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两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以探讨合理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将分别采用经鼻、蝶窦入路和经颅人路手术的92例垂体瘤患者分为两组,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3~12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结果和随访显示:经鼻、蝶窦手术组患者的症状、视力、激素水平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经颅手术组,肿瘤全切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亦较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且并发症少,有进一步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大型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以提高肿瘤全切率及降低病死率。方法:对我科1996~2002年经颅手术治疗的56例大型垂体腺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肿瘤全切40例,全切率为71.4%;次全切16例(28.6%);死亡1例,病死率为1.8%;结论:显微手术能更安全有效地治疗垂体腺瘤,熟练的手术技巧和适当的手术入路是提高全切率及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垂体瘤是一种良性的颅内内分泌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脑胶质瘤和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但在尸检中有报道可见20%~25%的亚临床垂体微腺瘤。它的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闭经、泌乳、头痛、视力减退、双侧视野缺损等嘲。一般采取手术治疗,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作垂体瘤切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有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的优点。但因其手术进路深,解剖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一岛叶“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侧裂一岛叶“锁孔”入路治疗52例高血压性基底节血肿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血肿与内囊后柬关系,将其分为内囊前型及内囊前后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出现脑疝;根据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ofDailyLivingScale,ADL)分级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随访3个月,失访2例。神经功能按ADL分级进行测评:I~Ⅱ级21例(40.38%),Ⅲ级18例(34.62%),IV级9例(17.31%),V级2例(3.84%),失访2例(3.84%)。内囊前型者30例,其中I~Ⅱ级17例(56.67%),HI级10例(33.33%),IV级2例(6.67%),V级1例(3.33%)。内囊前后型者20例,其中I~Ⅱ级4例(20.00%),UI级8例(40.00%),IV级7例(35.00%),V级1例(5.oO%),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经外侧裂一岛叶“锁孔”入路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血肿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清除血肿彻底及恢复快等优点;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内囊前型者术后功能恢复优于内囊前后型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切除听神经瘤的手术操作技术。方法:15例听神经瘤采用单侧枕下乳突后“J”形皮肤切口.环钻骨瓣成形,显微镜下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结果: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解剖保留13例,2例术中断裂。术后无颅内感染、颅内血肿、皮下积液、脑脊液漏并发症。结论: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是切除听神经瘤的一种有效、安全、便捷的微创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治疗的老年胃癌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胃癌切除术49例(占68.1%),其中根治性切除35例,姑息性切除14例。术式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35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1例,全胃切除术3例(联合脾切除1例);捷径手术7例;剖腹探查术2例;非手术治疗14例。行胃癌切除术49例中37例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54例次,死亡5例。结论:外科手术是老年胃癌患者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桥小脑角区巨大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对我科73例桥小脑角区巨大肿瘤的发病率、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定位与定性诊断、手术治疗及随访期心理治疗等作分析。结果:本组73例桥小脑角巨大肿瘤(均≥4cm)中,属神经鞘瘤50例(68.5%)、脑膜瘤19例(26.0%)与胆脂瘤4例(5.5%)。临床特点:73例均有所神经、小脑损害的症状与体征及颅内高压征。73例中手术全切除者60例、次全切除l3例(其中10例残留肿瘤,结合枷码刀治疗)。全切除组中2例死于肺部感染,次全切除组中3例放弃治疗,余者随访3—5a,无复发。在颅神经损伤所致并发症的56例中,出现心身疾病须心理治疗者40例(71.4%)。结论:临床特点结合影像学检查可作出早期定位与定性诊断.并有助于手术设计。提高疗效的关键是早诊断、早治疗以及娴熟的显微操作技术。手术结合枷码刀以及心理治疗可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矢状窦状脑膜瘤39例,无经CT与MRI确诊,肿瘤全切除35例,大部切除4例。结果38例好转出院1例死亡。作者提出:1.注意切口稍大于肿瘤,有利于肿瘤的全切与减少对周转组织损伤;(2)对中央静脉与矢状窦的恰当处理;(3)根据肿瘤大小,位置与性质决定整块切除或分块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道21例垂体腺瘤经口鼻蝶窦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经验。方法经口鼻蝶窦入路,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本文重点介绍该入路的手术方法,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全组无1例死亡。13例术后有暂时性尿崩症,3例脑脊液鼻漏,2例鼻中隔穿孔。1例术后视觉障碍加重。无1例术后切口或颅内感染。14例随访6个月至3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垂体腺瘤经口鼻蝶窦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髓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31例颈髓肿瘤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术后转归。结果:手术全切除26例,大部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7例术后接受放疗,23例在术后3个月症状得到完全改善,5例遗留一侧节段性皮肤麻木感,3例遗留颈部疼痛感。结论:合适的手术入路、精细的显微外科操作是颈髓肿瘤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行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体会,以提高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行白内障手术的2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第1及4天.