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帽儿山地区21年生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在黑龙江省的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21年生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林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差异显著;生长性状,抗性与各种源间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及气候因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海拔垂直梯度渐变为主,纬向渐变为辅的连续变异是长白落叶松生长性状的基本变异模式,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是影响长白落叶松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用长白落叶松各种源的相关性状作聚类分析并参照地理气象因子在,遗传距离0.370的水平上将长白落叶松分布范围区10个参试种源划为6个种源区:Ⅰ小北湖种源区。Ⅱ白刀山种源区,Ⅲ完达山种源区,Ⅳ白河种源区,Ⅴ大石头种源区,Ⅵ桓仁种源区;用Duncan法对种源间进行多重比较,并用综合指数法进行选择,表明小北湖种源是长白落叶松优良基因资源中心,是该试验点最佳种源,大海林种源也是可选择种源;从长白落叶松的低等效纬度地区向高等效纬度地区调种,可望获得较大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2.
帽儿山地区10年生白桦种源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龙江省帽儿山10年生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种源试验林14个种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在树高、胸径、材积和纤维素质量分数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各种源4个性状的遗传参数比较和主成分分析表明,东方红、帽儿山和乌伊岭种源为优良纤维材种源,其纤维素质量分数遗传增益分别为5.29%.9.96%和2.85%,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43.26%,38.07%和36.96%。各种源性状与对应的地理气候因子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主要受温度和日照的影响.即白桦生物性状的地理变异的实质是对温度和日照时间的高度适应。聚类分析将14个种源划分为3个种源区.即大兴安岭种源区、辽东种源区和小兴安岭及长白山种源区。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吉林松花湖试验点4年生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林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及多性状的综合评定,初步确定吉林地区及毗邻地区最佳种源为白石山种源;较好种源为松江河青川、和龙、长白县海拔1075米种源。估算树高、年高生长量、地径遗传力分别为0.8814、0.8959、0.8291,若选择最佳白石山种源造林,幼龄期树高、地径遗传增益分别为25.1%和20.3%。各种源从苗期到4年生树高生长差异显著,且具有稳定的变异趋势,幼林生长性状随地理坐标无明显变异规律。在同一地点不同海拔高度的采种点,中低海拔生长较好,高海拔生长较差,二者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蒙古栎种源选择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栎多点种源试验研究表明:蒙古栎生长性状地理变异以经、纬向渐变为主;采用多性状综合评定法选择出松花湖生态区优良种源为宽甸和磐石种源,白石山及毗邻地区优良种源为磐石和美溪种源;采用环境指数法对种源稳定性进行评价,确定磐石、美溪、岫岩、宽甸、红石、白石山种源为高产型种源.蒙古栎种源遗传参数估算结果显示:松花湖生态区优良种源树高、胸径、地径遗传力分别为0.835 8,0.890 9和0.727 5,遗传增益分别为44.22%,65.89%和35%;白石山及毗邻地区优良种源树高、胸径、地径遗传力分别为0.848 0,0.720 7和0.726 8,遗传增益分别为34.67%,48.28%和23.83%.  相似文献   

