进行生化试验,进一步确诊为猪沙门氏菌病。进行药敏试验,发现猪沙门氏菌对土霉素、强力霉素和呋喃制剂有较强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王彦军  刘辉 《猪业科学》2007,24(11):74-76
猪圆环病毒病2型(PCV-2)感染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较难控制的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哺乳仔猪和育肥猪,及怀孕母猪.其特征性临床症状为患猪体质不良,皮肤苍白.引起的疫病包括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增生性坏死性肺炎(PNP)、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猪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PRDC)、繁殖障碍、先天性震颤及肠炎等.  相似文献   

15.
<正>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感染所引起,以免疫抑制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仔猪或青年猪。因本病容易继发或并发其他传染病,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损失。1病原猪圆环病毒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是目前发现动物病毒中最小的一种。其无囊膜,为单股环状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本病相应的临床症状和病理表现为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猪呼吸道疾病复合征及A2型先天性震颤。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震颤是仔猪刚出生后不久,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阵发性挛缩的一种疾病。又称传染性先天性震颤,或称先天性肌阵痉,俗称“仔猪跳跳病'近年来的研究指出,遗传不是本病的主要原因,试验已证实了本病的传染性。从自然病例采取的病料接种原代猪肾细胞培养物,在电镜下可见有直径约20纳米的先天性震颤病毒(CTV)。以此培养物接种于怀孕母猪可将疾病传给其新生仔猪。  相似文献   

17.
猪球虫病是由猪等孢子球虫(Isospara suis)和某些艾美耳属(Eimeria)球虫寄生于哺乳期及新近断奶的仔猪小肠上皮细胞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原虫病,在成年猪群虽有球虫寄生,但一般不引起临床表现,多呈带虫现象,而成为本病的传染源,尤其是母猪带虫,常引起一窝仔猪同时或先后发病,或引起死亡,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母猪补硒和维生素E预防仔猪水肿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水肿病(edema disease of pigs)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后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患病仔猪临床上常表现为突然发病,精神沉郁,减食或拒食,体温多数不升高,步态不稳,兴奋不安,常盲目行走或作转圈行动,共济失调,肌肉震颤,抽搐,四肢作游泳状划动。水肿  相似文献   

19.
<正>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PVC)引起的猪的一种多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新生仔猪先天震颤和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症为主要症状。1流行特点该病可感染各年龄段的猪,但成年猪常表现亚临床状态,是本病重要传染源。病毒主要感染哺乳后期的仔猪和育肥猪。在感染猪群中,仔猪发病率差异很大,症状表现有明显差别,发病率通常在10%~20%,有时可高达30%左右。  相似文献   

20.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在家畜中以猪的发病率较高 ,其中成年猪症状轻微 ,很少发生死亡现象 ,但妊娠母猪感染本病后可引起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现象。感染仔猪死亡率较高 ,严重时可达 1 0 0 % ,现将笔者遇到的一起仔猪伪狂犬病的诊断情况报告如下。1 流行情况2 0 0 2年 1 2月 2日 ,铁岭市某猪场的一栋产仔舍内一窝产后 3日龄的仔猪突然发病 ,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 ,1 2小时内 ,8头仔猪全部死亡 ,接着本病开始在这栋猪舍内传开 ,发病仔猪多为 2 0日龄以内。发病后 ,该场兽医人员立即采用抗菌素药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