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芦笋是多年生植物,一次种植多年采收。芦笋品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芦笋产量的高低及品质的优劣。芦笋在自然条件下也能授粉结籽,但这些种子分化严重,品质差,不能作种用。国内外芦笋生产中应用的芦笋品种多是单交种或双交种。近年来,由于芦笋组织培养技术在芦笋育种中得到了广泛应  相似文献   

2.
通过评价洛浦县不同品种芦笋的营养品质,为新疆芦笋品种选择及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本试验测定了翡翠明珠、阿波罗、阿特拉斯、哥兰德、金冠共5个芦笋品种的光合色素、营养成分及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翡翠明珠的多项营养品质指标在受试品种中最高,与其他品种芦笋存在显著差异,翡翠明珠芦笋品质较好,适宜在新疆温室大棚中栽培,可作为新疆芦笋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3.
成都平原芦笋栽培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为了提高绿芦笋露地生产品质和产量,就成都平原绿芦笋露地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文章主要从品种选择、育苗技术、田间定植、病虫害防治与采收等方面对绿芦笋栽培技术展开介绍,以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选择合适的芦笋品种 必须选择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一代杂交品种。国外一些好的一代杂交品种,如荷兰全雄、西德全雄、美国阿波罗、改良帝王等:国内杂交品种,如鲁芦笋1号、硕丰、芦笋王子等。  相似文献   

5.
对芦笋的6个农艺学性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产量和一级笋率进行了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影响芦笋产量的重要因子有茎粗、株高和茎数。影响芦笋一级笋率的重要因子有茎粗、株高、产量。植株越高,产量越高,一级笋率也越高。茎粗、株高、茎数构成芦笋产量、品质特性,同时也是新品种选育的必备性状。通过对产量和一级笋率的多重比较发现,全雄品种在产量、一级笋率和其它农艺性状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常规种,因此芦笋全雄品种的选育已成为目前芦笋育种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正>农谚道:"苗好三成收",培育健壮的秧苗是芦笋高产稳产的基础。现将芦笋培育壮苗技术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一、选择优良品种芦笋一次种植可收获8~10年,因此一定要注意选择优良的芦笋品种。优良的芦笋品种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如优良的杂交一代品种或者全雄一代杂交种。全雄一代杂交种种植后植株全部为雄株,只开雄花不  相似文献   

7.
耐盐芦笋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国引进4个耐盐芦笋品种,采取小区耐盐试验和大田耐盐试验的方法,从中选育出适合黄河三角洲自然条件的耐盐芦笋品种。结果表明:特拉华2号、4号品种抗盐性、抗病性、品质及产量等方面均优于其它2个品种和当地栽培品种,适于黄河三角洲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8.
芦笋是多年生宿根作物,营养价值高,国际、国内市场一直畅销。我国大陆省份芦笋产区现阶段栽培的品种主要是20世纪40-50年代美国育成的品种,其中又以加州的玛丽华盛顿及U.C.系列居多,其嫩笋细而老,产量不高,已不适应国际、国内市场对芦笋品质越来越高的需求。浙江是我国大陆较早引种芦笋的地区,目前种植面积约2万亩(1亩=1/15公顷),这些芦笋年龄大多数在8年以上,逐渐步入衰产期,急需更新换代。近30年来,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芦笋种植、出口基地,目前国内芦笋总面积约150万亩,芦笋产量约占全世界总量的60%.我国芦笋生产始于上世纪60年代,所引进的品种均是老的UC800、UC72、UC157F2等常规品种和二代种,这些国外早已淘汰的种子产量低、抗病性弱、品质差,导致了整个生产过程中产量低下、用药量多、残留超标、品质较差等结果.因芦笋使用年限长(15~20年)、淘汰更新慢,直接影响了我国近30年的芦笋生产历程.因此,提高我国芦笋生产整体水平,必须要更新品种.下面介绍几种生产实践中比较好的杂交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合适的芦笋品种 必须选择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一代杂交品种.国外一些好的一代杂交品种,如荷兰全雄、西德全雄、美国阿波罗、改良帝王等:国内杂交品种,如鲁芦笋1号、硕丰、芦笋王子等.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宜在吉林地区栽培的芦笋品种,笔者观察测定了冠军、井冈701、井冈红、福克斯、欢迎、格兰德、巨丰和新世纪8个芦笋品种的农艺性状、抗病性、低温萌动性、品质和产量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冠军、井冈701综合表现最好,福克斯、格兰德和新世纪次之,欢迎和巨丰综合表现最差,井冈红茎秆粗壮,但其茎秆数偏低,可作为特色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2.
芦笋是多年生蔬菜,一次种植可连续收获10年~15年,从育苗开始到第三个年头进入正常产量采收期。在以后的数年采收期,每年产量的高低、芦笋品质的优劣.主要取决于田间管理技术措施是否科学合理和管理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13.
芦笋幼苗期和成苗期施肥技术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芦笋是一种营养保健蔬菜,合理进行施肥对芦笋的产量和品质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分析探讨了芦笋幼苗期和成苗期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4.
芦笋以其芳香鲜美、质嫩可口、低热量高营养而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随着人们对营养保健型食品的需求量猛增,提高芦笋产量和品质,以满足市场需要,就显得十分重要。芦笋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采收期可达10~15年,更新较困难,因此种植时必须慎重选择优良品种。不同芦笋品种的产量差异  相似文献   

15.
全雄性芦笋新品种的引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以其芳香鲜美、质嫩可口、低热量高营养而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随人们对营养保健型食品的需求量猛增提高芦笋产量和品质,以满足市场需要,就显得十分重要芦笋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采收期可达10~15年,更新较困难,因此种植时必须慎重选择优良品种。不同芦笋品种的产量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绿芦笋品种的筛选、配方肥使用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的系统应用,基本明确了能适应本地区生产、品质佳、产量高的出口绿芦笋品种及其安全生产栽培技术。出口绿芦笋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结果表明,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示范区,较常规生产对照区,出口绿芦笋的产品的商品率提高10.1%~11.6%,化肥用量减少10.87%~23.91%,农药用量减25.12%~49.28%,增加收入23811.0~40552.5元/km~2。140hm2绿芦笋取得经济效益987.5万元;出口绿芦笋安全生产示范区生产的产品中,重金属、化学农药、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等12种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检测结果表明各项检测结果显著低于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芦笋茎枯病的发生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是一种品味兼优的名贵蔬菜,可出口创汇。近年来,随着芦笋作为营养食疗保健型特种蔬菜的不断开发,芦笋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茎枯病发生严重,有的地块发病率高达60%~8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芦笋的产量和品质,现将芦笋茎枯病的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芦笋茎枯病是芦笋生产中常见病害,发病率一般为20%-30%,严重时可达60%以上。秋季田间植株成一片枯黄,以至枯死,严重威胁着芦笋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5个引进芦笋品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从国外引进的5个芦笋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NJ951和NJ857产量高、抗病性强(抗茎枯病)、商品品质优良,适宜在我国华北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0.
育苗是保证芦笋第1年产量的关键,也是保证后期高产的关键环节。培育优质壮苗,保持根系生长良好,对芦笋栽植后的品质和产量影响很大。本文从品种选择、基质选择和装盘、播种、浸种催芽、出苗前管理、苗期管理、移栽及后期管理等方面对设施芦笋集约化育苗及栽培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以供芦笋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