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病、雏鹅病毒性肠炎,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20日龄小鹅,以传染快、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严重下痢以及渗出性肠炎为特征,是严重危害养鹅业的重要传染病。近年来,随着贵州省种草养鹅项目的逐步加快,鹅苗及产品的频繁运输,疫病相互感染几率增加,再加上饲养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很容易造成疫病的流行。2008年,某养殖场5日龄的小鹅发生疫病,通过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小鹅瘟继发大肠杆菌病。现将诊断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小鹅瘟小鹅瘟是由于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20日龄的小鹅,引起急性死亡,传染快、死亡率高,是严重危害养鹅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一)发病症状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雏鹅的临诊特点是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有时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高。对养鹅业的发展,影响极大,搞好小鹅瘟的防治工作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用临床分离的小鹅瘟病毒,接种于健康的雏鹅,使其发病,取肝脾制成悬液接种于10日龄的鹅胚,收集尿囊液,制成抗原,并用尿囊液接种于健康的成年鹅,制得高免血清,其抗原与高免血清作琼脂扩散(AGID)试验,具有特异性反应,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适应于基层的血清样品调查,疾病的定性和病毒分离鉴定试验。 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小鹅瘟病毒感染所引起雏鹅的急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主要根据病理变化特征进行诊断。近年来,由于一些雏鹅感染后呈最急性死亡,发病年龄较大,临床无特征性的病理变化,而荧光抗体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又不适于基层的应用,为此,笔者自1987年以来对小鹅瘟琼脂扩散试验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春季是许多养殖户上鹅苗的时机。吉林省公主岭市周边有几个养殖场先后出现雏鹅大面积发病,且发病急,死亡率高。经诊断是小鹅瘟病,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对养鹅业的生产和发展影响极大。经过现场查看,现将情况介绍如下。1流行病学小鹅瘟主要感染3周龄以内雏鹅,4~5周龄小鹅也有感染,40 d以后的中大鹅很少发病。日龄越小患鹅死亡越多,7日龄内雏鹅死亡率可  相似文献   

5.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雏鹅的临诊特点是精神委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有时出现神经症状。病变的主要特点是严重的肠炎,小肠粘膜脱落、坏死,并和渗出的纤维素性物混和在膨大的中后段肠管形成栓子,堵塞肠腔。随着养鹅业的发展,发生小鹅瘟病例的报道也日渐增多,且大多数是20日龄内的雏鹅发病,对日龄稍大的鹅发生本病的详尽报道甚少。笔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观察、实验室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某鹅厂送检我室的病例进行综合诊断,确诊为小鹅瘟,现将诊断过程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 …  相似文献   

6.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严重腹泻、时而出现共济失调为临诊特征,以小肠发生假膜性、纤维素性肠炎,小肠中后段形成香肠状栓子堵塞肠腔为主要病理特征。小鹅瘟主要侵害30日龄以内的雏鹅,本病传播迅速,病死率高,一旦爆发小鹅瘟即给养鹅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小鹅瘟治疗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是鹅常见病中危害严重的疫病之一。哈尔滨市郊区一大型鹅场的5000只雏鹅,于4日龄开始零星死亡,每天死亡5~10只。6日龄时,一天死亡雏鹅40余只,鹅群采食量明显下降,精神沉郁,排灰白、黄绿色稀便,未注射任何疫苗。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血清学检查,确诊为小鹅瘟。  相似文献   

8.
用病毒分离法鉴定诊断小鹅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未免疫小鹅瘟疫苗的健康母鹅所产种蛋的12日龄鹅胚,从死亡的具有小鹅瘟典型症状雏鹅的脾中分离到1株病毒,电镜负染观察到细小病毒样粒子。雏鹅接种试验结果,试验组雏鹅表现出小鹅瘟临床症状和剖检特征。由此证明该雏鹅死于小鹅瘟。  相似文献   

