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造林总场生态公益林效益进行评估,客观反映建设成就,为我国公益林效益评估提供参考。以森林资源监测数据库为基础,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对生态公益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固碳释氧、净化环境、改良土壤等生态效益进行分析,采用市场价值法进行物质量、价值量测评,评价分析经济效益;利用访问调查,评价社会效益。截止2013年,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生态公益林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达83 057.88万元,直接经济效益38 324万元,流入黄河泥沙减少428万t,沙化土地减少187.06 hm2,职工人均收入达到26 694元。造林总场通过生态公益林建设,森林资源总量增加,生态状况改善,水土流失减少,森林生态功能增强,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世界银行贷款山东生态造林项目实践,通过实例说明如何在结合实际的前提下,计算大型林业项目的投资效益。本研究拓展了以往静态估算单一林种或树种经济收益的模式,通过构建造林模型,囊括了多种立地条件、树种和造林模型,考虑了物价变化、投入增加、汇率波动,特别是生态效益等多种因素,以更加完整丰富的视角估算大型林业项目投资效益。相关结论得到世界银行的认可,为今后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的效益评估测算提供直接借鉴。  相似文献   

3.
森林的生态功能价值已逐渐成为一个地区森林经营的最终目标,而且大量实践也已证明,森林的生态功能价值大大超出其经济价值。文章仅对柴河林业局森林资源蓄水保土生态功能价值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现有森林资源每年可为嫩江右岸一级支流——绰尔河涵养水源565733004m3、减少土壤侵蚀量6289768t、减少泥沙淤积量914875m3,其价值相当于每年投入76525万元的治理维护费用。由此可见,柴河林业局森林资源蓄水保土功能是绰尔河生态安全的有力保障,具有较高的生态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湖南生态公益林涵养水源、土壤保育、固碳、释氧和生物储能等生态效益的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湖南省公益林生态效益总价值为2 861.72亿元,其中涵养水源蓄水总量135.55亿t,价值为117.48亿元,不同林分类型中,涵养水源的能力有差异,强弱顺序为阔叶林>马尾松林>杉木林>灌木林>竹林>疏林地;减少水土流失14 0...  相似文献   

5.
定西市水保林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林建设是控制水土流失的有效手段之一,水保林所发挥的综合效益如何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1980~2014年甘肃省多项科研成果,确定了定西市水保林的有效面积、蓄水保土指标、措施产投系数和生态效益指标,采用对比增量法计算了水保林的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35年间定西市水保林累计调水22.31亿m3,保土1.97亿t;累计产值271.43亿元,经济净效益达177.83亿元;大面积水保林的营造,不仅提高了地面植被覆盖率,还增加了土壤肥力,吸收了大量有害气体,净化了空气,创造了巨大的生态价值。本研究为定西市水保林建设项目的经济、生态可行性评价提供借鉴,同时也对准确评价水保林于生态环境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借鉴国内外评价森林生态效益方法的基础上,选取15项因子对河南省山地森林生态效益进行了计量研究。分别计算出防止泥沙流失、蓄积养分、保存降水、缓和洪水、净化水质、增加地表有效水、增加水力发电、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保护农田、杀灭细菌、减少噪音、保护野生动物、减少地质灾害、森林景观旅游等功能价值。河南省山地森林年生态效益总价值为6844.89亿元。  相似文献   

7.
肖舜祯 《林业调查规划》2020,45(1):96-99,131
采用分布式计算方法与NPP实测法,基于不同林分类型的生态服务功能,从物质量和价值量两个方面对江西省广丰县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生态效益总价值为41.56亿元,森林提供的生态价值平均为5.42万元/hm^2·年,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合计达到总价值的88.02%。不同林分类型提供的生态效益价值排序为马尾松>灌木林>竹林>混交林>硬阔类>杉木>软阔类>国外松。单位面积不同林分类型提供的六项生态服务效益中,混交林提供的价值最大,为7.86万元/hm^2。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比较不同的估值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旅游成本法TCM等方法评估了西湖景区山林生态服务系统的总经济价值.结果表明,2011年西湖景区山林的总经济价值为1.64亿元,平均为50 722元/(hm2·a),其中固碳、释氧、蓄水保水、水源涵养、固土、保土、提高土壤肥力的经济价值分别为0.425亿元、0.277亿元、0.184亿元、0.455亿元、0.091亿元、0.004亿元、0.101亿元,生态旅游和休闲的经济价值0.119亿元.  相似文献   

