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合河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青贮玉米(Zea mays)品种,本研究在河南原阳,选用20个玉米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对其干物质生物产量、品质性状(粗蛋白、淀粉、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相对饲用价值)、抗逆性(倒伏率、倒折率、茎腐病)和农艺性状(株高、穗位、青贮生育期)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渝青386、渝青506、北农青贮368、渝青玉3号、新科910、雅玉04889、先玉1658、郑青贮1号、九新631、北农青贮3740和郑青贮2号11个品种干物质生物产量均高于对照雅玉青贮8号,其中先玉1658和九新631籽粒产量均高于郑单958.2)品质指标在20个品种之间差异显著(P<0.05),通过品质指标聚类分析获得两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玉米品种品质较高,除永优1573外其余品种品质等级均为特级或者一级,且该类群玉米品种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较低,淀粉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较高.3)渝青玉3号、渝青386、宁禾0709、渝青506、曲辰19、雅玉04889、大京九26和永优1573 8个品种抗倒性较差.从干物质生物产量、品质、抗逆性等综合考虑,北农青贮368、新科910、先玉1658、郑青贮1号、九新631、北农青贮3740、郑青贮2号7个品种表现最佳,适宜作为青贮玉米品种在河南省黄淮海畜牧产业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合河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青贮玉米(Zea mays)品种,本研究在河南原阳,选用20个玉米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对其干物质生物产量、品质性状(粗蛋白、淀粉、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相对饲用价值)、抗逆性(倒伏率、倒折率、茎腐病)和农艺性状(株高、穗位、青贮生育期)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渝青386、渝青506、北农青贮368、渝青玉3号、新科910、雅玉04889、先玉1658、郑青贮1号、九新631、北农青贮3740和郑青贮2号11个品种干物质生物产量均高于对照雅玉青贮8号,其中先玉1658和九新631籽粒产量均高于郑单958。2)品质指标在20个品种之间差异显著(P<0.05),通过品质指标聚类分析获得两大类群,其中第I类群玉米品种品质较高,除永优1573外其余品种品质等级均为特级或者一级,且该类群玉米品种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较低,淀粉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较高。3)渝青玉3号、渝青386、宁禾0709、渝青506、曲辰19、雅玉04889、大京九26和永优15738个品种抗倒性较差。从干物质生物产量、品质、抗逆性等综合考虑,北农青贮368、新科910、先玉1658、郑青贮1号、九新631、北农青贮3740、郑青贮2号7个品种表现最佳,适宜作为青贮玉米品种在河南省黄淮海畜牧产业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设置4个密度组,分别是4.65×10~4、5.50×10~4、6.35×10~4、7.20×10~4株/hm~2,探明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农大108的产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密度种植会增加青贮玉米的生育期、穗位高,降低青贮玉米的株高、茎粗、叶子数和单株叶面积;青贮玉米籽粒产量、鲜物质产量和干物质产量会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但籽粒产量在高密度种植下会降低,鲜物质和干物质产量增速会减缓;粗蛋白质含量会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粗脂肪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但对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影响大于对酸性洗涤纤维的影响,通过产量及营养品质等各方面比较,在本试验中,农大108最适宜的种植为6.35×10~4株/hm~2。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筛选适宜酒泉地区推广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试验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对10个青贮玉米品种农艺性状、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大京九26干草产量最高,为39 476.56 kg/hm2;大京九26和北农青贮208株高分别为350.00、342.25 cm,高于其他品种;陇青贮1茎粗表现最好,为21.55 cm;敦青6和大京九26的叶长表现最好;酒685粗蛋白质(CP)含量最高,为8.50%;五谷丰贮1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最高。加权关联度和等权关联度排名基本一致,排名前2位的分别是北农青贮208和大京九26。研究表明,适宜在酒泉地区推广种植的品种为北农青贮208和大京九26。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海河平原区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Zea mays L.)生产性能和饲用品质的影响,2017-2019年以‘北农青贮368’、‘冀青贮1号’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播期、5个种植密度,测定了不同处理下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农艺性状、饲用品质,并利用Milk2006对不同处理下青贮玉米的生物产量和饲用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吨干物质产奶量和公顷产奶量均影响显著。6月5日播种时,3个青贮玉米品种平均生物产量和公顷产奶量均最高,分别达到19.29 t·hm-2和27.57 t·hm-2。不同种植密度下青贮玉米吨干物质奶产量在7.50万株·hm-2时最高,饲用品质最优。综合评价认为:海河平原区青贮玉米适宜播种期在6月5日左右,种植密度为7.50~8.25万株·hm-2,为降低成本,减少倒伏风险,建议适宜种植密度7.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6.
