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总结了“江苏省沿海滩涂盐碱地地膜棉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技术内容和耐盐增产原理,讨论相关研究的主攻方向,为沿海滩涂盐碱地植棉技术研究和生产指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滨海盐碱地水稻栽培关键技术的探索与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滨海盐碱地特点,在坚持泡田洗盐和选择耐盐品种的前提下,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出了稻草还田、培育耐盐壮秧、科学运筹肥料、优化灌溉用水、综合防治痫虫草害等5项水稻盐碱地关键栽培技术,使滨海盐碱地上的2600hm^2水稻5年平均单产8355kg/hm^2,较毗邻场、乡增产8.8%。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土壤盐渍化日趋严重,已成为危害农作物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盐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及生理特征的影响,揭示水稻盐胁迫响应机理,提升水稻抗盐胁迫能力,发掘盐碱地生产能力,对实现盐碱地水稻增产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盐胁迫下水稻生长发育及生理特征变化,从离子胁迫、渗透胁迫、氧化胁迫与营养失衡等方面概述了盐胁迫导致的水稻应激响应及能量代谢特征,总结了盐碱地治理方法和提高水稻耐盐胁迫能力的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途径,提出了基于优化能量代谢培育耐盐碱品种、研发耐盐栽培技术的建议,为盐碱地水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滨海盐碱地特点,在坚持泡田洗盐和选择耐盐品种的前提下,经过多年探索和优化,总结出了稻草还田,培育耐盐壮秧、科学运筹肥料、优化灌溉用水、综合经济防治病虫草害等5项水稻栽培关键栽培技术,使滨海盐碱地上的2600hm^2水稻连续5a平均单产8355kg/hm^2,比毗邻场、乡增产8.8%。  相似文献   

5.
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的特点,阐述江苏沿海滩涂种植水稻的水系配套、耕作改良等技术,详述了盐碱地水稻种植相关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许立霞 《江西棉花》2010,32(3):57-58
我国盐碱地资源十分丰富,只有很少数被开发利用,随着我国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盐碱地的开发利用也就受到重视.棉花是耐盐碱性较强的作物,适合在盐碱地上种植,因此,盐碱地植棉已成为扩大棉花种植面积的有效途径,但棉花发芽出土时,耐盐能力最弱,做好盐碱地棉田备播与应用正确的播种技术及方法,对盐碱地棉花一播全苗及苗期保苗显得更为重要.山东省聊城市处于黄河冲积平原,有大量的盐碱地分布,其中含盐量0.2%~0.8%的土地在180 khm2以上,大于0.8%的土地在70 khm2以上,形成了一定的盐碱地植棉规模和经验,现将其技术进行总结以供同仁在盐碱地植棉时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稻耐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耐盐水稻品种是盐碱地的粮食作物增产和对盐碱地改良的重要途径之一。水稻对盐胁迫中度敏感,其耐(敏)盐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易受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到2015年,利用AFLP、RFLP、SSR等分子标记手段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定位的耐盐QTL已有250多个,其中以第1、2、6和7染色体上居多,但克隆的水稻耐盐基因相对较少。水稻耐盐品种的选育现仍以常规育种为主,即主要通过筛选耐盐种质及耐盐鉴定,再利用杂交和回交等方法将耐盐基因导入到优良水稻品种中,从而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耐盐品种。本文阐述了国内外水稻种质耐盐性鉴定技术和指标、耐盐种质筛选、耐盐品种选育以及耐盐性的遗传及分子机理等研究进展,并对今后水稻耐盐育种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滨海盐碱地特点,在坚持泡田洗盐和选择耐盐品种的前提下,经过多年探索和优化,总结出了稻草还田,培育耐盐壮秧、科学运筹肥料、优化灌溉用水、综合经济防治病虫草害等5项水稻栽培关键栽培技术,使滨海盐碱地上的2600hm2水稻连续5a平均单产8355kgh/m2,比毗邻场、乡增产8.8%。  相似文献   

9.
盐碱地种稻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近年提出的"海水稻"问题,从生产和育种实践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引淡水灌溉洗盐的沿海盐土地种稻成功的经验,以及我国水稻耐盐育种取得的突破性创新发展,提出"海水稻"尚不能改变在盐碱地种稻还必须靠淡水灌溉洗盐的基本规律。研究结果为盐碱地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 盐害是影响着全球三分之一灌溉地的严重问题。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盐碱地达1500万公顷。我省盐碱地600万亩,西部大部地区属于盐碱地。如何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水稻产量,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盐碱障害可通过水分灌溉、施用化学改良剂,进行土壤改良,但常因耗资大、见效少而难以实现。选育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则是最可靠  相似文献   

