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廖延召  张建 《辣椒杂志》2005,(4):31-31,33
永顺县位于武陵山脉中段,为亚热带季风区.2002年以来,本县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创立很多农业建设新内容.其中之一就是积极引进辣椒良种,普及推广无公害辣椒栽培技术,并因此获得增产增收.现在永顺县的辣椒种植面积2000hm2~3000hm2之间,最高年份达到0.33万hm2以上.其中70%左右为无公害辣椒.辣椒单产也比较高,平均达2000kg/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2.
辣椒新品种平椒杂1杂交种制种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杂交一代平椒杂1是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利用优良自交系培育的辣椒杂交新品种. 该品种2007年育成,2012-2013年参加河南省辣椒区域试验,2013年参加河南省辣椒生产试验,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鉴定(豫品鉴菜2014001),2014年确立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平椒杂1自育成以来累计推广面积3 000 hm2以上.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冀州市周村镇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辣椒种植,全镇天鹰椒种植面积达2000hm2(3万亩),1998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辣椒之乡".并带动了全市及周边县市的辣椒种植,形成了以周村镇为核心的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辣椒生产基地.建立了年交易额近3亿元的辣椒专业市场,建成了奇力食品公司、周村美味酿造厂等辣椒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了辣椒生产、销售、加工为一体的产业化格局.仅此一项,全镇人均增收在千元以上.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周村镇党委、政府深入的市场调研、完善的技术服务、不断的科技创新,以及高水准的专业市场和行业协会对产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萧县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辣椒杂交种生产,90年代初全县辣椒杂交制种面积发展到100hm2以上,由于缺乏经验,制种中常出现花期不遇、果多籽少、病虫害严重等问题,使制种产量低且不稳,667 m2平均产量20~25kg.从1995年起我们开展辣椒制种技术的研究(亲本均由韩国提供,母本为雄性不育系,杂交种为PE4502),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生产,使产量和效益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带动了我县及周边县市辣椒杂交制种业的发展,2000年以后全县制种面积每年都在500hm2以上,667 m2产量75~90 kg,最高达116.3 kg.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钢架塑料大棚水萝卜套种辣椒栽培模式,既提早多种了一茬水萝卜,又实现了辣椒的春提早和秋延后的正常生产,提高了大棚的利用率,增加了蔬菜种类,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的有效栽培措施.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近年来大力推广这一种植模式,目前面积已达133.3多hm2.这种套种模式一般667 m2产水萝卜2 500 kg以上,收入3 000余元,667 m2产辣椒4 000 kg以上,收入5 000余元,每667 m2水萝卜和辣椒的总收入可达8 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乐都长辣椒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r)是青海省辣椒生产的重要病害,轻者减产20%~30%,重则减产一半以上,甚至绝收.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虽可起到一定作用,但效果不理想,通过嫁接技术才能有效的控制疫病的发生.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近几年对辣椒嫁接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已筛选出优良的砧木品种,嫁接成活率达90%以上.现已在全省保护地累计种植嫁接辣椒20 hm2,将辣椒疫病发病率控制在6%以下,平均增产30%以上,菜农增收显著,有利于辣椒产业的壮大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草本植物,辣椒极具医用和食用价值[1].湖南是中国辣椒的主产区之一,据统计,2019年湖南辣椒种植面积达12.04万hm2,总产量322.10万t,占全国辣椒总产量的5%,且湖南省辣椒消费量占全国消费量的10%以上.近年来,由于湖南辣椒种植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湖南地区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辣椒加工体系,因此全面提升湖南地区的辣椒产量和质量对平衡湖南当地辣椒市场供应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地辣椒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作为中国重要的辣椒生产区域,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辣椒生产中的不利因素,减轻病虫害给辣椒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湖南地区辣椒种植户和辣椒生产加工企业必须重视的首要问题.病虫害防控要结合湖南地区不同区域辣椒生长的具体环境开展,使其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大棚设施辣椒秋延后在田活体保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辣椒营养丰富,食用方法多样,是重要的世界性蔬菜作物。据统计,我国辣椒年种植面积133.3万hm2以上,仅次于白菜类蔬菜。江苏省辣椒年种植面积8万hm2以上,70%以上为设施栽培,且呈快速增长态势,是我省高效设施农业栽培的重要品种之一。随着设施结构优化和消费需求变化,辣椒的品种结构与栽培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棚辣椒秋延后在田保鲜栽培是1种高效反季节特色栽培技术,其通过采用设施保护措施及与之相配套的特定的栽培技术和独特的在田保鲜管理技术,使正常的露  相似文献   