黑龙港地区晚春播青贮玉米品种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北省黑龙港地区选择深州市护驾迟、威县赵村和沧县前营3个试验点,对14个青贮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抗逆性、生物产量和饲用品质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旨在筛选出晚春播条件下适宜和饲用小黑麦搭配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为该地区"粮改饲"及草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北农青贮2932、北农青贮208和辽单青贮625与饲用小黑麦搭配种植较好。3个品种生物产量均超过1 300kg/hm~2,一致表现为抗病、抗倒,生长期适中、叶量丰富、饲用品质优,适宜在黑龙港地区晚春播条件下和饲用小黑麦复种,形成饲用小黑麦-青贮玉米复种模式。  相似文献   

7.
以先玉696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低(7.2万株/公顷)、中(10.4万株/公顷)、高(14.1万株/公顷)3个种植密度,研究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种植密度的株高、株重、株叶片数、株绿叶数、株叶重、株茎重、株穗重、茎粗最高,但鲜、干草产量最低,粗蛋白产量低于中、高密度。3个种植密度的青贮玉米的粗蛋白含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下降,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随密度增加变化不大。3个种植密度的青贮玉米发酵品质都好。综合青贮玉米产量、营养成分以及发酵品质得出中密度(10.4万株/公顷)是攀西地区青贮玉米生产的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引进5个饲用玉米品种陇青贮1号、陇青贮2号、武科青贮107、豫玉22号(对照)、先单406,在临夏州旱作区开展引种试验,筛选出适宜在临夏旱作区种植的饲用玉米品种陇青贮2号、武科青贮107,两个品种在籽粒高产的同时,草产量较对照增产达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陇青贮2号生育期143d,草产量7270.30/667 m2,武科青贮107生育期151d,草产量6 903.45/667m2。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的农艺性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在滇中地区以推广较多的曲晨9号为供试材料,开展6株/m2(低密度)、9株/m2(中等密度)和12株/m2(高密度)三个种植密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种植青贮玉米的群体干物质产量比低密度的提高12.3%,并且高密度种植模式中的单株节数、叶片数和枯叶数也比低密度处理的单株分别增加9.98%(P<0.05)、2.78%(P>0.05)和126.92%(P<0.01),但是高密度种植模式中单株的株高、基部茎宽、穗叶面积和不同位叶的干重比低密度的处理分别降低15.12%(P>0.05)、38.80%(P<0.01)、16.38%(P<0.05)和26.88%~38.79%(P<0.05)。在营养成分方面:高密度种植青贮玉米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木质素分别比低密度种植的青贮玉米低了1.7%、21.51%、22.14%和56.79%。表明增加种植密度可有效地增加单位面积青贮玉米群体的干物质产量,增加单株的叶片...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宜宁夏雨养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引进的8个青贮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青贮玉米品种间的株高、穗位高、茎粗、叶片数、鲜草产量、干物质、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以及淀粉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中玉335及宁单34的生物学产量较高,且茎秆较为粗壮.中玉335、正大12及宁单34的干物质含量适中,粗蛋白、粗脂肪以及淀粉含量较高且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品质较好.对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中玉335和宁单34表现优良,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宜宁夏雨养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引进的8个青贮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青贮玉米品种间的株高、穗位高、茎粗、叶片数、鲜草产量、干物质、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以及淀粉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中玉335及宁单34的生物学产量较高,且茎秆较为粗壮.中玉335、正大12及宁单34的干物质含量适中,粗蛋白、粗脂肪以及淀粉含量较高且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品质较好.对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中玉335和宁单34表现优良,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青贮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选出适宜中原地区种植的全株青贮玉米(Zea mays L.)品种,对10个玉米品种进行品比试验,探讨其各农艺性状与全株产量、品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生物学产量方面,以京单28、雅玉青贮26及CK732表现好;在品质方面,从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综合考虑,京单28表现最好,而其他品种间无显著差异.产量、品质与农艺性状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产量与株高、叶长、穗长成正相关;而NDF和ADF含量与绿叶数、叶宽、茎粗成正相关,与籽粒产量、叶长、穗粗成负相关,其中,NDF和ADF含量与籽粒产量分别成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从产量、营养品质和农艺性状方面综合考虑,CK732、京单28和雅玉青贮26表现优良,适宜作为全株青贮玉米品种在中原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青贮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平展型玉米(Zea mays)雅玉青贮8号、半紧凑型品种京科青贮516和紧凑型品种黎民518为材料,研究4个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的青贮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玉米鲜草产量和籽粒产量的最佳适宜密度不同,鲜草产量的适宜密度高于籽粒产量的适宜密度。随群体密度的增加玉米刈割青贮时的绿叶片数、单株鲜重、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呈下降趋势;秃尖长、株高、穗位高、空秆率、倒伏(折)率、瘤黑粉病病株率逐渐增加;高密度下千粒重降低;青贮生育期略有延长。供试品种中黎民518最耐密植,京科青贮516边行优势强,最不耐密植。  相似文献   

14.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鹏  温定英  孙启忠 《草业科学》2011,28(12):2203-2208
以科多8号青贮专用型玉米(Zea mays)为试验材料,设低(6.80万株/hm2)、中(8.00万株/hm2)、高(9.55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处理,分析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发酵品质、营养成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种植密度植株高度、单株叶质量、茎质量均最高,但鲜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却低于其他处理;青贮饲料营养成分随密度变化不一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粗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青贮降低了原料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种植密度对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影响不显著。比较产量、发酵品质、营养成分、硝酸盐类物质含量,中种植密度玉米产量和青贮质量较高,为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5.
