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迷迭香扦插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不同扦插基质、不同扦插时期和插穗木质化程度对迷迭香扦插成活率及苗木质量的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迷迭香扦插育苗,无论采用何种基质,扦插成活率均在90%以上,但以65%泥炭土+35%珍珠岩成活率最高(96%以上),且苗木生长健壮,质量高;以春、秋季扦插为宜,夏季扦插成活率极低(60%左右);硬枝或嫩枝扦插均可,但硬枝扦插简便易行,嫩枝扦插则成活率较高、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2.
转双抗虫基因741杨不同月份嫩枝扦插苗木质量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转双抗虫基因741杨在不同月份嫩枝扦插的假植苗的生长指标、水分状况、营养状况、原生质膜透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月份扦插的苗木生长最快,但苗木分化较大,苗高变异系数达到33 17%,基茎变异系数达到40 04%。随着时间推移,苗木生长量降低,但变异系数减小,苗木生长也变得较为整齐。在自然状态下,不同月份扦插的苗木保水能力存在差异,扦插越早的苗木保水能力越强,越冬受低温伤害越轻。不同月份扦插的苗木失水后恢复生长能力也存在差异,5月份苗木质量较好,在失水5d后仍具活力。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利用桑树剪梢废枝,通过温床与室内的温差,保证生根温,控制发芽温,促进快速生根,研制了一套快速高效硬枝扦插育苗配套新技术;解决了一般硬枝扦插生根难,扦插成活率低,穗条来源难,苗木成本高,生产上不能实用化;嫁接育苗时间长,土地利用不经济,成本高;绿枝扦插育苗由于苗木生长期短,当年出圃苗木小等问题。该技术试验成功,把桑树硬枝扦插育苗推向了快速高效的实用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扦插是广泛应用的茶树无性繁殖方式,目前有长穗和短穗两种扦插方法.以矮丰、云瑰、普茶1号、普茶2号和紫娟5个云南大叶种茶树品种为材料,进行了长穗与短穗扦插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个插穗品种的长穗扦插发根时间均短于短穗扦插;长穗扦插苗木超过2 cm的根数量、最大根条长度、着叶数、苗高、茎粗均高于短穗扦插.该试验中的长穗扦插(150.4 d)达到国家Ⅱ级苗木的生长时间少于短穗扦插(245.2 d),出圃率长穗扦插(82.8%)高于短穗扦插(65.7%).试验得出长穗比短穗扦插育苗更有快繁优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全日照喷雾扦插育苗技术对 7种耐盐苗木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 :插穗树龄及插穗的处理是扦插成功的关键 ,激素处理能显著提高插穗的生根率。林生山黧豆、沙枣、银白杨和绒毛白蜡夏季扦插极易生根 ,且 2级侧根发达。在砂壤土中移栽成活率明显高于粘土中的成活率 ,在 2级侧根生长旺盛时期移栽繁育苗木为最佳。采用全日照喷雾扦插技术繁育的苗木与同期用种子繁育的苗木相比 ,移栽后生长快、分枝多、匍匐直径大 ,且耐盐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6.
铁观音茶叶不同育苗技术的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贵明 《安徽农学通报》2013,(19):56-57,145
采用不同方式即种子播种育苗和茶叶苗穗扦插育苗进行铁观音茶叶繁殖育苗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种子播种繁殖育苗,一年生苗木的平均苗高28cm、苗径粗0.26cm;用茶叶苗穗扦插繁殖育苗,一年生苗木的平均苗高33cm、苗径粗0.29cm。扦插繁殖一年生苗木的平均苗高、苗径,分别比种子播种繁殖的苗木高5cm(高17.86%)、苗径粗3cm(增加11.54%)。  相似文献   

7.
通过中国沙棘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扦插方法的成活率和年高生长量的差异极显著,硬枝插穗的成活率及苗木高生长量明显高于嫩枝插穗的成活率及苗木高生长量。  相似文献   

8.
四翅滨藜育苗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试验得出,利用嫩枝扦插技术繁殖的苗木成活率要比硬枝、种子繁殖都高。但是。种子繁殖的实生苗木要比扦插繁殖的苗木根系发达得多,其原因在于扦插繁殖苗木时,用生根剂处理插穗,虽然早期能起到促进苗木生根与根系生长的作用,但是,根系后期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9.
杨树覆膜扦插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扦插育苗是杨树无性繁殖的重要措施之一。为生产销售苗木和营造工业基地原料林,在选择适合乡土优良树种的同时,探索了杨树覆膜扦插试验。采用地膜覆盖能提高早春土壤温度,促进苗木根系提前发育,使插穗提前生根,延长苗木的生长期。地膜覆盖能保持土壤湿度抑制杂草,相对降低育苗成本,并能提高苗木产量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火龙果插条长度对扦插苗生根和苗木质量的影响,以红肉火龙果为材料,将枝蔓剪成10、20、30 cm 3种不同长度的插条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扦插20~40 d,各处理进入生根高峰期;扦插40~100 d,各处理的生根率有显著差异,20、30 cm插条生根率均高于10 cm插条;随插条长度的增加,苗木平均根重明显增加,插条长度与根重成正比;插条腐烂率的高低与插条的长短不存在相关性.对苗木质量的综合评价为:30 cm插条苗木根系发达、抽生枝蔓多且长、长势旺、质量好,其次是20 cm插条,10 cm插条较差.  相似文献   