9.
根据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环保监测样点的监测结果和广西大明山、湖南朱亭县等不同森林类型的定位研究材料 ,采用“等效益替代原则” ,定量分析和评价了国家造林项目实施和建成后的生态效益 ,为正确地指导人工林建设和保护环境提供了理论基础 .项目实施 5年来产生生态效益为 59163万元 ,其中 ,保土效益 1681万元 ,水源涵养效益 2 84 7万元 ,保肥效益 1385万元 ;项目建成后热带和亚热带片项目区每年涵养水源效益 15756万元、保土效益 630万元、保肥效益 2 75万元 ,生态效益合计1 9亿元 .利用世行贷款营造大面积的人工林由于严格地执行了“国家造林项目环境保护规程”不仅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而且能产生较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参照国内外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为依据,结合连云港市森林资源清查的现状资料,分析评估了连云港地区杨树纯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养分积累、固碳释氧和空气净化等方面的生态价值。结果表明,1 hm2杨树纯林年均生态效益达137 513.11元,全市99.2 km2杨树纯林的生态效益达到136.41亿元/a,远超其收获木材的价值。营造杨树林对改善本地区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黑龙江省甘南县境内阿伦河流域综合治理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出了护岸护堤林具有截持降水、蓄水保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以及调整区域小气候等生态效益,并对护岸护堤林的营造技术及抚育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基本途径及其生态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合分析了长江上游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自然灾害、水资源、土地沙化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状及其变化,论证了构建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因地制宜、乡土树种筛选、人工林纯林化、现有林保护及造林规划等方面充分论述了现实存在的问题及误区。最后,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的生态对策和基本途径,即(1)对长江上游地区进行科学合理的生态功能划分,初步划分为6个生态功能区;(2)保护现有林,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管理、监测和保护体系;(3)加强造林困难地带植被的保护。促进森林植被的恢复;(4)构建以生态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的生态公益防护骨架体系,以提高植被覆盖率为最终目标;(5)增加现有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6)应着重对干热干旱河谷、高海拔生态脆弱区等困难地带植被恢复与重建树种选择与培育以及乡土树种和资源植物的选择与栽培等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飞播造林是河南省主要造林方式之一。本文从林地、林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四个方面对河南省飞播林1983—1990年成林资源进行了资产评估,总资产价值为18360791万元。  相似文献   

14.
对乌江流域进行了植被土壤水保土功能与生态经济效益的各种植被评价及分优化模式等综合系统研究,根据不同生态经济区提出乌江防护林体系造林类型典型设计系列,生态经济优化模式和乌江流域被耕地保护林营造技术。  相似文献   

15.
杉木厚朴混交林生态经济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0年生杉木和凹叶厚朴混交林不同混交比例以及杉木厚朴纯林的林分生长、土壤养分、水土保持性能的研究,探讨了杉朴混交林生态经济功能。试验结果表明,混交林(2:1)不仅能够促进林木的生长,而且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中养分供应,并减少水土流失,减缓表面逞流,增强蓄水保肥的能力,具有较好的生态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16.
张吉祥  郝玉梅 《安徽林业》2015,(1):41-43,65
本文阐述了杭州市"森林城市"在涵养水源、保土以及防淤功能方面的作用,并对其经济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杭州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每年蓄水15.39亿m3,蓄水经济效益为46.18万元;每年调节径流、滞洪蓄洪能力约为7.18亿m3,防洪经济效益达21.57亿元;每年有效减少土壤流失1 541万t,保持土壤效益约为5.50亿元;每年减少河流、湖泊淤积770.5万t,防淤价值为1.93亿元。  相似文献   

17.
《林业实用技术》2010,(9):56-56
最近从“山东生态造林项目”启动培训暨“林业持续发展项目”表彰会上获悉,济宁世界银行贷款生态造林项目总体设计获得批准实施,争得世界银行生态造林贷款4760万元,济宁林业站、泗水县、曲阜市等3个单位被授予世界银行贷款“林业持续发展项目”实施先进单位,7人被授予先进个人,泗水县被确定为世界银行贷款“山东生态造林项目”科技示范县。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生态造林项目不同造林模型对退化石灰岩山地改良土壤与控制侵蚀的效果,以新泰市岩庄洞山小流域石灰岩山地不同造林模型人工幼林为研究对象,以荒坡CK做对照,运用样方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4种造林模型与荒坡的土壤理化性质与地表径流、土壤侵蚀量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造林模型均对土壤理化性状具有改良作用,使得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大,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提高;(2)造林可以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量与土壤侵蚀量,不同造林模型的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显著低于对照;(3)不同造林模型改良土壤与降低地表径流和减蚀效应各异,其大小顺序依次为侧柏黄栌混交林S2侧柏五角枫混交林S3侧柏核桃混交林S4侧柏纯林S1对照荒坡CK。  相似文献   

19.
以甘肃省江河两岸区、国家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沙漠接壤区等4种不同生态区位不同类型公益林为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甘肃省4种生态区位公益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野外调查及实验室分析数据,对不同生态区位不同林分类型公益林生态效益进行评分。结果表明:对同一生态区位,乔木林生态效益大于灌木林,阔叶混交林生态效益大于针叶纯林;对同一林分类型,阔叶混交林具有较高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针叶纯林保持水土流失功能高于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阔叶纯林和灌木林则具有较高的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不同生态适应型北美红杉的种植环境及造林地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美红杉造林地选择,根据其不同种源和无性系对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生长发育的相似群体归类,并按不同的类型选择相应的造林地:中亚热带至北亚热带相关的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植被类型林地,适宜作为温暖湿润生态适应型北美红杉的造林地;中亚热带至北亚热带相关的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以及中性湿生灌丛植被类型的林地,适宜作为温暖半湿润生态适应型北美红杉的造林地;北亚热带至暖温带相关的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以及以杜鹃、野山茶、苔草等为代表的灌丛植被类型的林地,适宜作为温凉干燥生态适应型北美红杉的造林地;耐低温类型的北美红杉,已能在云南高海拔地带的暗针叶林地区生存,并有一定生长量,值得继续研究,可选择相应的云杉、冷杉,铁杉、高山栎类、桦木、花楸、槭等针阔叶林地作为高寒山地低温环境型北美红杉造林地。云南省有大面积低产林分和宜林荒山,生产潜力较大,其中有适宜不同生态适应型北美红杉造林的环境。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发展北美红杉造林,改造这些低产林分和在适宜的荒山造林,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大大提升这些低产林和宜林荒山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