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绿色木霉菌H06菌株产孢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产孢的3个主要因素:装液量、接种量和培养温度.在此基础上运用最陡爬坡路径法逼近最大响应值区域,最后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主要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及最佳条件.结果显示,绿色木霉H06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转速200 r/min,装液量74.70 mL/250mL,接种量5.83%,pH 7.5,温度29.50℃,培养时间72 h,菌龄48 h.H06菌株最大理论孢子含量为7.64×109个/mL.经3次平行试验验证,实际平均孢子含量与预测孢子含量相近,比之前的孢子含量提高133%.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木聚糖酶产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木聚糖酶产生菌克里布所类芽孢杆菌6hRe76产木聚糖酶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碳源和最佳氮源分别为麸皮、酵母膏。然后利用PB试验筛选出影响木聚糖酶产量的主要因素为装液量、麸皮、K_2HPO_4,进一步利用Box-Behnken软件进行试验设计,并对试验数据处理得到响应模型。预测得到菌株6hRe76的最佳培养条件为:麸皮5.92%,K_2HPO_40.71%,酵母膏0.75%,MgSO_40.05%,CaCl_20.05%,吐温80 0.15%,装液量11mL/50mL三角瓶,接种量10%,种龄24h,34℃,初始pH9.0,培养时间36h。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菌株6hRe76产酶量达92.11U/mL,比原始水平57.15U/mL提高了61.17%。  相似文献   

3.
放线菌10-4菌株对番茄早疫病具有良好的拮抗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放线菌10-4菌株发酵液生产抑菌活性物质的产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发酵培养液、培养温度、种龄、初始pH值、接种量等条件对10-4菌株抑制番茄早疫病病原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液配比为2.000 g可溶性淀粉、0.001 g FeSO_4、0.050 g NaCl、0.050 g K_2HPO_4、0.050 g MgSO_4、0.100 g KNO_3、100 m L蒸馏水。10-4菌株发酵的优化条件:温度为28~34℃,种龄为32 h,初始pH值为8,接种量为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条件的最优组合为A1B1C1,即发酵温度为28℃,发酵时间为72 h,装液量为60 m L(装液瓶为250 m L),此时10-4菌株生产抑菌活性物质的效果最好,生防放线菌10-4菌株的发酵培养液可有效抑制番茄早疫病病原菌,抑制率高达96.2%。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筛选出一株高纤维素酶活性菌株—弗村假单胞菌N32.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发酵条件,再利用发酵罐扩大培养,最后对N32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单因素试验显示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时间3d,碳源淀粉,氮源酵母粉,初始pH 5.0,装液量100 mL,培养温度30 ℃,接种量2.0%,摇床速度160 r/min;最佳组合为A3B2C2D2E1F3G3,与单因素不同条件pH 6.0,摇床速度140 r/min,培养温度35℃,装液量125 mL;酶学性质研究表明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4.0,Na+、Cl-、NO3-、CH3COO-对CMC酶活均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而K+、Mg2+对CMC酶活均产生抑制作用,尿素、EDTA、SDS对CMC酶活均产生抑制作用,其中EDTA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解磷菌PSBHY-3的培养参数,为水产养殖专用解磷菌的工业化发酵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适合解磷菌菌株PSBHY-3生长的发酵培养基碳氮源及其含量;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获得对菌量影响最显著的3个因子;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确定显著因子的最佳水平,建立主要培养参数的回归方程,得出优化后显著因子的最佳值及预测菌量;通过摇瓶试验验证,检验模型方程的准确性。【结果】菌株PSBHY-3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蛋白胨—酵母膏(1∶1)。以温度(A)、蛋白胨—酵母膏(B)和转速(C)为因素变量,菌株PSBHY-3的菌量为响应值,拟合得到二次多元回归方程Y=17.10-0.88A+0.55B+1.27C+0.24AB+0.34AC-0.24BC-3.57A2-2.78B2-6.13C2。优化得到的解磷菌菌株PSBHY-3最佳发酵培养参数为:可溶性淀粉10.0 g/L,蛋白胨10.18 g/L,酵母膏10.18 g/L,氯化钠3.0 g/L,硫酸镁1.0 g/L,pH 7,培养温度35.54℃,转速164 r/min,接种量1%,装液量60%(V/V)。在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下,菌量实际值为1.81×109 CFU/mL,与理论菌量(1.72×109 CFU/mL)间无显著差异(P> 0.05),但显著高于优化前采用营养肉汤培养的菌量(1.90×108 CFU/mL)(P< 0.05)。【结论】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等优化了菌株PSBHY-3的发酵参数,显著提高了目的菌量,回归方程预测准确,优化后的发酵参数可用于水产养殖专用解磷菌的工业化发酵生产。  相似文献   

6.
致病疫霉拮抗放线菌NB8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放线菌NB8(Streptomyces albus)菌株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 festans)的抑制效率,本试验采用滤纸片法以单因子试验对拮抗放线菌NB8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将NB8菌株经高氏一号液体培养5 d的种子液,以125 mL/250 mL的装液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解淀粉芽孢杆菌Y-S-Y12菌株液体最佳发酵条件,旨在为提高其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提供技术支持。通过不同培养条件、营养条件、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设计试验,对该菌株的最适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发现,Y-S-Y12菌株的最佳发酵时间为3d,最佳发酵温度为28~33℃,最佳转速为150r/min,最佳装液量为125mL(培养容器的容量为250mL),最佳初始pH值为6,供试培养基中Y-S-Y12菌株在NA培养基中的发酵效果最佳。Y-S-Y12菌株最优配方为1.20g葡萄糖、3.10g酵母粉、2.00g磷酸氢二钾、24.86g牛肉膏。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淀粉酶高产菌株,通过比较水解圈与菌落的直径比及3,5-二硝基水杨酸(DNS)显色法所测酶活性高低,筛选得到高产淀粉酶能力的菌株WB-4。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该菌株的最优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优氮源为蛋白胨。利用Plackett-Burman进行显著因素筛选,发现可溶性淀粉含量、蛋白胨含量、温度为显著因素。利用响应面法对显著因素进行优化,得到菌株的最优培养条件为可溶性淀粉含量18.81 g/L,蛋白胨含量10.02 g/L,温度31.12℃,淀粉酶活性365.12 U/mL,酶活性提高了1.33倍。  相似文献   

9.
以小麦全蚀病菌为靶标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对疮痂链霉菌许昌亚种SCY114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疮痂链霉菌许昌亚种SCY114菌株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分别为可溶性淀粉20 g· L-1,黄豆饼粉40 g·L-1,MgSO4·7H200.75 g·L-1,K2HPO4 1.0 g·L-1.最佳发酵条件:初始pH值7.0,发酵温度28℃,种子液种龄36 h,接种量6%,装液量70 mL三角瓶(250 mL),转速200 r·min-,发酵时间5d.  相似文献   

10.
为了优化白灵菇深层发酵的条件,以菌丝生物量为指标,对碳源、氮源、初始pH、接种量、装液量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160 r.min-125℃培养条件下,白灵菇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为玉米淀粉4%、米糠5%、KH2PO40.3%、MgSO40.1%、VB110 mg.L-1,最佳装液量为70 mL(250 mL三角瓶),最佳接种量为20%,初始pH为7~8。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白灵菇液体培养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接种量、碳源、氮源、初始pH和装液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