11.
辽宁辽西红豆杉科技有限公司为朝阳增添园林绿化树种,在辽西干旱丘陵区引种东北红豆杉并反季繁殖苗木。在冷棚内11~12月份扦插、3月份进行实生播种育苗。经试验取得成功,可用不同基质培育扦插、播种苗木。本试验调查分析了生根率及成苗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美国蓝莓嫩枝扦插繁育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扦插基质,苗床上置厚度为3cm的苔藓效果最佳;扦插穗在第1次停止生长期即首次黑尖期采穗扦插,生根率最高;棚内温度保持35℃左右,最高不超过40℃,在这个温度值内生根最高,并且有利于苗木生根后的高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龙脑樟苗木育过程中生产工序多,成本高,在生产上难以推广等问题,笔者于2019年开始采用多种基质进行龙脑樟大田扦插育苗试验,以便寻找替代蛭石的廉价扦插基质,并当年出圃的可能性,为今后大量繁殖龙脑樟苗提供一条切实可行便于推广的新途径。试验结果表明:红壤土和紫色冲积土是两种非常适合龙脑樟扦插的优良基质。这两种基质资源丰富,价格低廉,随处可取,可以使龙脑樟扦插成本比蛭石低31倍多。并且大田扦插可大幅度降低苗木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巨尾桉优良无性系组培苗与扦插苗的造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巨尾桉无性系组培苗和扦插苗2种苗木进行造林试验,3年多试验表明,组培苗比扦插苗造林成活率高8.17%-9.07%,经方差分析达显著水平;组培苗造林的各项生长指标、抗风倒(折)能力略高于扦插苗,但两者之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5种不同方式培育河北杨苗木成效的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培育方式对河北杨生长量有显著影响,进而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从经济效益最大化考虑,培育胸径<2.0 cm杨河北苗木最佳方式是扦插;培育胸径2.0~3.0 cm河北杨苗木最佳方式是第一年扦插,第二年平茬留床培育;培育胸径>3.0 cm河北杨苗木最佳方式是第一年扦插,第二年平茬留床,第三年间苗,每公顷保留合理密度进行大规格苗木培育。  相似文献   

16.
通过灌溉和施肥试验,对内蒙古赤峰市昭林6号杨(Populus×xiaozhuanica W. V. Hsu et Liang cv.'Zhaolin-6')苗木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逻辑斯蒂曲线能够很好地模拟苗木生长过程,苗木生长速率变化的高峰出现在扦插后的第3个月至第4个月之间;钾肥对早期苗高生长速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氮肥;氮肥能延缓达到极大值之后的苗高减少速率;扦插后的前2个月苗木对水分要求不严,但是12周左右,水分开始显著影响苗高生长.  相似文献   

17.
不同干热河谷生境对云南野生膏桐造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育苗方式在2种干热河谷生境进行膏桐苗木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膏桐苗术造林中.育苗方式(实生育苗和扦插育苗)差异比牛境(南北走向的河谷两岸和东西走向的河谷南岸)差异产生的效效更大.是造林中更重要的困子.其中以实生苗莆木成活率较高.但扦插苗的发育速度比实生苗快;在光照辐射较低的生境条件下苗木的成活率较高且有利于苗木度过缓苗期,而光照辐射较强的生境条件却有利于苗木生长:此外,定植后实生苗对环境较不敏感,而扦插苗对环境变化较敏感,地径和树高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苗木的质量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18.
大头典竹插枝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生长1年的大头典竹母竹去梢,次年取其主枝和次生枝,分别于2、3、4、5月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主枝还是次生枝扦插,成苗率均以5月份扦插的高于2、3、4月份;主枝扦插成苗率高于次生枝;次生枝扦插的繁殖率高于主枝扦插;主枝育成的苗木质量显著优于次生枝。  相似文献   

19.
一品红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品红开花期长、花色鲜艳夺目,花色多样,用途广泛。采用扦插育苗,成苗快、性状稳定、成本低、效益高。通过设计生根剂、生根剂浸泡时间、扦插时间和枝条类型四因素、每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对一品红的扦插育苗进行了试验,得出结论:生根剂处理是影响苗木成活率的主要因子;在4月份剪取西方的枝条用GGR6号100mg/kg浸泡2h后进行扦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红豆杉的引种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洪军 《甘肃农业》2003,(12):66-66
红豆杉为我国特有树种 ,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本试验是在通过组织培养、扦插繁殖的方法 ,对选出红豆杉最佳的扦插时间及激素处理时间和浓度进行试验、研究 ,为其优质苗木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