11.
水稻在新疆农业生产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水稻生产。以新稻11号和新粳2号为材料,比较分析了控制灌溉和常规灌溉条件下水稻的生长需水量、生理生化指标、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常规灌溉处理比控制灌溉处理的分蘖数高,但是最终有效分蘖数及成穗率要小于控制灌溉处理;控制灌溉比常规灌溉每667m2少灌水134.4m3,节水23.5%;新稻11号和新粳2号的产量控制灌溉处理比常规灌溉处理分别增产4.93%和4.42%,控制灌溉处理增产的原因在于其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表现均比常规灌溉好。可见,水稻控制灌溉技术不仅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还能提高水稻产量,实现节本增效的目的,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有效改善弱筋小麦生理特性、品质和产量的氮肥运筹方式,于2016—2017年设置不同施氮量N0(0kg·hm^-2)、N1(120kg·hm^-2)、N2(180kg·hm^-2)、N3(240kg·hm^-2)和不同基追比(7∶3、6∶4、5∶5)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和基追比对小麦光合效应、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同施氮量下,基追比为6∶4时,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冠层叶绿素密度、光合速率均最高;相同基追比下,施氮量增加120kg·hm^-2(N1比N0、N3比N1)能显著提高小麦的叶绿素含量(灌浆中期基追比6∶4除外)、叶面积指数、冠层叶绿素密度和光合速率。施氮量为120kg·hm^-2和180kg·hm^-2时,3个基追比下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N2下基追比5∶5的处理除外)和硬度指数均符合弱筋小麦国家标准;施氮量为240kg·hm^-2时,基追比5∶5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均不符合弱筋小麦国家标准,且各基追比间的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总体上,施氮量相同时以基追比6∶4最利于高产,但施氮量为240kg·hm^-2时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均不符合弱筋小麦国家标准,因此,施氮量180kg·hm^-2左右、基追比6∶4是安徽省稻茬麦区适宜的氮肥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PPC黑色、白色全生物降解膜与普通黑、白地膜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旱地花生田土壤水分和温度变化动态的影响,以露地栽培为对照,测定了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垄作花生各生育时期耕层土壤温度和土壤相对含水量(0~15 cm)变化情况.结果 表明:全监测期内,PPC白色全降解膜地表(0 cm土层)和5 cm土层平均温度分别比对照提高1.24℃和0.62℃,15 cm处地温差异较小.覆盖地膜对0 cm土层土壤温度日平均变幅影响最大,最大变幅达7℃.覆膜处理相同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均比对照有所增加,土层越深,相对含水量越高.基于典范对应分析法对土壤温度和相对含水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不同处理在14:00点时对土壤温度和相对含水量的影响均较大.  相似文献   

14.
协同利用水分和氮素这两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因子是提高作物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水氮互作的效应、水氮互作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展望,以期为水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6—2017年福建省早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对新育成的早籼杂交稻潢优308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潢优308具有很好的丰产性,高产稳产性好,适宜种植的区域广及适应性强,是一个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和超高产潜力的早籼杂交稻新品种,可在福建全省及周边同类型地区作早稻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优质香稻新品种豫农粳11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农粳11号是河南农业大学利用常规育种与香味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手段选育的香型粳稻新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和稳产性好、米质优良、具香味,201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豫农粳11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大田条件下,以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当地花生品种“Tala1”为对照,通过比较我国22个花生品种成熟期的植株、荚果产量和产量性状,筛选适宜当地气候环境的花生品种。结果表明:从植株性状看,“四粒红”主茎节数、主茎高和侧枝长显著高于对照;白沙1016、湘花2008、花育23和对照差异不显著,其他品种均显著低于对照品种。不同花生品种的荚果产量差异显著,通过对荚果产量聚类分析,筛选出6个高产花生品种、8个中产品种和9个低产品种。从产量性状看,不同产量水平花生的饱果率、双仁果率差异不显著,但中高产花生品种单株结果数和公顷果数显著高于低产品种。产量与其他植株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荚果产量与实收株数、单株果数和公顷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花生荚果产量聚类分析,筛选出6个适于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气候环境的花生品种;通过栽培措施提高单株和公顷结果数是提高花生荚果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脂质过氧化普遍存在于植物的发育及其与环境互作过程中,而脂肪氧化酶是催化脂质过氧化的关键酶,也是一种多功能酶,催化多种生理反应。综述了植物脂肪氧化酶的生理特性及其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现有的固体水稻苗床调理剂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与床土拌和花工费时、不容易拌匀施匀等问题,经多年攻关研究,成功开发出可拌种/包衣、播时洒施、播后芽前喷施、立针期喷施的液体水稻苗床调理剂——苗壮丰。产品除N、P2O5、K2O总养分≥210(140-45-25)g/L,有机质含量≥30g/L,pH值≤6,微量元素≥5.5g/L(其中Zn≥2.0)之外,还添加了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光合效率、控制养分流失等成分。跟现有产品相比,不仅使用方便、省事省工,且对出苗较为安全,能达到比较好的壮苗效果,根系发达、株高适中、假茎增粗、干物质量增加、秧龄弹性增大。2017年海安试验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播后芽前喷施苗壮丰的处理白根数增40.5%,株高矮1.98cm,茎基宽增38.9%,SPAD值增55.1%,百苗干物质量增44.9%。为了更好的使用该新产品,文中最后给出水稻新型苗床调理剂——苗壮丰的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20.
发展糯稻特色产业对提高稻农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桂红糯1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籼型常规红米糯稻品种,不同播种量、机插密度和施氮量对其产量及穗粒结构的影响试验表明,桂红糯1号机械化栽培需要适当增加播种量,提高机插密度,合理控制氮肥用量。本文介绍了桂红糯1号的特征特性及机械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