5.
水曲柳种源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磐石县明城林场试验点4a生水曲柳幼林期种源试验林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及多性状的综合评定,初步确定吉林地区及毗邻地区优良种源为大海林(32)、通化(01).估算树高、年树高生长量、地径遗传力分别为0.7312,0.6441,0.5433.若选择大海林、通化种源造林,树高、地径生长量可分别获得24.33%,19.8%和22.85%,18.7%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6.
天水毛白杨种源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介绍了毛白杨8个种源、220个无性系,在甘肃天水地区开展的种源选择试验及优良无性系筛选结果。经过7年的研究,摸清了毛白杨的变异规律及模式,筛选出3个种源,30个优良无性系,遗传增益达22%~28%,为造林区别提供了科学依据。试验证明无性系有种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良种选有方法,可降低成本5~6倍。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湿地松优良家系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湿地松种源、种间试验和湿地松种源试验基础上选择性引进了美国3个州种子园单亲子代111个,分别在江西省赣南、赣中、赣北进行多点多年份遗传测定,总面积40hm2,试验论证了湿地松树木改良进行多点家系选择的重要性。在科学实验基础上,赣南赣中各选出18个优良家系,赣北选出22个优良家系,平均遗传增益树高11.94%~22.97%,胸径12.83%~28.46%.全省选出优良单株150株,平均遗传增益树高20%~25.60%,胸径13.30%~15.80%.并注意适应性选择,选出适合全省推广的广谱型优良家系9个,平均遗传增益树高胸径都在10%以上。佛罗里达群体入选的优良家系占总入选的56.09%,说明该群体有广泛遗传基础,其增产潜力不可忽视。试验紧扣种源-群体-家系-单株,各层次的遗传差异、谱系关系较清楚,为今后江西省湿地松无亲缘关系优良家系间组配、控制授粉、多系测交、轮回选择、累加增益等高世代育种奠定理论、物质基础,符合当今世界多群体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8.
枫香地理种源幼林生长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来自8省(区)的20个枫香种源在上海松江进行了造林试验,2年生幼林的结果表明:枫香的树高和地径2个生长性状在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和显著差异,且树高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2个生长性状在不同造林地段间也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树高与种源地理经度和纬度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而地径则未表现出显著负相关。根据苗高和地径,采用独立选择法初选出南丹、南平和吉安3个幼林期较速生的种源.并采用系统聚类法初步将种源划分为三个大区:西南速生种源区,中部中速生长种源区和中亚热带东北部生长相对较慢种源区。  相似文献   

9.
苏北平原河堤杉木栽培种源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苏北宝应县平原河堤进行的55个产地杉木种源造林试验表明,种源间适应性、抗性与生长性状多有显著的统计差异.性状变异与产地纬度、经度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受纬度与经度双重影响渐变。产地温度和湿度是种源产生性状变异的主要作用因子.种源选择具有较高增产潜力.选择四川洪雅、邻水、永川、彭县,广东乐昌、信宜,广西融水、那坡、浦北,福建大田,湖南祁阳,江西安乐、全南等22个种源造林,12年生小径材蓄积比江苏对照杉木(宜兴产地)增加35.84~169.98m3/hm2,蓄积表型增益达33.79%~160.54%,遗传增益达10.36%~49.21%.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长白落叶松不同种源种子性状、苗期性状、7年生幼林性状共24个因子的观测数据,采用生物统计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长白落叶松的地理变异规律及其引起变异的气候生态基础。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不同种源具有显著的遺传分化;幼林生长性状主要受纬度和海拔双重控制,表现为南部和低海拔种源较北部和高海拔种源生长快。同一地点不同海拔种源幼林生长性状变异显著,中、低海拔种源显著大于高海拔种源。落叶病感病性状主要受经度控制,至西向东病情加重。种子发芽率主要受经度和纬度双重控制,至西向东从高海拔向低海拔种子发芽率降低,长白落叶松性状地理变异具有明显的气候生态基础,影响幼林生长性状的主要气候因子是温度,影响种子性状的主要气候因子是光照和水分。  相似文献   

11.
文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790-6791
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种子分销渠道需要强有力的控制者,以杜绝假冒伪劣种子,维护品种知识产权。能否获得渠道控制权,取决于渠道成员是否拥有足够强的渠道力量,这要求种子零售商、批发商、种子公司拥有专业技术、掌握客户资源,以及向其他成员提供必要的财务支持。分销渠道控制权由种子公司掌握有利于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但种子公司必须提高种子研发水平,提供具有差异化优势的种子品种,还要重视向批发商提供财务支持,以及改进分销渠道和促销方式,才能取得农户的支持,从而获得足够的渠道控制力。  相似文献   

12.
南洋楹优良种源/家系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引进的25个南洋楹Paraseriamthes falcataria种源/家系为试验材料,并以早期引进的广东饶平次生种源作对照,在4个试验点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各试验点多数种源/家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大于对照,其中达较显著差异水平以上的种源有3个,家系有11个;部分种源/家系形质指标优于对照,达较显著差异水平以上的有6个家系.根据试验结果初步评选出生长和形质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的有马来西亚的一个家系(M4);形质指标中等、生长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的有马来西亚的1个种源(M1)、菲律宾的1个种源(P10)及菲律宾的3个家系(P8、P4、P2);生长指标中等、形质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的有菲律宾的一个家系(P7)和马来西亚的4个家系(M3、M7、M10、M11).  相似文献   

