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研究以朝阳市铁矿坑破损山体为对象,通过采用整体客土、穴状客土以及挂网客土喷播3种植被恢复方式对其进行治理,结果表明:3种客土方式造林树种保存率较高,为72%~95%,且长势良好;同时通过3种客土方式的治理,树种多样性和草本盖度显著增加,其中整体客土方式树种多样性和草本盖度分别为1.82和95%;穴状客土方式树种多样性和草本盖度分别为1.03和55%;挂网客土喷播方式树种多样性和草本盖度分别为1.20和83.67%。综合分析得出,3种客土方式均达到了矿山破损山体治理的效果,但整体客土方式最佳,其次为挂网客土喷播。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由于爆破采石出运导致岩体破碎松动,水、土、肥流失,部分残留土壤长期雨淋溶解,有机质流失严重、团粒结构差、肥力下降,植被难以生长,从而形成大量裸露的山体。为此进行破损山体排险,采取修建挡土墙、挂网、喷播等方式,消除地质灾害,人工复绿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山体裸露面积,以进行城市破损山体复绿及景观营建。以黄陂区长岭街十棵松村山体复绿工程为例,分析了山体复绿过程中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等工序,提出了山体复绿工程中具体的技术、方式、方法。将破损山体复绿工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缓坡复绿工程,第二部分为斜坡挂网喷播复绿工程,重点探讨了第二部分,旨在对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破损山体不仅影响自然景观,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而且还会诱发山体滑坡、崩塌,造成水土流失、泥石流等地质次生灾害。文章以济南市破损山体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济南城市破损山体现状及修复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结合破损山体具体的生态修复工程实例,比较详细地总结研究了破损山体生态修复的方法和技术,总结出的台地续坡式等治理方式及挂网喷播等修复技术,可为类似破损山体的景观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朝阳市矿山破损山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景观重建恢复模式,对其治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破损山体所有树种成活后长势良好,试验地1树种保存率为53%~95%,其中以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保存率最高,桧柏(Sabina chinensis)保存率最低;试验地2保存率为63%~93%,其中以紫穗槐保...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黎母山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成效,采用现场调查和资料查询方式对黎母山破损山体修复植被现状调查物种群落特征。结果表明,破损山体人工修复技术采用客土喷播技术进行,植物以草本和小灌木为主;自然修复木本植被覆盖度高于人工修复,但存在个别特例,草本植被覆盖度恰好与木本植被相反;从物种群落特征指数分析表明自然修复物种复杂程度高于人工修复;从植被现状反映,人工修复野生树种比较少,主要植被为人工种植植物;自然修复木本植物有山乌桕、中平树等野生乔灌木,草本以乌毛厥和粽叶芦为主。黎母山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效果有成效,自然修复物种丰富度高、多样性复杂,人工修复物种单一,结构简单,可进行乡土树种种植。  相似文献   

6.
赤泥是生产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具有高盐碱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赤泥堆区域的碱化度高,植物难以生存。文中以淄博铝矿赤泥堆为例,探索采用团粒喷播生态修复技术(简称团粒技术)对赤泥堆积区进行生态修复的可能性。通过对团粒喷播技术、团粒喷播(无酸洗)、团粒喷播(无封水层)、团粒喷播(无隔离层)以及常规覆土播种方式的对比实验,统计分析刺槐、紫穗槐和火炬树实生苗1年、2年后的生长高度和生长密度。结果表明,团粒喷播方式处理效果最好,常规覆土种植最差。文中认为,团粒技术对解决赤泥堆场的植被恢复问题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赣南离子型稀土残矿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其植被恢复情况及土壤改良情况,分析3种模式的治理效果,研究对比不同经营措施及类型苗木下主要树种生长差异性,结果证明3种模式均能够有效恢复植被并有效提高残矿区的土壤养分,其中以桉树林分生物量及郁闭度最大,黄竹分殖苗其次.不同配比施肥对桉树高生长有显著差异,其中以N3P1K2配方最佳,不同类型黄竹苗出笋量无明显差异,但分殖苗出笋数量大于繁殖苗.  相似文献   

8.
太原市目前仍有405.37 hm2的破损山体弃置地,西山地区山体植被修复工程必须持续推进.笔者阐述了当前太原市破损山体弃置地现状,以西山地区破损山体植被恢复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对应的植被恢复思路及技术,并分析了治理成效,为同类型山体修复提供了可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9.
对自然界不稳定边坡通常采用格构梁的方法进行加固,并在框格中种植草本植物以期软化硬质景观,但该法不足以掩盖人为痕迹,自然效果亦不明显。运用高次团粒公司的FSA喷播技术打造的自然式山林景观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使群落更稳定,效果更自然。这种绿化施工技术为今后格构梁边坡绿化乃至高险陡坡植被恢复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包钢集团尾矿库坝体生态修复项目通过对内蒙古包头包钢集团尾矿库地质环境的调查,分析其生态环境破坏现状,探究其生态恢复方法,最后使用团粒喷播生态修复技术(简称团粒技术)进行生态性修复治理,并取得了理想的植被恢复效果,为该技术在高盐性尾矿堆场生态修复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参考范例。  相似文献   

