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白斑综合病病毒(WSSV)是一种对对虾养殖危害性最大的病原体之一。它广泛分布在大多数养殖对虾的亚洲国家以及墨西哥湾、美国。我们采用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和杜拉对虾(Farfantepenuaeus duorarum)稚虾对六种WSSV地理隔离株的病毒性进行免疫比较。这6组WSSV地理隔离株分别取自中国、印度、泰国、美国德克萨斯州、南卡来罗纳州的对虾以及美国国家动物园养殖的淡水龙螯虾。为了进行免疫性试验研究,我们把病毒感染组织接种到南美白对虾幼虾和杜拉对虾稚虾中。通过组织检查结果证实发生WSSV感染。在这次免疫性试验中,被六组WSSV地理隔离株感染的南美白对虾幼虾的死亡率为100%。其中,德克萨斯州的病毒比其它的病毒厉害,最快引起实验对象死亡,而淡水龙虾的WSSV病毒致病性最慢。与之形成显著对比,杜拉对虾稚虾的死亡率仅为35%--60%,并且对不同的病毒其死亡率也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杜拉对虾对德克萨斯州病毒感染也是最为严重,而对淡水龙虾病毒的感染最轻。这个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WSSV病毒对实验对象的致病性略有不同,不同品种的对虾及同一种对虾在其生长的不同阶段对病毒的易感性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对虾     
《海洋与渔业》2008,(8):31-31
【品种来源】我国对虾养殖的品种有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等。1992年流行性虾病暴发前,以养殖中国对虾为主,目前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主。2006年,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占对虾养殖总产量的82%。1988年4月和1991年4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率先分别从美国和厄瓜多尔引进南美白对虾,进行全人工繁殖和虾苗培育的研究,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许多省、市从美洲国家引进南美白对虾,来进行人工育苗和大面积高产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3.
南美白对虾在海水养殖条件下病害较多,养殖过程中使用药物品种多、剂量大,导致药物残存量较高。而在淡水条件下养殖该品种,能使引起南美白对虾的红体病、白斑病的病毒及引起其它疾病的细菌几乎不能存活,因而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最近几年,我省普遍养殖南美白对虾,亩产量徘徊在100-150kg左右,经济效益较低。笔者在海南多年从事各种对虾的人工工厂化育苗以及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虾苗的淡化和高位池塘精养对虾工作,并对我省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进行了三年调查研究,认为造成低产低效的最主要原因是虾苗淡化方法简单粗糙,淡化成活率极低,甚至入池后1个月内存活率不足10%。  相似文献   

4.
去年5月,江苏省结合“全国对虾病害防治示范区”工作,从山东威海市引进南美白对虾虾苗30万尾,在大丰县贝苗场进行试养。运回时最大个体约2cm,小个体只有0.4cm,暂养14天后,出苗量21.7万尾,成活率达72%,平均规格2cm。 南美白对虾外形与中国对虾酷似,正常体色为浅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详述了利用盐碱水通过对南美白虾苗进行暂养及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经过4个半月的养殖期,南美白对虾平均体长达12.2cm,33尾/斤,平均亩产量达233kg,平均亩效益达2200元,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利用海水与海水晶进行20亩池塘的淡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效果对比试验情况。使用海水淡化养殖的池塘,虾苗淡化成活率90.3%,平均亩产364.7kg,养殖成活率90.2%,亩毛利润为5616.2元;使用海水晶淡化养殖的池塘,虾苗淡化成活率87.6%,平均亩产353.4kg,养殖成活率88.7%,亩毛利润为5441.6元。试验结果表明,两者在养殖成活率、生长速度、亩产量、饲料系数等方面均表现出无明显的差别。本文还介绍了淡化养殖南美白对虾操作技术,对养殖生产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南美白对虾无病害高效养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5月至9月,在淡水水域进行低盐度封闭式南美白对虾养殖,平均亩产达986.8kg。养殖过程中,对虾WSSV病原检测结果一直呈阴性。检测结果显示:循环池具明显降低NH^ 4-N、NO^-2-N、COD等的作用;四个虾池的COD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虾池的细菌、弧菌总量变化情况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8.
一、主要特点1.南美白对虾继续扩增,传统品种受到冲击由于南美白对虾为新型养殖品种,有较好的价格与市场,且生长快、病害相对少、适宜淡化养殖等,很快就成为我省近年水产养殖中的热点,对传统品种如斑节对虾、罗氏沼虾构成较大冲击。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全省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达到1.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0%,其中仅湛江市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就发展到0.9万公顷。一方面,一些以前主养斑节对虾的地区,改养南美白对虾;另一方面,由于南美白对虾淡化健康养殖技术的推广,许多地区由传统品种罗氏沼虾改养或新养南美白对虾…  相似文献   

9.
南美白对虾种质下降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虾的养殖,是一项风险高,利润大的系统工程,在众多的风险因子中,虾苗的质量占相当大的比重。放养无病毒、活力好、规格整齐的健康虾苗,是对虾养殖实现高产稳产的根本。相反,放养不健康的虾苗,如带病毒、活力弱、大小不整齐,育苗中过量使用抗生素等,则在养成中通常表现为:成活率低、抗病能力差、生长缓从养成规格不整齐、经济效益极差。因此,了解、分析生产不健康虾苗原因,创立健康育苗新概念,对于对虾养殖全过程特别是虾苗培育至关重要,而培育健康虾苗必须掌握科学的育苗技术。笔者自1995年开始从事南美白对虾人工繁殖研…  相似文献   

