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瘤胃臌气是因反刍动物采食大量容易发酵的饲料产生大量气体,或因中毒、前胃弛缓、瘤胃积食、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等造成瘤胃内容物难以蠕动,使瘤胃内气体排出困难,气体迅速积聚,膈以胸腔脏器受压迫,引起呼吸与血液循环障碍,甚至窒息死亡的疾病。  相似文献   

2.
正瘤胃积食在养牛业中是普遍的疾病之一,又称急性瘤胃扩张或瘤胃堵塞。牛瘤胃积食主要是由于牛饥饿等原因进食了大量的粗饲料,或者是容易引起胃部膨胀的饲料,大量的粗饲料会引起瘤胃扩张、体积增大,瘤胃内容物的蠕动就会受阻,甚至停滞蠕动,从而影响整个前胃机能,进而形成一种脱水或毒血症疾病。近几年,随着农村地区散养牛数量不断增多,散养户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并且饲养经验不足,所使用的饲养饲料质量相对较差,导致牛瘤胃积食频繁出现,对养殖活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1、牛瘤胃积食形成的原因牛过量的食用粗纤维饲料是引发牛瘤胃积食病的最重要原  相似文献   

3.
正牛瘤胃积食又称急性瘤胃扩张,奶牛瘤胃积食多因过饲精料或草料过细导致内容物停滞或阻塞瘤胃,导致前胃机能障碍,瘤胃容积增大,进而形成脱水和毒血症的一种牛前胃疾病。临床以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少或停止,瘤胃蠕动音减弱,蠕动次数及持续时间减少乃至消失,左肷部膨大为主要症状。多年来在临床实践中采用自拟五味消积散治疗奶牛瘤胃积食17例,收效显著,现予报道。  相似文献   

4.
作者利用四头试验牛,瘤胃及真胃装有瘘管,经20天局部病理过程愈合后开始试验。记录瘤胃和真胃蠕动,同时也检查真胃游离盐酸量,15—32;总酸度87单位。试验指出前胃活动与真胃分泌、蠕动机能密切相关,当瘤胃收缩加强时,真胃蠕动及分泌机能也增强。真胃中游离盐酸量往往增多,而个别则减少,这与动物个体特点及神经型有关。  相似文献   

5.
瘤胃臌气是瘤胃、网胃内容物急剧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在临床上是以瘤胃过度臌胀为主征的瘤胃消化机能紊乱性前胃疾病的一种。瘤胃内的气体,有的只是气体积聚在固形物之间隙,有的由其中的泡沫化气体与液体以及固形物混合在一起。前者称为单纯性  相似文献   

6.
奶牛瘤胃生理及其发酵条件的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前 言 在反刍动物的4个胃中,瘤胃是靠近食道的第一个胃,可以看作是一个供厌氧性微生物繁殖的连续接种的活性发酵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养牛实际是在养瘤胃内的微生物。 在瘤胃中居留、繁殖、生长着亿万个微生物(主要为细菌和纤毛虫)。它们产生各种物质,将进食的物质进行发酵,最终产物为挥发性脂肪酸、维生素和微生物菌体蛋白。了解瘤胃的消化生理和生化反应,掌握瘤胃发酵的过程及条件,以便通过饲  相似文献   

7.
正牛瘤胃鼓气是牛养殖过程中常见胃部疾病,分为原发性牛瘤胃鼓气和继发性牛瘤胃鼓气,原发性牛瘤胃鼓气主要是因为进食了大量的饲料,如嫩草、开花前的苜蓿,难以消化的豆饼、豌豆、露水草等,特别是豆科牧草中的白三叶草、红三叶草,过量进食会导致出现牛瘤胃鼓气。继发性牛瘤胃鼓气主要是由于前胃疾病的发生和食道阻塞等疾病发生过程中为出现的一种症状。继发性牛瘤胃鼓气可以在瘤胃内产生大量气体,导致瘤胃过于充盈和出现膨胀,严重的还会导致心脏麻痹和窒息  相似文献   

8.
胡浪  陈永鹏 《农技服务》2014,31(8):167-167
瘤胃积食又名"宿草不转",是瘤胃内积滞过多食物,不能运转的疾病。瘤胃积食的反刍动物瘤胃内滞积大量饲料,致使瘤胃内容物不能正常消化和排泄,瘤胃异常充满,胃壁扩张,并伴有消化和瘤胃有运动机能障碍的一种前胃疾病。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主要针对健脾中药对牛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在这其中包括对瘤胃内纤毛虫数量、活性还有就是PH值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健脾中药能够很好的促进牛羊瘤胃蠕动,保证牛羊胃的收缩功能,增加其牛羊瘤胃的蠕动时间,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更加适合纤毛虫的生存,提高牛羊瘤胃活性。  相似文献   