9.
四川是辣椒生产大省,种植辣椒经济效益较好,普通辣椒多采用春茬栽培,由于采收期集中,经济效益较低.为了实现设施辣椒的高效生产,近几年来,五州农业有限公司在绵阳、江油等地示范园连续栽培试验获得成功,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采用夏播、秋栽、冬收,使全生育期经历由高温到低温的过程,在元旦、春节上市.2007年在简阳市太平桥镇楼村、江油市九岭镇中河村进行了示范推广,开发出适宜四川的大棚辣椒秋延后栽培技术,保证了鲜椒在元旦、春节上市,示范户实现667 m2产青、红椒2 000 kg以上,实现667 m2收入1.2万元.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希强  王子勤 《北方园艺》2011,(20):149-150
近年来,随着邹城市保护地蔬菜种植的快速发展,蔬菜品种日趋呈现多样化,精细菜的比重逐年提高.目前,该市保护地蔬菜的种植面积占全市蔬菜栽培面积的20%以上.辣椒是现在保护地种植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在邹城市的种植面积呈逐年扩大趋势,截止到2010年邹城地区日光温室中辣椒的种植面积已达129.6 hm2.由于辣椒连年种植、管理粗放、施肥不当等因素,致使温室病害日趋严重,其中辣椒叶枯病是近年来发生较重的病害之一,有些品种发病率可高达46.8%,现已成为温室辣椒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制约了邹城市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从2008年以来对日光温室防治辣椒叶枯病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试验和示范,试验面积达6 670 m2,总结出了克服日光温室辣椒叶枯病的一套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世界辣椒看中国,中国辣椒看贵州,贵州辣椒看遵义.遵义地区辣椒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3万hm2以上,现有省、市、县各级辣椒基地示范点400余个,示范面积约0.7万hm2,发展订单种植面积约7.4万hm2.近年来,遵义地区围绕"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战略部署,以"四新一高"(培育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发展新模式、形成新业态,实现高效益)和"新两品一标"发展思路,做优做强种植生产"第一车间",持续推进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做强辣椒产业大市.  相似文献   

12.
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是贵州望谟县的优势产业,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全县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3 667 hm2,其中有667 hm2在2005年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省级产地认证,辣椒、茄子、白棒豆3个品种正申请产品认定,还准备申请2 667 hm2产地认证.辣椒、茄子、白棒豆、西瓜4种蔬菜在望谟县种植面积较大,全县蔬菜总产量保持在15万t,产值在1.8亿元以上,蔬菜农残检测合格率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13.
辣椒再生栽培技术是指头茬辣椒结束前或结束后,剪除辣椒枝叶只留主茎,利用主茎新萌发的侧枝开花结果.为比较再生栽培与常规育苗移栽辣椒的生育期、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差异,作者开展了4个茬口(早春茬和秋延后茬各2茬)的辣椒栽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辣椒早春茬再生栽培较常规育苗移栽可增收5000元/667m2以上、增幅约50%,秋...  相似文献   

14.
淮安是江苏省重要的蔬菜基地,也是老菜区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保护地蔬菜生产蓬勃发展,面积不断扩大,2010年设施生产面积4.18万hm2,其中辣椒生产面积占50%左右。大棚辣椒生产,其中连作3年以上面积占80%,连作5年以上面积占60%。在辣椒栽培过程中,由于有机肥来源  相似文献   

15.
日光温室冬春茬辣椒间作甘蓝的栽培模式在不影响辣椒产量的前提下,增收了1季甘蓝,每667 m2产值达13 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6.
湘早优1号苦瓜套种辣椒是针对湖南夏季高温、干旱气候条件而进行的一种高效套种模式,通过一定的栽培技术措施,可促进苦瓜、辣椒早熟,也可显著减少辣椒夏季高温干旱期间落花落果现象,每667m2苦瓜产量可达3 000 kg,辣椒可采收至10月下旬,产量约2 000~2 500 kg,比单一种植苦瓜或辣椒效益可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永昌试验基点于2000年在永昌县梅家寺村示范种植日光温室越冬茬辣椒剪枝周年生产获得成功(该村海拔 2180m,元月最低气温可达-31℃),2001~2006年,在海拔1760~2300m的区域内推广日光温室越冬茬辣椒周年生产技术1260 hm2,11月上旬开始采收直到次年7月底,采收期长达9个月,平均产量7260 kg/667m2,最高达8160 kg/667m2,经济收入1.8万元/667m2以上.较普通栽培方式提高了28.6%.现将日光温室越冬茬辣椒剪枝周年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同类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日光温室辣椒栽培由于受温度等环境条件的影响,栽培技术要求高,而深冬栽培辣椒的技术难度更大,为突破这一难题,在总结外地秋延后冬季栽培辣椒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日光温室深冬茬辣椒生产试验,经过2a的试验示范获得了成功,667m2最高产量达5 000 kg以上,产值12 000元左右,一般产量达3 537.5 kg,产值11320元.现将日光温室深冬茬辣椒生产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辣椒在我国各地广泛栽培,产量高,适应性强,采收期长,是全年主要蔬菜品种,我区一般年份辣椒种植面积达800hm2以上。2010年我们引进了杭丰新秀辣椒品种,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赵宇 《长江蔬菜》2015,(23):46-48
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茄科作物,全球2/3的国家都有辣椒种植,种植面积近400万hm2,干、鲜辣椒产量6 100万t以上[1],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见蔬菜.辣椒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主产区在河北、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四川、云南等省,种植面积133.3万hm2左右,占全球的1/3,产量占全球产量的1/2,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辣椒生产、消费和出口国,而辣椒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