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抗菌肽NZ2114对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本试验通过细胞活性检测、流式细胞术和电镜观察等方法检测在抗菌肽NZ2114作用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膜完整性、细胞形态和细胞耐药程度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球菌细胞膜可被抗菌肽NZ2114损坏,同时在电镜下细胞体积萎缩,且耐药性明显降低。证明抗菌肽NZ2114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稳定性好、特异性强、效价较高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单克隆抗体,用热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wol-04菌体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为筛选抗原进行克隆筛选,并对各株单抗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试验获得了3株稳定分泌SPA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其中单克隆抗体3B11、4F7为SPA表面抗原表位的单克隆抗体,与金黄色葡萄球菌wol-04菌体和SPA有较强的免疫反应性,免疫球蛋白亚类分别为IgG1和IgG3,具有稳定性好、特异性强、效价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牛原代乳腺上皮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否诱导牛原代乳腺上皮细胞发生凋亡。【方法】先以新鲜牛奶为材料分离培养牛乳腺上皮细胞并鉴定,然后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侵染牛乳腺上皮细胞,采用普通光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定量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对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RT-PCR检测细胞凋亡通路中关键蛋白caspase 3和caspase 8的变化情况。【结果】从乳汁中分离的细胞经原代培养后,细胞呈典型的铺路石状,细胞表层可产生大小不等的乳滴,RT-PCR法扩增出乳腺上皮细胞的骨架蛋白8特异性条带;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法结果显示分离培养的牛乳腺上皮细胞表达角蛋白8;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牛乳腺上皮细胞3 h后,可诱导牛乳腺上皮细胞发生凋亡,表现为细胞核皱缩,染色质边缘化和细胞浆内空泡增多等典型凋亡特征;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细胞caspase3及caspase 8表达量明显增高。【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诱导牛原代乳腺上皮细胞凋亡,具有细胞凋亡的典型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凋亡通路可能涉及caspase 3和caspase 8参与的外源性凋亡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易引起奶牛乳房炎的问题,综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的种类及其在基因工程疫苗研制方面的进展。试验表明,其主要通过其表面蛋白(黏附素)与宿主的细胞外基质结合感染宿主,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素对预防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成体奶牛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bAD-MSCs)对奶牛乳腺炎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影响,首先分离纯化来自奶牛乳腺炎病例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并通过比浊法测定其在细胞用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进一步通过将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奶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及体外平板计数法来探讨奶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增殖的作...  相似文献   

6.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奶牛乳腺炎的主要病原体,因其具有细胞内定殖和对抗生素极易产生耐药性的特点,使得用抗生素治疗的效果越来越差,为此疫苗防治成为首选。黏附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早期,黏附素是最重要的致病因子,只有当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到宿主细胞上,毒素和荚膜才能开始表达。因此阻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初始阶段,特别是阻止细菌黏附到细胞和定殖在黏膜表面,将是预防和治疗奶牛乳腺炎的最有效途径。因此近些年研究者致力于黏附素的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试图以黏附素为靶点设计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本研究对近几年黏附素的种类和作用,以及其相关疫苗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是奶牛乳腺炎的重要致病菌,为了研究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的奶牛乳腺炎新型疫苗,以金黄色葡萄球菌FnBPA的1个CD4+T细胞表位和两个B细胞表位构建了FTB1B2表位疫苗,以停乳链球菌GapC的1个CD4+T细胞表位和两个B细胞表位构建了GTB1B2表位疫苗,再以GSGSGS作为Linke...  相似文献   

8.
魏利莎  沈鹏 《安徽农业科学》2023,(13):146-148+156
[目的]评估大黄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和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增殖的影响。[方法]用0.3~19.2μg/mL大黄酸处理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肉汤培养法菌液在600 nm处的OD值,观察并拍照平板培养法细菌的生长情况;用1~5μmol/L大黄酸处理加或未加脂多糖刺激的IPEC-J2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大黄酸在低剂量(0.3μg/m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大黄酸在高剂量(10μmol/L)时对IPEC-J2细胞的增殖也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大黄酸不能缓解脂多糖诱导的IPEC-J2细胞的增殖抑制。[结论]低剂量的大黄酸可通过抑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来缓解由致病菌引起的肠道炎症,但不能直接作用于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芒果苷抗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目的是为了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芒果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细胞凋亡是否有缓解作用。【结果】结果表明,芒果苷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肿瘤坏血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在RAW264.7细胞中的分泌,以及促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的表达(P0.05),且呈现浓度依赖性。【结论】芒果苷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野菊花提取物抑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琼脂扩散法和琼脂平板稀释法分别测定野菊花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菌活性和最小抑菌浓度MIC(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通过测定不同培养时间后培养液的OD560值。活菌数和电导率研究野菊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野菊花提取物原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分别为(27.02±0.45)mm、(20.56±0.43)mm、(17.82±0.36)mm,MIC分别为原液浓度的12.5%(v/v)、25%(v/v)、50%(v/v)。与对照组相比,野菊花提取物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后,菌体的生长繁殖受到影响,细胞渗透性改变,而且作用方式与麦迪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方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