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4种林木精油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为供试菌种,对巨尾桉叶、细叶桉叶、马尾松针和杉木心材精油进行了抑菌活性的初步筛选,并进行活性跟踪试验.结果表明,4种精油对不同菌种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巨尾桉叶、细叶桉叶精油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强,最低抑菌浓度(MIC)达0.0312 mg.mL-1,精油各成分对不同菌种可能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尾巨桉3个无性系的外植体诱导相关技术。[方法]筛选最佳采集季节、最优取材部位、最佳消毒时间和最优植物生长调节剂(6-BA)浓度,提高尾巨桉无性系外植体的萌芽率。[结果]3个无性系最佳诱导季节为春秋两季;外植体诱导取材的最佳部位是半木质化的枝条;DH32-26、DH32-28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时间为7 min、DH32-29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时间为5 min;适宜外植体诱导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6-BA 1.0 mg/L+NAA 0.4 mg/L,此时诱导萌芽率高。[结论]要提高外植体诱导的成功率,需从采集季节、取材部位、消毒时间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方面综合考虑,该研究为尾巨桉苗木快速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崇左市江州区以零星分布在林中的已受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La Salle)严重为害的巨园桉(Eucalyptus grandis×E.tereticornis)DH201-2植株作为虫源株,研究其产生的桉树枝瘿姬小蜂对由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DH32-29组成的幼林自然扩散为害情况。结果表明:以虫源株为中心约100 m2范围内尾巨桉DH32-29平均受害株率69.6%,平均有虫瘿株率51.9%,受害植株中平均枝条受害率20.4%,平均有虫瘿枝率1.9%。根据受害植株中有虫瘿枝率,巨园桉DH201-2虫源株所产生的桉树枝瘿姬小蜂对尾巨桉DH32-29扩散为害程度为轻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尾巨桉3个无性系继代增殖培养技术,为尾巨桉苗木快速繁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尾巨桉3个无性系DH32-26、DH32-29、DH32-28为试验材料,筛选最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凝固剂、暗培养天数和培养瓶,达到较高的继代增殖系数。[结果]3个无性系继代增殖培养时最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DH32-26(6-BA 0.5 mg/L+NAA 0.2 mg/L);DH32-28(6-BA 0.4mg/L+NAA 0.2 mg/L);DH32-29(6-BA 0.3 mg/L+NAA0.2 mg/L);DH32-26的继代增殖系数在凝固剂为卡拉胶和琼脂的培养基中差异不大,DH32-28、DH32-29的继代增殖系数在以卡拉胶作为凝固剂的培养基中比在以琼脂作为凝固剂的培养基中有所提高,在生根培养过程中,以卡拉胶作为凝固剂的培养基远比用琼脂作为凝固剂的培养基诱导出根好;继代增殖初期DH32-26、DH32-28需用黑布进行全暗遮光5~10 d,而DH32-29不需全暗培养;用广口瓶继代增殖培养DH32-29可降低苗木生产成本,但DH32-26、DH32-28不适合用广口瓶进行继代增殖培养。[结论]要提高无性系继代增殖系数,需要选取最优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凝固剂、暗培养天数和培养瓶。  相似文献   

5.
实验以尾巨桉DH32-29(E.urophylla×E.grandis DH32-29)为实验材料,用沙培法研究外源磷(P)对铝胁迫下尾巨桉生长和生理方面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1)5 mmol·L~(-1)铝显著抑制尾巨桉的根、茎、叶生物量,显著提高根冠比。(2)铝胁迫抑制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降低ω(叶绿素a)/ω(叶绿素b)值。(3)铝胁迫下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大,膜脂过氧化的产物丙二醛显著增加,细胞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显著降低,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显著增大。(4)P缓解铝胁迫对光合色素的影响以及调节活性氧代谢以维持细胞膜结构稳定,有效缓解铝胁迫对尾巨桉生长、光合色素以及抗性生理造成的伤害,磷铝互作有利于缓解铝胁迫,P施用浓度为200μmol·L~(-1)时,缓解铝胁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周建华 《乡村科技》2023,(12):81-83
为筛选出适宜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种植的东门尾巨桉无性系品种,于2021年选择立地条件相一致的林地进行东门尾巨桉DH32-26和DH32-29种苗种植试验,以DH32-27为对照,对种苗苗高、地径进行9次测定,并测定种苗生物量增量。试验结果表明:种苗生长前期,DH32-26苗高、地径生长速度较缓,苗高、地径、生物量增量不明显;种苗生长后期,DH32-26苗高、地径生长速度快,苗高、地径、生物量增量明显,与DH32-29、对照相比,DH32-26苗高、地径更高、更大,且生物量增量最大。因此,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东门尾巨桉DH32-26的生长量更优,更适宜在钦州市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了开发利用香樟叶资源,对超声波辅助提取香樟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以乙醇为溶剂,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及温度对提取效率的影响,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从香樟叶中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40 min,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超声温度70℃,超声功率400 W.