13.
张斌  李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752-2754
结合国外有关研究,梳理了巴基斯坦种子管理体系的有关规定,并提出了今后开展对巴基斯坦种业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黑莓种子发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黑莓的栽培及育种筛选出较好的发芽方法。[方法]以黑莓栽培品种成熟鲜果中的饱满种子为材料,种子设3个不同处理:A、在胚根端剥离内果皮,保留种皮及胚乳层;B、在胚乳端剥离内果皮,保留种皮及胚乳层;C、不剥离。然后,用3种培养方法对黑莓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在双层湿滤纸光培养中,处理A和B的种子发芽率均在40%左右,处理c的种子没有发芽;在双层湿滤纸暗培养中,处理A和B的种子发芽率均在61%以上,最高达63.6%,处理c的种子没有发芽。基质培养的种子的最高发芽率为15.1%。不同处理种子生成的小芽苗的移栽成活率均为100%。在培养基培养中,激素浓度配比对黑莓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影响。[结论]双层湿滤纸暗培养法是黑莓种子的理想发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磁化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玉米、大豆、水稻种子在磁化0、0.5、1.0、2.0h的水浸泡24h后,测定了不同处理的发芽率、生长率及淀粉酶活性。[结果]磁化水处理种子后,种子的萌发率明显提高,其中磁化时间为0.5h的磁化水处理种子萌发率最高。磁化水处理后大豆发芽率增幅最大,水稻的发芽率增幅最小。磁处理2.0h的水能促大豆明显生长,磁处理1.0h对玉米生长效果较好,水稻则不明显。经磁化水处理后,玉米和大豆种子内淀粉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有所提高,0.5h处理效果最好,水稻种子内淀粉酶活性则有所降低。[结论]低强度磁化水对大豆、玉米、水稻有促进萌发和早期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含水量对溪荪鸢尾种子保存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寒地特色野生种溪荪鸢尾种子为材料,通过硅胶干燥法获得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在液氮中保存24h后,采用水浴化冻、自来水水冲化冻和室温化冻3种化冻方式,检测不同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来检验保存效果.[结果]种子含水量为5.4% ~7.2%时的干燥处理显著提高了种子发芽率,但含水量降到3.2%时会降低种子发芽率;种子含水量为7.2%时超低温保存后萌发率会显著提高,水浴化冻最适.[结论]最佳种子含水量为7.2%,保存后萌发率高达98.70%.  相似文献   

17.
种子是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植物生命体的生长和发育离不开种子。在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中,种子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该文总结了种子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现代农牧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种业的新利用、新要求,为种子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来自8个省(区)的25个南酸枣种源在浙江余杭和福建邵武进行了造林试验。4年生幼林的生长结果表明,南酸枣的树高、胸径、分叉高和分叉数4个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树高和胸径在2地点均有中等以上广义遗传力;树高、胸径和分叉高3个生长性状在不同立地条件下也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并且种源与地点间交互效应达极显著水平;邵武点树高、胸径和分叉高与种源地理纬度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经度则未表现出显著负相关,而分叉数与种源地理经度、纬度间以及与树高、胸径和分叉高间均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余杭点则只有胸径与经度刚达显著相关,树高、胸径与种源地理纬度以及树高与经度均未达显著负相关。根据树高和胸径,采用独立选择法初选出上犹、乐昌、贺州3个在2地点幼林期均表现较速生和在邵武点表现突出的容县种源,并采用系统聚类法初步将种源划分为2个大区:亚热带中南部速生种源区和亚热带中北部生长相对较慢种源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西藏农业科研育种部门通过不懈地努力,选育出了一大批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使这些新品种难以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导致了西藏农业生产中良种更换速度慢、周期长。找出并解决这些不利因素,加快西藏农业生产中良种更换速度,进一步提高西藏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西藏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良种是各种增产技术的核心。水、土、肥资源及调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生产技术,以及物质、资金、劳动力等要素投入,都是围绕良种这个中心要素进行统筹。同时,所有这些技术,最终是依靠品种来实现其最终的生产效益。据统计目前我国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40%。因此良种的推广应用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笔者研究了超干对玉米种子活力的影响,实验表明超干对玉米种子的活力和SOD、POD的活性影响较小,超干对其细胞膜的轻微损伤可在萌发吸胀时得到修复,故适宜超干贮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