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苏北沿海地区稻作方式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当前苏北沿海地区水稻种植方式多元化、轻简化、粗放化发展的特点,综合评价了手栽稻、抛秧稻、机插稻、直播稻等主要稻作方式的技术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推广机插秧、切实控制直播稻、巩固提高抛秧稻 、补充应用手栽稻"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2.
水稻直播技术是一项省时、省力的简约栽培技术,在中国东北稻区发展很快。总结了吉林稻区水稻直播技术发展现状,对存在的苗难齐、草难除、易倒伏及产量稳定性差等具体问题进行论述,阐明吉林省水稻直播技术的发展应加强水稻直播稳产高产配套技术研究、加强直播稻种植实用技术的引进及示范、加快直播稻品种审认定步伐的具体策略,并提出发展直播稻应思考品种、耕地、风险及技术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主要稻作方式的应用评价与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江苏省的水稻栽培方式正在由传统的手栽方式向直播稻、机插秧、抛秧、麦套稻等轻简栽培方式过渡。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不同的轻简稻作方式都具有省工、省力、工作效率高等优点,但在生产应用上也相应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如:直播稻在增产潜力、耕整要求等方面,机插稻在缓苗等方面,麦套稻在后期杂草防除等方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具体分析,提出了加强研究、加大宣传力度及投入但不能盲目扩大推广的思考,以此提高认识,确保水稻生产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楚州区水稻生产现状和直播稻技术生产特点,并介绍了直播稻技术发展成因。针对直播稻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增产潜力不大、用工成本不低,晚茬迟播,难以保证安全齐穗,田管要求高,措施不到位,杂草难防除等问题,提出正确引导,做好技术服务工作,解决技术环节的重难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机插秧发展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直播稻主要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直播是当前主要的轻简稻作方式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直播稻虽然具有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等优点,但在生产上也暴露出了全苗保苗难、草害重、易倒伏等缺点,大面积生产风险较大.从分析直播稻的不同播种方式和主要生育特点入手,结合本地生产实践,提出了直播稻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推广上存在的优点和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直播稻生产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湖南省的直播稻生产情况,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在益阳、常德等地区的10多个县市,通过对30多个乡镇的300多个农户的调查发现:从20世纪开始,直播稻已逐步发展成为湖南省西北地区水稻的主要种植方式,2009年其面积占水稻总播种面积的70%以上,在水源充足和机械化程度高的靠近洞庭湖的地区比例更高;直播稻快速发展并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一是气候的变化,二是收割机的普遍使用。本文系统地比较了直播稻与移栽稻、抛栽稻的生产成本、产量和经济效益,并讨论了当前直播稻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连云港地区近十年水稻产量水平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徘徊。笔者等人探究后发现,直播稻占比较大、水浆管理不适当、偏好重施氮磷肥、农药使用不当等,是制约当地水稻产量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优化稻作方式,推广机插秧,控减直播稻;优化肥水运筹,坚持平衡施肥,科学合理灌水;优化病虫防治策略,推行综合防治,改进施药方法,是破解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水稻的直播与免耕直播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49,自引:11,他引:49  
综述了国内外水稻直播、免耕和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发展概况.免耕稻田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及生物特征.免耕直播稻栽培的技术特点和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及适合于我国水稻免耕直播栽培的模式:即冬水田水稻免耕直播、油菜等冬作物田水稻免耕直播、双季稻快速清茬免耕直播的技术特点。免耕直播稻与翻耕移栽稻具有同样的产量潜力.省工节本增效的效益显著。是我国水稻低成本高效益栽培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江苏直播稻发展历程回顾、弊端分析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阐述了人工栽插、抛秧、机插秧、直播稻等几种稻作方式在江苏的应用情况,以及直播稻在江苏省的发展历程,对江苏省直播稻迅速发展的原因、生产中存在的弊端以及生产效益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控制直播稻盲目发展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直播稻面积在我国迅速扩大。本文结合国内外直播稻生产概况,指出了直播稻在抗倒伏、出苗率、耐冷性、防治杂草以及生育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育“生育期适中、抗倒伏、耐低温、耐低氧萌发”的适合直播的水稻新品种选育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以中浙优8号、野香优3号、桂育9号、桂禾丰、Y两优1号、昌两优8号等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宽窄行和等行距两种栽植方式,以控释肥作基肥一次性施肥,对适合稻鱼系统的水稻品种进行筛选。结果表明,Y两优1号和中浙优8号的产量高,可分别作为双季稻稻鱼系统早季中偏晚和晚熟品种种植,桂育9号生育期、株高、产量、叶面积指数各方面表现适中,可作为稻鱼系统中熟品种种植。栽植方式对各水稻品种的分蘖、株高、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宽窄行栽植能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适合稻鱼系统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