此条件下提取的黄酮含量为10.437 mg/g.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八角枫花、叶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用八角枫花和叶的水煎液与70%乙醇回流提取物,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为试验菌,采用牛津杯法和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抑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MIC)。研究结果表明,八角枫的叶和花对4种菌的生长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叶和花的水煎液对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明显。效果最佳的分别是:八角枫花的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6.25 mg/mL,花的乙醇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50.00 mg/mL,叶的水煎液对沙门氏菌的MIC为3.13 mg/mL,叶的乙醇提液对沙门氏菌的MIC为12.50 mg/mL。结果表明八角枫花、叶提取物有良好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对3种桉树苗木耗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3种桉树Eucalyptus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耗水特征及能力差异,为苗木高效定向培育打下基础.【方法】以2种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DH33-27和DH32-29)和巨桉E.grandis无性系(H1)为对象,在不同土壤体积含水量情况下,通过盆栽试验测定3种苗木的耗水量和耗水速率,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分析系统测定相应时期各苗木的水分利用效率(WUE).【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在水分充足条件下,尾巨桉DH33-27具有较高的耗水量[(162.56±8.71)g·株-1],但受到干旱胁迫时,其耗水量大幅下降,严重干旱胁迫时期,耗水量降至(10.83±1.01)g·株-1,为3个品系中最低;耗水速率与耗水量的变化趋势相近,表现为在水分充足条件下,尾巨桉2种无性系具有较高的耗水速率,当受到干旱胁迫时,耗水速率大幅下降,此时巨桉H1的白天平均耗水速率仍保持较高的水平.不同时期,3种桉树品系的耗水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变化,水分利用效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尾巨桉DH33-27尾巨桉DH32-29巨桉H1.综上所述,相比尾巨桉DH33-29和巨桉H1,尾巨桉DH33-27是高水分利用效率的品系,不仅适宜在水分条件好的地区大面积推广,也适宜在水分严重亏缺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浙贝母蒽醌的超声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抑菌活性。在超声功率为100 W条件下,以浙贝母蒽醌提取率为响应值,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和乙醇浓度等单因素对其提取率的影响。经实验研究优化后得到的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2 g/mL、提取时间22 min、乙醇浓度74%。此时,浙贝母蒽醌的提取率为0.1587%,与预测值相差极小,说明该工艺可行,可用于浙贝母蒽醌的提取。同时采用牛津杯法抑菌试验发现,浙贝母蒽醌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且随着浙贝母蒽醌浓度的增加,抑菌圈直径呈增大趋势;当浙贝母蒽醌溶液浓度为10 mg/mL时,对这两种菌的抑制效果最好,且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强于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1.
王家皓  贲蕾洁  符茜  张扬  郑丽雪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7):201-205,214
以南苜蓿为原料,通过复合酶解协同乙醇法提取其叶片中的总黄酮。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其最佳提取工艺,进一步考察南苜蓿叶总黄酮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制性能,再通过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其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复合酶用量3.0%,酶解时间15.7 min,酶解温度39.0℃。在此条件下,南苜蓿叶总黄酮得率达到(1.9±0.3)%。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南苜蓿叶总黄酮对大肠杆菌ATCC 25922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简称MIC)为0.1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 MIC为0.20 mg/mL。南苜蓿叶总黄酮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均表现出一定的清除能力,当样品浓度为1.0 mg/mL时,清除率分别为54.75%、88.48%,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368、0.947 mg/mL。  相似文献   

12.
桉树无性系速生丰产林生长及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系列固定标准地测定方法,对广西选育出来推广的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DH32—28和DH32—29,巨尾桉E.grandis×E.urophylla无性系GL-9和引种自广东省的尾叶桉E.urophylla无性系U6进行造林生长对比及经营效益测算。结果表明,无性系DH32—28,GL-9和DH32—29比U6在单位面积蓄积量、木材收入及经营利润上具明显优势。优先推广前3个无性系,将是桉树林发展的更好选择。表7参12  相似文献   

13.