10.
正牛瘤胃酸中毒是反刍动物养殖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胃部疾病,该种疾病是因为牛在短时间内产生了大量容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饲料,饲料在瘤胃中堆积发酵产生的大量乳酸而引起前胃机能紊乱障碍的一种前胃疾病。很多养殖户由于不科学的饲喂和饲养习惯,导致牛发病之后,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常常出现误诊,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结合一些实际案例,分析牛瘤胃酸中毒的诊断和防治过程,现将具体研究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吴凡 《吉林农业》2008,(2):29-29
牛前胃弛缓的主要特征是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后送缓慢、菌群失调产生大量有毒物质、引起消化障碍,食欲减退以及全身机能紊乱等。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发生该病后,若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反刍动物在冬春季节所需要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往往摄入不足,从而直接影响其生产力.尿素作为反刍动物最廉价的蛋白质资源是有目共睹的.因尿素[CO(NH2)2]含氮量为46%左右,其蛋白质含量为28.8%,在理想情况下,约相当于3.5kg豆饼所含的蛋白质.尿素进入反刍动物瘤胃内,被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瘤胃内的微生物可利用氨和碳水化合物分解产生的酮酸合成菌体蛋白,菌体蛋白随胃内容物运至小肠和真胃被消化吸收.尿素在应用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如尿素的碱味和苦味,尿素在瘤胃中分…  相似文献   

13.
牛前胃弛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瑛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179-180
前胃弛缓是牛前胃(包括瘤胃、网胃、瓣胃)的弛缓,即中兽医学中的脾胃虚弱,是指反刍动物前胃的运动机能减弱,兴奋性和收缩力降低,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因而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原发性原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继发性原因多发生于瘤胃积食,瘤胃膨气,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及多种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发病过程中。口服土霉素片或氯霉素片可能引发本病。奶牛的前胃弛缓在临床上是一个比较多见的消化道疾病,虽然本病对奶牛的生命威胁不大,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同样能直接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
牛原发性前胃弛缓是由各种病因导致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微生物区系失调,产生大量发酵和腐败的物质的一种疾病。浅析牛原发性前胃弛缓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阐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牛原发性前胃弛缓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造成牛前胃弛缓的主要原因就是饲养人员在饲养过程中没有对牛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为各类疾病的发生埋下隐患,而这些疾病则会引起牛前胃兴奋性减弱、收缩能力变得迟缓、瘤胃内混乱复杂、微生物群违背常规、胃内部容物腐败酵解使得大量有毒物质产生,刺激到牛的胃部。因此,导致牛在饮食、反刍以及全身机能都出现不良症状。本文从症状初期和症状中、后期进行详细分析病理上的一些表现,总结出该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牛前胃弛缓是由于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和肌肉收缩力减弱,导致瘤胃内容物运转迟滞、菌群失调、异常发酵和腐败所引起的一种消化不良综合征,又称慢性消化不良;中兽医称脾胃虚弱。临诊特征为长期食欲不振或时好时坏,反刍和嗳气障碍,瘤胃运动减弱,出现间歇性瘤胃臌气和反复  相似文献   

17.
前胃弛缓是由于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和肌肉收缩力减弱,导致瘤胃内容物运转迟滞,菌群失调,异常发酵和腐败所引起的一种消化不良综合症,中兽医上称"脾胃虚弱"。其临床特征为长期食欲不振或时好时坏,反刍和嗳气障碍,瘤胃运动减弱,出现间歇性瘤胃臌气和反复发生便秘,腹泻交替。一、病因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8.羊的消化器官的构造和消化机能有什么特点?羊是复胃家畜,其胃由瘤胃、网胃、重瓣胃和皱胃4部分组成。其中瘤胃容量很大,约占复胃容量的80%。网胃的容积小,其内容物与瘤胃相互混合,消化、吸收功能与瘤胃基本相似,统称为反刍胃。反刍胃内的食糜流入重瓣胃,在这里压榨过滤水分被吸收后,  相似文献   

19.
<正>牛属于草食性哺乳动物,胃部为复胃,又称反刍胃。牛胃包括前胃和真胃,其中前胃是由瘤胃、网胃、瓣胃三部分组成,它们都是食道的变形体,本身并无消化腺,只有真胃才是胃本体,也就是皱胃。皱胃具有腺上皮,能分泌胃液。在四个胃中,瘤胃的容积最大占80%,网胃最小占5%,瓣胃和皱胃各占7%、8%。反刍是牛特有的消化机能,消化食物的过程为:先是由饲料刺激瘤胃、网胃,将食团送回口腔,形成反刍。瓣胃和网胃、瘤胃相互衔  相似文献   

20.
牛瘤胃鼓胀是因为牛采食了大量易发酵产气的紫云英、三叶草、苜蓿等各种牧草,使之停留在瘤胃内异常发酵产生大量的气体,超过胃的正常容量,致使瘤胃鼓胀失去机能而引起的病理过程,是反刍家畜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必须科学诊断,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