以6个青贮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其种植密度对植株性状和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茎粗、单株重量影响较大,对株高影响不大,生物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种植密度增加到一定量后,生物产量呈下降趋势,表明密度与生物产量存在相关性。在西昌地区适栽青贮玉米品种为川单15号、凉单6号、先玉508,适宜种植的密度为11.1万~14.4万株/hm2,其中11.1万株/hm2为最佳种植密度,川单15号种植密度为11.1万株/hm2时的生物产量最高,达104 144.00kg/hm2。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云南西南部的盈江地区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开展不同种植密度对新中玉801品种的生物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研究,以筛选出高产优质青贮饲料和增加种植收益的适宜种植密度,为盈江地区广大种养殖户提供科学合理耕种管理的依据。结果表明:种植密度的增加,能明显地增加穗位高(P 0.05)和供试玉米的生物产量(P 0.05),其中,以种植密度15株/平方米获得乳熟期生物产量达到55.24吨/公顷的最高产量,其次是种植密度12株/平方米,此时制作青贮可以获得较高收益的青贮饲料产量;以收获籽粒为主要用途的宜选择9株/平方米种植密度,收获的产草量和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7.
为加快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有效解决日益突出的优质饲草料供给不足的矛盾,试验将青贮玉米新品种和秣食豆混作,以探索其混作比例对群体生物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试验显示,青贮玉米和秣食豆混作在1∶2的比例下群体地上生物产量最高,群体地上生物产量亩均增产231.69kg;干物质产量亩均增加362.3kg;粗蛋白含量平均提高0.5%;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平均降低0.06%、4.82%、5%和9.75%;产出效益平均达到1 964.15元/hm~2,平均亩产出效益多增加71.33元。其中正德305和豫青贮23在所有品种中无论是混作效果、群体地上生物产量、营养价值、饲料品质和经济效益等都表现的较为突出。结果表明,青贮玉米与秣食豆混作不仅影响群体地上生物产量,并可大幅度提高混作群体蛋白质含量和降低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和饲用品质,实现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21个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在河南的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出适合河南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采用随机法对21个玉米品种(每个玉米品种5个重复)进行分区组种植,以研究其生物学产量、籽粒产量、抗倒伏性和品质,及其各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以京科青贮932、伟科106的生物学产量和籽粒产量最高,且具有良好的抗倒伏性能。2)伟科106、京科青贮932有较高的粗蛋白、粗脂肪和淀粉含量,而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较低,品质较优。3)生物学产量与绿叶数、绿叶重、株高、茎粗和茎重、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产量与绿叶数、绿叶重、茎粗和茎重、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生物学产量与籽粒产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选用绿叶多和绿叶重、茎重和茎粗、穗部产量均优且有一定植株高度的品种有利于获得高产;粗蛋白与粗脂肪、淀粉含量呈正相关。从生物学产量、籽粒产量、品质、抗倒伏性能和农艺性状方面综合考虑,京科青贮932和伟科106表现最佳,适宜作为全株青贮玉米品种和粮饲兼用品种在河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合甘肃临夏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引进青贮玉米品种10个,通过对各品种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和营养品质的测定与分析,同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10个供试品种进行生产性能和饲用价值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品种间的农艺性状差异显著,其中株高、穗位高、叶片数和果穗粗均以渝青386最高,果穗长、果穗数和有效果穗数均以文玉3号最多,茎粗以机玉335最粗。品种间的产草量差异明显,其中鲜草产量以大京九23最高,为113.47 t/hm2|干物质产量以金岭418最高,为20.62 t/hm2。供试品种间的主要营养成分差异显著,其中粗蛋白质(CP)含量以渝青386最高(11.87%),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以华牧3号最低(33.77%),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以文玉3号最低(60.63%),总可消化营养物(TDN)含量以华牧3号最高(59.33%)。将各品种的CP、NDF、ADF、TDN含量和干物质产量运用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排序依次为华牧3号 > 恩喜爱298 > 文玉3号 > 北农青贮208 > 渝青386 > 金岭418 > 金岭377 > 大京九23 > 机玉335 > 金岭10。根据田间表现和综合评价分析,在供试品种中,恩喜爱298和华牧3号两品种表现最佳,适宜在甘肃临夏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青贮玉米|半干旱区|农艺性状|隶属函数|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带青贮玉米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针对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带青贮玉米(Zea mays)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青贮玉米品种少的现状,对国内7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夏季和秋季品比试验。通过对供试7个青贮玉米品种的物候期、农艺性状指标、生物学产量、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定,筛选出适宜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带夏季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有雅玉青贮8、中原单32和YR5,适宜秋季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有YR5、YR12和雅玉048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