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育壮秧、增加秧龄弹性,是现阶段我省机插水稻育秧的技术关键.目前,机插水稻育秧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湿润育秧,而控水育秧的研究不多.本研究旨在探索通过控水管理培育适期机插的健壮秧苗,考察测定其形态、生理特性方面的秧苗素质,进而论证其对延长秧龄、增加秧龄弹性和缩短缓苗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育秧是水稻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特别是高性能插秧机的广泛应用,机插水稻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水稻机插秧受农艺和农机双重因素影响,秧苗需兼顾农艺要求、插秧机械作业需要。以往一家一户分散进行秧田育秧,育秧的关键技术难以掌握、秧龄等难以保持一致,部分秧苗因此而错过最佳机械化栽插时机,从而制约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近年来,江苏省着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栽植机械化是种植机械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长期以来,水稻种植机械化是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薄弱环节,也是长久以来掣肘我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目前,国内外水稻机械化移栽方式主要有毯状苗机插秧和钵体苗机栽插两种形式,重庆地区也不例外。但毯状苗机插秧技术存在育秧取土困难、播种量大、播种均匀性欠佳、秧龄弹性小、秧苗素  相似文献   

4.
<正>水稻工厂化商品育秧,指的是在人工控制的最佳环境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科学化、标准化技术,运用机械化、自动化手段,使秧苗生产达到快速、优质、高产、高效,成批而稳定的生产水平。水稻工厂化商品育秧具育秧时间短,秧苗质量好,成苗率高,适应水稻机械化插秧,省工省力等优点。1龙头带动,做好试验示范重庆巴南区在水稻工厂化商品育秧试验示范中选用了重庆淇禾农业有限公司的设备。该公司于2013年2月入驻惠民街道显林村,流转稻田10 hm2,开展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为实施机插秧,该公司投资建成了工厂化育秧厂房  相似文献   

5.
以水稻品种铁粳11为试验对象,在不同密度和不同插秧秧龄条件下,研究其灌浆期剑叶光合速率的差异。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铁粳11剑叶光合速率与密度、秧龄的二次回归模型,确定方程的取值区间和最佳组合。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减小,光合速率增大;随着插秧秧龄增大,光合速率增大。  相似文献   

6.
水稻温室立体育秧夜间补光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工厂化立体育秧已成为节省秧田、培育机插优质秧苗的重要方式。工厂化立体育秧能够有效提高育秧棚的效率,并保证秧苗质量,但温室内光环境却成为了影响秧苗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改善水稻温室立体育秧的光照环境和探索杂交稻不同播种量对立体育秧的适用性,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杂交稻播种量、光照度及夜间补光时长3个因素的温室立体育秧试验,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获得秧苗茎基直径、壮苗指数以及根系土壤盘结力与3个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一定的夜间补光对提高水稻温室立体育秧秧苗素质有积极影响,综合分析得到在杂交稻播种量0.05kg/盘、光照度1.5~3klx、夜间补光时长3~5h的条件下,秧苗素质与自然光对照接近,秧苗质量符合机插标准,适用于田间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水稻播种期及秧龄对产量的影响 ,在淠史杭灌区灌溉试验总站进行了试验。试验资料分析表明 ,水稻产量随播种期的推迟和秧龄的增长而明显减产。并提出大型灌区在受引水能力的约束下 ,可通过合理安排育秧 ,达到提高总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黑龙江平面普通大棚育苗受气候、设施、育苗人的技术素质影响等问题,设计了水稻闭锁式立体育苗生产系统。系统主要以不透光的绝热材料为围护结构,栽培环境内完全封闭,使秧苗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和地域性的限制,生长周期可控,为种苗的繁育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种苗快速发育;以人工光源作为秧苗生长的唯一光源,实现了水稻秧苗的多层立体培育;通过光照、生长环境、水肥的自动调控,实现了秧苗高速、安全、稳定生产,从而达到抵御极端气候、有效节省3~5倍土地资源的目的。经后期育苗试验,秧苗各项素质指标与常规大棚平面方式育出的秧苗对比差异性显著,验证了适合我国北方寒区的闭锁式立体水稻育秧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水稻秧龄和播种期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水稻播种期及秧龄对产量的影响,在淠史杭灌溉试验总站进行了试验。试验资料分析表明,水稻产量随播处期的推迟和秧龄的增长而明显减产。并提出大型灌区在受引水能力的约束下,可通过合理安排育秧,达到提高总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双膜或软盘育秧机插栽培中,“超秧龄”的现象常有发生。“超龄秧”秧苗栽人大田后,秧苗成活率低下,返青慢,分蘖迟缓,严重影响机插稻的大田产量。连云港市农机监理所根据前两年的生产调查和部分试验结果进行技术初探研究,旨在研究秧床氮肥运筹与秧苗素质变化的关系及其机理,探求  相似文献   