采用GC-MS和四臂嗅觉仪测定了桉树DH32-28、DH201-2、GL-UG9无性系健康树叶和经桉树枝瘿姬小蜂诱导桉叶挥发物的变化,及其对枝瘿姬小蜂成虫的诱集作用。结果表明,诱导的和健康的桉叶挥发物提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DH32-28、DH201-2、GL-UG9无性系,同一无性系诱导的桉叶提取率较健康的低;经诱导的桉叶挥发物萜类和醇类物质种类较健康桉叶的多,绿叶类、醛和酮类、芳香类化合物也较多;在四臂嗅觉仪的终选区,健康的DH201-2和GL-UG9桉叶对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具有明显的诱集作用,而健康的DH32-28桉叶未表现出明显的诱集作用,经诱导的DH201-2、GL-UG9和DH32-28桉叶挥发物则表现出明显的诱集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invasa雌成虫对不同桉树品种(系)气味及颜色的行为趋性,并在室外条件下研究了该虫对各桉树品个(系)产卵选择情况。结果表明:①桉树枝瘿姬小蜂对13个桉树品种(系)挥发性气味的趋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对10个品种(系)有不同程度的正趋性,尤其是对尾赤桉Eucalyptusuro—phlla×E.camaldalensisDH201.2的趋性最强,而对韦赤桉E.wetareusis×Ecamaldulensis GL3和大花序桉Ecloeziana则表现出负趋性或不选择性;②不同色卡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引诱效果差异明显,其中纯白色(RAL9010)和信号黄(RAL1003)引诱效果较好,选择系数分别为0.29和0.28;⑧不同桉树品种(系)上的桉树枝瘿姬小蜂产卵刻痕数明显不同,每叶平均产卵刻痕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尾赤桉DH201—2,巨桉EgrandisQG3,尾巨按Europhyllax E.grandisDH32—29,尾叶桉Europhylla U6,巨尾桉EgrandisxE.urophyllaGL9,尾巨桉DH32_26,邓恩桉Edunnii,尾巨桉DH32.28,尾细桉E.urophyllaxE.tereticornisM1,柳桉E.saligna,巨桉JG1。其中尾赤按DH201—2上的产卵刻痕数明显大于其他品种(系),而韦赤桉GL3和大花序桉2个品种上没有发现产卵刻痕。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苦丁茶等10味中草药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本实验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测定苦丁茶等10味中草药乙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并通过呼吸代谢抑制实验对其中抑菌效果最好的苦丁茶提取物进行了抑菌机制初探。10味中草药提取物中苦丁茶的抑菌效果最好。苦丁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是6.25mg/mL,对大肠杆菌的MIC是12.5mg/mL。呼吸代谢抑制实验结果显示,当苦丁茶提取物的浓度为6.25mg/mL时,可抑制两种指示菌的苹果酸脱氢酶活性,加药组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苹果酸脱氢酶(MDH)比活性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39.88%;加药组的大肠杆菌MDH比活性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32.02%。说明其抑菌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的呼吸代谢过程等方式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苦丁茶等10味中草药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苦丁茶等10味中草药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本实验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测定苦丁茶等10味中草药乙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并通过呼吸代谢抑制实验对其中抑菌效果最好的苦丁茶提取物进行了抑菌机制初探。10味中草药提取物中苦丁茶的抑菌效果最好。苦丁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是6.25mg/mL,对大肠杆菌的MIC是12.5mg/mL。呼吸代谢抑制实验结果显示,当苦丁茶提取物的浓度为6.25mg/mL时,可抑制两种指示菌的苹果酸脱氢酶活性,加药组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苹果酸脱氢酶(MDH)比活性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39.88%;加药组的大肠杆菌MDH比活性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32.02%。说明其抑菌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的呼吸代谢过程等方式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实验以尾巨桉DH32-29(E.urophylla×E.rga ndis DH32-29)为实验材料,用沙培法研究外源磷(P)对铝胁迫下尾巨桉生长和生理方面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1)5 mmol· L-1铝显著抑制尾巨桉的根、茎、叶生物量,显著提高根冠比。(2)铝胁迫抑制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降低ω(叶绿素a)/ω(叶绿素b)值。(3)铝胁迫下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大,膜脂过氧化的产物丙二醛显著增加,细胞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显著降低,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显著增大。(4) P缓解铝胁迫对光合色素的影响以及调节活性氧代谢以维持细胞膜结构稳定,有效缓解铝胁迫对尾巨桉生长、光合色素以及抗性生理造成的伤害,磷铝互作有利于缓解铝胁迫,P施用浓度为200μmol· L-1时,缓解铝胁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廖维建  吕曼芳  李付伸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428-9429,9431
[目的]探究最佳桉树无性系,为桂中地区桉树造林品系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该研究以东门林场5个DH系列尾巨桉为材料进行造林对比,研究选出桂中地区最佳栽培桉树无性系.[结果]造林初期DH32-26无性系树高、胸径生长最好,造林9个月分别达到3.2m、2.7 cm;主伐前树高以DH32-27无性系最好(18.8 m),胸径、单株材积、蓄积量均以DH32-29最大,分别为13.4 cm、0.117 9 m3、171.0 m3/hm2;DH32-29无性系利润最高达55 492.6元/hm2.[结论]综合5个尾巨桉无性系经济效益大小排序依次为DH32-29、DH32-28、DH32-27、DH32-26、DH32-34.  相似文献   

19.
尾巨桉DH32-29无性系是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良桉树无性系,本文通过对尾巨桉DH32-29无性系林多年的测定,利用Logistic模型对该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蓄积量进行拟合,确定3个性状的Logistic模型的参数,在此基础上确定速生期,为该无性系制定合理的水肥管理等抚育措施及确定其合理的采伐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超声波提取红花紫荆(Bauhinia blakeana Dunn)叶黄酮的条件及其抗菌、抗氧化的性能。结果表明,经过正交试验分析,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时间45 min,超声温度70℃,料液比1∶20(m∶V),该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4.11%。红花紫荆叶总黄酮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对青霉的抑菌效果不明显;红花紫荆叶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最小抑菌溶度为0.025 g/m L,对白色念珠菌最小抑菌浓度为0.05 g/m L,对青霉最小抑菌浓度为0.6 g/m L。红花紫荆叶总黄酮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亚硝酸盐均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在浓度0.5~2.5 mg/m L的范围内,清除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且强于阳性对照维生素C的清除能力,抗氧化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