11.
在对峰丛洼地各种主要治理模式类型归纳整理的基础上,依据人为干扰的强度,选择林草植被恢复模式、立体生态农业模式、生态移民模式3种模式,分析了其在生态、经济效益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模式均产生了较好的治理成效,其中生态农业模式对生态环境明显较为显著;林草植被恢复模式的经济效益相对突出;生态移民模式的生态与经济效益较为均衡。峰丛洼地地区石漠化程度、降雨、气温、光照、土被等自然条件存在显著差异,因地制宜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理模式、治理措施,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理成效,但也存在治理模式及治理物种选取的支撑技术的基础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12.
在明确了承德市区周围阳坡、半阳坡瘠薄山地植被现状的基础上,从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目标出发,文章对山体植被退化、遭受破坏的原因以及在恢复山体植被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高速公路沿线阳坡、半阳坡的生境条件,从恢复生态植被的设计原则,被损毁的边坡治理模式,山体坡面植被恢复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矿山及其他工程破损山体植被恢复方法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各类矿山及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破损山体进行植被恢复具有技术性强、恢复难度大、投入成本高等诸多特点。该文在辽宁省青山工程建设治理破损山体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对破损山体进行植被恢复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植被恢复治理的方法、步骤和适宜标准。  相似文献   

14.
以朝阳市矿山破损山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整体客土进行植被恢复,对其治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破损山体进行整体客土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到较高水平,保存率为75%~93%,且所有树种长势良好;同时通过整体客土方式治理,树种多样性和草本盖度显著增加,2块样地树种多样性分别达到1.64和1.82,草本盖度分别达到70%和95%。整体客土方式造林达到了矿山破损山体治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干旱河谷植被退化严重,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频发。以甘肃南部白龙江干旱河谷区为研究对象,样方法调查3种植被恢复模式的群落结构特征和物种组成。结果表明:3种植被恢复模式物种组成不同,自然恢复模式25科42属53种,封育恢复模式25科33属36种,造林恢复模式11科18属19种;荆条和杭子梢对白龙江干旱河谷的生境条件适应能力较强;3种植被恢复模式结构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自然恢复模式最大,优势度指数造林恢复模式最大,均匀度指数封育恢复模式最大。  相似文献   

16.
以宁化县紫色土侵蚀区3种植被恢复模式(林果草模式、油茶模式、乔灌草模式)为研究对象,以未治理的裸露荒地(CK_2)、无明显水土流失的林分(CK_1)作为恢复前后的参照,研究土壤团聚体和理化性质的变化,分析3种植被恢复模式的优劣。结果表明:与CK_2相比,3种植被恢复模式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显著提高,促进土壤从微小团聚体向大团聚体转变,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以乔灌草和林果草模式为最优,但这2种模式差异不明显;植被恢复后的紫色土团聚体破坏率(PAD)和分形维数(D)值均有降低,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值明显增加,以乔灌草模式的变化幅度最大,表明该模式改善土壤结构的效果优于其它模式,其土壤结构较为稳定。相关分析表明,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与土壤粒径、容重及孔隙度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在弥勒市石锁高速公路面山砂石采空区选择植被恢复难度较大的4个采空区,分别采用漂板种植、挂网喷播、设台降坡挂网喷播、客土降坡植苗等技术进行生态修复治理试验。结果表明,对立面型采空区采用挂网喷播+漂板种植比单独使用漂板植苗修复效果好,对立面边坡混合型采空区采用客土降坡植苗比设台降坡挂网喷播技术见效快、景观效果好。通过试验结果的推广运用,目前已完成对公路沿线39个砂石采空区的生态修复,实施面积达76.3万m~2,使石锁高速公路面山裸露山体基本恢复了植被覆盖。  相似文献   

18.
琅琊山周边废弃采石宕口植被恢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安徽滁州琅琊山周边废弃采石宕口为对象,针对该类立地生境严酷、植被恢复难度大和山体断面的坡度、高度、平整度、喷播基质等具体问题,结合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和生境条件,对植被恢复最佳物种配置和裸露岩壁喷播复绿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筛选出构树、柘树、爬山虎、狗牙根等20多种适生乡土植物种的同时,提出了适合的喷播复绿的施工工艺和植物材料,为采石宕口的近自然生态修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浑善达克沙地公路取土场边坡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已经采取的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实施6 a后人工植被恢复效果及群落自然植被多样性恢复效果,并对比分析了其与原状坡面植被的差异。结果表明:取土场边坡3种主要植被恢复模式下人工植被空间特征及群落自然恢复物种多样性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以黑龙江省鸡西矿区5种类型的人工植被恢复矸石废弃地为研究样地,通过对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林下植被的调查,分析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林下植被群落生长状况、物种构成、结构组成等的变化特征,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植被演替过程的作用规律,为矸石废弃地植被恢复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