11.
<正>双季稻是金华地区水稻种植的重要方式,种植面积约占金华水稻种植面积的1/3。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成本增加,机插种植方式逐渐得到种粮大户的认可,水稻机插已成为规模种植大户的必然选择。但连作晚稻育秧面临着品种选择面较少、秧龄弹性小、秧苗素质难以控制及秧苗返青与早发缓慢等问题~([1,2]),特别是受双季稻区前茬作物收获期限制,适  相似文献   

12.
纸盘旱育秧技术是这两年淮安市淮阴区在实施水稻机械化插秧试验示范过程中摸索总结出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育秧方法。用这种方法育出的秧苗壮,盘根好,适宜机插,插后活棵早、分蘖快、爆发力强。与工厂化育秧相比,具有操作简单、省工、节本、省水、秧龄弹性大、技术容易掌握等优点。既可以以村组为单位实行大面积集中统一育秧,又可以由农户自行分散育秧,且育秧成本低,平均每亩育秧成本不足25元,比较适应现行的以农户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模式,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一、机插秧的影响因素 1.客观因素湖北省荆州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水资源充足,是水稻主产区。因机械化插秧是小苗带土移栽,要求田块平整,浅水栽插、薄水勤灌。相对于传统手插秧秧苗小、秧龄短、发生虫害机率大、成熟期相对较晚,因此对水利、田块、气候等要求较高。机械化插秧要求水的深度应保持在1—3cm之内。秧苗普遍分蘖时,  相似文献   

14.
对水稻钵体苗有序栽植机械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国以来,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虽然有所发展,但从总体上衡量,其机械化程度较低,最薄弱的是种植和收获两个环节。水稻机械化种植面积约为70万公顷,仅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3%,水稻的机械化收获面积约为744万公顷,机械化程度为24%,与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极不相称,严重制约了我国的水稻生产。因此,急需改变传统的水稻生产模式,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促进我国的水稻生产。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我国水稻生产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它是采用软塑穴盘育秧,育秧时每穴秧苗相互独立,当秧苗生长到适合抛栽时,将秧苗…  相似文献   

15.
正水稻大苗移栽技术与装备成果简介针对多熟制地区茬口紧等问题,提出"对位均匀播种+精准移送秧苗+大苗高速栽插"整体方案,创新设计"退让型"大苗栽植轨迹、低损伤切块取苗、秧苗精确移送等关键技术,适应苗高范围提高2倍,填补国内外技术空白。应用领域主要适用于双季稻、稻麦等多熟制地区水稻长秧龄大苗移栽作业。  相似文献   

16.
一、精选品种 赣榆县属暖温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1℃。近年来,由于品种的改良和机械的发展,基本实现了一年两季的稻麦轮作。手工栽插稻的育秧日期在每年的5月1日~5日,大田栽插日期在6月 10日~20日,秧龄为40天~45天,大田收割期在10月5日~15日,水稻的田间生长时间为155天~165天,一般的水稻品种都可栽种。采用机插秧技术后,要求秧苗苗龄在18天~20天,栽插时间相同,相应秧苗的播期要推迟20天左右,这样水稻的田间生长期只有135天~145天,因此必须选择生长期较短的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川西北丘陵区两熟制杂交中稻的抗旱节水栽培途径,以2个杂交水稻品种进行了超稀旱育秧分期移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秧龄处理下水稻的生长发育、产量状况和节水效应。结果表明,秧龄处理对水稻同一品种的见穗期、完全齐穗和抽穗持续的时间长短有一定的影响,但对成熟期的影响很小;在采用旱稀育壮秧和良好管理条件下,适度范围内的推迟移栽,杂交稻仍然能保持正常的本田分蘖能力,保持良好的穗粒结构,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推迟水稻的移栽期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本田前期灌溉用水量,提高灌溉水的生产效率,取得明显的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连云港市水稻机插面积逐年增多,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但由于连云港地处江苏的北部,稻麦作物轮作时换茬时间紧张,同时普通毯苗机插技术应用于生产中时,存在播种量大、秧苗素质差、秧龄弹性小、低播量、成毯性差、伤秧伤根严重、漏秧率较高、每丛苗数不均匀及返青慢等问题,无法发挥机插水稻增产潜力,制约了我市水稻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水稻钵苗机插技术是采用水稻钵苗插秧  相似文献   

19.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栽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插秧机的操作使用、大田管理农艺配套措施等。采用该技术可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收、高产稳产。一、规范化育秧规范化育秧是实现机械化插秧的关键,常用的方式有双膜育秧、软盘及硬盘育秧三种。规范化育秧的显著特点是密度大、省秧田、秧龄短、秧苗成毯状。要求播种均匀、出苗整齐、根系发达、茎叶健壮、无病无杂。1、熟化床土。选择菜园土、熟化的旱田土、稻田土或淤泥土,采用机械或半机械手段进行碎土、过筛、拌肥,…  相似文献   

20.
广西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在1998年承担农业部农机化司下达的ZBS─—1200型水稻钵苗摆栽机(下简称摆栽机)试验任务。试验地点选择在武鸣县和桂林市,这两个点有较大规模工厂化育秧场地,能够提供符合试验要求的钵型秧苗。为使试验项目顺利完成,广西区农机化局给予大力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