发展糯稻特色产业对提高稻农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桂红糯1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籼型常规红米糯稻品种,不同播种量、机插密度和施氮量对其产量及穗粒结构的影响试验表明,桂红糯1号机械化栽培需要适当增加播种量,提高机插密度,合理控制氮肥用量。本文介绍了桂红糯1号的特征特性及机械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在人工气候室模拟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胁迫,以高温胁迫下的结实率和相对结实率为评价指标,对40个华南优质稻品种材料的耐热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品种材料间耐热性与产量潜力存在显著差异;N22、黄华占、HQ5、桂1025、广恢998、金香糯的耐热性强,粤晶丝苗2号、SH14、力源占2号、柳沙油占202、玉桂占的耐热性为中等,OM4900、882H、93-11等为高温敏感型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桂糖系列甘蔗亲本的开花习性,2011—2018年连续7个杂交季节对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海南甘蔗杂交基地的25个桂糖系列亲本的始花期、抽穗率和花粉染色率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甘蔗亲本始花期、抽穗率和花粉染色率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9502、0.9631和0.9236,均属遗传力较高的性状;始花期最早的亲本是桂糖28号,最迟的是桂糖11号,2011/2012年杂交季节各亲本的始花期普遍最早,2017/2018年杂交季各亲本的始花期普遍最晚;抽穗率低的亲本是桂糖11号、桂糖21号、桂糖32号、桂糖43号和桂糖47号,这5个亲本属于难开花亲本,其余20个亲本均属于易开花亲本;花粉染色率低的亲本是桂糖24号、桂糖34号、桂糖45号和桂糖48号,这4个亲本的花粉染色率历年均低于30%,杂交时只能作为母本,桂糖28号、桂糖41号和桂糖44号的花粉染色率最高。以上结果为桂糖系列甘蔗亲本的杂交育种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夏季不同采收时间对香蕉果实品质和加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江周  王斌  刘林  李宝深 《热带作物学报》2018,39(11):2272-2278
选取威廉斯 B6 香蕉(Musa AAA Cavendish cv. ‘Williams B6’)为试材,分别于断蕾后 50、60、70、80 d 采收 (对应果实分别记为:F-50,F-60,F-70 和 F-80),以探究夏季不同采收时间对香蕉果实品质和加工特性的影响。主要 考察指标有单果重、可食率、果实失重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果肉硬度、果肉多酚含量和褐变速率。结果表明:F-80 的单果重和可食率(分别为 189.7 g 和 65.7%)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果实失重率、果肉多酚含量和褐变速率显著低于 F-50 和 F-60;F-60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 F-70 和 F-80。因此,适当延长采收时间可提高果实单果重和可食率, 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重率、多酚含量和褐变速率。综合考虑香蕉产量和品质变化,根据不同用途选择合适 的时间采收香蕉。  相似文献   

16.
水稻在新疆农业生产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水稻生产。以新稻11号和新粳2号为材料,比较分析了控制灌溉和常规灌溉条件下水稻的生长需水量、生理生化指标、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常规灌溉处理比控制灌溉处理的分蘖数高,但是最终有效分蘖数及成穗率要小于控制灌溉处理;控制灌溉比常规灌溉每667m2少灌水134.4m3,节水23.5%;新稻11号和新粳2号的产量控制灌溉处理比常规灌溉处理分别增产4.93%和4.42%,控制灌溉处理增产的原因在于其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表现均比常规灌溉好。可见,水稻控制灌溉技术不仅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还能提高水稻产量,实现节本增效的目的,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优质软性籼稻品种固广油占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性品种选育是水稻品质育种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和稻米市场的现实需要。固广油占是采用水稻杂交育种技术培育而成的优质软性常规籼稻新品种。该品种米质达国标优质2级和广东省标优质2级,直链淀粉含量14.7%~16.5%,高产稳产,平均单产超过446 kg/667 m^2,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全生育期112~113 d,株高101.8~103.0 cm。2017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耐盐碱水稻研究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有234万hm^2沿海滩涂和1亿hm^2内陆盐碱地,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土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巨大。水稻作为沿海滩涂和盐碱地改良的首选粮食作物,国内外学者对耐盐碱水稻开展了广泛研究。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单产在300 kg/667 m^2以上的水稻品种。本文对耐盐水稻种质资源筛选、耐盐基因/QTL的定位与克隆、耐盐水稻鉴定与评价方法、耐盐水稻新品种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进行综述,指出耐盐碱水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耐盐碱水稻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N两优1998和中籼优质杂交稻万象优华占为材料,研究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能够提高水稻茎蘖数,增加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以机插秧在减基蘖肥20%内配合侧深施肥的处理效果较好。与风送方式相比,螺旋式侧深施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6—2017年福建省早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对新育成的早籼杂交稻潢优308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潢优308具有很好的丰产性,高产稳产性好,适宜种植的区域广及适应性强,是一个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和超高产潜力的早籼杂交稻新品种,可在福建全省及周边同类型地区作早稻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