10.
中山南美白对虾养殖达12万多亩,年产值约20亿元,是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近两年,正大集团优质南美白对虾虾苗抢摊登陆中山,并以养殖成活率超80%,单造亩产800至1000斤的业绩让广大备受虾苗、虾病困扰的虾农眼前一亮。苗好虾成,尽管每万尾苗价高达200元,是普通苗的四五倍,但虾农仍,争相选购正大虾苗养殖,以求突出对虾养殖“重围”。  相似文献   

11.
正温棚养殖南美白对虾与外塘养殖相比,因养殖环境封闭、水体较小、养殖密度高,与外塘养殖相比具有不同的水质变化特点,因此,温棚养殖南美白对虾水质调控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对虾养殖的成败,笔者结合唐山市丰南区近两年温棚对虾养殖实际情况,针对温棚对虾养殖中水质调控总结如下。1温棚养殖南美白对虾水质变化的主要特点养殖水体环境相对稳定。一方面养殖水体温差减少,避免了养殖前期虾苗冻伤情况,养殖期为  相似文献   

12.
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在广东省湛江市发展迅猛,2001年养殖虾塘达30多万亩,对虾产量占全国的1/6,育苗场达400多间,南美白对虾的育苗、养成技术相当成熟。笔者2001年4月~9月利用一个育苗水体600m~3的育苗场育出虾苗1.08亿尾,产值达180多  相似文献   

13.
对福建、广东沿海对虾育苗场的南美白对虾亲虾暴发性传染病进行病原学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亲虾感染了白斑综合症病毒,还有一些亲虾同时感染桃拉综合症病毒。发病对虾体色发红,部分对虾体表可见大小不一的白色斑点。对这些病毒的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导致本次对虾传染病的WSSV基因片段与基因库已报告的WSSV具有很高的同源性。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可确定这些亲虾主要因感染了WSSV和TSV而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研究了WSSV的感染、发病机制和诊断方法,并从优质虾苗的选择、水源水消毒和养殖废弃物处理、生物饵料病原检测和消毒、水质管理、养殖密度和免疫加强、建立生物安保体系六个方面对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中的WSSV的防控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夏爱军 《水产养殖》2004,25(1):10-11
为合理调整宿迁市及周边地区淡水养殖品种结构,在宿迁市引进南美白对虾进行了高密度淡水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宿迁地区,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是可行的。5月底放虾苗,经过100天养殖,平均体重21g,饵料系数1.6;规格齐整,亩利润3070元,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6.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试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4.67hm^2,共投虾苗255万尾,总产量17196.3kg,平均规格10.2cm,成活率39.7%,纯利润4.65万元/hm^2。讲座了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的适应性,放养时间和密度、病害防治、饵料使用以及水质调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南美白对虾集约化养殖产量与密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提高养殖技术,使单位水体发挥最大的生产效力,促进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朝着更健康、更高效的方向发展,我们系统开展了南美白对虾最适养成密度试验研究,并且初步建立了南美白对虾高产高效养殖模式。本文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试验条件 试验在北海市铁山港区北暮虾苗场进行。试验池子6.0m×4.0m×1.5m水泥池40个,总水体1440m~3。采用罗氏鼓风机连续充气养成,每m~2安装1个散气石。养殖用水经沙滤池过滤后使用。南美白对虾苗由北暮虾苗场提供,共40万尾,虾苗体长为1.0~1.2cm。为了提高南美白对虾养成成活率和提高单  相似文献   

18.
南美白对虾内陆咸淡水全封闭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蠡  陈耀明 《科学养鱼》2002,(5):31-31,33
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又称白对虾、凡纳对虾,和中国对虾(P.chinensis)、斑节对虾(P.monodon)并称为世界三大高产养殖对虾种类。南美白对虾具有在盐度为1‰~2‰的低盐度水域生长的特性,为其养殖区域的内移提供了生物学基础。但是,由于很多养殖户没有掌握好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特性和关键技术,有的甚至全盘照搬罗氏沼虾的养殖技术,以至没有取得应得的经济效益,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急需规范。1999~2001年在肇庆、新会等地开展内陆养殖南美白对虾并获成功,面积达2000多亩,平均亩产在300多千克,最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发展迅猛,其亲虾选育和种苗繁育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无特定病原(SPF)和抗特定病原(SPR)的南美白对虾健康亲本选育,以及病害检测手段落后,遗传育种工作滞后,导致亲本选择不严,近亲变配现象严重,造成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桃拉病毒(TSV)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普遍流行;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进行南美白对虾高密度无公害健康养殖试验,寻找出一条适合本地高产、稳产、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无公害对虾养殖模式,获得了显著效果。养殖池面积1.87hm2,放养南美白对虾苗543.05万尾,虾苗体长1.0 ̄1.2cm。经117 ̄120d养殖,收获南美白对虾56018kg,平均每1/15hm2产虾2000.64kg,对虾成活率67.05%,总产值134.44万元,扣除生产成本63.28万元,获利71.16万元,平均每1/15hm2获利25414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