9.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雏鹅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该病自然流行时,多侵害4~20日龄以内的雏鹅,特别是10日龄以内的雏鹅。主要病变特征是严重的肠炎,小肠粘膜脱落、坏死,并与渗出的纤维素性物混合在膨大的中后段肠管内形成“腊肠”样栓子,堵塞肠腔。近期笔者诊治了一起25日龄已免疫接种两次的雏鹅仍发生小鹅瘟并引起死亡的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2001年3月19日,本县某养鹅户购进1日龄雏鹅200只,当天按0.5毫升/只注射抗小鹅瘟血清,10日龄时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生长情况一…  相似文献   

10.
小鹅瘟(GP)又称鹅细小病毒病、雏鹅病毒性肠炎,是由小鹅瘟病毒(GPV)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对养鹅业造成严重威胁和损失。2012年5月,思南县胡家湾乡某鹅场的部分雏鹅发生精神委顿,严重下痢,头触地,两腿麻痹,抽搐而死。采样经实验室诊断为小鹅瘟,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所引起的主要侵害3~20日龄雏鹅的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雏番鸭也可感染小鹅瘟。利用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对临床剖检病例中疑似小鹅瘟感染雏番鸭的病变组织进行PCR检测,均扩增出与预想结果一致的381 bp特异片段。同时取病番鸭肝脏组织进行细菌培养及生化鉴定,结果鉴定出大肠杆菌。结果表明该病例为雏番鸭鹅细小病毒及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2.
<正>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4~20日龄雏鹅。其临床特征为严重下痢,有时有神经症状。特征性病变为小肠黏膜大片坏死、脱落,形成腊肠状栓塞,堵住肠腔,病死率高,传播迅速。1病原小鹅瘟病原体是小鹅瘟细小病毒,它存在于鹅的脑、肝、脾、心血、肠及内容物中。病料悬浮液接种12~14日龄雏鹅胚的尿囊或绒毛尿膜中,经5~7d鹅胚死亡。小鹅瘟病毒只有一  相似文献   

13.
<正>小鹅瘟又称雏鹅病毒性肠炎、鹅细小病毒感染,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传染快、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严重下痢,以及渗出性肠炎为特征,是严重危害养鹅业的重要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死亡率为60%~95%,在我国大部分省市的养鹅区都有流行。如果防治不及时,能引起大批雏鹅发病死亡。1病原鹅细小病毒存在于病雏内脏组织、肠管、脑及血液中。病毒对外界环境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在-  相似文献   

14.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鹅细小病毒)引起的以威胁雏鹅为主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20日龄小鹅,引起急性死亡,其临诊特征为传染快、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严重下痢,在自然条件下成年鹅的感染是无症状的,但可经卵将病传至下一代.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出血性、纤维素性渗出性、坏死性肠炎.  相似文献   

15.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侵害4—20日龄以内的雏鹅,特别是10龄以内的雏鹅。  相似文献   

16.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雏鹅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该病自然流行时,多侵害7~40日龄以内的雏鹅,特别是15日龄以内的雏鹅.主要病变特征是严重的肠炎,小肠黏膜脱落、坏死,并与渗出的纤维素性物混合在膨大的中后段肠管内形成“腊肠”样栓子,堵塞肠腔.近期笔者诊治了一起25日龄已免疫接种两次的雏鹅仍发生小鹅瘟并引起死亡的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雏鹅病毒性肠炎,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死亡率为60%~95%,是严重危害养鹅业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雏鹅的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烈性传染病。急性时突然死亡,昏迷,喙、蹼发绀,无明显临床症状。亚急性时,小肠粘膜渗出性炎症,坏死、脱落,小肠中后段肠腔形成“香肠”样栓子,堵塞肠腔。近年来,宁夏养鹅量逐年增加,而小鹅瘟发病率也很高,发病日龄在7~35日龄。现将两例病例的诊断与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鹅瘟诊治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20日龄以内的雏鹅.病鹅以严重下痢和发生渗出性肠炎为特征.  相似文献   

20.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死亡率高等特点,是危害养鹅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尚志市一养鹅场6月中旬发生了个别雏鹅死亡,经诊断,确诊为小鹅瘟。现将其流行及防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