经有针对性护理措施(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护理的白内障手术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较传统护理组的好.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而术后3个月的视力恢复情况则无明显差别(P〉0.05)。针对性护理组的护理及综合满意度分别为98.7%(156/158)和97.5%(154/158).均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组的86.4%(57/66)和83.3%(55/66).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应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功能区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效果。方法我院自1980年4月至2007年4月收治81例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2000年1月前收治的40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设为常规手术组),2000年1月后收治的41例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设为显微手术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常规手术组术中输血量(1200.2+423.5)mL,肿瘤全切除率为60.0%,症状改善率80.0%,致残率12.5%,术后病死率7.5%。显微手术组术中输血量(400.7+220.2)mL,肿瘤全手术切除率87.8%,症状改善率97.5%,致残率0%,术后病死率2.4%。两组的术中输血量、肿瘤全切除率、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并发中耳气压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7年3月在高压氧治疗中发生的中耳气压伤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首次高压氧治疗中即发生中耳气压伤86例(占67.2%),在2~10次时发生39例(占30.5%),在10次以上发生3例(占2.3%)。轻度45例.占35.2%,中度81例,占63.3%.重度2例,占1.6%。金组患者经及时处理全部痊愈,未出现后遗症。结论:中耳气压伤是高压氧治疗常见的并发症。根本原因是各种因素导致咽鼓管开放不良。加强预防和正确处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45例肾结核的外科诊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提高肾结核的诊治水平。方法:研究诊治45例肾结核的经验。结果:45例中尿路刺激症状合并血尿者占7l.1%,无症状者占26.7%:尿抗酸杆菌阳性率为26.7%;IVP、逆行尿路造影和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1.7%、41.2%、64.5%。45例中有4例肾功能不全患者经核磁共振(MRI)检查均诊断为肾结核。45例中40例行肾和部分输尿管切除,4例肾功能不全患者先行肾造瘘术后待肾功能改善分次行息肾切除术和结肠膀胱扩大术,l例抗结核治疗半年后随访因息肾功能严重损害而行患肾切除。全部患者术后行病理检查证实为肾结核。结论:凡有膀胱刺激征合并血尿和尿常规异常者可认为是诊断肾结核的主要线索;尿抗酸杆菌、IVP、逆行尿路造影和CT是诊断肾结核的主要方法;MRI对肾功能不全的肾结核患者的诊断有帮助。抗结核治疗需严密随访,对肾脏破坏严重或无功能肾应行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5.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发生率较高,容易并发骨外露、骨髓炎、骨拆延迟愈合和不愈合。我院自1986年7月至1996年7月共收治8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采取彻底清创,施行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我们治疗的80例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0例中男71例,女9例;年龄14~66岁,平均年龄3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2例占90%,工伤6例占7.5%,棍击伤2例占2.5%。受伤部位:上1/3处伤20例(占25%),中1/3处伤26例(,532.5%).下1/3处伤34例(占42.5%)。骨折类型:按蔡汝宾分类法[1]分三级。Ⅰ级:皮肤由内向外被骨折端刺破,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4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例,综合评价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的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的成功率达95.8%,手术死亡率为5.0%;对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患者,只要掌握好适应证,施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恶性消化道肿瘤的分布特点,为糖尿病患者预防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提供帮助。方法:调查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合并恶性消化道肿瘤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分析其肿瘤发病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86例,其中女20例,男66例,男性比例显著高于女性。结、直肠癌比例最高(27.9%),肝癌、胰腺癌其次(各占20.9%),胆管癌占11.6%,胃癌占8.1%,食道癌占7.0%,胆囊癌占3.5%。糖尿病至肿瘤的病程以胰腺癌最短(1年左右),而结、直肠癌最长(10年左右),其他类型肿瘤居中。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消化道肿瘤在不同器官的表现(包括患病率和糖尿病至肿瘤的病程)有所不同,应早期进行针对性肿瘤筛查。  相似文献   

18.
产科急症子宫次全切除术文献已行报道,但如何降低病死率等方面仍有不少问题值得探讨,本文是对46例所作的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分析1.1发生率1981年1月~1995年12月间我院产科分娩总数15393例,同期急症子宫次全切除46例,发生率0.3%。同期创它产2141例,剖它产加子宫次全切除38例,占总数0.25%,占剖宫产率1.77%,阴道分娩后子宫次全切除8例,占分娩总数的0.05%,占阴道分娩的0.06%,剖宫产子宫切除为阴道分娩者29.5倍。1.2本组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31.7岁。胎次2胎24例,≥3胎22例,最多达7胎。出血量60O~1000ml7例,1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视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经改良翼点硬膜外入路视神经减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ll例。结果:11例中,术后2个月视力得到改善9例,2例无效,均无手术并发症。结论:经改良翼点入路行视神经减压术较其它类型减压术,操作简便,视野好,减压更为确切、彻底,且安全有效;早期手术减压有利于减少继发性视神经损害。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胆石症并发感染167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提高老年人胆石症并发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67例65岁以上的老年胆石症并发感染患者的诊治与转归作分析。结果:本组167例中行非手术治疗98例(死亡15例).手术治疗69例(死亡5例);主要表现有:(1)右上腹饱胀与压痛(占88.4%)、右上腹疼痛(占85.3%)、发热(占63.5%)、白细胞升高(占70.3%)。(2)伴随疾病多.伴心血管疾病占52.7%.呼吸系统疾病占31.7%.泌尿系统占28.7%.糖尿病占17.9%;(3)低血钾占82.6%.酸中毒占73.6%;(4)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易误诊。结论:65岁以上老年人胆石症并发感染临床常不典型.但右上腹疼痛与压痛、发热和白细胞升高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特别是急性发作时;高龄决非手术禁忌证;不典型病例应行B超与血常规动态、腹平片、腹穿检查。以将误诊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